第252章 西北域
作者:渠月c丶   第一天碑最新章节     
    望川界,秋都。
    秋都是征北军的本阵,这里并不繁华,除了军伍之人,没多少百姓。
    裴辙等人在此也没有过多安排,昨夜宴会,早上巡抚,午时便走。
    毕竟巡抚一职,本就是为了走个过场,裴辙最关心的还是和安长衫的谈话。
    他是带着任务来的……
    不过在他们“推心置腹”之前,向来冷傲的沈剑一出面了,他用蹩脚的谎言将安长衫支走了,显然有些猫腻。
    好奇心害死猫,裴辙等人没有去探知他们讲了什么,而是当做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与身旁的监军有说有笑。
    至于太子一方的管蠡,他一直保持着笑容——内心怎么想的,没人知道。
    两人很快就走了回来,裴辙才与安长衫开诚布公,说了朝廷的意思。
    圣人欲求和,不可动干戈。
    安长衫面无表情地听完,没有任何动作,不知是赞同,还是抵触。
    ……
    别了秋都,去往合州。
    周穆与裴辙,兰幽坐在最大的马车里,看着秋都消失,才谈及安长衫。
    “我感觉,征北将军似乎对求和没有任何抵触……”兰幽气鼓鼓地说道,在她看来,各将军都是英雄。
    英雄,是不会向敌人妥协的。
    像大将军和征东将军一样,他们无时无刻不想着收复失地,扬大燕国威。
    反观安长衫,像极了“混日子”的……
    裴辙巡抚已有些时日,倒也从中看出来了点名堂,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恐怕,他们也是无能为力吧……
    征北军,名义有三十万,但算上各州县的守备兵力,至少可征集五十万大军。
    而五十万人看着多,但对于北塞而言,也就是一界的兵力罢了。”
    望川界内有三个星城,因为紧临辽庭,所以各常驻十万军队。
    而秋都是征北军的本阵,也有二十万军队屯驻,随时可支援……
    “五十万还不够?”兰幽发出疑问,她虽是将门之后,但并不清楚兵防布置。
    周穆也从娄风那边探知了一些,说了出来:“星城是前线,也是州——一州之地可不小,又和辽庭接壤,十万兵力也只是勉强防守而已,又谈何攻出去?”
    “是极。”裴辙点头接过话茬,缓缓道,“这可是前线,也有边防呐……
    边防,是不能用于北伐的。”
    征北军的规模之所以超出了名义上的三十万,是因为边防的原因。
    征北军的组成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征北军”名义上的三十万,一部分是望川界的边防守备兵力。
    这两部分虽然都已在安长衫的掌控之下,但毕竟不是一回事。
    因为军饷的发放形式不同,存在两笔军饷,一笔是给各军的,也就是安长衫麾下名义上“三十万”征北军的。
    另外一笔是拨给地方守备的,也就是多出来的“二十万”征北军。
    不过北塞战况激烈,地方三官首大多不抵用,成了各军的附庸。
    这相关的有大燕律法来规定——各州县的守备军不可超过五千。
    但对处于前线的边关州县来说,此条例又有新的规定:
    星城这类的州县可达五万人,而月城这类的界都可达十万人。
    所以征北军“拿下了”望川界的一月三星之城,多出来了二十万兵力。
    不仅仅征北军是这样的,其余各军也都是如此,多了很多兵力。
    像唐家军这种名义上有五十余万的,实际上有将近百万之数。
    其麾下统辖的七个星城,就能为他提供三十五万的军饷名额。
    更别说还有云都这种月城了。
    “既然有这么多军队,为什么还会无能为力?”在兰幽印象中,征北军的五十多万,可比征西军多太多了。
    裴辙看着兰幽,缓缓叹道:“因为他们面对的是辽庭……
    辽庭大军,也有上百万。
    征北军仅面对宇文氏,就占不到上风,更别说旁边还有虎视眈眈的慕容氏……”
    宇文氏,辽庭“二翼”之一,算是辽庭内比较骁勇善战的一支了。
    至于辽庭的主力,也就是契丹,他们与大将军对峙在另一边。
    北伐?能守住就已不错了……
    “所以说,北方的战局,胜负在大将军——大将军胜了,‘二翼’不攻自破。
    大将军败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征北军又怎么可能挡得住辽庭。”
    周穆说出了他的判断,北塞的局势看似扑朔迷离,但也很简单。
    大将军与辽庭契丹的胜负,就是关键——其他的,最多算是变数。
    裴辙没有再说话,而是赞同地点了点头,他的想法与周穆不谋而合。
    征北军的作用,仅仅就是用来牵制宇文氏,最多再加上慕容氏。
    北伐,他们从来都不是主力……
    兰幽听完后有些闷闷不乐,她的世界观受到了冲击。
    北塞军,原来是这般处境。
    不知爹爹的征西军,面对突厥残部,又会是怎么样的状态……
    两人见兰幽走神,相视无言,他们也知道兰幽以前是被保护得太好了。
    很多残酷的消息还没到她这里,就已被为她遮风挡雨的人过滤掉了。
    ……
    又是数日,他们走过了合州,也淌过了淇州,然后一路向西南而下。
    因远北域的地势,大燕占据着绝对的地利,有山有水,防守处不多。
    北边是辽庭的前线,也是大燕曾经的故土——塞云十六州。
    南边是北域,连绵的山脉横断北方,仅留了天下第一关,北天门。
    东边是崇山峻岭,连绵不尽,将远北域与东北域彻底分离。
    西边则地势稍缓,有视为天险的大山大河,但也可以通行的古道。
    古道唯一,名为冥音古道,在远北域西南角,是去往西北域的唯一一条路。
    冥音古道呈连续的弯曲“弓”字状,行走在山上,忽上忽下,而两侧是峡谷,其内有一条深不见底的河。
    此河被当地人称为幽冥河,落水之人大多难以逃出来。
    甚至传闻中有过记载,幽冥河中还会传来怪异的声音,谓之冥音。
    古道之名,也由此得来。
    周穆等人自然没有碰到这里的诡异,直接走到了出口处。
    冥音古道的出口是个“桥”,其下有幽冥河穿过,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众人一边赞叹,一边过了“桥”,就能远远看到一个关隘。
    此关隘名为幽冥关,已是不在远北域境内,而是位于西北域边上。
    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