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农场孩子们的江湖
作者:吃货老三   四合院苟生七十年最新章节     
    十年没有出远门的高小歪带着刘大夫和三个孩子出门了,难得赶上刘大夫休假,在家宅了十年的高小歪也想出去走走,两人一拍即合,说走就走。
    高大少今年十八岁成年了,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走出过京城地界。
    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大少人虽然淘气,但是这些年学习上的事情从不马虎。这十年高小歪在家看书学习,也培养了儿子爱看书的习惯。
    经史子集,人物传记都是他的最爱,高家大少爷没有跟妈妈学医,也没有像爸爸一样聪明好学样样精通,他独独对做生意情有独钟,梦想就是将来要做富甲一方的富豪。
    这个想法非常好,奈何现在国内环境不太允许。
    二儿子正是调皮的年龄,人嫌狗厌,一天闹腾的厉害,不过这小子对机械和电子情有独钟,家里为数不多的家用电器没少被他霍霍。
    在家的时候就爱往修理店跑,年龄不大一手修理技术已经得孙小宝五分真传。
    高小歪给二儿子取名字叫高宁,小名宁宁,家里老二往往都不怎么受重视,虽然取名字的时候也花了一些心思,但是比起老大的名字就草率多了。
    三女儿可可爱爱,甜甜美美,是高小歪的小棉袄,不管多累多烦,听到女儿叫爸爸他都立马放下烦恼。
    给小女儿取名字高静,小名静静,希望闺女长大了文文静静,但是现在看来这闺女性格外向活泼好动。
    高家全家动员一起出门旅行,家里交给徒弟孙小宝照料,孙小宝这些年潜心研究修理技术,对于家用电器这一块已经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他肯花心思,也肯动脑子钻研,现在他的修理技术跟师傅相差不多,高小歪胜在理论知识更丰富一些。
    这些年躲在家里看书,关于电子技术和机械制造等专业的书籍也没少看。
    师徒两人偶尔合作一起研究家用电器然后动手改装,现在高小歪家里的电器都不再是品牌原来出厂的样子了。
    无论是外在样貌还是使用性能都要比原来的电器出厂的时候性能要提高不少,这也就是国内没有专利保护,要不然他们师徒的改良都可以申请专利了。
    孙小宝父母都回到了京城研究所上班,这几年虽然大环境不太有利,但是他们都属于特殊人才,重点保护,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孙小宝现在也是一大家子人,她和媳妇带着孩子还住在四合院,孙老爷子和孙父孙母在高小歪以前的四合院租了几间房子居住。
    高小歪原来住的四合院里,这几年老赵头有意识的在回收房子,只要有住户搬走,他就将房子收回来不再对外出租。
    十年时间南锣鼓巷的老邻居们也是搬走的搬走,去世的去世散了大半。
    这些年京城为了缓解人口压力和住房压力,沿着原来的城墙和外城建设了不少楼房小区,很多居住在大杂院的人都搬离了。
    电灯电话楼上楼下,这都是实现现代化的标志,普通人家搬到筒子楼居住,领导们搬进条件相对较好的两室一厅或者三室一厅干部楼房居住。
    老赵头这个四合院虽然也是三进四合院,但是居住的人口也不在少数,家里孩子多了难免拥挤,而且他这个院子的房租可不便宜。
    很多人都搬到城外,租金相对便宜,住房更加宽敞的院子去了,能搬进楼房的也都想方设法的搬进楼房居住了。
    孙家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男孩比高小歪家老二高宁大两岁,但是辈分小,每次见到高宁都不情不愿的叫小叔叔。
    高宁这小子年纪不大手段了得,也不知道后来用了什么手段将大侄子收拾的服服帖贴成了他的跟班。
    在农场学校里赵场长家的赵山带着弟弟妹妹,还有老李家的李特,加上高小歪家的两个男孩和孙小宝家里的老大,几个孩子联合起来在农场学校可以说是所向无敌。
    虽然农场学校没有霸凌事件,但是孩子之间总会是有拉帮结派,远近亲疏。
    农场学生都会参加武术课和军事训练课,所以农场学生之间有了不愉快,如果相互之间不能通过语言说和都会约着在这拳脚功夫上一较高低。
    农场有专门给学生设立的比武教技的擂台,这想法也是高顾问出的馊主意,开始大家不以为然,后来听说有比武都爱来看热闹。
    农场的家长们从来不介入孩子们之间的摩擦,如果两个孩子因为矛盾要通过拳脚功夫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双方父母不知道就算了,要是让他们知道了,两个妈妈会带着瓜子来看热闹。
    两个孩子的爸爸还会相约着一人带菜一个带酒,两人到擂台下一边喝酒一边看着两人的孩子在擂台上一较高低。
    这就莫名的给了两个孩子很大压力,哪有孩子干仗父母看热闹的,而且你赢了还好,输了还要让父母羞辱一顿,原因很简单,都是吴老师教的学生,你输了只能说明你平时练功偷懒了。
    碰到脾气暴躁的爸爸还会再把儿子打一顿,你老子每天都抽空跟吴师傅学功夫,你小子天天学就学了一个稀碎,不知道珍惜学习机会,不打你打谁。
    赵山占年龄优势,还有他爸爸是农场场长,妈妈是学校校长,他自然成为学生大哥大。
    高大少年龄不占优势,奈何父母在农场名气大,大家都对他礼让三分,还有大哥大照顾。这小子从小跟雷师傅学习武艺,身手了得,跟赵山都能斗个不相上下。
    院子里的事情交给老赵头和雷师傅,这些年院子里一直都是老赵头和雷师傅打理的,高小歪从来没有操心过。
    两个老头儿别看岁数不小了,但是在刘大夫和高小歪的调理下身体倍棒一点老年病都没有?
    老赵头年龄大一些也才六十多岁,两个老头就目前的身体状态活到一百岁问题都不大。
    高小歪原本计划自己开车出行的,一路上也可以到沿途各个分农场去看看,最后考虑到孩子年龄小不太适合一路颠簸,所以决定全家先坐火车从京城出发直达哈尔滨。
    等到哈市以后在自己开车到他们想去的农场,之所以要去这个农场是因为这个农场发展有点特殊。
    今年这个农场因为人数和规模达到了当地标准,从一个独立的行政村升级成了一个镇,这在整个农场体系下是头一次,高小歪准备去看看,这个模式有没有对其他农场的发展有可取和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