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郭老大进城记
作者:吃货老三   四合院苟生七十年最新章节     
    偷偷塞给小吴二十块钱,段西峰委托他一路上和在京城农场期间帮忙照顾一下两个人。
    毕竟这个事情是有他自己的私人成份在里边的,他工作忙没办法陪着他们京城,更不能让兄弟们帮忙还搭钱进去。
    “村长叔,郭大哥,接下来你们跟着小吴就行,他会开车带你们到京城农场,也会安排好你们在京城期间的参观和生活。
    回来的时候在跟他或者跟其他运输队的兄弟搭车回来就行,有什么问题就随时找他,或者运输队任何一个人。”
    “好的,段领导,谢谢您!”
    “叔,别客气,我真不是什么领导,您也看了,我就是一个补给点的小负责人。”
    “哈哈,你这个补给点可不小,等建设好了,你要管的事情可比我这个村长多,以后就是段场长了。”
    送走了两人,完成一桩心事的段西峰又一头扎进了他这个补给点的建设当中了,毕竟想做段场长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单单说小吴开车带着村长叔和郭老大两人,这一路上每经过一个补给点,他们就称赞一次。
    真是让他们开眼了,种了一辈子地的村长叔都没想到,现在种地还可以这样种的。
    “小郭,这次一定要好好跟农场学习学习经验,以后我们在村里也按照这个水平来。”
    “村长叔,咱们能行吗?听段领导说他们京城的都是大学专家和大学生帮他们管理的。”
    “试试,不试试怎么能说咱们不行呢!”
    “好的,叔!”
    一路见闻让村长大开眼界,而且他信心十足的感觉他们村里也能这样发展。
    开车的小吴没有说话,他见过很多这样信誓旦旦要大力发展的考察人员。
    看农场的工作,都觉得很简单,不过如此,等他们自己做的时候他们会被现实好好教育的。
    有去年的大雪兜底,虽然今年春天一直没有降雨,但是京城的春天依旧如约而至。
    让人最先感觉到春天的是永定河融化的冰面和运河两岸微微冒出绿芽的柳枝。
    饥饿了一冬天的人们开始走出城市,在旷野中寻找一切可以糊口的植物。
    偶尔运气好的人还可以在河里抓到一条倒霉的小鱼,改善一下全家生活。
    没有了城墙限制的京城四通八达,人们可以从各个角落涌出京城。
    提篮挎筐,面黄肌瘦外出找食物的人们和风尘仆仆远道而来到京城讨生活的人们。
    你来我往,进进出出,为京城的早春上演了一副别样的热闹的盛世景象。
    只可惜人们的衣衫破旧,精神萎靡,两眼空洞。
    整整一天的驾驶,让长期跑车的小吴也累够呛。
    傍晚时分他们到了京城地界。
    “小吴,京城每天来来往往都这么人吗?”
    “差不多吧!京城几百万口,这两年又涌进来很多逃荒讨生活的人。城里没有什么吃食,所以大家都会到城外找找看。”
    小吴一打方向盘,汽车向东驶去,他不准备走城里,城里人太多了。
    “小吴,咱们不进城里吗?”
    “村长叔,我们不进城里,咱们直接去农场,我们农场在京城东边。”
    “哦!对哦!农场是种地,城里哪有那么多地用来种植呢!”
    “嗯,今天也不早了,咱们先到农场安顿下来,明天您两位可以参观农场,也可以到京城里边看看。
    城里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天桥了,现在来了很多卖艺和摆摊的人。您两位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看,不过天桥那边扒手比较多,去了一定要注意财物。”
    农场的规划建设工作已经开始再次动工了,这两年不管是硬件和软件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马路平直宽阔,远远的就可以看到独属于农场的牌楼,拥军农场四个大字熠熠生辉。
    以前的大门重新修缮上油漆,朱红色的大门格外醒目。
    笔直大路直通农场内部,住宅区向北发展,横平竖直一排排的屋舍,每一户都带一个院子,宽敞明亮。
    规划中的学校和福利院向东发展,学校图书馆目前能占到总校舍面积的三分之一。
    厨房和餐厅也是一再扩建,同时需要容纳几千上万人用餐。
    往南去是种植大棚,现在的规模用一眼望不到头形容一点不夸张。
    往西往南都是大片的田地,一直沿着河岸线延伸,中间依靠水渠联通,相隔不远会有一个鱼塘。
    “小吴同志,我妹妹就在这里上班?”
    “嗯,是的。”
    “这也太好了,这地方真的太好了。”郭老大高兴的语无伦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