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苏明嵘的态度
作者:辣椒只吃小米辣   娇缠【重生】最新章节     
    陆元枢搁下笔,后背往后靠了靠,陶荣见状,当即开口说来。
    “奴婢去时,一见到苏姑娘,立马察觉异样,就说苏姑娘房里,苏府的主子齐聚,而她的两位奴婢,更是鼻青脸肿,苏府的老夫人,夫人和姑娘们,各个含糊其辞,顾左右而言其他。”
    说话的间隙,陶荣的目光,一直关注着殿下,见他并未露出不耐烦,这才接着往下说:
    “后来,奴婢弄清楚了,苏姑娘的奴婢,和苏府厨房里的奴婢,发生了争执打斗,据说是厨房里的疏忽,害得苏姑娘伤势复发。”
    “苏家的老夫人,应是想和稀泥,苏姑娘不乐意,说着要回林家的话呢。”
    陆元枢点点椅子,眼眸微深,“孤记得谁说过,她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去了外祖家?”
    “是呢,这位苏姑娘......”陶荣将苏玉昭的身世,原原本本的说出来,“许是相处的少,奴婢瞧着,这祖孙,倒不像是祖孙,更像是陌生人。”
    陆元枢轻呵一声,语气不缓不慢,“不过是些薄情寡义之辈。”
    陶荣把脑袋埋下去,只当自己是没有存在感的石头。
    殿下生而丧母,虽陛下疼如珍宝,但私底下时,也不是没有风言风语。
    命硬命理一说,乃殿下最不喜的说辞。
    见殿下神色淡淡,陶荣小声说道:“不过奴婢眼瞧着,这苏姑娘也不是任人拿捏的。”
    “哦?”陆元枢一手支着椅子,发出一声简单的音节。
    陶荣道:“吴院判与奴婢说,苏姑娘的脸上,似是敷着薄粉,不怪奴婢瞧着,惨白惨白的呢。”
    陆元枢挑眉:“她装的?”
    “苏姑娘身上本就有伤,若要借题发挥,可不就一捏一个准。”陶荣微微躬着身,“奴婢一去,她更是见缝插针,逼着苏家老夫人,严惩了冒犯她的奴婢呢。”
    陶荣说的无奈,不过并无反感。
    有道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不懂得抓住机会,那才是傻子里的傻子。
    陆元枢眯了眯眼睛:“可真是巧啊......”
    陶荣看向殿下,陆元枢薄唇微勾,吩咐道:“去查一查,她可是事先有得知消息。”
    窗外树梢微颤,似是有人刚刚离开。
    陶荣知道,这话不是对他说的,他微垂眉眼,垂手而立,只当自己听不见。
    ......
    收到消息的苏明嵘,急急地赶回苏府,却只看到离开的马车屁股。
    他眼里闪过失望,这个时候,总不能再把人叫回来,他还没这么大的脸面。
    拍拍同样失望的二弟的肩膀,唤来府里奴婢,询问过情况后,两人结伴向荣禧堂走去。
    荣禧堂里,老夫人也刚刚回来,在奴婢的服侍下,换上一身宽松的衣裳,见到从外进来的儿子,连忙朝他们招招手,一面说起先前的事来。
    “你们回来的不巧,那位陶内官刚前脚离开。”
    苏明嵘坐到椅上,只能无奈地说:“看来是没有缘分,前儿个,魏布政使得了上面训诫,咱们整个北江的官员,也只得万分警醒,就怕一朝疏忽,招来他的不满。”
    他身为知府,虽掌一府政令,可上面还有巡抚,布政使,按察使,下面有知州,有通判,有监察御史。
    “训诫?”老夫人好奇问道。
    苏明嵘道:“太子在北江的地界遇刺,即便与魏布政使无关,也逃不了监察不力的罪名。”
    “别说各地官衙,咱们府学这两日,也是风声鹤唳。”
    苏明远心有戚戚然。
    有婢女递来茶盏,苏明嵘接过来,端起轻啜一口,抬眸看向老夫人。
    “那位内官前来,可是太子有何指示?”
    老夫人重重吐出口气,疲惫地说:“哪里是有指示,不过是领着太医,来给阿昭瞧病的。”
    苏明远笑道:“这是好事,太子看重咱们阿昭呢。”
    “哼!是好事,我的脸皮,都被你的好女儿,给揭地上踩了!”
    对上母亲冷脸,苏明远一愣,嘴边的笑意,立马消失无踪。
    “这,母亲这话,是何意思啊?”
    “阿昭若有哪里不对,还请母亲多多包涵,儿子稍后就去提醒她。”
    苏明远站起身,冲着母亲作了一个揖。
    “行了,行了,赶紧坐下,像什么样子。”
    老夫人烦躁地挥手,她生苏玉昭的气不假,却舍不得为难自己的儿子。
    苏明嵘搁下茶盏,问起刚才是不是还发生了其他的事。
    老夫人又是一声叹息,吴嬷嬷很有眼力见,恭声将先前的因由缘故,详细地告知给两位老爷。
    苏明嵘听得皱眉,而苏明远的脸,已经黑了下来。
    “她有太子撑腰,咱们便只管顺着罢!”老夫人灰心丧气地说。
    “母亲,是儿子管教不严,让您受委屈了,儿子给您赔罪。”
    苏明远满脸羞愧,又夹杂着几分不满,是对苏玉昭的。
    老夫人摆摆手:“好了,好了,都是一家子,说这些作甚?”
    接着暗叹口气,抬手拍拍胸脯,缓缓说道:“她是好强的,我们做长辈的,便是退让一番,也不算大事,这件事情,翻过片就算了,你也别再说她,再闹得府里不安生。”
    听见母亲这话,苏明远满眼的感动。
    “母亲慈祥,是她们的福气,您放心,儿子定会严加管教,不让她再惹您生气。”
    苏明嵘抱拳低咳一声,说道:“也不全怪阿昭,她身上不舒坦,府里多顾着就是,厨房里的奴婢,也要多管管,万没有让姑娘们,看她们脸色的道理。”
    “我也是这样想的。”老夫人说,给出自己的理由,“我只是气她,不会看人脸色,自家的事情,闹到别人面前,若是影响到你们......”
    “不妨事。”苏明嵘摇头道,“官场上的事,还是看谋略策应,以及办差手段。”
    “外面的事,我也不懂,帮不上忙,只能你们自己去努力。”老夫人对两位儿子道。
    苏明嵘正经道:“母亲说的哪里话,都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母亲把府里管着井井有条,儿子们才不会有后顾之忧,这都是母亲的功劳。”
    老夫人听见这话,嘴角不可抑制的翘起来,“你们呀,就会说好听的话,都来糊弄我呢。”
    两人自是说没有,都是出自肺腑,不敢有半句虚言。
    见母亲心情转好,苏明嵘沉思两息,开口道:“阿昭年纪小,又身上有伤,还是要劳烦母亲,多看顾着她一些,不拒是份例还是用度,都往上再提一提吧。”
    老夫人笑意隐下,皱眉看向大儿子,提醒他道:“再往上提,可就压过阿仪了。”
    且再说,这闹事一场的,没受府里训斥,反倒提了份例,岂不令她愈加得意?
    苏明嵘没详细解释,含糊地说:“阿仪大度,不会在意。”
    老夫人抚着胸口,重重看大儿子一眼,到底同意下来。
    “也罢,既是你这做大伯的,一片怜惜和好意,我也不能拒绝,便照你说的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