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六个人生阶段
作者:天葫   像妖孽一样纵横官场最新章节     
    入冬了,晚上躺在涧溪村民宿的露台上,仰望那璀璨的星空。那满天星辰便像一滴滴发亮的露珠,带着一丝丝凉意。
    山里的树叶已经开始泛黄飘零,玩漂流的人也不像盛夏时那么多。
    但餐桌上的野味,依旧是游客们向往的美食。
    韩思瑶敷着面膜躺在陈长安旁边的摇椅上,忧心忡忡地说今天青梅村那段小破路出了车祸,有辆小车在避让前方来车时侧翻在山沟里,两人重伤。
    言外之意就是那段路该升级改造了,不能再拖下去。
    陈长安若有所思地问:“村镇建设服务中心的那个何守良,每天掂着个啤酒肚往涧溪村跑,他最近是不是闲得没事干?”
    “现在镇上没有在建项目,他确实有点闲。”
    “明天你组织镇上干部开个会,让何守良负责青梅村的路网改造,限期完成路网升级。”
    “杨敬林答应拨款了?”
    “别提杨敬林,跟他要钱,就跟要他的命一样。堂堂一个市委书记,连市里的财政大权都抓不住,就一废物。”
    “市里不给钱,我们拿什么搞基建?”
    “今天丁永春约我谈了一下,他已经答应拨款。丁永春给我们订的任务指标也是合情合理,今年只要守住101.29亿的gdp底线就行。”
    “上丁永春的船,你要考虑清楚。”
    韩思瑶闭上了眼睛,语气也变得慎重了许多。
    陈长安望着那扑朔迷离的星空。
    若有所思地说:
    “现在市里把双林镇当作产业转型的示范区,要在这里建食品工业园。”
    “未来的双林镇,就是吕州的经济重镇。丁永春反复示好拉拢我,就是想从杨敬林的手中夺走经济重镇的掌控权。”
    “丁永春现在所做的一切,其实是在围剿杨敬林。”
    “杨敬林身边的人脉和手中的权力,眼下正被丁永春一点一点地蚕噬。可悲的是,杨敬林就跟个死人一样,一点警觉性都没有。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我配合丁永春,有利于双林镇的发展,也有利于我的晋升。”
    陈长安已经把利弊问题反复想了千百遍。
    他始终坚信一点:只有先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活下去,才有机会实现毕生的抱负与理想!
    这如履薄冰的人生,必须步步谨慎,踏错一步就是万劫不复。
    平时有空,陈长安也会研读《周易》。
    用《周易》的理论来讲,人生有以下六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潜龙勿用。
    所谓的潜龙,就是要在自身实力不够的情况下学会蛰伏,蓄积力量,为未来打下基础。
    第二个阶段是见龙在田。
    龙在田间,虽然还没有开始布云施雨、斡旋风云!但蛰伏了那么久,已经蓄积了一定的力量与才华,随时可以腾空而起。
    就像渭水边垂钓的姜太公、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只待有人慧眼识才。
    陈长安觉得自己现在就是处于见龙在田的阶段。
    现在他已经初露锋芒,就连他命中注定的宿敌丁永春,也放下成见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已经有点三顾茅庐的意思。
    第三个阶段是终日乾乾。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意思就是要有一种反思精神,在保持高度警惕的情况下,不断地完善自我,强化自我。
    杨敬林就处于这个阶段。
    可惜杨敬林的个人反思精神不够强,他虽有不断完善自我的意识,却没有高度警惕的悟性,大概率也走不到下一个人生阶段。
    第四个阶段是或跃在渊。
    这个阶段的关键在于一个“或”字,犹豫不定,或腾空九霄,或滞留在深渊中,还需要审时度势,把握最佳的时机。
    丁永春就是处于这个阶段。
    当一个市长,那并不是丁永春的最终目标,他在等最佳的破局时机。当吕州市的经济像巨龙一样腾空而起时,丁永春便可以御龙而上。
    第五个阶段是飞龙在天。
    吕州的官场上,目前还没有人达到这种人生高度。
    在商海中征战的梁茵,她倒是像个飞龙在天的奇女子,正值人生巅峰,所以她敢说自己有自由意志。
    第六个阶段是亢龙有悔。
    陈长安想到这四个字就想笑,寻思着多年以后,余闻念突然放下一切剃度出家做和尚,那大概就是亢龙有悔。
    陈长安收起对这六个人生阶段的思考。
    扭头又瞧了瞧敷着面膜不说话的韩思瑶,料想韩思瑶应该是不赞成自己上丁永春的船,要不然她不会沉默如雪。
    陈长安伸手与韩思瑶十指相扣。
    并耐着性子跟韩思瑶解释自己的动机:“我不是要上丁永春的船,而是要遵从自然规律,顺势而为,这一点永远都不能违背。从战略的角度来讲,我现在将计就计配合丁永春,将来也有利于我反击,灭他一个措手不及。”
    “反正你自己留心点,别搞得到时他一倒下,你也被牵连进去。”韩思瑶真正担心的还是陈长安的安危。
    陈长安笑道:“放心,同流合污的事,我不会干。我现在是‘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我已经初显锋芒,丁永春把我当姜太公、当卧龙先生请入营中,这也是事物的发展规律之一。如果我拒之不从,那我就是不识时务。”
    “你还别说,丁永春现在的种种做法,确实有一定的战术性。”韩思瑶一听到见龙在田,立马就来了兴趣。
    陈长安不假思索地分析道:“丁永春这人,偶尔也会有点冲动,但整体上还是很老练。论谋略思维,他比不过他老婆杨晓霞。杨晓霞是历史系的教授,情绪极其稳定,擅长以古为鉴,针砭时弊,会帮丁永春分析形势。”
    “难怪丁永春不跟杨晓霞离婚。”韩思瑶以前对杨晓霞这人了解不多,只是听说杨晓霞是吕州学院的老师。
    陈长安笑道:“怎么可能离婚,丁永春养在外面的那个许霏林,虽说长得挺好看,人情世故也玩得来,但没什么脑子。杨晓霞若不是不想跟丁永春翻脸,随便动个念头就可以玩死许霏林,认知不在一个层面。”
    “有些男人,也真不是个东西。”韩思瑶怼道:“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