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作者:七悠悠   懒锦鲤被迫996最新章节     
    这乱世里,方扬是那位的嫡亲弟弟,这偌大的青阳县,还不是能横着走。
    别说是安排蓝家几个人跟在工匠后面学学手艺,就是那件事蓝老爷子都在斟酌要不要给方扬透露一点风声了。
    没事还好,若真的有事,就是泼天的富贵。
    新帝登基,短时间内只会沿用老黄历来招贤纳士,万万不会重开恩科。
    他是想过那件事若办成了,对方扬是个借力,若方扬想在仕途上想有所发展,必是一大助力。
    眼下方扬同知县大人还有着那层关系在,对兄弟俩都是助力。
    可落溪一村现在还赌不起!
    可以赌方扬的良心,却不会贸贸然把宝押在知县大人身上。
    正如眼下,他相信方扬,却不相信方扬那素未谋面的哥哥一样。
    民不与官斗,这句话还深深的刻在蓝老爷子的言行举止里。
    方扬是个意外,知县大人却不一定。
    这想法,不是一日两日就会轻易改变的。
    “方师爷,你给老头子我一些时间捋一捋思绪,捋清楚了我再告诉你一应事宜。
    若是能帮着安排安排,我想安排两个人跟在那工匠队伍后面学点能轻松上手手艺,倒也不用学的有多透,能砌墙不倒就成。”
    蓝老爷子也不想让方扬误会,直接把话摊开了说。
    这份真诚,很是打动人。
    方扬爽朗一笑,“大叔放心,这么点面子我还是有的,您只管挑了合适的人,明早同我一起去县城,我亲自带着他们去寻那工匠头子,就是家中真的想学人家看家手艺,我也帮着想想办法。”
    “那成!我定好好挑一挑!”
    跟在工匠后面学艺的事就真的敲定了,原以为还得费点口舌付村长等事情敲定才意识到,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竟无用武之地。
    “若是后面来个雪灾,朝廷会管我们吗?”蓝老爷子犹豫了一瞬,还是试探着问道。
    不问出来,他总是觉得有点子不得劲。
    那般肯定的事他只要不说出来,这有点子模棱两可的事说一说,影响不到懒懒。
    最多他说是他多年经验看出来的,谁敢乱扣帽子?
    只要不祸及懒懒,多嘴说几句他还是愿意的。
    方扬读懂老爷子的认真,立刻正襟危坐,犹豫片刻,摇了摇头。
    “大叔,按理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担君之忧,我虽不是直接受朝廷管辖,可我兄长是,我不该说出什么不利于社稷安定的话来。
    可若真的让我实话实说,我也不藏着掖着,那位不如以前的!
    以前的陛下虽然能力平平,可却胜在礼贤下士,不拘一格降人才。
    就连我当年意气用事没能参加殿试,先帝还曾托我兄长带话,说玩累了记得回去报效家国。
    说实话,即使到这一刻,我都还当我是先帝的门生。”
    “可四年天灾,先帝实在无能为力。镇北王和辰王的相继殉国,终是压垮先帝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那一刻,就注定了这世道的走向啊!
    那位登基,雷厉风行一系列新政的下达,可那也就是拿来骗骗不了解其中弯弯绕绕的普通民众。
    远的不说,就说大叔你们的安置工作,从头到尾,你们除了得到一个空头承诺,还得到了什么?
    说是说三年免赋税,又三年赋税减半,可这么点时间,土地真的能养起来吗?”
    “还有啊,那些说好的返乡的每人补贴三两银子,可这里面有一分钱是朝廷出的吗?
    别的县城我不知道,我就说我知道的青阳县,一分一厘都是我家兄长挖空心思攒出来的。
    我说这话不是帮着我家兄长揽功,实在是他因着那些银子,就差愁白了头啊。”
    “若是真的再来一波天灾人祸,那位做的不一定能有先帝在位时好。
    朝廷是世家大族的朝廷,不是我们芸芸众生的朝廷!
    朝廷根本不会管我们死活!他们连丁点心神也分不出来给我们。
    若是真有那一日,与其寄希望于朝廷,远不如自救来的实际。”
    方扬按了按眉心,一口气把朝廷的现状都分析出来。
    因为拿落溪一村当自己人,所以他主动打破了蓝老爷子和付村长对朝廷不切实际的幻想。
    “是啊!老头子我虽一辈子都没能走上仕途这条路,可也浅浅的读过那么几本书。
    在今日之前,我虽不能明确的说出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可今日方师爷一说,小老儿也是豁然开朗……兴百姓苦、亡百姓也苦,只可怜了咱们这些小老百姓啊。”
    “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村长大叔说的太对了!”方扬赞许道。
    这也是他喜欢频繁来落溪一村的原因,村里带头的两个老爷子,一个睿智一个精明有脑,两人平日配合的天衣无缝。
    “村长大叔,我若是想在村子里盖个院子,同两位大叔做个邻居,不知道欢迎不欢迎?”
    “那不得扫榻欢迎!”付村长欢迎之色,溢于言表。
    不论是出于哪方面考虑,方师爷能来落溪一村盖房子,利远远大于弊。
    “那成!暂时我就在蓝大叔家先借住着。
    等什么时候蓝大叔家开始盖新房,我再来同蓝大叔一起盖房子,正好让大叔帮着掌掌眼。”方扬建议道。
    “行啊!老头子别的不成,这帮着看看还是没问题的!”蓝老爷子笑呵呵的答应着。
    ……
    日子继续悠哉悠哉的过着。
    落溪一村的活计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地里的庄稼秧苗也是一天一个样。
    不对,现在已经不能再说秧苗了,绿油油的秧苗已经大变了样。
    抽穗后的稻子快压弯了腰,乐的村子里几个老爷子直接在田埂上打起了铺盖,没日没夜的守着。
    家中子侄后辈把人往家拉都拉不回去。
    最后没办法,年轻汉子们拟了个简单的排班表,每天夜里安排两个人陪着老爷子们守在田埂上。
    除了夜里的露水有点子凉,别的问题倒也不大。
    以天为盖地为庐,竟多了几分天地独大,众生皆渺小的豁然感。
    众人心心念念的都是,再过半个月,就能有个好收成呢。
    看破不说破的付村长每日挥舞着个大烟袋,也不说破。
    怕是等不了半个月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