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何大清回京过年
作者:月满天   四合院:重生何雨柱,厨神开局最新章节     
    现在回想起来,陈雪茹心里还好一阵后怕。
    二虎听师嫂这么一解释,他也跟着倒吸了一口冷气。
    当时,实在太危险了。
    幸亏自己师哥洞察力敏锐,提前发现了那名敌特分子身上有枪,并以最快的速度,扑上去,制服了那名敌特分子。
    否则,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听自己媳妇给二虎解释那天发生的惊心动魄的一幕,何雨柱心头暗笑不已。
    其实,他是早先就知道,这座大院里藏着一名敌特分子。
    如果,陈雪茹一个女人自己过来,问有没有房子往外租。
    说不定,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
    在一个没有任何威胁力的女人面前,那名敌特分子可不会那么轻易就暴露他的身份。
    但不管怎么说,那名敌特分子被铲除了,从此以后,绸缎庄附近不会再有能够威胁到自己媳妇的危险因素十.
    “何师傅,今天上午有位娄小姐,来咱们种植基地找您,可惜您不在。”
    “那位娄小姐参观了咱们的蔬菜大棚种植基地,把她给兴奋坏了。”
    “她临走前还让我向您表示感谢,说是见证了您研究发明出来的蔬菜种植大棚,让她有了新的人生目标。’
    下午,何雨柱回到轧钢厂,农植专家丁同志就跑来告诉他这个消息。
    何雨柱吃了一惊。
    没想到今天上午,娄晓娥居然来到了轧钢厂,还参观了蔬菜大棚种植基地。
    寒冬腊月天,如此寒冷的时节,能够在蔬菜大棚种植基地里面,亲眼见证绿意盎然,如此生机勃勃的场景,娄晓娥不兴奋才怪。
    娄晓娥说她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
    难不成她也想搞蔬菜大棚种植?
    何雨柱对娄晓娥的脑回路,是一点儿都搞不懂。
    “好的,丁同志,我知道了。”
    “谢谢你在百忙之中,抽空过来告诉我这个消息。”
    何雨柱向丁同志表示感谢。
    丁同志摆了摆手,表示小事一桩,不用放在心上。
    随后,丁同志便离开食堂后厨,继续去搞他的植株培育研究。
    好在轧钢厂今天中午没有招待,何雨柱就算是请假不在后厨,两个师弟也能带着后厨这些人应付得了中午那顿饭。
    何雨柱喝着茶正跟两个师弟聊着天,通讯员小邹给何雨柱送来了一封信。
    何雨柱一看来信地址,就知道是何大清从宝定给他寄来的信。
    撕开信封,看了一下信上的内容“六一零”。
    何大清告诉何雨柱,腊月二十七他会坐火车回来,陪雨水跟他过年。
    这次回来,他要在京都待一个星期。
    不用问,肯定是上次自己结婚,让他回来又是住大院子,又是让他感受到自己在轧钢厂的强大人脉。
    何大清跟白寡妇商量好了,今年春节,他回来陪雨水和自己过年。
    白寡妇肯定也会跟着回来。
    就上次,自己去到宝定,打了她那两个彪儿子,给他们一家三口立了威。
    相信白寡妇那两个彪儿子,也不敢再对何大清无礼。
    何大清在宝定逐渐感受到地位提升,所以他才敢跟白寡妇提起,今年春节回京来陪女儿儿子过年的事儿。
    总的来说,何雨柱很乐意见到这种局面。
    两世为人的他,对何大清不怎么感冒。
    可雨水不一样。
    雨水还是个孩子。
    逢年过节,雨水能不想老爹何大清吗?
    何雨柱记下了何大清坐火车回京的日期,将那封信收了起来。
    终于熬到下了班。
    何雨柱骑自行车来到厂门口,等着大龙一起下班。
    “柱子师兄,陷害我们家二虎那家伙,您找着了吗?”
    大龙来到厂门口,见到何雨柱直接问道。
    “当然找着了,不光找着了那家伙,我还替二虎好好处了一口恶气,狠狠抽了那家伙一顿耳光呢。”
    何雨柱在前面骑着自行车,笑着说道。
    “是吗?柱子师兄,你也太厉害了吧?”
    “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找到了要害我们家二虎的那混蛋,还打了他一顿。”
    “您简直就是为民除害的大英雄。”
    大龙兴奋的眉飞色舞。
    两人有说有笑,一起来到赵山河家。
    师父师娘都在,二虎三丫也都在家。
    大龙回来后,二虎将今天上午发生在锣鼓巷的事情,一五一十告诉了大龙。
    大龙一听,当场惊呆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推二虎落水的那混蛋,居然是欺负雨水的那个阎老师。
    好在柱子师兄替自己兄弟伸张了正义,惩罚了害自己兄弟落水的那个混蛋。
    当得知锣鼓巷街道办奖励给二虎一袋子白薯时,大龙乐开了花。
    “我兄弟二虎最不喜欢吃白薯,没想到你们街道办居然奖励给了他一袋子白薯,你们街道办可真行。”
    大龙笑着调侃了自己兄弟几句,又吐槽了几句何雨柱他们街道办。
    “不,大哥,谁说我最不喜欢吃白薯了?”
    “今天,在师哥家,我吃到了师哥用油炸过的薯条,可好吃了。”
    二虎马上纠正大龙的话。
    正是因为这句话,给赵山河出了一个难题。
    接下来一直到春节的几天时间里,几个孩子都缠着他,让他给孩子们炸薯条吃。
    …
    “对,雪茹,就是这样和面,真的太棒了。”
    “雪茹,就是这样揉面,再稍微用点力气,没错,就是这样。”
    “哇塞,我媳妇蒸出来的馒头,简直就跟白面包一样,你瞅瞅这一个一个大白馒头,多漂亮,多喜人。”
    春节之前,京都厨神何雨柱,终于教会了自己媳妇,陈雪茹同志如何蒸馒头。
    其实也没啥,就十八字真言:
    多鼓励,多激励,多赞美,不指责,不批评,不抱怨。
    靠着这十八字真言,何雨柱愣是教会了,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陈大小姐,学会了和面揉面蒸馒头。
    何雨柱很高兴。
    陈雪茹很开心。
    陈雪茹从来没有想到过,和面、揉面、蒸馒头,居然这么好学,学会之后做起来,居然如此有成就感。
    何雨柱教会陈雪茹蒸馒头,这只是第一步,他要教会自己媳妇所有厨艺。
    然后,他要把自己从自己家厨房里,慢慢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