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一张照片
作者:山人不寂寞   灰空最新章节     
    按照周进的想法,如果村子里,有个人,在京城做大官,地方政府肯定是不会放过这个资源的。其他的不论,跑动跑动,要要政策,要要资金,那是一定的。自己老家隔壁村,有个人,在省交通厅任副厅长,乡里的领导动不动,就跑到省里活动,所以,乡里到村里的几条路,修得贼漂亮。
    而干妈老家,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村里有人在京城做官啊。要点政策,要点资金,也就是干妈说一嘴的事。为什么这么多年没动静呢?
    是村里人没行动,还是干妈当初不为所动呢?
    “行!干妈,你把地址写给我,我这就去办!”
    “记住,悄悄地去,别提我的名字!”
    干妈关照道。
    说干就干,周进下午就坐上了去中原省的火车,先到市里,再到县里。
    干妈所提供的地址,正是上次解救赵馨月的那个村。周进心里震憾,却没有在脸上表现出来。
    找谁去了解呢?
    周进想起上次来解救时,遇到的乡派出所副所长赵劲松,于是就联系上了他。
    赵副所长不认识周进,已记不清了周进的样子了。毕竟,当时天还没有亮。再加之周进只说,是运江公安局的孙友新介绍来的,这次是来,准备给村子里一点补偿。
    当时,解救的大队人马撤退,孙友新留下解决后续事宜。他当时,也确实表态过,等事情平息了,会想办法给村子里一些补偿。
    赵劲松以为他也只是说说而已,毕竟,买女人回来做老婆 ,是犯法的,不追究你的法律责任,都算是开恩了。
    当时赵劲松站在村民的立场上,提出,赵老三家很穷,买个老婆,已经花光了多年的积蓄,最后,人财两空不说,二儿子还被踢断了几根肋骨,受伤不轻,医药费也是一笔负担。
    所以,孙友新当时信口搪塞,以后找机会给点补偿。但,这个补偿,只能通过另外的方式给村里。至于村里怎么分配,自己就不管了。
    没想到,人家还真的说话算话,很快就派人来了。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那个把人从被窝里救走,打伤赵家老二的,就是眼前这个人。
    “你们准备给多少钱啊?”
    赵劲松有些迫不及待地问。事实上,他也是那个村子出来的。
    “直接给钱,不太合适,我们先到村子里去看看,有哪些需要帮助的项目。”
    周进说道。
    在赵劲松的带领下,时隔不到半个月,周进再一次踏进了那天夜里闯进的村子。
    “赵所,进村的路,这么难走,政府怎么不想办法修一修?”
    周进边走边问。
    “没钱啊!乡里没钱,县里没钱,市里也没钱。据说乡里打报告,最后一直报到了省里,最后省里批了一笔钱,雁过拔毛,到县里时,已不足一半了。再到乡里,连四分之一都不到。就是这四分之一,最后还是被挪用到其他地方了。唉!”
    “修成三米宽的水泥路,大概要多少钱啊?”
    “上次测算过了,浇成10公分厚,总共十一公里长,大概要120万。”
    “这么多?”
    周进疑惑道。在运江,浇筑十公分的水泥路面,每平方米,不到三十元。这里可以直接取石子,就地取材,实际上,成本只是水泥和人工,不应该要这么多钱。
    “山路哎,肯定代价要高。”
    赵劲松解释说。
    到了村子里,先来到村委会,斑驳的院墙上,那个时代的标语,还依稀可见。
    “叔,叔!”
    赵劲松喊叫道。
    “松子回来啦?”
    一个圆圆的光秃秃的脑袋,从屋子里探了出来。周进看了一下,大约有五十多岁。
    “这是村里的支部书记,赵红旗,我叔叔。”
    赵劲松介绍说。
    说明来意,得知周进,来自京城,是受人委托,来村里察看,确立帮扶项目的事情时,赵红旗自是高兴不已。
    “你去大林叔那捉一只羊,让赵老三宰了,中午,我们要好好招待。”
    赵红旗吩咐村里的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说道。
    “大林叔恐怕不肯!上次乡里来人,你让去捉羊,他就没让。说是欠了他好几只羊的钱,到现在还没给呢。”
    那汉子有些脸色为难地回道。
    “你告诉他,这回是京城来的人,我侄子劲松带来的,不会有假。去吧!”
    周进本想阻止,才到村子里,就吃人家的羊,委实是说不过去。但是,听村支书提到的两个人,他都有些熟悉。一个是赵大林,那是自己干妈的亲哥哥,那天晚上与他相遇过,但是,光线暗弱,看不清长什么样子。还有一个是赵老三,那天晚上被满元春一掌打晕,不知现在怎么样了。
    于是从口袋里掏出五百块钱,递了过去。却立马被赵红旗挡了回来。
    “你这是干啥呢?这不是打我们的脸嘛!”
    又转脸对那汉子说:
    “你还不快去?”
    那汉子把手拱在袖子里,颠颠地去了。
    “赵书记,我在京城工作,老家是s省运江的,受老家一位朋友的委托,说是要看看,你们有什么需要帮助解决的。”
    周进要把开始对赵劲松说的话,圆起来。
    “哎唷!需要帮助解决的地方太多了。”
    赵红旗啰里啰嗦的说了一大堆,大抵正如干妈所说,交通不便,到现在还没通上电。此外,村里的小学,破损严重,也没有老师。因为生活条件实在太差,人家支教的老师都不愿意来。
    看来,干妈还是在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只是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多年,自动地把家乡从自己的生活中摒蔽了?
    “赵书记,听赵所长讲,你们这个村,其实还是很有历史的,不说古代,就说现在,也出了不少大人物。”
    周进引诱地说道。
    “哎呀,这话一点都不夸张,你跟我到这屋里来看一下。”
    周进被引进了另外一个房间,虽然光线昏暗,但,还是可以看出来,里面挂着不少发黄的旧照片。有好几个开国将帅都曾在这里驻扎过。
    在一张合影照上,周进凝视了许久,怔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