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杂交玉米之父 下
作者:酒神葡萄绿   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最新章节     
    朱棣自己认真听着,也让旁边的史官别记他了,一起记天幕。
    让郑和出去找玉米势在必行,但是找回来的玉米产量目前顶天几百斤而已,和后世的产量差距很大,要仔细看看后人们到底都是怎么做的,等后面他们肯定也是要找人再来培育的。
    [19世纪,出生在农民家庭的美国人亨利·华莱士把目光投在了玉米杂交育种的优势上,到了70年代,华莱士选育的玉米杂交种已经实现了玉米亩产2400斤的世界历史最高纪录。
    “所谓的玉米杂交,通俗的讲就是父系a和母系b,父系c和母系d分别杂交出s代杂交种,s代的杂交种要经过十几次反复种植,分理处性状一致、品质良好的自交系。
    然后这样的自交系再次相互组合,生产出f1代杂交种,f1代杂交种还要经过数次播种收获,进行自己和自己比较的测比试验,选出品性优良的杂交种,然后再经过品比试验、预试、区试、生产试验,最终审定推广,成为市场上销售的玉米种子。”
    高清镜头下,绿色的植物缓缓向上,慢慢生长,抽条结穗,放得极大的玉米粒晶莹饱满。]
    赵过听明白了,和杂交水稻水稻一样,需要挑选好场地和品质,然后记录详细数值,一代一代根据不同性状来选中培育,最后培育出最好的。
    就这些最后的成品种子,也需要几轮审核,才能最终让农人去种。
    事关粮食的大事,后世朝廷这么谨慎是以应该的,就算知道可能是高产作物也要有这么多的监测流程,但是最后放到市场销售……
    不少人都疑惑,这么重要的种子,就这么放出去卖吗?难道不应该是由朝廷统一发放吗?
    “如果可以随意买卖,那为什么后世不能直接找那个美国买种子呢?”何必还要自己辛苦育种,用别人育出来的不就好了?
    有人反驳道:“你怎么知道人家卖给你的就一定是好种子,全种下去了结果都是死种了怎么办?”
    也有人说:“会退化的,之前讲水稻的时候就说了,种子是需要培育的,时间久了良心功能就退化了。买了种子,以后还是要继续买,这不是每年给别人送钱吗。”
    不少人点头赞同:“是极,买人家的种子,那不就是吃个粮都要看别人的颜色。”
    [“一个玉米新品种,从最初选育到品种稳定,成功几率只有十二万分之一。而二十多岁的李登海,就是要在这十二万分之一的成功几率中,寻找梦想。
    没有像样的实验室,没有标准科研设备,李登海带着农科队的八个人,在只有一头牛和一亩两分的地上,把广袤的大地当做实验室。
    为了弄肥料,他带人打炕洞、拆破屋、掏粪池;为了抢农时,收小麦、整地块、播玉米,经常白天黑夜连轴转。”
    黑白照片和画面上,几个年轻人一起搭建架子,弯腰在田间播种,拿着纸笔对着冒芽的土地记录。
    “玉米杂交人工授粉必须在天气最热的时候进行,为了赶夏天中午最佳授粉时机,他冒着三十多度的高温,钻进玉米地里逐个观察记录、选择分析。”
    李登海的邻居,后邓村的普通村民,一个皮肤黝黑,头发花白,精神头却很好的农村老人。
    他坐在晾晒的玉米棒子堆里, 说着那时候的艰苦。
    “没有机械化,只能给他头牛,给他个犁、给他个耧,都是人力。人拉、人耙、人种,都是人……”]
    无论是李登海,还是他带的小队,大家都是这个莱州小村子里的普通人,土生土长的农家孩子,甚至读书也就只是读到中学而已。
    就是这样的他们,却能聚合在一起,不怕吃苦,不怕劳累,为了培育出高产的玉米,埋首田间。
    不少农人叹气。
    种地就是这么累,他们比李登海好一点的,可能也就是不需要大中午的去给玉米人工授粉,还要拿本子观察记录了。
    也有人在疑惑,一亩二分地里,有头牛已经挺好的了,谁家干活不是人在干,难不成以后他们种田,连人都不需要了吗?
    [玉米杂交和高产攻关,对只有初中文化的李登海来说谈何容易。
    1974年,李登海有了到莱阳农校学习进修的机会,他对知识如饥似渴,一年就完成了四年的课程。
    带着眼镜,头发花白的老师对着镜头回忆道,那时候李登海一天到晚跟着他,周末自己下地干活也跟,一天不止八小时在田间,随身带着铅笔和小本,老师说什么他觉得重要了都记下来。
    老师刘恩训非常喜欢这个好学的农村青年,毕业时送给他20粒珍贵的国外玉米育种材料。
    带着这二十粒珍贵的种子,他回到了家乡,开始自己培育杂交育种玉米的起点。
    “所谓的紧凑型玉米,是相比较于平展型玉米而言,克服了平展型玉米创高产的限制因素,适于密植,优势独特。”
    一颗颗碧绿的玉米紧紧挨着,排排种植,比人都高上不少。李登海就在他种下的玉米地里,给大家介绍他的紧凑型玉米优势。
    平展型玉米叶片展开,不少叶片都会相互交叠,而紧凑型玉米株型和叶片都是上冲的,穗下叶片稍微平展,阳光更好照射,通风和透光更好。]
    会念书也也擅长农事的一些人不停做着笔记。虽然他们没有玉米,但是很多东西是共同的,比如作物生长就是需要阳光。
    虽然乍一听不是很明白气温高低、叶片气孔闭合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但是记下来以后再看,就能明白是因为太热了,叶子没法透气,也没有力气去晒太阳,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要让叶片不能相互盖住彼此,保持通风,降温,让它更好的利用阳光。
    康熙年间,已经小部分种着玉米的莱州人听着他们未来后人的家乡口音,又骄傲又心疼,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在心头荡开。
    [镜头切换到另一片满是叶片朝上的紧凑型玉米地,一个穿着红衣服的老农在里面穿梭,看着玉米叶子的眼神十分专注。
    “在德州市平原县宋口村,74岁的宋庆奎同样和玉米打了一辈子交道,几十年的种植经验,让他和千千万的农民一样,在良种的选择上小心谨慎。
    因为自己的地块毗邻登海种业的试验田,看到旁边的试验地年年高产,2015年,老宋做出了大胆的决定,更换种植新品种登海618。
    那一年,他的亩产达到了1700斤。”]
    不要说老宋想都不敢想,就算是知道那边美国已经亩产2400斤了的古人们,也还是忍不住心情的激动。
    有小童不解:“阿爷,他为什么早点不种呢,早点种,不就可以早点多收了吗?”
    同样也有很多其他人不解,为什么这位李先生已经都做了这么高的产量,后世朝廷却不给往下面推广呢,还是老农自己主动换的种子。
    小童的爷爷很能理解:“不是人家说好,我们就一定要相信的。有个什么万一,一年的忙活都白费了不说,最怕的是颗粒无收饿肚子啊……”
    总有人觉得他们农人什么都不知道,天生泥腿子短视,却不曾想过为什么他们如此短视。
    贪婪的地主、言而无信的朝廷,腐败的地方衙门,一点抗风险能力都没有的他们,如果不短视好好关注现在,早就连现在的一点东西也什么都没有了。
    老人家看着天上的老宋,自己比他还年轻个十多岁,却比他老得多,精神头更是完全不能相比。
    老宋在自家绿油油的玉米地里笑的开心,诉说着自己种田和种玉米的心得。他满脸皱纹,花白的头发也没有多少,讲话也是地方乡音,但就是能自信地说出这些。
    都是农人,他们每日辛苦劳作,运气好点风平浪静,无灾无害,到手都没有多少的粮食还得给上面交不少。而后世的农人种稻子、种玉米都有专人研究高产良种,也不逼着人种,愿意了就能自己换种子……
    [红色的机器发出轰隆隆的声音,它慢慢走过田地,斗里的玉米种子慢慢播撒在田地上,而老宋还是习惯性地跟在播种机后面,检查每一粒种子是否都埋在了土里。]
    “这是什么,这东西在田里动!”
    “播种机!他们怎么这么耕田!”
    听完旁白的解释,没人会觉得老宋的谨慎是不知道享福,他们都能理解老宋对播种的谨慎,但更惊奇这个播种机是怎么做到的。
    人耕田需要先犁地,把土地犁松软了播种,最后把土盖上,后面还要定期浇水、除草、施肥。
    但是这个播种机上就坐着一个人,很快的,就把至少需要干一个下午的地全部翻好。
    “他们种地真的不用人了……”喃喃着,大家想起了之前那位李登海邻居说都是人力干活的苦。
    “没有机械化……这就是机械化吗……”
    这一台播种机,种地的效率和功能已经足够让大家看的目眩神迷。它是和蒸汽机一样让他们觉得神奇,却又更让他们渴望的机器。
    是比电灯、电脑、破壁机这些,都要让大家痴迷的大家伙。
    嬴政:现在他也开始很希望主播能卖东西了。别说什么她一个念书的小女孩在呢么弄,都能给他们不同时空的人开直播了,买个东西而已,她肯定是有办法的!
    咸阳的墨家子弟们快速摹下了播种机的样子,不停讨论。
    “师兄,这后面的四个轮子又能走,又能翻开地,种子都是洒在翻好的地里。”
    “这里还有成排的铁片呢,应该是用来翻地的。”
    “先翻一遍地再播种,这个铁片如果坏了总是要换的,他们怎么拆?”
    “斗里装着种子,但是怎么能保证种子就能每粒均匀地洒在土里呢?”
    墨家弟子都是下过田的,还时常会自发帮助田间的农人一起耕种,来完成他们兼爱的理想。
    看着这个播种机,他们醍醐灌顶,发现这钻研科学一道,也是能达到兼爱的目标的。
    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艺,制作出这种播种机,还有其他各种有利民生的工具,让大家能省时省力,耕作也不再劳苦,和后世一样人人先吃饱饭,这不就是最大的爱了吗!
    少数仅存的一些零散农家人士也在往咸阳赶过去的路上,自从第一天知道了杂交水稻,他们就在赶路了,正常来说现在已经能入城了,但是大家都愿意先跟着天幕听课。
    农家弟子虽然现在极其势微,那也是有自己的目标的,以前大秦对他们都态度不明,但是现在天幕给了变化,不想落后其他学派的人谁不是往咸阳赶来。
    看着天上这个播种机,农家人沉吟片刻,发现果然这个还是得去找墨家合作。
    研究整套骑装的公输家:好的,确定了,等手头上的骑装打造完,下一个目标就是这个。
    目前就坐在田垄间,指望早点培育出良种的刘备:孔明,你到底什么时候能被抽中幸运观众啊,快和你后人联系上啊,说清楚你真的认她们这一支后人了,我们汉真的很需要你的运气啊!
    被自家主公记挂的诸葛亮本人也看着自己根据影像绘制下来的天幕图纸,发现还是需要搞清楚具体的结构,还有能让它动起来的驱动力。
    蒸汽机是烧煤,这个播种机又是烧什么?
    李世民看着两个都上过榜的儿子,眼神严肃。
    “高明、青雀,下次你们谁能再幸运抽上了,问问主播她卖不卖这个播种机,拿东西换二王的书法换也可以。不能的话,问问她这个是怎么造的。”
    其实都有自己想换的东西的两个孩子只能乖巧点头。
    知道种地到底多辛苦的朱元璋也看着天上的机器,眼神痴迷。
    这种东西,也应该是后世的读书人研究出来的。他们读书,是真的全方位都让后世变得不一样了,比较起来,现在读书人的经史子集和理学正统争论,实在是可笑至极。
    必须要找主播问清楚了,到底怎么学,学什么,才能也让他们造出这些神乎其技的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