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旧时代的两个疑问
作者:孙宇和   平天一留恨江海共疾风最新章节     
    已经主导华国七十余年的王阳明等老人,和试图实现自身远大理想而不得实施的孔日成等老人,对华国或者说是蓝星的未来愿景,都曾做过系统化的预推。
    他们两拨人尽一切可能合作,收集了大量的必要数据,给它们都归纳出具体的表现值,然后又分别采用不同的测算方法,寻找答案。
    王阳明等老人使用的是当年最先进的科学估算法,即先计算出同类结果,在不同的条件下,如何一步步趋同,按照这个最终同化值,逆推出未来发展的必然结果。
    孔日成等老人则采取了最古老的阴阳卜算法,利用拥有数万年历史的古老运算法则,直接代入新得数据,计算其最终取值。
    令他们感到诧异,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测算方法,所得到的答案完全一样,只是一个‘0’,仅此无它。
    0,在他们测算之前的数据归纳工作中,它所代表的表现值是唯一一个有两个的,一个是虚无,另一个是平衡。
    测算答案是0,意味着华国的未来愿景有两个结果,其一是什么都没有的毁灭,其二则是没有任何变化的稳定。
    王阳明等老人选择相信是毁灭,他们为了阻止它发生,对华国进行一系列的彻底的大改革,主张通过无数个微小变量的积累,逐渐形成足以影响整体走向的庞大变量,从而扭转毁灭的结果。
    至于会不会有某个单一庞大变量,能独自扭转乾坤,他们从来没有过相关的奢望,至少,在孙宇和出生前,他们一直都没有那么想过。
    对于王阳明等老人的选择,孔日成等老人持反对意见,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如果未来最终是毁灭的结果,那怎么会得出0这个唯一有两个表现值的答案呢?这不是恰好排除了毁灭的可能吗?
    经反复验算,都得出0这个答案后,孔日成等老人一致认定,华国未来的愿景应当是整体保持不变,基本欣欣向荣。
    因为根本上的理念不合,两拨人一直是明面上和和气气,私底下从无来往,一旦涉及到立场问题,则互相拉扯,无一认输。
    王阳明等老人仗着自己是掌握权利的一方,按照他们自己的设想,建设并改造华国已有七十余年,对孔日成等老人奉行聆听建议,绝不执行,他们的建议基本上被当作排除错误选择的参考答案。
    二十多年前,孙宇和出生,因为他母亲的特殊身份以及特别遭遇,两拨人将幼小的他定为特别数值,对他开展了每月一次的精确演算,至他八岁前,他所经历的所有事,他们都能提前知道,包括他太爷太奶的失踪。
    为了不影响数值的准确度,也为了排除他们中一直对运算结果不屑一顾的夫妇俩,他们眼睁睁的看着那两人一前一后离开,冷眼看着小小的孙宇和,站在盐正省孙宅的院子里无助的哭闹。
    兴许是老天都不高兴了,在甘潇潇离开的当月,他们发现无法再演算关于孙宇和的任何事情,收集到的关于他的数据次次都不一样。
    王阳明等老人秘密开会商讨后,认定孙宇和是那个他们不敢想的单一庞大变量,他的出现,意味着之前的运算答案已没有实际意义,于是在他八岁后,停止了对他的演算。
    孙宇和回到盐正省的那天,王阳明等老人对他的演算又重新开始,虽然每次结果都有出入,但还是让他们找到了独独能代表孙宇和的那个数值。
    将该数值加入运算后,他们首次得到了0以外的的运算答案,显示值是0.25,对照当初的表现值表格,该答案对应的是良性变化。
    该答案使得王阳明等老人振奋不已,十位老元帅之所以会对孙宇和关怀备至,其真正的原因也是因为它,这一点百里无书都不知道。
    王阳明等老人的最新运算结果,孔日成一直都保持着持续关注,他动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推算,结果又一次完全一致。
    这样的结果出现,他是不能承认的,这意味着其七十多年来的固执认知,完全都是错误的。
    不甘心的孔日成,召集他昔日的同志,私下密会,几经商量后,将孙宇和定性为必须毁掉的存在,自那之后,他们一群人一直伺机想毁掉孙宇和。
    为什么在确定是孔日成等人贼心不死后,他们让不知道孙宇和代表什么的百里无书,秘密的与他密谈呢?其根本原因不就是确定孙宇和是孔日成等人无法拒绝的鱼饵吗?
    他们故意的带着不相干的总枢机,赶往天庭工地,故意的当着他的面言语相激,让孙宇和与他们产生矛盾,在矛盾发生后,他们才装作不小心透露出孔日成等人的事,使得百里无书错误的以为他才是唯一一个真正关心孙宇和的人,之后的事情,如他们所料,百里无书擅自夜访孙宇和,告诉他事情的真相,孙宇和这个小娃娃,脑子一热,果然选择了孤身犯险。
    此前,王阳明与百里无书为什么会在国难地堡罕见翻脸?自是因为百里总枢机终于明白,他自己成为诱导孙宇和当鱼饵的关键存在,小孙的命莫名其妙的被捏在他的手中,他曾蒙孙宇和救过老命,孙宇和甚至愿意割自己的肉给他吃,这样善良的好娃娃,万一有什么三长两短,他的余生还有什么活着的意义?据此,涉嫌利用他坑孙宇和的人,自然也就成了他的出气对象。
    王阳明等老人利用了孙宇和,的确是事实,可他们并没有什么恶意,在他们看来,能改变未来的庞大变量,怎么可能会被轻易的毁掉,他们让孙宇和来,一是为了证明他就是庞大变量无疑,二是为了让孔日成等人彻底的向他们投降。
    孔日成在这种关乎到其改制失败的情况下,都想蛊惑王阳明毁掉孙宇和,恰恰证明了他们让孙宇和来是正确的。
    看来,旧时代的两个疑问终究被一个人破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