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武生的脑洞大开,宣府出事
作者:昆吾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     
    “武技、营阵就不说了,一目了然。”
    “兵法,你觉得你默写出来了,可字对吗?一字之差,意思可就天差地别了,你觉得能给你分吗?
    若是觉得有问题的,尽可到兵部去查询。”
    “再说说策问。”
    李邦华说到这里,沉默了片刻,随即提高了声音:“不是本官说你们,你们都看看自己写的都是什么玩意。”
    全场百姓都愣住了,这是一位朝廷重臣该说的话吗?
    我们写的就算是差,但你也不能这么侮辱我们吧!
    落榜的武生们愤怒了起来,拳头紧握,恨不得冲上来将李邦华按在地上捶一顿。
    哼!
    铿!
    王来聘冷哼一声,将手中长刀往地下一顿,霸气侧露的盯着众人:“安静,听李大人继续说!”
    “将军之事,静以优,正以治。”
    “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李邦华慢悠悠的念了两句,而后看着众人:“是不是觉得很耳熟?”
    “没错,这就是兵法一项中的某一段的考题,你们中大部分都答对了,但你们做到了吗?
    本官说了一句话,你们就群情激愤,就想冲上来朝着本官动手,
    以后在军中岂不是因为下属和敌人一句话,你们就要攻击?”
    武进士们则是面露沉思之色,落榜武生们面色再次阴沉了下来。
    随后一名落榜武生高声道:“李大人,这是我们修养不够,但和策问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去了!”
    李邦华淡淡道:“本官就不点名了,就举几个例子,你们听听。”
    “有个考生说,和建奴和亲,嫁个公主给皇太极,但这个公主是带着任务去的,
    等以后生了儿子从小教导他,让他知道自己是大明的血脉,等长大了继承王位,率建奴归降大明,兵不刃血!
    亏你们想的出来,太祖定下的祖制,大明永不和亲你们不知道吗?就凭你这个主意,本官就能将你拉出去砍了。”
    “还有考生说,红夷大炮威力大,轰死了努尔哈赤,让朝廷铸一万门大炮,万炮齐发,将建奴都城盛京轰成渣渣。
    方法是好,你能想到朝廷想不到吗?
    几千万两白银,你给吗?
    一门大炮几千斤,怎么运到盛京城外?
    能运到盛京城外那就说明大明的军队已经很能打了,还要大炮做什么?
    写策问,只顾头不顾尾,录取你才怪了。”
    “还有说打造一支强大无比的军队,战不胜收攻无不克,这个听起来比较靠谱,
    但你通篇大论,夸夸而谈,没有一点实际的方法,打仗靠嘴打吗?”
    ……
    “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要么空谈没有方法,要么离谱到家,要么老生常谈,
    看看大明日报上的评分标准,审议立意、文章结构、案例分析典型、论证思路,你们缺了哪些?”
    “你们也不要怀疑评分的不公平,老夫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本次武科的评卷可以说是我大明最严格的,
    每一场都是五个人评判试卷打分,谁也不知道其他评卷人打的分,
    误差超过五分都得说出个所以然来,想故意包庇或者恶意打压,简直就不存在。”
    “都散了吧,回去好好想想!”
    李邦华说完转身朝着承天门而去,转身的瞬间,就咧嘴笑了起来。
    爽,真爽,从来没有这么爽过。
    待李邦华的身影消失在了承天门后,广场上众人瞬间炸开了锅。
    “真是离谱呀,要不是李大人说,我都不知道这些武生脑子这么奇特,真是匹夫之勇。”
    “哼,写和亲的那个,简直就是其心可诛,我大明多年,发生了数次危机,可从未和过亲,
    要是让老头子知道是谁写的,老头子非……骂死他!”
    “那个用大明军士换建奴骑兵的武生也是该死,不把普通军士的命放在眼中,
    调一百万军士和建奴对拼,十个换一个,亏他想的出来,脑子真是有问题。”
    “还好没有被录取,不然我大明无数将士都要遭殃了。”
    “哼,慈不掌兵善不掌权,若是能用百万普通将士将建奴十万骑兵给换没了,倒也划算,现在这种战术就是添油战术。”
    “说点能听懂的,啥叫添油战术?”
    “油灯你点过吧,只要加油,除非灯捻坏了,他就能一直烧,
    我们军士的战力本就比建奴差,至少四比一到五比一才有优势,可我们每次都不到三比一,
    不管我们几路大军,人家就专打一路,集中力量歼灭我们,
    消灭一部分,我们又补充一部分,到最后都是死,不如集中大军,一次碾压过去,
    这位武生的方法是好,但问题是调度和银子的问题无法解决。”
    “那锦宁防线消耗那么多钱,岂不是可以……”
    “可以个锤子,没这条防线,建奴早就打过来了,此一时彼一时。”
    ……
    在激烈的争论中,围观群众开始慢慢散去,而后在全城范围内讨论着。
    广场上,众多武进士相互道贺着,人生一大喜事。
    “王兄,恭喜呀,大明第一个武状元,注定要名垂青史的!”
    “王兄,这柄长刀可否让我等试一试,也沾一下前辈的荣光?”
    “王兄,这等喜事,你可得请客!”
    ……
    众人都不傻,武技考核满分,兵法和策问考的也都是最高的,这就说明王来聘是位文武全才。
    只要不出意外,半年后考核结束就是三品的指挥使,未来的总兵。
    他们说不定以后就在王来聘帐下听用,这个时候不打好关系更待何时?
    武进士们联络着感情,而此刻的东暖阁内,内阁和六部尚书都在,却个个脸色严肃。
    在承天门广场虽然皇帝表情很平淡,但此刻内心绝对的愤怒之极。
    诏书都能被延期,这是对皇权的绝对藐视。
    搞不好,从一省的布政使到地方知县等,估计都要杀一片,才能平息了皇帝的怒火。
    既是为了朝廷的威严,更是震慑其他边疆大吏。
    “陛下,武科后续事宜已经处理妥当了,只待明日进宫谢恩和拜武庙,状元游街后,武科就结束了!”
    “李爱卿辛苦!”
    从进东暖阁一直未出声的崇祯点了点头。
    随后沉声道:“宣府总兵王承胤贪赃枉法,纵容家丁欺男霸市,军纪涣散,该如何处置?”
    “这是锦衣卫查到的罪证,诸位看看吧!”
    众人有些懵,脑子没有转过弯来。
    现在不是应该处理诏书被延期的事情吗?怎么就扯到宣府总兵头上去了?
    来不及多想,王承恩已经把锦衣卫查到的折子递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