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章 中秋卖货2
作者:江南雨纷纷   叶家的致富日常最新章节     
    刚过了一会儿,就有几个五六岁的孩子兴高采烈地从家里拿了东西过来。
    “伯伯,我要换糖糖。”
    “我、我也是,我也要换糖。”
    “我……”
    几个小家伙叽叽喳喳的,纷纷将从家里的带来的东西拿出来给叶父,一脸期待地看着他。
    叶父低头看了一眼这些小家伙带来的东西,从左到右分别是:干蘑菇、金银花、大南瓜、野果子和栗子。
    “你们带来的东西都可以换糖或者其他的东西,不过要家里的大人同意了才行,你们把家里的大人喊过来。”
    叶父怕这些小屁孩没有经过家里的同意,自己把东西偷出来的。
    真要是这样,万一家里的人找过来,他也不好做,村里的妇人实在是难缠。
    只能让他们回去把大人带过来,有大人在才给他们换糖。
    听到要大人过来才给换糖,有两个小家伙马上就心虚了起来,支支吾吾的。
    剩下的三个小一点的,则赶紧往家里跑。
    “糖给我留着,我去喊我娘过来。”
    “伯伯等等我,我很快就回来了~”
    “等我们哦~”
    三个小家伙一边往家里跑,同时还不忘叮嘱叶父把糖给他们留着。
    “糖块多着呢,你们慢点跑,不着急的。”
    叶父一脸慈爱地看着这些小孩,觉得他们还挺可爱的。
    叶父自从当了爷爷,看到这些小孩,都觉得亲切可爱。
    几个小屁孩刚走,其他村民也纷纷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过来了。
    杨家庄背后是一座小山,山上虽然没有什么大的猎物,不过有几棵栗子树,蘑菇也有不少。
    因此大家带过来的大多都是山货、家里种的各种蔬菜瓜果,以及席子、蓑衣这些自家做的东西。
    至于粮食,那是万万不可能拿来换东西的。
    这边的田地不多,粮食自家都不够吃的。
    除了这些寻常的东西,最令叶父意外的,村里居然有不少人家会织土布。
    土布是村里的人用处理过的麻做的,要比寻常的粗麻布要粗糙一些,上面还有比较明显的条纹。
    而且土布的布宽比较窄,只有正常布料的一半宽。
    一匹土布,相当于半匹正常布料的大小,做衣服都不好做。
    染色也是村民自己上山采一些可以染色的植物,回去自己染的,非常容易掉色。
    土布做的衣服穿起来不舒服,通常只能用来做罩衫或者被罩。
    土布的缺点比较明显,布庄一般是不收的。
    因此只能留着自家穿,或者拿去大集上便宜卖掉。
    正常的粗麻布,在镇上的布庄是100文一匹,叶父在县里进货则是85文一匹。
    这个土布布宽要窄一半,也不好用来做衣服,叶父只能按35文一匹来收。
    到时候卖出去,估计也只能卖40文一匹。
    虽然赚的不多,不过村里的人要是直接用这个布料来换东西,一来一回倒是能多赚点。
    叶父让大家先排好队,他一个一个地把这些人带来的东西都收了。
    带来的东西值多少钱,则可以在摊子里换多少的东西,多退少补。
    大家带来的东西,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一共也没多少钱。
    因此挑东西的时候十分谨慎,挑的大多都是锄头、镰刀这些实用的农具,以及针线、糖、酒这些寻常要用到的东西。
    杨家庄应该是有木匠的,叶父注意到带过来的那些木盆、水桶,一个也没有卖出去。
    镰刀、锄头、剪刀这些铁制品则比较抢手了,就连大铁锅也卖出去了两个,看来这附近是没有铁匠的,
    叶父把这些默默记在心里,准备下次就不带木制品了,铁器可以多带一些过来。
    等大人们都把东西换完,刚才要换糖的几个小孩,也拉着家里的大人过来换糖块了。
    几个小家伙看着兴高采烈的,不过从走过来的动作也可以看出,刚刚是挨了一顿胖揍的。
    过程怎么样叶父不管,反正拿东西过来的他就收。
    叶父乐呵呵地把糖块拿了出来,反正已经挨打了,这糖怎么也要给小家伙们换了,不然这顿打不就白打了。
    小家伙们拿到了糖,个个眉开眼笑的,高兴得就像过年一样。
    一旁的妇人也纷纷打听叶父下次什么时候再过来,他们也好提前把东西准备好。
    叶父八面玲珑地和这些妇人们打着交道,说好了中秋过后会再来一趟。
    叶父在杨家庄待了将近一个时辰,换了8匹土布,2麻袋板栗、2麻袋干蘑菇,十来斤金银花、两串野葡萄,冬瓜和南瓜各6个。
    这些东西足足有半驴车那么多,要不是刚刚换了不少东西出去,这驴车还真放不下。
    从杨家庄出来,叶父哼着小曲又去了一趟方家村。
    方家村在一片平坦的山谷,附近还有好几条小溪,村里良田众多,是镇上比较富裕的村子。
    叶父一进村,就有好些相熟的妇人过来挑选东西了。
    和杨家庄那边的人,尽挑便宜的东西不同,方家村的妇人手上有钱,出手非常阔绰。
    新拿回来的胭脂水粉、鲜艳的厚实布料以及红糖都非常抢手。
    不过令叶父没想到的是,刚才收回来的土布,在方家村一下子卖出去了一半。
    买土布的是两位和叶老太太年纪差不多的老妇人。
    老人家勤俭节约,每人要了两匹土布,打算买回去做干活穿的罩衫和被套。
    叶父见两位老妇人,眉开眼笑地说这土布划算,心想这便宜的土布没准他娘也喜欢。
    叶父又摸了摸这个土布,皮糙肉厚的他都觉得这个布料粗糙,不禁嘀咕着:
    “这个布料也太粗糙了,还是早些卖完吧,别让抠门的老太太给看到了。”
    方家村这边有好几位绣品做得不错的妇人,叶父陆续又卖出去了好些绢布以及做绣品用的针线。
    方家村这边,卖的东西叶父是直接收钱的,毕竟他平时摆摊也卖不了太多东西。
    收回来的东西卖不完,收回去放在家里也是白白占地方。
    不过这钱刚到手,就被叶父拿去收了几幅小绣图。
    卖东西的钱不够,叶父还往里面贴了钱不少进去。
    回家的时候,叶父腰间的钱包几乎都掏空了。
    不过车上收回来的东西倒是不少。
    往后几天,叶父犹如勤劳的蜜蜂,上午在镇上摆摊,下午则马不停蹄地穿梭于各个村子卖货。
    转眼间,中秋即将来临,叶父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