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过冬
作者:江南雨纷纷   叶家的致富日常最新章节     
    冬至过后,天会越来越冷。叶父从药铺出来,打算去进一批御寒的物品。
    叶父熟门熟路地来到陈家布庄,在陈掌柜的热情推荐下进了30斤的棉花和5匹厚实的粗麻布。
    秋收过后村里家家户户都有点余钱,叶父想了想,又拿了3匹厚实的细麻布和2匹厚实的粗棉布。
    年底农活少,家家户户都闲下来开始猫冬了,许多人都选在年底成亲,叶父就又拿了2匹正红色的细麻布。
    布料有了,肯定少不了针线,镇上的人并不富裕,叶父只在陈家布庄拿了一点点中等的针线,便宜的针线待会要去西街那边进货。
    叶父一下子拿了30斤的棉花和12匹的布料,陈掌柜乐得露出了八颗牙齿,对叶父愈发的热情。
    年底裁布料做衣服的人多,布庄积攒了不少的碎布头,大块的布头也有一些,陈掌柜大手笔地将这些碎布料全都送给了叶父。
    这些碎布料本来也不值几个钱,送给叶父还能讨个人情,掌柜多精明的人啊!
    其实陈掌柜也十分好奇,叶父要这么多的碎布头用来做什么,但陈掌柜没有多嘴问叶父。
    西街御寒的物品主要有陶炉子,碳盆和木炭。
    陶炉子就是叶父平常带去码头煮卤味的那种炉子,可以搬到屋子里生火,炉子上面可以放一个小锅,可以用来炖汤或者烧热水,既暖和又方便。
    木炭非常贵,普通的木炭居然也要20文一斤,好的木炭就更不用说了,镇上的人家一般用不起。
    南方的冬天没有特别冷,炭用得也不多,叶父并不打算进木炭。
    其实说起木炭,村里很多人都会做。
    平时煮饭时将烧红的木炭取出,用水浇灭,然后将木炭晒干,干的木炭就可以留着冬天取暖用。
    这般简单粗暴做出来的木炭,肯定没有外面买的木炭好。
    烧的时间短不说,烟也大,但这也不花钱,村里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做一些木炭,留着冬天取暖用。
    木炭不好,烧得快,点勤加木炭就可以了,反正这木炭也不花钱。
    烟大这个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乡下地方房子都比较宽敞,睡觉前将窗户开着一条缝,透透气就好了。
    叶父拿了几个陶炉子,碳盆也拿了几个,木炭就没有拿了。
    买完御寒的东西,叶父在西街挑挑拣拣进了一大批的杂货。
    回去的路上,叶父还在想着要不要在村里收点木炭去镇上或者县里卖。
    村民们自己做的木炭,虽然烧得快烟也大,但是价格便宜呀。
    这世上还是贫困的人多一些,卖便宜一些还是会有人买的。
    山上的柴火也不用钱,自己做的木炭除了人力基本没什么成本,能用木炭赚钱,村民们应该很乐意的。
    路过福家村的时候,叶父去了方铁匠的铺子,定了几口大铁锅和两口小铁锅,准备腊月的时候拿到集市上卖。
    叶父回到家后就和叶老爷子商量收木炭的事情。
    “村里家家户户都不缺柴火,做点木炭赚钱也好过个肥年,这是好事。”叶老爷子拍着大腿高兴地说道。
    叶父看着叶老爷子说:“村里家户户都存有一些木炭留着过冬的,我想先将大家手上的木炭都收过来去县里卖。现在还不算特别冷,山上的柴火也多,也来得及重新烧一些木炭留着冬天取暖用。”
    “行,待会我就跟村长说,在村里收一批木炭。”老爷子也觉得可行。
    叶父:“县里普通的木炭拿货是20文一斤,卖出去是22文一斤,我们这个木炭烧的时间短,烟也大,我打算卖16文一斤。”
    叶老爷子:“这个碳是差一些,16文一斤也合理。那村里收木炭按14文一斤,怎么样?”
    叶父觉得挺好的,“就按14文一斤来收木炭吧,每斤也能赚两文钱。”
    柴火虽然不用钱,但是要将柴火砍下来再搬回家可不简单,这是个辛苦钱。
    而且木炭比柴火要轻上许多,一背篓的木炭也只有三四斤。
    叶老爷子在家里收木炭,叶父一大早就带着满满一车的东西去卖货。
    叶父去的第一个村子是大山村。
    大山村群山围绕,平时村民们很少出去,除了叶父也没有其他货郎进去卖货,这段时间叶父忙着卖腊肉和菜干,已经有许久没有去大山村卖货了,村民们都比较缺过冬的东西。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村民们手里有钱呀。
    大山村周围都是大山,温度要比桃花村要低一些,对棉花的需求量比较大。
    靠着卖山货和腊肉,家家户户都有点余钱,你三斤我五斤的,30斤的棉花居然还不够。
    明天去县里卖木炭,顺便再进一批棉花,后天就可以再来大山村。叶父和村民们说好,后天会再带一批棉花过来。
    有了棉花,布料和针线肯定就少不了,五匹粗麻布很快就卖完了,便宜的针线也卖出去了不少。
    陶炉子和炭盆也各卖出去了两个。
    村民们围在叶父的摊子上挑挑拣拣,不到半个时辰,摊子上的东西就卖出去了小半。
    李猎户塞了一把铜板进叶父手里, “叶老弟,我要20斤棉花,这是定金。”
    李猎户今年靠着腊肉和金银花赚了不少的银子,打算再做两床6斤的厚棉被,厚棉衣也要安排上。
    “好的好的,我给你记上,后天就带过来。”叶父拿出随身带着的小本子记上。
    “叶哥,我要10斤棉花。”
    “还有我,我要12斤棉花。”
    “我家闺女开春成亲,这匹红布料我要了,再要12斤的棉花。”
    李猎户为首的一群猎户,今年靠着打野猪卖腊肉,每人手里至少都有七八两的银子,花起钱来那叫一个爽快。
    叶父乐呵呵地在本子上记上需要的棉花数量,“我这里还有一些精美的木簪子和木梳,要不要给嫂子们也带上一两件?”
    叶父翻出了一包唐大爷做的木簪子和木梳,虽然只是寻常木料,但是做工还不错。
    木梳和木簪价格也不贵,几个猎户豪爽地一人挑了两件,准备拿回去哄媳妇。
    李猎户红着脸又拿了两盒面脂,一盒是给媳妇的,一盒是给闺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