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赵构跑了又跑,朱元璋怼脸吐槽,大宋最后的希望宗泽
作者:张石坚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最新章节     
    镜头一转,吃尽苦头的赵构终于抵达了大名府。
    【在从相州出发之前,赵构就以河北兵马大元帅的名义向各地郡县官员、义军将领发出号令,命所有人在大名府集合。】
    【很快,包括宗泽在内的河北各路义军齐聚大名府。】
    这座曾经被金军攻破的城池,到处都是被损毁的房屋。
    但不管怎么样,它现在已经再度变得热闹了起来。
    临时元帅府中,赵构又获得了一份来自汴京的诏书。
    镜头逐渐拉近,将这封由宋钦宗亲自书写的手谕内容展现了出来。
    “京城失守,危,尚赖金人讲和,止于割地而已。”
    “仰大元帅康王将天下勤王兵总领分屯近甸,以难,无得轻动,恐误国事。”
    赵构看完这份手谕之后,微微皱眉,嘀咕了一句。
    “还没被俘?”
    他将手谕交给了汪伯彦,道:
    “汪大人,你怎么看?”
    经历了共同的逃亡之后,赵构如今对汪伯彦的信任无与伦比。
    汪伯彦看完手谕之后,摇了摇头道:
    “王爷若是现在去汴京,事成了有甚好处?无非就是再加点爵位赏赐罢了。”
    “若是去了汴京反而被金人击败,那更是王爷大大的坏处。”
    赵构连连点头,道:
    “是这个道理。”
    说话间,外面突然传来宗泽中气十足的声音。
    “王爷可在?”
    很快,宗泽大步走了进来。
    这位刚刚就任副元帅没几天的老臣,语气急切地开口。
    “王爷,汴京危急,太上皇和陛下都在等待着我们救援。”
    “大名府之中已经有五万兵马,足以和金人一战。”
    “还请王爷速速下令,全军南下汴京!”
    赵构闻言,眼皮子顿时就是一跳。
    南下?
    我南下你个大头鬼啊!
    但赵构可不敢直接说这种政治不正确的话,看了汪伯彦一眼。
    汪伯彦立刻道:
    “宗大人,你这话就不对了。金人在汴京城下可是有十万之众,我等不过五万新兵,怎么可能是金军的对手?”
    宗泽大怒,道:
    “金军的数量何时有那么多了?最多也不过三四万人罢了,我等五万兵马再加上天下其他各地勤王之师,如何抵挡不住?”
    “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汴京失陷,君王受辱,却无动于衷吗?”
    赵构默然。
    汪伯彦继续争辩道:
    “凡事要量力而行!宗大人,金军有多强无须本官和你细说了吧?现在我们最重要的是操练将士提升战斗力,等待时机。”
    “鲁莽出战只会全军覆没,反而断绝了汴京和大宋最后一点希望。”
    两人大吵一通,自然是完全没有取得任何共识。
    宗泽看赵构一直没有说话,终于明白了什么,表情变得坚毅起来。
    “好,既然如此,那老夫就带着本部兵马独自南下援救汴京便是。”
    说着,宗泽又对着赵构行礼道:
    “还请王爷在操练完毕之后,率领其余主力军跟上。”
    宗泽快步离开,不再停留。
    汪伯彦看着宗泽的背影,冷笑一声。
    “王爷,宗泽麾下不过两万人,他要是去了汴京就是白送,反正他也要七十岁的人了,死就死了吧。”
    赵构点了点头,心中却有些感慨。
    宗泽刚刚的言语神态被赵构全部看在眼底,他可以确定,宗泽的确是一个忠臣。
    只可惜,这种忠诚是对他在汴京之中的皇兄宋钦宗,而不是赵构本人!
    汪伯彦又继续对着赵构开口道:
    “殿下,大名府距离金军还是太近了,当务之急是转移到更加安全的地方。”
    “不如王爷等会给宗泽下令,让他打出您的旗号大张旗鼓的南下,您则率领主力前往东平府。”
    “到了东平府之后,就可以取道南下,前往淮南乃至江南,届时您就彻底安全了。”
    赵构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对对对,让宗泽打出本王的旗号,这样天下人都以为本王去救援汴京了,也就没有人能责怪本王了。”
    “汪大人,你这一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实在是本王的韩信、张良啊!”
    看到这里,汉初世界之中,刘邦也是有点忍不住了。
    “这个赵构也太不要脸了吧,就汪伯彦这种背叛主子,一心求和的软蛋,竟然和朕的韩信张良比?”
    “还拿朕的典故?简直气死朕了!”
    刘邦当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那可是从汉中进攻关中。
    现在赵构连和金军正面对抗都不敢,一心想着跑路,怎么有脸说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种话的?
    刘邦觉得自己已经够不要脸了,但赵构和汪伯彦的不要脸程度依旧还是让他有一种大开眼界之感。
    萧何也忍不住感慨道:
    “之前的许多败家子一开始的时候都还有一些明君的迹象,但这个赵构却是最开始就明明白白,坏得如此明显,简直就是那种再典型不过的败家子了。”
    曹参点头道:
    “谁说不是呢?就比如朱翊钧、李隆基等,虽然也铸成大错,但起码还有一段时间是值得称道的。”
    “这赵构,出来就虐杀婢女,面临国家危难只想着逃跑和趁机上位,简直令人不齿!”
    众人一阵声讨中,皇后吕雉突然开口了。
    “对啊,只不过是区区一个皇子,没名没分的,却妄想着夺取皇位,岂不是可笑?”
    “这种野心家,活该被盘点视频列入败家子的行列,被后人世世代代所唾骂。”
    吕雉的话说完,大殿之中突然安静了片刻。
    不少人的目光落在了刘恒身上。
    都能听得出来,吕雉这番话表面上说的赵构,实际上暗指刘恒!
    吕释之、吕泽等人立刻站出来,对吕雉的话表示了赞同。
    刘恒心中一跳,表情却是非常平静,甚至没有开口,只是认真地看着金幕。
    刘邦目光在大殿之中转悠了一圈,然后果断发了一条金幕。
    【汉高祖刘邦:@宋太祖赵匡胤,可以啊,你们大宋是真会教育皇子啊,竟然能教出赵构这种坏到脚底流脓的家伙出来。】
    刘邦的弹幕立刻就得到了众人的认同。
    【隋文帝杨坚:朕之前看杨广就已经够坏了,但和赵构一比,朕觉得杨广在心性这方面还是好不少的。】
    杨广是个亡国之君没错,但至少杨广在面对异族入侵的时候不会像丧家犬一样逃跑。
    相反,杨广就是太想灭掉异族高句丽,三次百万大军出征把大隋彻底搞爆炸了。
    【唐高祖李渊:这赵构拥兵数万,竟然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父皇和皇兄在京师之中被包围,被荼毒,简直不当人子!】
    【明太祖朱元璋:呵呵,你们现在知道为什么大宋叫做大怂了吧?各位睁大眼睛看着,更怂的还在后面呢!】
    【汉武帝刘彻:朕简直服气了,不就是一个异族入侵吗,打回去就完了,灭了他们啊!大宋的皇族是一点骨气都没有的吗?】
    历朝历代的皇帝,疯狂地吐槽赵构和大宋。
    赵构这种行为,直接触动所有皇帝的逆鳞。
    哪个皇帝愿意看到敌人都兵临京师了,自己的儿子却在外按兵不动,巴不得自己早点死?
    想一想都让人不寒而栗啊。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的表情极其难看。
    “赵构,真是一个混账,混账之极!”
    在场的大宋群臣也是看得目瞪口呆。
    还有这种操作?
    宰相沈义伦深吸一口气,缓缓道:
    “陛下,臣觉得确实应该好好改革一下大宋皇族的教育了。”
    “真不能教出赵构这样的皇子啊。”
    沈义伦的话立刻得到了众人异口同声的赞同。
    “对,太对了。”
    “必须让将来的大宋皇帝多一些血性!”
    臣子们虽然注定跟皇位没关系,但谁也不想自己的后代在赵构这种皇帝的手下当差啊。
    赵匡胤重重地哼了一声,冷声道:
    “政事堂也不用商议了,从明天开始,杨业你们几个枢密使就进宫给太子、皇子们授课!”
    赵匡胤是真怒了。
    即便是按照之前靖康之乱那一部盘点视频的历史脉络,赵匡胤这辈子也是扫平了大半个天下,从来没有怂过的。
    怎么建立的大宋后代皇帝,一个个就这么废物呢?
    突然赵匡胤心中一动,赶紧发了一条弹幕。
    【宋太祖赵匡胤:你们骂朕干什么?这些都是赵光义的后代血脉,不行也是赵光义后代血脉不行,和朕没有任何关系。】
    这弹幕还没从金幕之中完全划过,新的弹幕就出现了。
    【明太祖朱元璋:嗯,赵光义也是你爹的儿子。所以你爹的后代血脉不行,才导致大宋不行,没毛病吧?@宋太祖赵匡胤。】
    【明太祖朱元璋:哦对了,其实你赵匡胤的后代血脉也是真不行,不信?你看下去就知道了。】
    赵匡胤:“……”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靖康二年正月,赵构带着数万宋军逃离大名府,抵达了南边的东平府。】
    【此时,从河北、山东、淮南各地的起义军按照赵构的命令纷纷前来会合,让赵构麾下的兵马增加到八万人左右。】
    【但在这八万人之中,只有宗泽率领两万多河北义军在前线作战,其余兵马都被赵构集中在东平府一带,表面上是要进行操练,实则只想着保住自己的性命。】
    画面中,一名大宋官员在赵构头号心腹汪伯彦的带领下出现了。
    【大宋河间知府,黄潜善。】
    黄潜善对着赵构噗通一下就跪下了。
    “臣见过康王。”
    臣?
    赵构一听这个称呼,顿时明白了什么,看了一眼汪伯彦。
    汪伯彦笑呵呵地开口。
    “王爷,黄大人和臣谈过了,他还带来了一些新的消息。”
    赵构忙道:
    “什么消息?”
    黄潜善恭敬开口道:
    “汴京内城马上就要支撑不住了,听说城里已经大量饿死人了。”
    “臣以为,少则半月多则一个月,汴京城定然会被攻破。”
    “大宋皇族尽在汴京之中,唯有康王一人在外。”
    “若是万一汴京不幸,您就是大宋唯一能主持大局的人选啊。”
    赵构顿时眉开眼笑,但马上觉得不对,强行把嘴角笑容压下去。
    赵构咳嗽一声,艰难地露出痛心疾首的表情,道:
    “父皇和皇兄以及诸多皇族蒙难,本王每每思之,心如刀绞啊。”
    黄潜善忙道:
    “大王,如今大宋江山社稷的安危尽在您一人身上,您可不能因为悲伤过度而出事,那样大宋就真完了呀。”
    顿了顿,黄潜善又道:
    “臣以为,当务之急应该是保证大王您的安危,东平府虽然离汴京有些距离,但还不够安全。”
    “不如请大王先南巡济州,若是时机不对便撤往江南,一切以大王的安危为最高要务。”
    “臣虽不才,也愿意给大王牵马执蹬,死而后已!”
    赵构一听完这番话,彻底明白了,露出了笑容。
    “黄知府,你是一个明白人,本王就喜欢你这样的明白人。”
    有了汪伯彦刚刚的暗示,加上黄潜善毫不掩饰的表态,赵构对黄潜善也放心了。
    眼下的赵构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能接管国家政务的班底,作为知府久在官场的黄潜善显然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但赵构决定,在招揽之前,考验一下黄潜善。
    于是他便将心中的顾虑说了出来:
    “可是现在本王没有一个好的借口南下啊。”
    赵构这一路从相州到大名府,又从大名府跑到东平府。
    从地图上看就能明白,赵构就是只顾着逃命,压根没想着去解救汴京。
    宗泽独自领兵出战,就已经说明了赵构统领的这些兵马麾下许多人对赵构很不满了。
    一旦没有足够的借口南下,会有更多领兵将军对赵构不满。
    黄潜善眼珠子一转,笑呵呵地开口道:
    “此事还不简单?大王可以发一份诏书给您节制的所有义军,就说眼下汴京城正在跟金军议和,各部应该大张旗鼓前往汴京施加压力。”
    “但,为确保议和成功,各部绝对不应该擅自出战,不然破坏了议和,谁承担得起这个责任?”
    赵构皱眉道:
    “这一招本王已经用过一次了,就怕现在不好用了。”
    宗泽就是看破赵构这一招才自行出战的。
    黄潜善又笑道:
    “那也简单,大王可以在诏书中说明,如果过了一个月议和尚未成功,就说明金军毫无诚意。”
    “届时大王再率领各路兵马齐头并进直扑汴京,解除汴京之围。”
    “啊?”赵构闻言,身躯不由一颤。
    这黄潜善是来投靠本王的还是来害本王的?
    和金人作战?
    “不行不行,本王不能出战!”
    赵构直接把头摇得和拨浪鼓一样。
    黄潜善忙道:
    “大王误会臣的意思了。”
    “一个月的时间,金人早就攻破汴京,该抢的抢该拿的拿,率军撤退啦。”
    “到那个时候您再领兵收复已经没有金军的汴京城,就是大功一件啊。”
    “有了这桩功劳,您又是大宋唯一安全在外的皇子,您不登基,谁登基呢?”
    赵构眉头这才舒展开来。
    “本王明白了,就这么办吧!”
    【于是赵构便按照黄潜善的意思,以河北兵马大元帅的身份颁布诏书。】
    【在赵构的命令下,天下各路勤王之师要么去和赵构会合,要么就按兵不动。】
    【汴京城明明位于大宋统治最核心的中原地带,却反而成为了一座被金军包围,孤立无援的城池,不得不说是一件非常讽刺的事情。】
    【不仅如此,在颁布诏书之后两天时间,赵构又立刻领兵南下,躲到了更南边的济州。】
    【即便越来越远,但赵构还不放心,于是再度和黄潜善、汪伯彦等人商议之后发布命令,要带领大军前往淮南宿州,甚至渡过长江南下躲避金军。】
    “什么?去淮南?”
    军营之中接到了这个命令后,瞬间炸锅了。
    一名将军怒气冲冲地吼道:
    “我们奉陛下之命集结,是为了去汴京勤王,现在跑去淮南是什么意思?”
    另外一名将军也怒了。
    “从大名府到这里,一路南下,说是勤王,距离汴京反而越来越远,是什么道理!”
    大营之中,许多忠心为国的将军、军官、士兵都愤怒了。
    “我们不要南下!”
    “我们要去汴京!”
    “去和金人决一死战!”
    甚至有人激动地拔出了腰间的武器。
    “康王不愿意去汴京救陛下,我们去!”
    “我们是大宋的男儿,我们不怂,我们和金国人拼了!”
    “拼了!”
    一时间,济州大营乱成一团。
    到处都是愤怒的将士们呼喊声。
    声浪震天,就连在重重军队保护之下的赵构都听到了。
    赵构吓得脸色苍白。
    “这是干什么,这是干什么?”
    “这些家伙难道是想要造反不成!”
    汪伯彦和黄潜善也慌了,赶忙出去了解情况。
    赵构坐立不安,一会就看一眼外面,还让身边的几名心腹准备马匹行装,万一出事就赶紧跑路。
    终于,汪伯彦和黄潜善两人回来了,脸色都非常凝重。
    “大王,不能再继续南下了。”
    “这些义军将领脑子都坏掉了,心里想的只有去汴京以卵击石。”
    赵构闻言大怒,道:
    “本王才是大元帅,他们不听本王的命令,直接革职,军法从事!”
    汪伯彦和黄潜善大吃一惊,齐声劝阻。
    “不可啊大王,若是真这么做了,兵变就在眼前!”
    开什么玩笑,这些兵马都是那些将领们自己征召而来的。
    大部分的士兵可不认什么兵马大元帅赵构,只认征召自己的知府、知州、县令。
    赵构若是真把这些临时出任将军的知府知州县令给军法从事了,那数万大军绝对瞬间哗变。
    就凭汪伯彦和黄潜善手里两州的几千兵马,能顶什么事?
    好说歹说,两人总算是把赵构劝了下来。
    赵构很气愤。
    “这些金人搞什么东西,明明都已经攻破汴京了,为什么还不赶紧北上?”
    此时已经是二月底了,汴京城中完全烂掉了,金人已经在城里予取予求。
    赵构很清楚,只要金人愿意,随时都能破城。
    但这些该死的金军就是不走。
    他们肯定是在等本王。
    肯定是想要把本王也一网打尽。
    不行,本王不能去汴京。
    绝对不能去!
    恐惧弥漫在赵构的心中。
    黄潜善深吸一口气,道:
    “为今之计,只能继续拖延时间了。”
    【在大军内部的压力下,赵构不得不暂时放弃继续南逃的意图,但依旧按兵不动。】
    【从靖康元年十二月开始,赵构麾下的兵马不断增多,最高峰时超过了十万人。】
    【但直到汴京被攻破,赵构在四个月的时间里没有主动向汴京派去哪怕一兵一卒,而是不停南逃,并期待金人早日攻破汴京带着宋徽宗、宋钦宗北返,好实现他的皇帝大梦。】
    【还好,大宋并非只有赵构这种贪生怕死,为了权力可以出卖一切的人。】
    【大宋还有愿意为了国家之难而抛头颅洒热血,奋不顾身的好男儿!】
    镜头一转,一支两万多人的宋军离开大名府,浩浩荡荡地南下,朝着汴京方向而去。
    这支兵马的主帅便是河北副元帅,宗泽!
    宗泽满头白发,在风雪中飘扬。
    一名使者快步策马而至,交给了宗泽一封信。
    宗泽看完,冷笑一声。
    “真是一群贪生怕死之徒!”
    【宗泽从大名府南下后,发书给北道总管赵野、河东北路宣抚使范讷、知兴仁府曾懋,让他们合兵救援京城。这三人都认为宗泽狂妄自大,必然被金军歼灭,不予理睬。】
    在一旁的某个大宋将军忧心忡忡地开口。
    “元帅,只有我们这一路孤军,当真能解汴京之围吗?”
    宗泽笑了笑,老脸上满是洒脱表情,豪迈开口。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老夫虽即将入土,也要让这些金贼知道,大宋亦有热血男儿。”
    “华夏中原,绝非异族逞凶之地!”
    又有一名斥候飞奔而至。
    “元帅,前方即将进入金军出没之地!”
    宗泽哈哈大笑,铿锵有力地开口。
    “传令下去,全军做好准备,和金军交战!”
    宗泽豪迈的笑声,正好传进了不远处某个宋军下级军官的耳中。
    岳飞深吸一口气,心情激荡,对着身旁的王贵道:
    “贵哥儿,这一次咱们定要击溃金贼,救出汴京之中的两位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