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李舜臣鸣梁海战再造奇迹,忽必烈开心到起飞!
作者:张石坚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最新章节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接连的试探失败后,倭军并没有退缩。】
    【九月十七日,倭军派出以来岛通总、胁板安治、藤堂高虎、菅达长,再加上监军毛利高政等,率领总计一百三十多艘战船,气势汹汹地朝着朝鲜水师扼守的珍岛而去。】
    来岛通总站在甲板上,信心满满地开口。
    “这一次,我们要先攻克珍岛,然后再从汉江攻入汉城,活捉李昖那小子。”
    “让陆军那些马鹿知道,大倭国水师才是关白麾下最强悍的力量!”
    倭军来袭的消息,很快就被李舜臣得知。
    李舜臣立刻召集了营地之中的所有人。
    “各位,倭军这一次一共来了一百多艘战船,数量非常多。”
    “但请大家放心,我李舜臣只要还有一口气,就绝对死战到底,不会让倭国人侵扰到汉江和王京!”
    听着李舜臣的话,众人也是不由面面相觑。
    从这些朝鲜海军将士们的脸上看不到任何的斗志,只有畏缩和恐惧。
    金亿秋抖抖索索地开口道:
    “大人,敌人的数量是我们的十倍啊,这怎么打?”
    金亿秋的话立刻就得到了众人的一片附和。
    “是啊大人,敌军十倍于我,我们不应该主动出击,而是固守珍岛才对。”
    “大人,主动出击我们都会死的,还是先看看再说,让敌人过去我们再从背后偷袭也行啊。”
    听着这些部下的话之后,李舜臣不由勃然大怒。
    “岂有此理,敌人都已经打到我们面前来了,我们怎么能做那贪生怕死的胆小鬼呢?”
    “这样我们怎么对得起大王和所有朝鲜人民的信任?”
    李舜臣的这番话大义凛然,让在场所有人都鸦雀无声。
    但几秒钟后,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一个低低的声音。
    “我不想死,我只想活着啊……”
    李舜臣气得朝着声音来源看去。
    但几百个水师将士站在这里,声音又是从人群后方传过来的,李舜臣也根本看不清楚是谁。
    无奈之下,李舜臣只能拔出腰间李昖御赐的尚方宝剑。
    “大王给我先斩后奏之权,谁要是敢畏战不前,说什么扰乱军心的话,我现在就砍掉他的脑袋!”
    “好了,全军集合,出击!”
    【士气低迷的朝鲜将士们,在李舜臣的强行命令下,抵达了珍岛外的鸣梁海域准备迎战。】
    【前几日刚刚有一艘来自朝鲜国内的新战船抵达,李舜臣麾下的战船数量也就达到了十三艘。】
    看到这里,刘邦也是忍不住发了一条弹幕。
    【汉高祖刘邦:十三艘船打一百三十艘,这怎么打?】
    【秦始皇嬴政:朕确实也没见识过海战,但总感觉,朝鲜人这一次应该是完蛋了。】
    许多皇帝纷纷开口,态度基本都是一致的。
    这应该就是朝鲜海军的最后一战了。
    但,有人不同意。
    【魏武帝曹操:这你们就不懂了吧?谁说少打多就一定会输的?你问问孙权,他的优势舰队不也一样给朕的大魏海军打得屁滚尿流!】
    【吴大帝孙权:曹阿瞒,你就侥幸打赢了一场,居然也有脸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面前吹牛皮!】
    【吴大帝孙权:朕告诉你,你的魏国舰队马上就要全军覆没了!】
    【魏武帝曹操:哈哈哈,就你?朕的大魏舰队马上就会让你知道,数量的优势永远都不是万能的!】
    两人一番争吵,倒是让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心中对这一战的期待提升了不少。
    对大部分朝代的皇帝们来说,朝鲜和倭国舰队之间的战争,他们是纯纯的中立态度。
    大元世界之中,忽必烈笑呵呵地开口。
    “原本还以为朝鲜会毫无悬念的失败呢,现在看来,倭寇怕是要吃亏喽!”
    忽必烈和倭国之间的恩怨,那可是在金幕出现之前就已经结下的。
    两次讨伐倭国失败,对忽必烈来说,是一生之中非常少见的耻辱。
    刘秉忠闻言,不由笑道:
    “陛下莫非觉得,这个李舜臣还能创造奇迹?”
    忽必烈笑着点头。
    “俗话说得好,有一就有二。”
    “既然李舜臣都已经打赢了倭军这么多次,那再赢一次,又有何不可呢?”
    在场的大元臣子们闻言,纷纷笑了起来。
    心中都颇为不以为然。
    十三艘船,还是败军之将。
    去打一百三十艘船。
    想赢?
    根本就没有任何赢的可能性好吧。
    在众人的注视下,金幕中的鸣梁海战还在继续着。
    李舜臣作为主将,本该是在后方指挥的。
    但朝鲜其他战船一个两个都拖拖拉拉的。
    于是不知不觉,李舜臣的船就冲到了最前方。
    李舜臣见状,心中也是颇为无奈。
    “诸位,我们在这里等着倭寇来自投罗网。”
    倭军的船队,很快出现。
    负责指挥这场海战的倭军将领来岛通总看到前方的十三艘朝鲜船只,忍不住捧腹大笑。
    “这些朝鲜人怕不是失心疯了吧,竟然想要靠区区十三艘船就阻挡我们?”
    “来人啊,传令下去,全部一字排开!”
    在来岛通总的命令下,倭军一百三十艘船,直接在海面上排出了一条巨大的横线。
    这种阵型显然是非常不符合战术要求的。
    但来岛通总和诸多倭军将士完全都无所谓。
    十三艘船而已!
    我们一百三十艘,一艘船一炮,都能把这些朝鲜人送进海底去。
    有什么好怕的?
    倭军这种排开一字的方式,顿时就让朝鲜军方面压力山大。
    李舜臣站在战船上,环视一圈身边的部下,发现大部分人的脸都白了,甚至有人身体已经开始瑟瑟发抖。
    这让李舜臣极为无语。
    几年前,朝鲜水师可是纵横大海,把倭国人打得只能躲在釜山港里,不敢冒头的。
    都是元均这个混账东西,把那些朝鲜水师真正的精锐全部都葬送了。
    想起那一张张熟悉却再也见不到的面孔,李舜臣不由有些黯然。
    但倭军的船只就在眼前,李舜臣心知情况紧急,立刻下达命令。
    “传令全军,给我开……”
    李舜臣的话戛然而止。
    他突然发现,不知何时,其他的十二艘朝鲜战船已经退出了至少一里地(500米)之外。
    其中,又以如今朝鲜水师二号人物金亿秋的战船最夸张,足足退出了两里地(1000米)之外,拖在了全军的最后面!
    李舜臣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兵法有云,置之死地而后生。”
    “今日,就让我们见证这个奇迹吧!”
    镜头开始拉远。
    海面上,一百三十艘倭军战船,一字排开,铺天盖地,如海啸般汹涌而来。
    而在他们的对面,一艘朝鲜战船昂然扬帆,一往无前。
    李舜臣站在船头,看着百倍于己的敌军,面无惧色,大声开口。
    “开炮!”
    轰!
    李舜臣的战船率先开炮,命中了一艘距离最近的倭军战船。
    这一幕顿时让李舜臣大喜过望。
    “开炮,开炮!”
    一时间,李舜臣的战船炮火连连,接连击中倭军战船。
    距离李舜臣最近的几艘倭军战船被吓坏了,立刻开始四散躲避。
    来岛通总看到这一幕,气得哇哇大叫。
    “就一艘船你们怕什么?包围上去,围也给我围死他!”
    在来岛通总的严令下,倭军诸多战船开始包围李舜臣这艘船只。
    这艘船上,都是李舜臣的亲卫们。
    他们一开始的确颇为恐惧,但打起来之后发现倭军也不过如此,故而人人奋勇。
    炮兵不断地打炮,其他人则拿出了弓、弩,朝着逼近的倭军疯狂射击。
    不少倭军被弓箭射中,直接从船上栽进海中,成了鱼虾的养料。
    镜头再度拉远。
    在大海上,似乎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旋涡。
    上百艘倭军的船只就是旋涡的外围,围绕着最中心的那艘李舜臣战船不断打转。
    藤堂高虎乘船逼近,看到对面船上正在亲自弯弓搭箭的李舜臣,身体不由剧震。
    “是他,是李舜臣,李舜臣居然又出现在大海上了!”
    藤堂高虎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浑身是汗。
    藤堂高虎可没有忘记,那一次的海战,自己是怎么被李舜臣的鹤翼阵打得屁滚尿流,显然就丧命当场的!
    李舜臣出现的消息,立刻就传遍了整个倭军船队。
    许多倭军将士脸上都露出了恐惧的表情。
    李舜臣这个名字,对倭军水师而言,简直就是无与伦比的心理阴影。
    一时间,倭军战船的行动也开始迟缓起来。
    来岛通总见状暴怒,大叫道:
    “给老子上,弄死李舜臣的,官升三级!”
    “李舜臣就一艘船,你们怕什么,一群蠢材!”
    听到这番怒骂之后,倭军也纷纷回过神来。
    对啊,李舜臣就一艘船而已,怕他干什么?
    倭军再度包围了李舜臣,激烈地围攻。
    时间稍长,李舜臣这边一艘船,明显就抵挡不住了。
    李舜臣深吸一口气,大叫道:
    “中军何在!”
    按照李舜臣之前的命令,在他作为前锋冲入敌军阵中后,后面由金应诚所指挥的中军六艘船只应该立刻跟进接应!
    结果都打了半天了,中军金应诚人呢?
    李舜臣回头一看。
    金应诚还躲得远远的,压根就不在战场之中!
    这一下,李舜臣气得七窍冒烟。
    “我们先回撤,去和中军会合,将金应诚斩首示众!”
    但是李舜臣的船一掉头,其他朝鲜船只立刻也调转船头,疯狂向后逃窜!
    倭军大量战船见李舜臣调头,顿时大喜过望。
    来岛通总大喊道:
    “快,李舜臣要逃了,追上去杀了他,我们此战必胜!”
    倭军船只疯狂包围堵截李舜臣,让李舜臣这艘船举步维艰,压根就追不上后面逃跑的十二艘朝鲜战船!
    李舜臣一咬牙,怒吼道:
    “挥招摇旗!”
    一面旗帜开始挥动起来。
    这个招摇旗的意思很简单——摇人!
    不远处,负责指挥中军的金应诚身体颤抖,硬着头皮开口。
    “中军,上,上上上!”
    六艘朝鲜中军船只,非常迟疑地,以一个堪称龟爬的速度,渐渐驶向李舜臣。
    另外一艘船上,负责指挥的巨济县令安卫看到李舜臣孤军奋战的这一幕,一咬牙,跺脚道:
    “罢罢罢,左右也是个死,那就和李大人一起死,也算史书留名,我们也上!”
    在安卫的命令下,第七艘朝鲜战船也驶向李舜臣。
    安卫明明反应更慢,但却后发先至,先金应诚一步靠近李舜臣的船只。
    李舜臣站在船舷上,对着安卫大喊:
    “安卫欲死军法乎?安卫欲死军法乎?逃生何所耶?”
    安卫听到李舜臣的这番严词质问,心中羞赧不已,大叫道:
    “李大人别骂了,安卫这就死战!“
    说着,安卫带着自己这艘船突入日本水军阵中,连连开炮,射箭。
    有安卫这艘船的加入,李舜臣压力顿时减轻了一些。
    就在此时,金应诚的六艘船只终于慢腾腾地,靠近了战场。
    李舜臣气得不行,有心想要将金应诚当场斩杀。
    但眼下情况危急,他也不会什么轻功能直接跳个几十米去杀人,只能按住怒火,又对金应诚的船只喊道:
    “汝为中军,而远避不救大将,罪安可逃?”
    “立刻上前作战,饶尔不死,尔家人可都还在王京!”
    金应诚身体一颤,大叫起来。
    “快,上前,冲锋上前!”
    在李舜臣的严令下,金应诚和安卫的船只一改退缩姿态,冲杀在最前头,与日本水军展开厮杀。
    剩余的中军五艘船,也纷纷加入战场。
    此时,朝鲜水军十三艘船之中,有八艘进入战场厮杀。
    神奇的情况出现了。
    在李舜臣的指挥下,这八艘战船就如同一支冲入步兵阵地中的重骑兵一般,左冲右突,各种大炮弓弩把倭军战船、水手接连射翻。
    短短时间内,竟然就有五艘倭军战船被轰穿,沉入海底。
    这种局面直接也把倭军给吓坏了。
    尤其是藤堂高虎,更是直接让所在的这艘船远远离开战场,唯恐进入李舜臣射程一步之内。
    倭军主将来岛通总见状,气得七窍生烟,大吼道:
    “都给老子滚开,让老子亲自上!”
    来岛通总立于甲板上,指挥他麾下的两艘船只夹攻安卫的船只。
    一番激战过后,安卫的小船被来岛通总的大船用钩索死死勾住,船舷连在了一起。
    来岛通总大喜过望,一声大吼。
    “跳帮!”
    下一秒钟,诸多倭军士兵纷纷跳过船舷,跃入安卫的战船上,挥舞着兵刃杀去。
    安卫此刻也已经杀红眼了,大叫道:
    “今日我们和倭寇只能活一个,再不拼命就等死吧!”
    说着,安卫竟然第一个冲了上去,两剑就砍倒了两名倭军士兵。
    这一幕让剩余的朝鲜士兵们士气大振,他们也追随安卫一起冲上去,拼死反击。
    他们拿着棱杖,握着长枪,甚至还有人直接拿起船上的石块,对日军又刺又砸。
    此时,有七八名朝鲜士兵落入海水中,拼命挣扎。
    但船上的朝鲜人各个都在死战,哪里有时间去救援?
    不远处的李舜臣见状,急忙大喊。
    “快,靠拢过去!”
    李舜臣船头转过方向,靠拢到了安卫和来岛通总连接的两艘船旁边。
    李舜臣第一个举起手中的长弓,一下猛然拉满。
    安卫拼死苦战,但人数毕竟太少,已经被重重包围,带着残余的十几名部下退到了甲板最边上,进行最后的抵抗。
    一道刀光突然闪过,直接把安卫手中的长剑劈飞,落入大海之中。
    安卫抬头,正好看到了身着盔甲,甚至脸上还戴着铁制面具的来岛通总。
    来岛通总狞笑一声,一刀朝着安卫脑袋劈下!
    “吾命休矣!”
    这一瞬间,安卫似乎看到了自己被一刀两断,尸体落海的结局。
    说时迟,那时快。
    嗖!
    一支箭矢凌空而至,准确无误地穿透了来岛通总铁制面具上仅有的两个孔洞之一,从来岛通总的眼睛里将他的头颅贯穿!
    来岛通总的身体摇晃了一下,踉跄往前走了两步,噗通一声栽进大海。
    嗖嗖嗖!
    更多的箭矢从李舜臣那艘战船之中射过来。
    正在围剿安卫等朝鲜残兵的倭军,瞬间被利箭要么射杀,要么射倒在地,抱着伤口翻滚哀嚎。
    安卫精神大振,从地板上捡起一把长剑,带着身后部下,将那些受伤的倭军士兵统统杀掉。
    突然,安卫想起什么,猛然抬头看向还和自己紧密连接在一起的那艘倭军大船。
    “我们跳帮过去,占了这艘大船!”
    这艘船,安卫看得清楚,可是倭军舰队之中最大的船只之一!
    然而,还没等安卫实施这个行动,船上的倭军立刻拔刀砍断了连接两船的勾爪绳索。
    两艘战船迅速分开,随后倭军赶忙驾驶着船只逃命。
    还能听到船上倭军惊慌失措的大喊。
    “来岛大人死了,来岛大人死了!”
    李舜臣闻言,有些惊讶。
    “来岛大人,难道是?”
    经过这几年的作战,李舜臣早对倭语颇为熟悉。
    便在此时,李舜臣船上有一名叫作俊沙的降倭,看见海面上飘着一具穿着很
    华丽的尸体。
    这尸体正好仰面朝天,脸上的铁制面具已经脱落半截,但还被深深插入脑袋的箭矢通过那个孔洞稳稳地固定着。
    俊沙揉了揉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海面上这具尸体,随后跳了起来,惊喜大叫。
    “这是来岛,来岛通总!”
    “是倭军主帅来岛通总!”
    “什么?”李舜臣又惊又喜,赶忙叫人把尸体用钩子打捞上来。
    “俊沙,真是来岛通总?”
    “是他,就是他!”俊沙连连点头。
    李舜臣哈哈大笑,一剑把来岛通总的脑袋割下来,又扯掉面具,将来岛通总的脑袋高高举起,用倭语大喊。
    “倭寇,你们的主帅来岛通总死了!”
    一时间,朝鲜军纷纷用倭语大喊。
    “来岛通总死了!”
    “什么?”
    倭军的监军毛利高政跑到船边,仔细辨认。
    过了几秒,他脸色大变。
    “真的是来岛将军,这……啊!”
    毛利高政心神大震时,冷不防战船为了躲避朝鲜人的炮火突然打了一个急转向。
    猝不及防的毛利高政手舞足蹈地从甲板上落下,噗通一声没入海中。
    藤堂高虎躲在远处看到这一幕,脸色惨白。
    “李舜臣,我就知道我们赢不了李舜臣。”
    “跑,快跑啊!”
    藤堂高虎惊慌之下,第一个率部逃离战场。
    剩余的倭军见状,同样士气大挫,纷纷逃离。
    李舜臣见状大喜,怒吼道:
    “追,能杀多少算多少!”
    李舜臣等人一路追击,火炮箭矢猛发。
    海面上,众多倭军战船沉没,各种船只的碎片和倭军士兵的尸体漂浮着……
    【鸣梁海战,李舜臣以十三艘战船对抗倭军一百三十余艘战船,在绝对劣势兵力的情况下,取得一场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大胜。】
    【此战中,倭军大将来岛通总战死,另外一名大将菅达长的儿子菅正阴被杀,监军毛利高政落水险些溺亡,大将藤堂高虎手部负伤。】
    【根据事后统计,倭军总共损失了三十一艘船只。】
    【而朝鲜方面,只不过沉没两艘战船!】
    【朝鲜抗倭名将李舜臣,又一次在绝境之中创造了不可能,取得了又一场奇迹般的胜利!】
    看到这里,金幕面前历朝历代的华夏皇帝们全部都震惊了。
    赢了?
    竟然赢了?
    这能赢的?
    大元世界之中,忽必烈第一个跳了起来,放声大笑。
    “好,真的赢了,实在是太好了!”
    “李舜臣啊李舜臣,朕真是爱死这个李舜臣了,哈哈哈!”
    忽必烈的笑声,这叫一个畅快。
    当年蒙古(元)帝国横扫六合八荒,征服了整个东亚大陆。
    唯独倭国,是唯一没有被大元征服的。
    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倭国和大元隔着一片海!
    大元的水师,一次在对马岛吃了败仗,还有一次刚出海就碰到台风,直接被天谴败亡!
    对忽必烈辉煌、胜利的一生而言,倭国就是他最大的黑点!
    忽必烈,可以说是恨透了倭国。
    今日看着李舜臣带着朝鲜水军在海上爆杀倭国舰队,没有任何一个华夏皇帝能比忽必烈更高兴,更感同身受!
    忽必烈迫不及待地发了一条弹幕。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爆杀倭寇,爽,爽啊,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