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碧蹄馆之战落幕,秦皇汉武发现了明军制度上的大问题
作者:张石坚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最新章节     
    在小早川隆景这位第六军团指挥官的亲自坐镇下,倭军果然爆发出了强悍的战斗力。
    第六军团足足有一万五千人,小早川隆景带来正面用作冲击的就达到了一万人。
    而在侧面的两支兵马同样也是各有三千人。
    倭军投入战场的数量达到了一万六千人,而经历了半天的激烈战斗后,明军如今只剩下两千出头的士兵还能拥有继续作战的能力。
    双方之间的兵力比来到了惊人的八比一。
    倭军投入的大多是还没有打过仗的生力军,相较连番激战的明军而言,拥有绝对的体力优势。
    此外,小早川隆景还派人拖来了火炮,开始对明军进行轰击。
    这一刻,明军可以说是集齐了战场上所有的不利因素。
    就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都有点忍不住了。
    【汉高祖刘邦:完了,若是没有什么奇迹发生,这李如松几兄弟应该是要死在这了。】
    【光武帝刘秀:总不会此时天降陨石吧?】
    【明太祖朱元璋:不可能,朕相信大明将士一定能绝处逢生!】
    【汉高祖刘邦:好了小朱,看王莽盘点视频的时候朕也无数次希望汉哀帝他们能反杀,最后结果还不是被王莽篡位?你的心情朕理解,但你要面对现实。】
    ……
    【唐太宗李世民:说实话,就这种情况,此战明军想要取胜是无稽之谈。若是能让主帅李如松逃得一难,便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李世民的带兵能力是公认华夏五千年皇帝里最强者级别,他一开口就是一锤定音。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重重地哼了一声。
    “这个李如松怎么搞的,不是有两万多匹马吗,后续的骑兵呢?”
    这也是众人心中萦绕不去的疑问。
    对啊,大明的骑兵呢?
    两万多匹马,怎么只有三千骑兵?
    其他的骑兵去哪了?
    倭军都已经四面合围了,打了半天了,明军的援军呢?
    大明君臣脑袋里不停地冒出一个又一个的问号,他们期待的注视着金幕,希望能得到回答。
    但金幕中并没有出现任何解说字幕,而是继续播放着双方激战的视频。
    太阳已经朝着西方落下。
    被四面包围的明军,局势也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李如松大喝道:
    “所有将官上第一线,务必要撑住!”
    “主力部队很快就能到来了!”
    听到李如松的话之后,李如柏、李宁、查大受、张世爵、方时辉、王问……
    在场所有的大明将军全部带着亲卫冲了上去,各自奋战。
    而李如松,则将目光锁定了井上景贞。
    正在率部和明军将士激战的井上景贞预感到了什么,一抬头,正好和李如松的目光相对。
    “跟我上,杀了他!”
    李如松策马狂奔,直接朝着井上景贞而去。
    刚刚的交战,让李如松敏锐意识到了井上景贞的胆怯。
    他打算利用击杀井上景贞这件事情来打击倭军的士气!
    李如松这一冲,把井上景贞给吓了一大跳。
    井上景贞并不知道对面就是大明这一次征讨朝鲜五万大军的主帅,但经历过刚刚的战斗,井上景贞对李如松的印象极为深刻,知道他是眼下碧蹄馆所有明军的主心骨。
    看着李如松冲杀而来,井上景贞一咬牙,挥舞着大刀迎了上去。
    “杀!”
    李如松一声大喝,同样挥舞着手中马刀,和井上景贞对了一刀。
    当!
    井上景贞只感觉虎口处一阵撕裂般的剧痛,手中大刀差点脱手飞出。
    “好强!”井上景贞大骇。
    井上景贞不知道的是,作为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几兄弟从三岁开始就接受了极其严格的武艺训练。
    几十年下来,他们弓马武艺早就已经练得无比纯熟。
    而李如松作为长子,将来注定要继承家业的那个男人,经历的训练更是最为严苛而全面的。
    论单挑,别说是井上景贞,就是倭国乃至整个大明,也没有几个人能胜过李如松!
    李如松冷笑一声,又是一刀!
    这一刀来势极快,井上景贞根本就没有办法躲避,只能硬着头皮,拼尽全力挥刀格挡。
    当!
    又是一声金铁交鸣之声。
    井上景贞虎口处一阵撕裂般的剧痛,手中马刀再也握持不住,脱手飞出,正好扎进了不远处一名倭军骑兵的脑袋里。
    井上景贞失了兵器,吓得胆子都要破了,拔马就走。
    李如松哪里肯给他这个机会?追上去就是一刀!
    眼看井上景贞就要横死当场,他身旁的两名家臣奋不顾身地冲上来,挥刀砍向李如松的要害。
    李如松一声冷笑,回转马刀,在空中横出一道厉芒。
    两声惨叫同时响起,这两名忠心护主的井上家家臣被李如松一刀四断,各种肠子内脏掉了一地。
    就这么几秒钟时间,更多的倭军涌上来,死死挡在了李如松的面前。
    李如松眉头紧皱,但手中的马刀却没有一刻停歇。
    每一刀落下,都带起大蓬鲜血。
    “大少爷勿慌,我去给你取来倭狗人头!”
    趁着李如松吸引诸多注意力,在他身旁的一名家将李有升直接冲入了倭军阵中。
    李如松双目一凝,大叫道:
    “有升,回来!”
    李有升充耳未闻,直接扑向井上景贞。
    就在此时,几名倭国忍者一个翻滚出现在李有升的面前,随后各自伸出一根长勾。
    李有升胯下战马两只前蹄被同时勾中,瞬间将他整个人从马上甩了出去。
    砰一声,李有升落地之后接连几个翻滚,当场晕倒过去。
    井上景贞回头看到这情形,突然反身而回,一刀将李有升的脑袋砍下!
    “有升!!!”
    目睹自家家将被杀,李如松的暴怒达到了极点,一声大喝,手中长刀竟然劈出了好几道残影,瞬间将面前几名倭军同时劈落马下。
    井上景贞又被李如松吓了一跳,大叫道:
    “拦住他!”
    随后,井上景贞头也不回地逃向后阵。
    于此同时,两名倭国武士一左一右冲了过来。
    这两名武士和普通倭国士兵不同,浑身上下都是肌肉,双目中同样也闪烁着精芒。
    “安东常久!”
    “小川成重!”
    “大倭国旗本武士!”
    “前来领教阁下武艺!”
    李如松怒气勃发,迎头就是两刀。
    “老子管你什么狗屁武士,给我死来!”
    安东常久和小川成重两人不敢怠慢,各自使出最强招式。
    “影牙·风神斩!”
    “落日·长河刀!”
    三道刀光同时闪过。
    安东常久和小川成重的身躯瞬间僵硬。
    很快,他们身上出现一道细小的缝隙。
    这缝隙逐渐扩大,变成触目惊心的裂口。
    噗噗!
    鲜血从裂口中喷出,两人同时倒地。
    旗本武士,瞬杀!
    李如松的右手手臂处同样也多了一处伤口,但这位大明主将压根就无暇顾及。
    局势越发恶劣了。
    明军在巨量敌人的围攻下,数量正在飞速减少。
    自主帅李如松以下,所有能动弹、能战斗的明军都已经加入了战斗。
    然而,杯水车薪!
    另外一边,立花宗茂一声大叫。
    “我的两名旗本武士!”
    所谓“旗本武士”,指的是守卫“大名”或者“幕府将军”的侍卫及家臣。
    他们的地位,就类似于刚刚战死的李有升。
    对任何一个倭国领主而言,旗本武士都属于绝对精锐中的精锐,心腹中的心腹。
    这一死就死了两个,如何不让立花宗茂气得想吐血?
    “撤退,立花家所有军队给我撤退!”
    立花宗茂心疼无比,也顾不得立功,直接率部撤出战场。
    小早川隆景得知此事,气得跳脚大骂。
    “立花宗茂这个废物,废物中的废物!”
    立花宗茂的领主,第三军团指挥官黑田长政终于忍不住了,怒道:
    “立花已经损失了两千多人,还死了两个旗本武士,难道还不够吗?”
    “你要是不服,我们可以去关白(丰臣秀吉)面前对质!”
    小早川隆景顿时哑然,哼了一声,转头看向了小早川秀包。
    “秀包,你立刻带队去包抄明军侧翼!”
    小早川秀包杀气腾腾,带着两千精锐直扑明军侧翼。
    李如松见状,大叫道:
    “二弟,去堵住他们!”
    李如柏立刻拍马赶到,挥舞着马刀疯狂砍杀。
    此刻双方都已经彻底打红了眼,一招一式都是不要命的使。
    在这种时候,决定命运的已经不是什么运气,而是谁更强!
    李如柏更强!
    他挥舞马刀,一刀一个,直接杀到了小早川秀包的面前。
    小早川秀包被李如柏的威猛吓得魂不附体,大叫道:
    “拦住他!”
    说完,小早川秀包转头策马就跑。
    足足付出了八名家臣的代价,小早川秀包才终于逃出生天,退出战场。
    这一幕,直接让远处观战的倭军将领们震惊了。
    “这些明军,也太能打了!”
    “该死的,他们真的只是一支明国的先锋军吗?”
    小早川隆景咬牙切齿,大喊道:
    “压上去,全部都给我压上去!”
    这一仗都已经打到这种份上了,小早川隆景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
    歼灭这支该死的明军,哪怕是用倭军的伤亡活活堆死也行!
    镜头渐渐拉远。
    一抹夕阳的余晖照射在战场上,成千上万的倭军包围着明军疯狂厮杀,将碧蹄馆的土地染成血色。
    不知不觉间,双方竟然已经激战了整整一日!
    李如松只感觉自己的手臂酸软无比,体力渐渐不支。
    在李如松的身边,诸多明军将士都是疲惫不堪,甚至已经有不少人因为脱力而被倭军杀死。
    “难道老子今天就要死在这里?”一个念头从李如松脑海中闪过。
    随后,这位大明主将的表情变得狰狞。
    “老子就算死在这里,也要拖多几个倭寇垫背!”
    不仅仅是李如松。
    在场几乎所有大明将士的心中,都浮现出死志。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能杀多几个倭寇,死了也他娘的赚了!
    轰隆,轰隆!
    众多炮弹突然从北方急射而来。
    倭军猝不及防,顿时就被这些炮弹轰得东倒西歪。
    一支明军骑兵轰然而至,重重撞在了倭军包围圈的北侧。
    倭军完全被这突袭打蒙了,以至于这支明军数量不过千人左右,竟然在短短几分钟内杀穿了倭军整条包围圈,来到了李如松的面前!
    一位大明将军高声道:
    “大帅,左协大将副总兵杨元奉命前来救援!”
    看到杨元的到来,李如松顿时大喜过望。
    “好,太好了。”
    “你们终于来了!”
    杨元的到来,直接让倭军正在指挥的小早川隆景心神剧震。
    他下意识地抬头看向北方。
    数里之外,无数明军旌旗招展,正在急速而来!
    黑田长政猛然开口。
    “该撤了!”
    小早川隆景蓦然转头,死死地盯着黑田长政。
    黑田长政毫不示弱,冷冷道:
    “我们第三军团已经付出了足够的伤亡,也对得起关白的信任。”
    “敌人援军已至,再打下去你觉得我们还能赢?”
    “要是你不走,一刻钟后,第三军团全部退出战场!”
    两名主将的对峙,让倭军本阵的气氛瞬间凝固。
    过了不知道多久,小早川隆景突然笑了。
    “好,就如你所言!”
    杨元率领生力军抵达,立刻让剩余的明军全部振奋起来。
    李如松当机立断,下达命令。
    “全军都有,向北突围!”
    来自明军的炮弹还在接连不断地落下。
    杨元领兵作为先锋,再度发动突击。
    此时倭军方面,小早川隆景和黑田长政两名主将也达成撤兵决定,故而并未派兵进行拦截追击。
    很快,所有明军都冲出了包围圈,朝着北方而去。
    李如松带领着自己的几个弟弟和亲卫,在最后面断后。
    夕阳余晖照耀下来,洒在李如松的身上。
    这位浴血奋战一天的大明主帅,铠甲反射着光芒,红灿灿的,犹如一尊立于夕阳中的血色神人!
    诸多倭军将官看着李如松,心情极为复杂。
    敬佩、恐惧,甚至是不敢直视!
    小早川隆景心情复杂,缓缓道:
    “此人,究竟是谁?”
    突然,井上景贞如梦初醒,叫了起来。
    “我知道他是谁了,我见过他的画像,他是明军主帅李如松!”
    “什么?”倭军诸多将官闻言,脸色都是大变。
    尤其是两名主将小早川隆景和黑田长政,心中更是被无尽的悔意所包围。
    大明主帅李如松!
    若是早一点知道李如松的身份,小早川隆景和黑田长政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放李如松活着离开!
    能杀死李如松,别说是一万人,就是三五万人也值得!
    就在诸多倭国将官沉默无言时,突然一名倭国年轻将军策马杀出,朝着李如松疾驰而去,口中大叫。
    “李如松,杀你者,大倭国小野成幸!”
    李如松闻言一声冷笑,竟然不走了,直接停下马蹄。
    小野成幸见状,心中战意沸腾,越冲越快。
    嗖!
    一支箭矢突然凌空而至,正中小野成幸喉咙。
    这位倭国将军甚至都没来得及说出哪怕一个字,就砰一声落马栽倒,成为一具尸体。
    在李如松身后一丈处,李如梅缓缓收起长弓,哼了一声。
    “对我大哥大喊大叫?”
    黑暗袭来,彻底吞没了整个战场。
    字幕随之而出。
    【碧蹄馆之战,是继第二次平壤之战后,两军所爆发的又一次大战。】
    【双方在这一次大战中都承受了不小损失。】
    【明军方面,三千将士只有不到一千人最终得以撤离战场。】
    【倭军方面则付出了超过三千的死伤,黑田长政第三军团中的立花家元气大伤,再也无法参与接下来的战争。此外,还有超过十名倭国将军战死,上百名武士阵亡。】
    【由于战斗的结局是以明军撤离而告终,故而这一仗确实是倭军取得了一场惨胜。】
    【但无论是对于明军还是倭军而言,碧蹄馆这场遭遇战都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
    【战争,还要继续持续下去!】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心中也是颇为感慨。
    秦始皇点了点头,道:
    “明军虽然和大秦的军队制度上有根本不同,但战斗力上确实是相差无几,李成梁是个名将。”
    扶苏闻言不觉疑惑道:
    “制度不同?父皇,您这是怎么看出来的?”
    金幕中一直播放的都是战斗,也没有字幕介绍过什么大明的军队制度啊。
    秦始皇笑了笑,道:
    “扶苏啊,你的观察力还是要再深入一些。”
    “你没注意到李如松他们身边的那些亲卫吗?”
    “嗯,应该不能说是亲卫,而是家将!”
    扶苏道:
    “儿臣注意到了,家将不是很普遍的吗?”
    就算是大秦的军队制度中,拥有家将的将军也是很多的。
    秦始皇淡淡道:
    “家将很正常,但是朕观察到的情况是,这些家将直接指挥军队!”
    “你还觉得这正常吗?”
    扶苏顿时愣住了。
    “家将指挥军队?”
    在大秦,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从大秦的定义来说,家将既然有个“家”字,就意味着和“国”有了区别。
    家将只效忠自己的主公,属于私人武装。
    家将能指挥的,只有自己家主公的家丁。
    而大秦的军队,是秦“国”的军队。
    既然是国家之军,就只能由国家任命的将领来统帅,而非私家的家将!
    秦始皇点了点头,平静道:
    “这就是三千明军竟然能在十倍敌军包围下坚持整整一天的原因了。”
    “他们并非是明国的军队,而是李如松等人的……”
    顿了顿,秦始皇寻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措辞。
    “家丁。”
    扶苏瞪大了眼睛,心中顿时乱糟糟的。
    “父皇,您的意思是说,李如松其实是带着自家的三千家将、家丁,和倭军拼了一整天?”
    “对。”秦始皇再度点头,“所以整场碧蹄馆之战,没有任何一个明军投降、畏战、逃跑。”
    家丁家将保护家主,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跑?
    怎么可能呢?
    为国家打仗,见势不妙跑了,很正常。
    可为了家主打仗,谁要是不出死力,这个家还能回得去吗?
    说白了,国这种东西,有没有无所谓,大不了换一个。
    但家这种东西,那是真换不了啊!
    扶苏强忍住心中的惊骇,开口道:
    “可这样真的不会有隐患吗?”
    “如此强悍的军队,竟然是边疆将领的私军,这实在是……”
    秦始皇嗯了一声,意味深长地开口:
    “这就是之前李隆基盘点视频中,唐朝节度使的翻版啊……”
    西汉世界之中,汉武帝呵呵一笑。
    “这李如松的家丁,还真是够勇猛的。”
    “哼,难怪朱翊钧那小子会把李成梁死死按在京城,就是不用了。”
    汉武帝和秦始皇一般,同样一眼看穿了背后的关键。
    太子刘据闻言,顿时颇感好奇。
    “父皇,既然朱翊钧明知道李成梁已经要把东北边军家丁化了,为何还要把其子李如松任命为朝鲜方面的主帅呢?”
    汉武帝呵呵一笑,皇冠面前的冕旒一阵颤动,淡淡道:
    “朱翊钧还有其他人选吗?”
    “之前盘点视频里倒是说过一个戚继光,那个人不是因为和张居正关系莫逆,被免官落魄而死了么。”
    刘据顿时恍然,道:
    “对了,之前宁夏平定哱拜叛乱,朱翊钧一开始用的是魏学曾这个文官,后面也是实在没办法了才把李如松调去救场的。”
    汉武帝嗯了一声,道:
    “所以啊,李成梁是万万不能用的,可文官又打不赢,用其他的武将也怕会输,怎么办?”
    “朱翊钧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用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了。”
    刘据思路越发清晰,道:
    “若是这样,李如松就算打赢了这场仗,恐怕将来李家的前途也不好说啊。”
    汉武帝笑道:
    “谁说不是呢?如果朱翊钧能聪明一点,应该就是把李家慢慢边缘化。”
    “要是他还是那么蠢,李家很快就会被卸磨杀驴。”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大明居然搞到用家丁私军来镇守边疆,那它的边疆迟早都是要出大问题,甚至可能会因此而让大明完蛋!”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面沉似水。
    “朱翊钧这个小子,他的军队制度有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