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李渊得分中规中矩,李世民万国来朝!
作者:张石坚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最新章节     
    紧接着,金幕之中出现了一幕幕的画面。
    李渊亲手帮李世民戴上了太子冠冕,而在镜头的角落处,两道人影黯然离去。
    任何知晓大唐历史的人都能判断出来,离开的正是李建成和李元吉!
    画面一转,李世民率领着大唐兵马,在草原之上和突厥激战。
    李靖策马立于李世民身边,正色道:
    “太子殿下,突厥人杀来了!”
    李世民呵呵一笑,摆手道:
    “还等什么,药师,你和茂公他们一起上去,把这些突厥人全杀了!”
    金幕中,大唐士兵策马冲锋,很快就和突厥骑兵拉近了距离。
    当突厥骑兵们弯弓搭箭之时,大唐骑兵们纷纷举起了手中的火枪!
    “嗖嗖嗖!”
    “砰砰砰!”
    画面一转,李世民带着俘虏的东突厥可汗颉利,回到了长安城。
    “颉利,想什么呢?给父皇跳个舞!”
    颉利脸色涨红,在大唐君臣的注视下,缓缓地跳起了突厥人的舞蹈。
    李渊心花怒放,哈哈大笑。
    “突厥,不过如此!”
    紧接着画面一变,又到了高句丽的城池。
    披挂甲胄的李世民骑在高头大马上,看着面前跪在地上的高句丽国君高元。
    “若不是为了确保给之前大隋的三十万将士报仇雪恨,本宫是真懒得来这小地方啊。”
    “好了,父皇有命,高句丽直接灭族吧。”
    说完,李世民突然跳下了马,朝着前面迎去。
    几名衣衫破烂,身材瘦削的中年男子,激动地跪在地上。
    “大隋,大隋没有忘记我们!”
    李世民愣了一下,露出笑容,将几人扶起。
    “各位都是当年跟随杨广讨伐辽东的大隋将士吧?”
    “本宫乃是大唐太子。”
    “啊?”大隋老兵们露出震惊的表情,“大唐?那大隋呢?”
    李世民默然片刻,露出一个更加灿烂的笑容。
    “大唐就是大隋的延续,各位,我们这一次来,就是为了带你们回家!”
    老兵们闻言,不由百感交集。
    终于,其中一人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放声大哭起来。
    “回家,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李世民重重点头。
    “回家,每一名还活着的大隋将士,我们都要带他们回家!”
    镜头渐渐拉远。
    在惊喜交加的大隋老兵和李世民身后,那座高句丽的都城,燃起了熊熊大火,浓烟冲天。
    紧接着,又是大唐武德年间的一幕幕。
    科举、经济、教化……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看着看着,表情突然变得颇为古怪。
    “这皇帝不是李渊吗?怎么金幕呈现的每件事情里,都有李世民的身影呢?”
    打仗,是李世民带兵。
    科举,是李世民负责统筹。
    经济发展,是李世民运筹帷幄和群臣商议。
    教化异族,播放的也是异族对李世民跪拜的画面!
    扶苏也回过神来,表情同样古怪地开口:
    “李世民还是太子的时候,光芒就已经盖过自家父皇了吗?”
    秦朝君臣一时无言。
    过了好一会,扶苏才用惊叹的语气开口。
    “这就是千古大帝的能力啊……”
    另外一个世界之中,汉武帝注视着金幕,眼神中精光闪烁。
    “李渊虽是开国皇帝,但能力比起李世民这个千古大帝而言,还是差多了。”
    “呵呵,以太子之身反而成为自家父皇评分画面里的主角,李世民应该也是历朝历代的独一份了。”
    太子刘据看着金幕中的李世民,露出羡慕的表情。
    哪个太子不想像李世民这么风光呢?
    刘据感慨道:
    “千古大帝,确实非同凡响。”
    “看来这李渊统治的大唐王朝,评分恐怕会很惊人。”
    汉武帝缓缓摇头。
    “不,李渊的大唐,评分肯定不会太高,至少肯定不会超过九十分。”
    刘据颇为惊讶地看着汉武帝。
    “父皇何出此言?”
    汉武帝呵呵一笑,意味深长地开口:
    “太子再怎么出色,毕竟也只是太子。”
    “皇帝,才是真正主导一个国家的灵魂人物!”
    武周世界之中,武则天注视着金幕里的李世民,怔怔出神。
    突然,这位女皇陛下笑了起来,轻声自语。
    “这还是朕第一次见到他年轻的时候呢。”
    武则天是贞观十一年入宫,成为李世民才人的。
    那一年,武则天十四岁,而李世民已经三十九岁了。
    武则天记忆中的李世民,成熟、威严。
    而金幕中的这个太子李世民,年轻而富有活力,英姿勃发。
    不仅如此,他还是最出色的统帅,最好的治国皇帝,是天下异族公认的天可汗!
    武则天一声叹息。
    若能早生二十年。
    若朕是长孙氏。
    该有多好。
    一旁的狄仁杰和上官婉儿,同样也出神地看着金幕中的李世民。
    贞观大帝,大唐历代皇帝最强者,华夏历代皇帝之中都能竞争第一的存在!
    为何大唐能和大汉并称“强汉盛唐”?
    只因大唐有个李世民!
    武则天突然回过神来,一巴掌拍开了正在殷勤给自己捏肩揉腿的张氏兄弟。
    “朕不需要你们兄弟伺候了,下去吧。”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和之前一样,依旧还是先呈现出一幅唐初武德年间的疆域图。
    看着这幅疆域,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心情都很平静。
    和之前那么多朝代的疆域相比,这武德大唐的疆域确实是平平无奇,没有什么太值得注意的点。
    新的字幕浮现。
    【大唐王朝,在位皇帝李渊。】
    【开疆拓土十七分,商业发展十四分,军队实力十七分,教化异族十五分,发展科举十五分。】
    【总分:八十一分。】
    唐初世界之中,李渊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
    “八十一分,这也很不错了。”
    上一次的评分,唐初世界只拿到了六十五分。
    这一次,已经进步了整整十六分。
    群臣同样也是松了一口气,露出笑容,纷纷对着李渊恭贺不止。
    李渊抚须而笑。
    大唐,是从隋末大乱之中重新建立起来的。
    八十一分,对李渊而言,足矣。
    李渊将目光转向李世民,笑道:
    “世民啊,这一次大唐分数提升这么大,你的功劳最大!”
    上一次金幕评分时,李渊才刚刚将李世民立为皇太子,李世民还没来得及发挥。
    几年时间过去,得到施展拳脚舞台的李世民,直接让大唐从刚刚及格的六十分,进入到了堪称优秀的八十分级别。
    若是再过几年,或许朕的大唐也能冲击九十分了!
    一想到这里,李渊的心中也不自觉地变得火热。
    没有哪个皇帝会嫌自己的朝代分数高!
    李渊时代的大唐评分,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波澜,金幕上的弹幕也寥寥无几。
    许多历朝历代的皇帝们甚至在心中嘀咕,希望能快点跳过李渊,进入下一个评分。
    下一刻,就是李世民的贞观大唐!
    终于,金幕之中,重新出现了画面。
    “来了!”
    “终于来了!”
    “千古四帝李世民的贞观大唐。”
    “得到金幕之后的贞观大唐!”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超过了九十分,真想知道李世民的分数究竟有多少。”
    “李世民应该不会连隋文帝都不如吧?”
    “不好说,隋文帝的开皇之治确实很变态,足足九十三分,直接超越两位千古大帝。”
    “你们说,隋文帝会不会直接凭借这个九十三分,秒杀四个千古大帝?”
    各条华夏世界线的王朝中,君臣们展开了非常热烈的讨论。
    贞观世界之中,群臣同样也是议论纷纷。
    “隋文帝真的很强啊。”
    “有点担心了。”
    “无妨,陛下一定是第一名!”
    听着群臣的议论,李世民看似没有什么表情,但袖子之中的手,也是微微颤抖着。
    上一次评分,李世民的贞观世界并未参与。
    故而,这是第一次实打实的,金幕评出的“千古四帝”正面评比。
    李世民当然不想输。
    他要的从来都是第一!
    金幕中,依旧还是那座长安城。
    但这一次,长安城刚刚出现,就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好多人啊!”
    在许多世界之中,不同的皇帝、大臣们,发出了同样的感慨。
    长安城外的,每一条道路上,都是汹涌的人流。
    马路两边,许多小商贩卖力的呼喊着,招揽声音。
    许多就搭了几个帐篷的茶铺、酒肆、食肆,沿着马路一路延伸,店小二来回快步上菜,生意极其火爆。
    车水马龙,摩肩接踵,人山人海。
    灞桥上,无数文人骚客,带着美丽的小娘子,吟诗作对,畅饮美酒。
    渭水上,数不清的游船,各种琴声、乐声飘扬。
    城门口,汹涌的人流挤挤挨挨,通过城门。
    空气中,到处都是喧闹的气氛。
    历朝的皇帝们都震惊了。
    【汉高祖刘邦:没搞错吧,这还只是城外啊!】
    【光武帝刘秀:朕的洛阳也是繁华大城,但长安城外的这种程度,也得在洛阳城内的市集才能见到。】
    刘邦的话,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长安城外的马路,竟然都这么繁华?
    这城里面,又该热闹到什么地步?
    画面一转,已经是长安城内。
    这里的热闹程度,更是到了惊人的地步。
    坊市之中,人潮汹涌。
    青楼门外,客人纷至沓来。
    酒肆里的桌子上,身材火爆,衣着清凉的胡姬卖力地飞速旋转着身躯,得到一阵阵喝彩,时不时有人将铜钱、银子丢到桌子上。
    有人在投壶,有人在摔跤,还有人喝了几杯马尿,激烈互喷,然后厮打在一起,被闻讯赶来的不良人捉走。
    皇宫外,许许多多的异族使者们毕恭毕敬,带着一车车的礼物到来,等待着礼部官员的清点,和李世民的召见。
    这一切,都让金幕前的历朝历代皇帝们犹如身临其境。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感慨道:
    “都说贞观盛世,万国来朝。”
    “这景象,纵然是朕的汴京,也有所不及。”
    赵普悠然神往,过了好一会才开口道:
    “听说贞观时的长安,城中常住人口就超过了百万。”
    “大宋汴京如今人口不过七十余万,想要超越长安,恐怕还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
    赵匡胤嘿嘿一笑,道:
    “若是论到富庶,朕倒也完全不虚大唐任何一个时间点。”
    “但这种万国来朝……哈,朕确实是很羡慕。”
    画面一转,无数肤色、长相、服饰都不相同,来自草原、高原、热带雨林、山地、沙漠乃至海上的使者,毕恭毕敬地对着皇位上的李世民下跪,用生硬的大唐官话开口。
    “见过天可汗陛下!”
    就是这简单的一幕画面,直接就引起了金幕面前历朝历代皇帝们的骚动。
    【汉高祖刘邦:好家伙,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种都被大唐征服了?】
    【秦始皇嬴政:朕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漆黑如墨的人种,确定不是身上洒了黑色燃料?】
    【光武帝刘秀:朕第一次知道,世界上除了黑发之外,竟然还有如此之多的不同发色!】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连缅甸猴子都跑来朝贡了?】
    ……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长出一口气,双目中燃烧着火焰。
    “万国来朝……”
    “朕的大秦,一定也要做到!”
    这一刻,秦始皇的心中,生出无尽斗志。
    灭亡六国,固然是丰功伟业。
    建立华夏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更是载入史册。
    但眼前这种万国来朝的景象,让秦始皇第一眼就彻底沉迷其中。
    这种感觉,非帝王难以体会!
    另外一个西汉世界之中,汉武帝眼中精光爆闪。
    “好,好一个万国来朝!”
    “好一个唐太宗李世民!”
    大汉群臣,同样也是激动不已。
    大汉,也有过诸国使者前来朝拜。
    那是大汉征服西域之后,西域各国的使者。
    一次就来了十几二十个国家!
    那一次的朝见,至今被大汉君臣津津乐道。
    但看了今日金幕中的大唐,看到人数几百上千,连整座大殿都挤满的外国使者。
    大汉君臣们才猛然发现,西域那点小国的数量,在大唐面前,那是真不够看啊!
    汉武帝的拳头,不知不觉握紧了。
    心中,一个声音在呐喊。
    “朕也要让这一幕在大汉皇宫之中出现。”
    “朕也要成为这个天下的天可汗,成为万国来朝的超级大帝!”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深吸一口气。
    “万国来朝,这就是真正的万国来朝啊。”
    “和这个比起来,之前那些皇帝们的功业,真是小巫见大巫!”
    万国来朝,这才是真正的天朝上国!
    朱棣在一旁,也是心潮起伏,振奋地开口:
    “父皇,咱们什么时候也弄一个万国来朝,那场面一定很壮观!”
    朱高炽同样一脸激动,道:
    “皇爷爷,咱们大明现在也有这个实力了!”
    朱元璋瞪了朱棣父子一眼。
    “你们这两个臭小子,不想着好好发展大明国力,成天就想这些有的没的!”
    顿了顿,朱元璋故作轻松地开口:
    “罢了,看到你们两个臭小子请求的份上,大明明年也来一次吧。”
    “记得通知好那些藩属国,该来的必须全都到齐了!”
    “海上的那些,没船的话,让大明水师借他们一两条!”
    朱棣嘿嘿一笑,用力点头:
    “请父皇放心,儿臣一定将这件事情办得妥妥帖帖!”
    就在此时,一条弹幕飘过。
    【昭烈帝刘备:朕算是明白为何李世民会被称为千古大帝了,就万国来朝这件事情,在华夏历史上怕也是独一无二了吧?】
    刘备这条弹幕发出来,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心中都是一震。
    不服的,有,而且还不少!
    但,能用事实来打脸的……
    好像,还真没有!
    华夏历朝历代,一般能有十几个小国来朝拜,就已经是难得的盛景了。
    把什么乱七八糟的部落全算上,能超过三十个,都是极其牛逼,必须载入史册。
    像李世民这种,一次性来几十上百个使团的,绝无仅有!
    天可汗这个称号,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之前就已经知道。
    但直到此刻亲眼所见,他们才深刻地明白,那究竟代表着什么!
    这并不仅仅是武力上的征服,更象征着文化上的影响力。
    象征着这些小国之中上到国王下到百姓,都对大唐皇帝李世民敬若天神,都恨不得成为大唐的一份子。
    可想而知,在这些国家之中,谁要是敢说大唐一句不好,都会被当地人用口水淹死。
    大唐,就是他们心中的理想国,是他们梦想中的天堂,是流淌着奶和蜜的英灵殿,是主赐下的应许之地,是东方的极乐世界!
    肉体的征服,只需要武器就能做到。
    而大唐这种心灵上的征服,才是最为难得。
    这就叫,不战而屈人之兵!
    画面一转,雄伟的高原地貌出现。
    视线的最远处,雄伟的喜马拉雅山遥遥在望。
    镜头渐渐拉近,一座建造在山脚下的城池出现。
    大队唐军架着火炮,轰击着这座城池。
    城墙轰然倒塌,唐军一边有条不紊地用火力压制守军,一边井然有序地进入城池之中。
    这给人一种感觉,此战,大唐游刃有余!
    两位大唐将军在众人的簇拥下,进入一座巨大的宫殿中。
    【大唐将军,李靖。】
    【大唐将军,李绩。】
    李靖直入大殿,看着面前一名被五花大绑,头戴皇冠的男子,嘴角露出笑意。
    “松赞干布,抓住你了。”
    松赞干布愤怒地抬头,厉声道:
    “大唐和吐蕃明明已经和谈,你们为何还要来侵犯吐蕃的土地!”
    李靖哈哈一笑,白须飘扬。
    “松赞干布,你打不动了就和谈,休养生息几年后继续开战,怎么做都由你,你当大唐是傻子?”
    李绩呵呵一笑,嘲讽了一句。
    “你们吐蕃人不是一直都说,这片高原上有佛祖保佑你们吗?”
    “很可惜,大唐兵锋所到之处,诸天神佛皆得辟易!”
    李靖笑着挥了挥手。
    “把他们都带下去吧,好生看管起来,我们还要去向陛下献俘呢。”
    “对了,好生搜寻这座王宫之中所有的地理图册资料,吏部长孙尚书等着在这里设立郡县呢。”
    这短短的一处视频片段,却让历朝的皇帝们表情再度严肃起来。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喃喃自语。
    “吐蕃,真的被大唐征服了……”
    作为大唐之后的朝代,赵匡胤对吐蕃的棘手程度,心知肚明。
    大宋这个时代的吐蕃早已经不是一个统一的帝国,四分五裂,到处都是割据政权。
    即便如此,在获得了金幕的加持之后,大宋依旧不敢对吐蕃轻易动兵。
    地广人稀,气候严寒,再加上高原反应,这都让征服吐蕃高原难上加难!
    赵普也露出了惊叹的表情,道:
    “这是本次评分第一个能征服吐蕃高原的华夏王朝,大唐真的太强了。”
    “真不愧是贞观大帝李世民啊。”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也动容了。
    “竟然能征服松赞干布时期的吐蕃,李世民在得到了弹幕的加持之后,真的是太强悍了!”
    吐蕃高原,在大明这个时代被称为“乌斯藏”。
    碍于大明国力不足,朱元璋在建立大明之后,仅仅是取得了乌斯藏名义上的臣服。
    这就是这几年,得到了金幕的加持之后,大明才开始派军入驻乌斯藏,缓慢收回当地土司、僧侣掌控的统治权,并在藏地边缘建立了几个郡县。
    而李世民的贞观大唐,是第二批加入金幕的,比朱元璋的洪武大明还要晚几年。
    朱元璋要搞定的乌斯藏已经是表面臣服于大明的乌斯藏,而李世民搞定的却是拥有松赞干布的吐蕃帝国!
    这里面的难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但李世民做到了。
    朱元璋忍不住再度感慨。
    “贞观皇帝,千古大帝,史上第一皇帝统帅,华夏唯一天可汗,果然强,真的很强啊!”
    朱棣双目之中,似乎也有星星冒出。
    这位大明太子心中真正的偶像,正是唐太宗李世民!
    朱高炽干咳了一声,开口道:
    “贞观大帝固然很厉害,但孙儿觉得,皇爷爷也同样出色,甚至犹有过之!”
    朱元璋闻言,目光转向朱高炽,似笑非笑。
    “乖孙,你是说的实话,还是哄朕开心?”
    朱高炽无比诚恳地开口。
    “孙儿所言,绝对每个字都是真的!”
    朱元璋放声大笑。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在万国来朝之后,显示的画面又有不同。
    那是一座座学堂。
    学堂很常见,但这些学堂却又很不寻常。
    从画面中可以看得出来,这些学堂在草原上,在高原上,在大漠中,在热带雨林里……
    许许多多肤色不同的士子,操着各种各样奇怪的腔调,用蹩脚的大唐官话齐声诵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接着,是大唐的科举盛况。
    无数大唐进士,腰间配着一把长剑,手里拿着官印,带着几名手持火枪的护卫,前往高原、草原、大漠、热带雨林。
    他们要做的,是在每一个地方巩固大唐的统治,让大唐的秩序传遍每个角落。
    一桩桩一件件之后,终于,一幅贞观大唐的疆域图,缓缓浮现在金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