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第二次清缅战争连续失败,康熙皇帝心态有点炸
作者:张石坚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最新章节     
    在刘邦的身边,刘恒也是一脸的不敢置信。
    “这种兵家必争之地,只有五百人镇守?大清的云贵绿营兵不是超过了一万人吗?”
    刘邦重重地哼了一声,道:
    “何止一万人?忘了还有当地投降的土司吗,土司肯定也是有一些军队的,加起来怎么也有一万五甚至两万人了。”
    刘恒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
    即便是按照最低数字一万五来算,仅仅用五百人来镇守这么一个战略要地也是非常离谱的行为了。
    “这个新云贵总督杨应琚,似乎也不太会打仗啊。”
    听着刘恒的吐槽,刘邦一声冷笑。
    “打仗这种东西,那可不是后世文官随随便便就玩得转的。”
    “你像咱们这个时代,老萧老曹都不是纯粹的文官,多多少少还有武人属性,都没办法很好的领兵作战,更何况是这个姓杨的不知道从哪块石头里面蹦出来的小子?”
    东汉世界之中,坐在皇位上的刘秀缓缓摇头。
    “这般兵家必争之地,任何将领都应该派一支数量足够并且精锐的部队牢牢占据。”
    “杨应琚竟然只派了五百人,实在是不应该啊。”
    宋弘沉吟片刻,道:
    “或许这个杨应琚在周围布置了足够的友军,那还是说得过去的。”
    刘秀笑呵呵地摇头:
    “并非如此。从地图来看,新街是最方便顺流而下攻打缅甸阿瓦城的出发点。”
    “任何一个合格的指挥官,在掌控了新街之后都会立刻在此地集结所有主力,接着一路顺流而下发动进攻。”
    “所以在新街这个地方,清军本该集中至少一万人的军队,才是合格的应对。”
    宋弘闻言,不由哑然。
    一万人和五百人,这差距确实是过大了。
    大隋世界之中,隋文帝摇了摇头。
    “这是打的什么仗?”
    “兵家必争之地,竟然只派了不到半成的部队进行防守,简直就是不把敌人当人看了。”
    杨勇也是看得一愣一愣的,下意识地开口:
    “父皇,如果是您的话,会派到新街多少人马?”
    隋文帝笑了笑,道:
    “若是还有一条其他的路线,那朕会派五千兵马从新街出发南下进攻阿瓦城。”
    “若是只有新街这条路线,那朕会集结所有兵力在新街,一路沿河正面出击。”
    杨勇点了点头,这确实很符合父皇的风格。
    在消灭南陈的时候,隋朝大军也是以长江作为突破口,贺若弼、韩擒虎两支兵马的行动都和掌控长江息息相关。
    杨勇想到这里,情不自禁地抬头看了一眼金幕。
    很显然,这个大清云贵总督杨应琚,他的水平比父皇差了不知道多少!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效忠于缅甸的洛卓土司配合下,缅军很快就击溃了投降大清的木邦土司,让新街的东、西、南三面都暴露在了缅军的兵锋之下。】
    【然而此时,大清云贵总督杨应琚却依旧没有把缅军当一回事,他仅仅派出了永顺都司刘天佑率领四百多绿营兵支援新街,新街的兵力依旧不到一千人。】
    【从九月七日刘天佑抵达,到九月二十四日三千缅军精锐正式发动进攻,整整十七天内,新街多次向杨应琚告急,却没有获得任何新的援军。】
    画面一转,无数缅军士兵乘坐小船逆流而上,在新街下游附近靠岸,随后举着火枪,开始对新街发动冲锋。
    新街之中,清军同样也举着火枪,警惕地注视着外面的敌军。
    砰砰砰!
    依旧还是缅军的士兵凭借着射程的优势开火。
    又过了好一会,等缅军士兵往前进了一段距离,清军士兵才终于密集地开火了。
    十几名缅军士兵随之倒下。
    在一番激烈地交战后,一名身材矮小,肤色黝黑的缅军将军叽哩哇啦地大喊起来。
    “后退,在他们打不到我们的地方开火!”
    “派小部队分散进攻!”
    很快,战场的局面又发生了变化。
    缅军大部分的士兵们凭借着射程优势,对新街之中的清军展开了压制。
    一小部分的士兵则犹如猿猴一般灵敏地在山林和各种木屋之中奔跑跳动着,尝试发动冲锋。
    这种战法,立刻就打的新街之中的清军十分狼狈。
    刘天佑躲在一座木屋的背后,刚刚一探头,立刻就看到对面几道火光一闪。
    刘天佑赶忙缩回脑袋,紧接着几颗弹丸砰砰地打在了刘天佑的藏身处附近。
    刘天佑气的破口大骂。
    “这些个缅甸猴子,究竟哪里弄来这么好的火枪?”
    在刘天佑身旁,赵弘榜脸色同样难看,低声开口:
    “刘大人,这样打下去不是个办法,猴子们的火枪比我们强,人比我们多,我们根本守不住啊。”
    “不如等夜里咱们直接撤退回铁壁关吧。”
    刘天佑迟疑片刻,摇了摇头,脸上露出坚毅表情。
    “我们只需在此多坚守几日,杨总督就会派援军前来支援,到时候这些猴子全都得死!”
    赵弘榜欲言又止,只能点头道:
    “好,那我们就继续打!”
    于是清军继续被缅军的火枪压得抬不起头来。
    缅军则凭借着火力和射程的优势,一步步地蚕食着新街阵地,朝着新街内部推进。
    这一幕,让金幕面前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心中都颇为不爽。
    汉初世界之中,刘邦躺在营帐中,享受着两名匈奴女子的按摩。
    和那些饱经风霜,二十岁样貌已经堪比五十岁的普通匈奴女子不同,这两名匈奴女子肤色白皙,身材颇为标致。
    她们是右贤王的正妻和刚刚纳的小妾,按照匈奴话叫做“阏氏”。
    此时,两名大小阏氏都带着好奇、震惊、敬畏的眼神注视着漂浮在刘邦面前的随身金幕,身体不断颤抖。
    刘邦非常享受这种感觉,眯起眼睛发了一条弹幕。
    【汉高祖刘邦:有没有搞错啊,堂堂华夏王朝的军队,竟然被猴子们压着打?】
    【汉武帝刘彻:朕常说一汉当五胡,这猴子的话起码得一汉当十猴吧?】
    【光武帝刘秀:在朕的这个年代,完全没法想象大汉的装备会落后于匈奴,更没法想象会被猴子压着打。】
    【宋太祖赵匡胤:大理国知道吧?把猴子们随意揉捏的存在,每年不还得老实给朕的大宋交岁币,哦现在不用交了,大理国被朕灭了。】
    【明太祖朱元璋:这个新街朕在大明地图上找到了,这里是大明的领土啊,怎么到了你大清反而成了缅甸领土了?】
    【唐太宗李世民:说真的,大清这火器差距看多了,是有点让人反感的,堂堂华夏怎么落后到这种地步?】
    大清世界之中,康熙皇帝一张老脸因为愤怒而显得有些扭曲,怒气冲冲地开口:
    “搞什么,为何大清的火器差到这种地步!”
    “区区缅甸猴子,竟然也能把大清的绿营兵压着打,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都看朕的笑话,朕的脸面都被丢光了!”
    听着康熙皇帝的怒吼声,在场的大清群臣只感觉脸颊火辣辣地,说不出一句话。
    人都是要脸的,康熙皇帝要脸,大清的群臣也要脸!
    这金幕观众都是历朝历代的皇帝和大臣,被如此重分量的观众们看笑话,那种耻辱的感觉简直突破天际!
    八皇子胤禩干咳一声,道:
    “父皇,儿臣觉得应该是这些绿营兵的问题,他们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差了!”
    “只要乾……呃,弘历侄儿调集八旗主力去云南,一切都会马上好起来的。”
    太子胤禛微微皱眉,正打算开口,却已经听到了康熙皇帝的怒斥。
    “绿营兵不行?胤禩,你是不是脑子不清楚了,才能说出这种话来!”
    “你自己看看金幕,里面的绿营兵们作战难道不尽力,难道不舍生忘死?”
    “只要不是眼瞎的都能看出来,这些该死的猴子能这么打,就是因为他们的火器优势太过明显!”
    “难道你要这些绿营兵举着刀剑出去冲锋,然后被猴子们的火枪打成筛子?”
    “胤禩,你真以为朕老糊涂了不成!”
    听着康熙皇帝的这番破口大骂,八皇子胤禩吓得浑身颤抖,赶忙跪了下来。
    “皇阿玛,儿臣知道错了。”
    康熙皇帝余怒未消,恶狠狠地开口。
    “新火枪的研究制造必须提上日程!”
    “工部那边给朕抓紧了,若是一年内朕听不到好消息,那工部尚书和侍郎统统给朕滚蛋,换人来做!”
    几名工部尚书、侍郎们同样吓得面无人色,跪地领命。
    “奴才\/臣领命!”
    金幕中,已经是黄昏时分。
    画面之中的缅军,推进到了新街的中心区,正在朝着清军剩余的地盘发动一轮轮攻势。
    在地面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双方士兵的尸体,清军士兵的身材比缅军士兵要大了一号还多,显得极其醒目。
    赤着脚丫的缅军,无比灵活地在新街狭小的街道之中穿梭着,还有许多缅军士兵犹如猿猴一般纵越在房顶,对着毫无防备的清军射出毒镖。
    刘天佑一把抓住了赵弘榜的肩膀,急促地开口:
    “赵兄,事不可为,你立刻带着剩下的兄弟们撤退。”
    灰头土脸的赵弘榜点了点头,急声道:
    “刘大人,我们一起撤!”
    刘天佑一咬牙,用力推了一下赵弘榜。
    “走,我给你们殿后,马上就跟上来!”
    赵弘榜深深地看了刘天佑一眼,带着剩余不到一百名清军快速撤退。
    刘天佑深吸一口气,举着手中火枪猛然从拐角中出现。
    砰一声,火枪口冒出烟雾,冲在最前方的一名缅军士兵从空中坠落在地。
    刘天佑且战且退,一路用火枪和背后的弓箭射杀缅军。
    突然他若有所觉,猛然回头望去。
    一支七八人的缅军小队不知何时已经绕到后方,堵死了刘天佑撤退的道路。
    刘天佑举起火枪,毫不迟疑地扣下扳机。
    咔哒,咔哒。
    扳机接连被按下,却没有任何子弹发出。
    刘天佑丢下火枪,左手拿着长弓,右手探向身后箭篓,却摸了个空。
    箭篓之中已经空空如也。
    刘天佑低骂一声,将长弓也丢下,拔出了腰间的长剑,朝着面前缅军急冲而去。
    “猴子们,你爷爷……”
    砰砰砰!
    嗖嗖!
    毒镖和子弹同时射至,命中了刘天佑的身体。
    刘天佑砰地一声,倒在了地上。
    鲜血从他额头缓缓流出,覆盖了他的脸庞。
    画面渐渐归于黑暗,字幕紧接着浮现。
    【新街之战,刘天佑、赵弘榜以不到一千的兵力,在火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坚守了两天一夜。】
    【因敌军势众加之没有任何援兵,弹尽粮绝之下只能选择突围。】
    【最终,赵弘榜带着不到一百人的清军突围成功逃回铁壁关,剩余八百清军悉数战死于新街。】
    【见此情形,投降清军的蛮莫土司也只能逃入云南境内。】
    【至此,清军在开战之后夺取的所有缅甸领土,又全部都被缅军悉数夺回。】
    【缅军随后兵分两路,大举进入云南境内,其中八千主力由缅军主帅莽聂渺遮的率领下直扑铁壁关,打算正面强攻此地。】
    画面一转,已经是铁壁关中的清军大营。
    几名大清将军坐在一起,商议敌情。
    金幕中打出了他们的名字。
    【云南提督李时升】【永北镇总兵朱仑】【游击将军马成龙】。
    李时升坐在上首主位,表情愤愤然地开口:
    “搞什么东西,连猴子都打不过,让本官怎么和杨总督和陛下交代?”
    “朱总兵,你明日率三千兵马出关迎击缅猴,一定要让这些猴子们知道大清军队的厉害!”
    朱仑有些迟疑,开口道:
    “提督大人,从赵弘榜的回报来看,铁壁关外怕是至少有一万猴子,咱们这一仗不好打啊。”
    李时升大怒拍桌,吹胡子瞪眼睛地开口:
    “一汉当五胡,本官给你三千兵马,打个一万五千猴子也是绰绰有余,你有什么好害怕的?”
    “难道你想要让杨总督知道你畏战不前?”
    朱仑缩了缩脑袋,露出谄媚笑容。
    “提督大人误会了,末将明日一定击败这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猴子!”
    第二天,朱仑很快就带着三千清军出关,在铁壁关外的山上安营扎寨。
    营帐刚刚结成不久,大批缅军就抵达了关外,并很快发动了攻势。
    密林之中,到处都是子弹的呼啸声。
    许多缅军犹如猿猴一般在树上跳来荡去,悄然出现于正在专心射击的清军士兵身上,然后摸出了腰间的竹筒,瞄准后鼓起腮帮子用力一吹。
    竹筒之中立刻飞射出一支毒镖,没入清军士兵的身体内。
    这名清军士兵表情迅速变得扭曲,在地上惨叫翻滚,很快七窍流血而亡。
    “后退,后退!”
    清军的指挥官们大声叫喊着。
    清军士兵们纷纷从山林中的掩体撤往山上。
    就在他们后撤的路上,砰砰砰的火枪声又从树林之中响起。
    许多清军就这么死在了后撤的路上。
    有几名清军见战友阵亡,怒气上涌,回身朝着缅军射击。
    但缅军却在清军的射程之外!
    清军的含愤反击,并没有对缅军造成什么杀伤。
    密林之中,缅军士兵们的身影依旧如猿猴般穿梭来去,让人目不暇接。
    大秦世界之中,扶苏情不自禁地双手握在了一起。
    “父皇,这些缅甸人似乎很不好对付啊。”
    秦始皇表情也变得郑重了不少,缓缓点头。
    “这些密林应该是缅甸人经常生活的地方,他们在这里给人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再加上火枪上的绝对优势,呵呵,看来这个铁壁关之战,清军非常艰难了。”
    金幕之中,飘过了一条弹幕。
    【汉高祖刘邦:行了,这些猴子们在山里就是大王,华夏王朝的脸是要给满清丢光了。】
    【汉武帝刘彻:朕服了,看得太憋屈了,都不想看了。】
    【光武帝刘秀:这种仗看着太恶心了,将士们也不是不努力,就是武器不行毫无地利,根本打不过,好烦。】
    【宋太祖赵匡胤:嗯,若是冷兵器时代,说不定还能凭借盔甲弓弩之利打打,这些猴子们有了火枪,还是更先进的火枪,满清这边根本玩不了。】
    看着一条条弹幕飘过,大清世界乾清宫大殿中,一片死寂。
    康熙皇帝嘴巴咯咯作响,浑身的肌肉都在颤抖着。
    “好好好,这就是朕的大清,这就是刚刚灭掉了准噶尔的乾隆皇帝。”
    “弘历这个蠢小子,到底是怎么想的,气死朕了,真真是气死朕了!”
    说到最后,康熙皇帝几乎是在咆哮。
    哗啦啦,大殿之中所有人都跪了下来。
    “陛下,是奴才\/臣等无能!”
    康熙皇帝红着眼睛,盯着太子胤禛。
    “胤禛,你说说,为什么你儿子会把仗打成这个样子!”
    雍正皇帝闻言,心中大感无奈。
    弘历还只是一个孩子啊。
    这种时候问弘历,怎么可能得到答案呢?
    胤禛抹了抹脸上的汗水,干笑一声。
    “父皇,儿臣觉得,这主要还是火器问题。”
    “只要解决了火枪落后的情况,一定能把猴……咳,缅甸人打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