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杨广发怒了,朱元璋道破招抚使的弊端
作者:张石坚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最新章节     
    隋文帝这一声吼,直接把杨广吓得一哆嗦,差点瘫倒在地上。
    太子杨勇顿时来劲了,开口道:
    “二弟,你这简直就是胡闹!”
    “你看父皇,当年就不像你一样瞎指挥,贺若弼韩擒虎他们打仗,父皇是从来不干涉的。”
    杨勇也是憋了很久。
    自从看到视频里杨广登基之后,杨勇心里那叫一个恨啊。
    太子是我的,江山也是我的,你杨广凭什么抢?
    然而杨勇并不知道,他刚一开口,独孤皇后的眉头就皱起来了。
    对独孤皇后来说,杨勇这个大儿子,竟然不对太子妃忠心不二,反而天天去和那些侧妃睡觉。
    坏儿子!
    杨广,天天和晋王妃一起睡。
    好儿子!
    坏儿子要说好儿子的坏话,这能忍?
    独孤皇后哼了一声,冷冷道:
    “这只不过是小小插曲罢了,反正大军最后还是能灭掉高句丽,麻烦一点又如何?”
    独孤皇后一开口,太子杨勇立刻就好像是一只公鸡被捏住了脖子,说不出话,脸憋得通红。
    这是亲妈!
    杨勇就算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当着朝堂众臣的面和独孤皇后吵架。
    要不然一个不孝顺的大帽子扣下来,这太子的位置就真坐不住了。
    隋文帝懒得理会独孤皇后和杨勇,继续冷冷地看着杨广。
    “朕问你话呢,你聋了?”
    此刻隋文帝心中,对杨广是极其失望的。
    就算你得位不正,起码你也做出点功业来,把大隋带上正道,变得更加强盛啊。
    营造东都,朕算你彰显大隋威严,忍了。
    搞个大运河,算是沟通大隋南北,方便漕运,朕也忍了。
    但打仗你还敢这么搞,不把将士的性命当回事?
    朕怎么忍你!
    当年隋文帝就是以外戚的身份夺权上位,为此还和北周内部忠于宇文氏的大臣们打了几场内战,这才镇压下去。
    接着又灭了南陈,用计策让突厥四分五裂。
    隋文帝虽没上过战场,但这些功绩足以证明,他对军事之道一点都不陌生。
    听着隋文帝的质问,杨广战战兢兢,知道这回不回答真不行。
    不但要回答,而且要言之有物,才能让隋文帝的怒火平息。
    不然,今天真要完蛋在这里了。
    突然,杨广脑海之中灵机一动,开口道:
    “父皇,儿臣知道了。”
    “儿臣这么做,是为了削弱关东士族的力量!”
    隋文帝顿了一下,表情古怪。
    “你继续说。”
    杨广死死抓住脑海中那丝灵光,开口道:
    “关东乃是北齐故地,咱们大隋的前身则是北周,跟北齐是死敌。”
    “还有江南那边的南陈故地,同样也将咱们大隋视为北方的蛮子,口服心不服。”
    “孩儿营造东都,用的是关东北齐、南陈故地的人力。”
    “建造京杭大运河,用的还是北齐、南陈的人力。”
    “攻打高句丽,更用的是北齐的粮草物资、人力物力。”
    “孩儿就是希望通过这些方式,让北齐和南陈旧地的人力物力消耗一空,让他们无法和大隋的大本营关中抗衡,还请父皇明鉴!”
    听着杨广的话,隋文帝若有所思。
    南北朝,导致华夏分裂数百年。
    虽然在隋文帝手里终结了这一幕,可几百年的大分裂,又岂是隋文帝这短短二十年就能弥补的?
    江南,人心向着陈朝。
    江北关东,人心向着当年的北齐、东魏。
    只有关中这一带,是北周,也是大隋的基本盘,真正的心向大隋。
    在当今这个时代,无论是资源、人口还是经济,关中(长安)一带其实已经比不过关东(洛阳)一带了。
    甚至,就连江南(建康)一带都比不过!
    大隋四大国库,最富饶的就是负责征收关东中原一带税赋的黎阳仓。
    其他三个国库加起来,也就将将和黎阳仓打个平手而已。
    税赋,是最直观的经济体现。
    而经济发达的地方,人口肯定就多!
    大隋能赢,靠的是强悍的武力。
    可经济人口都处于下风的情况下,单单凭借武力,是能让关东和江南表面臣服,但人家内心不服!
    一旦大隋有个什么风吹草动,这关东和江南,是必然会作乱的。
    杨广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通过营造东都、大运河这种大工程,以及讨伐高句丽这种大战役,来消耗掉关东和江南的人力物力,让这两个地方变弱!
    这样一来,关中不但在军事上最强,在经济和人口上也会反超关东和江南。
    以强御弱,大隋自然就能无忧!
    隋文帝默然片刻,淡淡开口。
    “你的话,确实是有些道理的。”
    “但是,你做的这些事情,就是胡来!”
    杨广心中一跳,脸色又变得苍白。
    隋文帝冷冷道:
    “削弱中原和江南,并没有问题。可是,你这些行为,就是在逼关东和江南造反!”
    杨广硬着头皮道:
    “孩儿也觉得他们会造反,所以才要征讨高句丽。只要让关东人和江南人都死在战场上,他们哪里还有剩下的人能拿来造反呢?”
    隋文帝呵呵冷笑。
    “事到如今,还在嘴硬?”
    “别人不知道大隋是什么样的,难道朕还不知道了?”
    隋文帝指着金幕,冷冷对着杨广道:
    “你好好看着,究竟关东和江南的大隋子民,会不会被你逼反!”
    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杨广这道堪称荒谬的圣旨,以及各种招抚使的卖力演出之下,大隋征讨高句丽战场出现了非常诡异的现象。】
    【每当隋军攻城胜利在望时,高句丽军就立刻举白旗投降。于是隋军不得不撤兵。】
    【这就导致隋军每每在临门一脚即将获胜的情况下退却,等待杨广同意受降的圣旨,再接着开始伤亡巨大的攻城阶段。】
    【如此反复,隋军士气开始不断降低。】
    【反之,每次总能获得喘息之机的高句丽人一次次起死回生,等隋军再度进攻,他们又能从容地继续抵抗,给隋军造成更多伤亡。】
    【领兵大将们对招抚使和这道荒谬圣旨的反感很快达到了巅峰,他们不断朝杨广呈递奏章,希望能改变这种平白消耗士兵性命和士气的举措。】
    【也就在这个时候,杨广的御驾终于来到了前线战场,并召集前方三十六军将领,进行一次御前会议。】
    画面之中,出现了一个非常华丽的大帐。
    诸多华夏王朝的皇帝一看,都愣住了。
    刘邦忍不住又看了一眼钱箱。
    萧何一个激灵,立刻开口道:
    “陛下,臣觉得,这杨广明明是在作战,却弄出如此奢侈的皇帐,实在是太奢侈了。”
    刘邦有些依依不舍地将目光从钱箱上收回来,感慨道:
    “娘的,当年朕率领四十万大军出征白登,和冒顿那个老小子打仗的时候,那个帅帐四处漏风,差点把朕给冻死。”
    “这杨广倒好,一丈长的龙椅居然都能搬到辽东去?还有这御案,这是沉香木吧,怎么看也有两三百年了。”
    “娘的,朕的沉香木御案都没到五十年呢,简直就是丧心病狂啊。”
    曹参咳嗽一声,道:
    “陛下,人家大隋那个黎阳仓,臣觉得这辈子都没办法在现实之中看到类似的光景了,所以还请您淡定一些吧。”
    刘邦闻言顿时有些怒了。
    “老曹,你啥意思,讽刺朕呢?”
    曹参一本正经地点头:
    “陛下要是想在大汉重现黎阳仓的盛景,最好还是别发弹幕了。”
    刘邦恍然大悟,嘿嘿一笑。
    “那不行,弹幕该发还是得发。老曹啊,你喜欢黎阳仓的光景,等会视频再播放出来,你就多看几眼,解解馋吧。”
    曹参:“……”
    视频之中,杨广坐在龙椅上,脸上明显带着怒火。
    “怎么搞的?大隋百万大军,打个辽东城都打不下来?”
    “朕养你们这些将军来干什么,真是一群饭桶,废物!”
    杨广心情极为不佳,上来就是一通臭骂。
    在杨广事先的预想,应该是前军一路势如破竹,而杨广就带着后军游乐前行,一路上看着刚刚被征服的高句丽土地,再搂着几个高句丽美女玩乐。
    但事实却和预想差距甚远,也难怪杨广心态爆炸。
    众将被劈头盖脸训了一通,不由面面相觑。
    左候卫大将军段文振忍不住道:
    “陛下,臣等的奏章,不知陛下可否阅览?”
    杨广冷笑一声。
    “尔等的奏章,无非就是推诿责任,真以为朕不知道?”
    “朕就从没见过尔等这么废物的将军,简直就是朕见过最差的一届!”
    杨广又是劈头盖脸,将这些将军们再臭骂一通。
    骂了两顿之后,杨广心中的气似乎消了不少。
    他大袖一挥,冷然道:
    “朕不管你们那些破借口,朕只要破城!”
    “至于受降的事情,朕既然都已经来到了前线,一两个时辰就能解决!”
    “你们总说受降奏章在路上几天就让你们打不下来,现在一两个时辰,再告诉朕打不下来,你们就等着掉脑袋吧!”
    段文振苦着脸,开口道:
    “陛下,就算是一两个时辰的暂时停战,也会导致咱们大隋将士们的诸多伤亡啊,还请陛下……”
    杨广一拍桌子,打断了段文振。
    “朕不要听你们的什么狗屁伤亡数字,朕只要辽东城!”
    “现在,都给朕滚出去!”
    等将军们离开之后,杨广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顺便对着一旁伺候的太监吩咐一句。
    “之前路过涿郡挑选的那些秀女呢?都带上来让朕瞧瞧,挑几个今晚侍寝。”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连连摇头。
    “胡闹,真是胡闹啊。”
    扶苏若有所思,突然开口道:
    “父皇,儿臣有个疑问。之前播放的视频中,那王公公难道看不出来,小城之中的高句丽守军是故意用投降拖延时间吗?”
    秦始皇哈哈大笑起来。
    “那个王氏阉人既然能出任招抚使,治军能力先不提,但最起码的智力是有的,他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扶苏吃惊地瞪大了眼睛,道:
    “既然那王公公能看出来高句丽守军是在拖延时间,为何他还一直不让隋军进攻,一定要等候杨广的圣旨回复呢?”
    秦始皇摇了摇头,淡淡对着扶苏道:
    “扶苏啊,这就是官场上的人性!”
    无独有偶,在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也对朱棣说出了一样的话。
    “老四,这就是朕为何厌恶官员,动不动将他们剥皮实草的原因。”
    朱棣忙道:
    “还请父皇教我。”
    朱元璋目光如电,冷冷道:
    “杨广设立招抚使,说白了,就是对领兵大将们不放心,想要通过招抚使来分权。”
    “但这种分权,很愚蠢。因为招抚使和主将两人,天然就是对立的。”
    朱棣咦了一声。
    “不对吧父皇,主将想要获胜,招抚使也想要获胜啊,哪里对立呢?”
    朱元璋摸着白须,淡淡道:
    “主将想要的利益是什么?是军功。攻克城池也算军功,杀掉所有守军也算军功,对吧?”
    朱棣点头,这个道理是个人就知道。
    朱元璋又道:
    “但招抚使想要的利益是什么?是受降!而且招抚这两个字说明什么呢,说明杨广希望这些招抚使能尽可能地让更多的高句丽人投降,成为大隋子民。”
    “因此,招抚使想要的,是一座尽可能多人投降的城池。”
    “假如,一座城池被攻克了,城里的人被隋军杀得七七八八,那么功劳都是主将的,和招抚使有什么关系?”
    “反过来说,一座城池大部分人都活着投降了大隋,那功劳必然是招抚使的最大。”
    朱棣恍然大悟,一拍大腿。
    “所以,招抚使就算明知道对面可能是诈降,但还是一定会逼迫主将停战。”
    “只要停战,就有可能让更多的高句丽人投降,让招抚使获得更大的功劳。”
    朱元璋点了点头,冷冷开口。
    “而且,招抚使只负责投降相关事宜,这就意味着,即便攻城不利隋军死伤惨重,责任也全是主将的,和招抚使没有任何一点关系!”
    “那招抚使自然就不会关心隋军的死活,他们只会关心高句丽人会不会投降,只会想着怎么样才能让更多的高句丽人投降!”
    朱棣不由哑然。
    “所以,这招抚使,其实起到的作用,是给隋军主将拖后腿?”
    “这杨广,简直、简直就是……”
    朱元璋一锤定音。
    “简直就是万里挑一的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