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朱棣,你也太不要脸了,朕喜欢!
作者:张石坚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最新章节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看着这一幕,顿时皱眉。
    “扶苏,你要记住,将来切不可跟这朱棣一样。”
    “身为帝王者,绝对不应该身处险境!”
    扶苏连连点头。
    “还请父皇放心,儿臣自然明白。”
    大汉世界之中,刘邦哟了一声。
    “这个小项羽,还真不怕死啊。爱卿们,你们说这到底是不是陷阱?”
    刘邦已经不叫朱棣名字了,直接改称“小项羽”。
    萧何沉吟片刻,道:
    “若是朱棣势如破竹的冲进去,那就是陷阱。若朱棣被阻拦了,那就不是陷阱。”
    陈平摸着下巴,嘿嘿一笑。
    “臣觉得,中路绝对是一个陷阱。就算之前不是,当盛庸发现朱棣冲击左右路失败之后,也一定会在中路布下一个陷阱的。”
    刘邦一拍大腿,笑道:
    “陈平你这家伙阴谋是最多的,既然连你都这么说了,那朕觉得这小项羽是肯定要被伏击了。”
    东汉世界之中,刘秀咳嗽一声。
    “盛庸若是真有才能,必然会在中军处布下陷阱。爱卿们,你们觉得呢?”
    邓禹哈哈一笑,道:
    “中路放个口子让朱棣进来,然后左右路一合围,朱棣四面楚歌,必死无疑。”
    邓禹,号称刘秀的张良!
    刘秀点了点头,又看向另外一边。
    “耿弇,你觉得呢?”
    耿弇,号称刘秀麾下的韩信!
    耿弇平静开口。
    “若是臣来指挥的话,朱棣决定冲击中军的那一刻,他已经是个死人了。”
    刘秀嗯了一声,目光看着金幕。
    “若这样朱棣都不死,那也只有天命在身能解释了。”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咦了一声,连连摇头。
    “这朱棣,贵为帝王之身,怎么能如此冒险?”
    赵光义沉声道:
    “他去打中军,必然会碰一鼻子灰,臣弟现在都有些纳闷,不知道燕军怎么能赢明军的。”
    赵匡胤摇头晃脑,笑道:
    “是啊,难道这朱棣又能像白沟河那样,突然刮一阵大风出来?”
    大隋世界之中,杨坚看向诸子。
    “尔等觉得如何?”
    杨勇摇头道:
    “儿臣觉得朱棣肯定是会碰个头破血流,再次失败。”
    杨广原本的意思是和杨勇一样的,但看到杨勇抢先开口,心中不由大恨。
    一气之下,杨广干脆道:
    “儿臣反倒是觉得,朱棣这一波冲击中军,有可能冲进去。”
    杨坚看了一眼杨广。
    “这是为何?”
    杨勇闻言不由嘲讽道:
    “二弟,你是不是只顾着和本宫抬杠,连最基本的事实都忘了?”
    杨广脸庞顿时涨红。
    这一波还真的是被杨勇气到了,多少有点失去理智了。
    杨广心念急转,立刻开口道:
    “父皇,儿臣是觉得,这一波可能明军会设下埋伏,让朱棣冲进去,然后来个四面楚歌!”
    杨勇哈哈大笑。
    “二弟啊,你想象力是真的丰富,不去写本小说太可惜了。”
    杨广气坏了,只能狠狠地撂下一句话。
    “大哥要是不信,那咱们就走着瞧!”
    金幕之中的视频继续播放。
    朱棣直接就冲了进去。
    明军中路,看似坚固。
    然而朱棣猛冲之下,竟然却被冲出了一个空档。
    前方的明军抵抗力度明显减弱,朱棣挥舞着大刀接连砍杀,真的给他冲进去了。
    朱棣心中一喜,高声道:
    “继续向前!”
    若是能把中军击溃,那么燕军这一波自然就能取胜!
    朱棣没有丝毫迟疑,率领麾下数千精骑,直取盛庸所在的帅旗。
    这些精骑,来自于漠南的蒙古朵颜部。
    在蓝玉于捕鱼儿海一战击溃元廷,彻底葬送北元之后,蒙古迎来了大分裂。
    不愿臣服大明的,分成了瓦剌和鞑靼两大部分。
    愿意臣服大明的也有,就比如朵颜部。
    朱棣将朵颜部骑兵分为三个卫所,号称“朵颜三卫”。
    这支骑兵,也是朱棣眼下最后的一张王牌。
    “必杀盛庸,破南军!”
    朱棣呼喊着,毫不留情地杀戮着。
    两里地之外,明军帅旗之下,主将盛庸看着朱棣杀来,不但没有任何惊慌,反而露出笑意。
    “燕王,你终究还是中计了!”
    “来人,擂鼓!”
    轰隆隆的鼓声,突然炸响。
    朱棣一愣神,顿觉不妙。
    一支火枪兵猛然出现。
    “砰砰砰!”
    火枪喷射,枪口烟尘四溅。
    朱棣身边的诸多朵颜骑兵,接连倒地。
    “咦,本王怎么没事?”
    朱棣惊疑不定。
    在明军本阵之中,一名年轻将军忍不住开口。
    “盛大将军,咱们直接让所有火枪手对准朱棣来一波齐射,他必死无疑啊!”
    盛庸脸色微微一变,然后叹了一口气。
    “陛下严令,朱棣乃皇叔,可杀其他人,不可损朱棣分毫。”
    “任何人,若伤了朱棣一根汗毛,斩!”
    年轻将军闻言,心中大怒,以及无奈。
    “贼酋就在眼前,一枪便可杀之,陛下如何下达这种昏庸命令!”
    盛庸也是无奈。
    鬼知道陛下怎么想的?
    盛庸缓缓道:
    “这是圣旨,你我身为臣子,只能遵命。”
    “难道,你想因为朱棣的死,让你一家老小全部陪葬?”
    年轻将军哑口无言。
    “他们不敢杀本王!”朱棣终于明白过来,又惊又喜。
    但这喜悦,只不过维持了短短的几秒钟。
    大量明军突然从左右两翼出现,直扑朱棣骑兵侧翼。
    而在正面,由于火枪手的阻击,朱棣所部骑兵不可避免的速度变慢。
    朱棣心中大急。
    “该死,是埋伏,后撤,立刻后撤!”
    骑兵,冲起来的时候是冷兵器战场之王。
    可一旦速度慢下来,甚至完全停滞,那骑在马上的骑兵们就是一只只待宰的羔羊!
    然而朱棣刚刚准备转身,就发现自己的后路,已经被巨量明军堵住了。
    原本应该跟随在朱棣身后突进的燕军,完全进不来!
    一股寒气从头顶直接灌到了朱棣的脚底板。
    真被姚广孝说对了,是陷阱!
    在燕军本阵之中,几名将军看到这一幕,顿时急了。
    “快,立刻发兵,援救大王!”
    朱高煦更是二话不说,直接飞奔上马,犹如利箭般冲了出去。
    张玉、朱能两名原本负责统领左右翼的燕军将领,闻讯后也急速朝着中路靠拢。
    而明军左右翼,同样拼命阻拦张玉朱能的救援。
    从天空中看去,整个战场,此刻完全以朱棣率领的朵颜三卫为中心点。
    朵颜三卫之外,是无数合围明军。
    更外面,是疯狂进攻的燕军。
    里三层,外三层。
    在战场上,展开了一场惊天拼杀。
    盛庸咬牙下令。
    “全军压上,务必要杀光朱棣身边所有人,生擒朱棣!”
    朱棣奋力拼杀,在明军浪潮之中左冲右突。
    鲜血染红了他的大刀,他的盔甲,就连坐骑都被染成红色。
    然而,朱棣身旁的朵颜三卫骑兵,依旧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减少着。
    朱棣悲愤无比,高声大呼。
    “难道老天当真要亡俺!”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再度摇头。
    “帝王不可涉险,若朱棣当真死了,也只能说是活该。”
    扶苏叹息一声。
    “朱棣一死,世子朱高炽是个大胖子,次子朱高煦恐怕会很不服。”
    “说不定朝廷都不需要打到北平城,朱高炽和朱高煦两兄弟就要为了燕王大位争夺不休,生出内乱了。”
    秦始皇哼了一声,道:
    “那朱高炽肥如猪猡,真真望之不似人君。朕一看到他,就很反感!”
    大汉世界之中,刘邦让人端来瓜果,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边发出了评论。
    “哎哟哟,小项羽这一次怕是要彻底完蛋喽。”
    陈平摇头道:
    “朱棣还是太大意了,他先后两次冲击明军左右翼,只要明军主将不是傻瓜,肯定都是有所防备的。”
    萧何点头道:
    “燕军这边还是有问题的,朱棣更像是项羽,冲锋陷阵可以,但运筹帷幄差一些。”
    “若是能给朱棣一个张子房的话,燕军应该能很顺利的获胜。”
    东汉世界之中,刘秀缓缓点头。
    “朱棣,很猛啊。如此尊贵之躯,竟然身先士卒,杀到这种地步。”
    “朱允炆输给他,也不算耻辱。”
    邓禹笑道:
    “朱棣还是缺少一个军师,那个姚广孝,更像是前汉陈平类型的人物,若是有个张子房或者韩信,朱棣此战能胜的。”
    刘秀又看了一眼耿弇,示意这名爱将说话。
    耿弇表情平静地开口。
    “朱棣或许能不死,但燕军此战必败了。”
    刘秀笑道:
    “为何?”
    耿弇淡淡道:
    “燕军总体战斗力原本就弱于明军,此刻为了营救朱棣,燕军只能采取硬碰硬主动进攻的方式。”
    “以弱击强,还是这种消耗战的方式,燕军焉能不败?”
    “结果无非是败多败少的问题罢了。”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震惊了。
    “还真有陷阱啊?”
    赵光义先是不爽,然后又大喜。
    “皇兄,你看这朱棣毕竟是燕云北蛮子,连这点计策都算不到。”
    “咱们将来收复燕云十六州,应该也就略施小计,便能让契丹人大败而逃了。”
    赵匡胤闻言,顿时也高兴起来。
    大隋世界之中,晋王杨广忍不住放声大笑,嘲讽地看着一旁的太子杨勇。
    “皇兄,我刚刚怎么说来着?明军这样做,肯定是有陷阱的,你怎么就不信呢?”
    这一次,脸色涨红的人变成了杨勇。
    杨勇不敢置信地看着金幕,随后忍不住咬牙切齿。
    “这个盛庸,也太狡猾了,竟然用这种手段?”
    杨广得意洋洋,对杨勇道:
    “皇兄,你毕竟是没领兵打仗过的人,缺少常识也很正常。”
    “但父皇毕竟在这里,下次在战争这方面,还请你不要再说话误导父皇了。”
    杨广当年是参与过灭南陈之战的,杨勇作为太子则坐镇长安,并没有参与。
    杨坚平静地看着这一幕,心中对杨勇不免有些失望。
    大唐世界。
    李渊啧啧做声,有些好奇。
    “这朱棣,难道真能逃脱?”
    在李渊身旁,太子李建成哼了一声,道:
    “朱棣只不过是个藩王,竟然妄图犯上作乱。济南之败就是一个警告,如今这东昌之战,看来朱棣是必死无疑了。”
    说着,李建成不忘看了一眼旁边的秦王李世民,警告暗示的意图不要太明显。
    李世民脸色微微一变,他当然能听得懂皇兄的暗示。
    但,李世民可不是一个任人敲打的性格,立刻开口道:
    “若这朱允炆能好生对待各位藩王,又怎么可能会逼得朱棣走投无路之下造反?”
    “凡事还得讲道理不是?归根结底,大明的这个内乱,就是朱允炆这种不合格的败家子继承人搞出来的!”
    李建成闻言,内心冷笑。
    这个李世民,还怪起本宫来了?
    一旁的齐王李元吉立刻开口,给李建成撑腰。
    “二哥说这话就不对!皇帝就是君父,藩王就是臣子。君父的命令,臣子是必须听从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道理难道二哥不知道?”
    “朱允炆是皇帝,他要朱棣去死,那朱棣就该死!反抗,就是大逆不道!”
    李渊听着三个儿子不断争吵,也是头大,忍不住打断。
    “好了好了,都给朕闭嘴!世民,你说说,这一战结果如何?”
    论治国,李渊倾向于李建成,所以立李建成为太子。
    但论打仗,那肯定是李世民。
    大唐的天下,至少有大半是李世民打下来的!
    至于剩下的一小半,是李渊刻意不让李世民去打,其他人才能捡点边角料军功。
    甚至,李渊让李建成李元吉去打仗,这两兄弟还吃了大败仗,最后只能让李世民出马收尾。
    李世民定了定神,沉声道:
    “这一战,朱棣是必败无疑了。”
    金幕之中,朱棣怒吼完毕,还是只能拼命突围。
    他身边的朵颜骑兵越来越少了,而明军越来越多。
    但,就在此刻,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大王莫慌,张玉来也!”
    朱棣猛然抬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燕军大将张玉,率领一支劲卒,杀穿了明军重围,冲了进来!
    朱棣又惊又喜,在和张玉所部会合之后,立刻沿着张玉冲出来的缺口后撤。
    紧接着,朱高煦和朱能也先后领兵杀到,进行接应。
    终于,朱棣带着所剩无几的部队,成功冲出重围。
    死里逃生的感觉让朱棣心中无比畅快,回身下令。
    “快,全军撤退!”
    眼下战场形势,燕军伤亡惨重,除了撤退别无他法。
    朱高煦和朱能立刻分散前去传令,率领左右两翼撤退。
    张玉则护卫在朱棣身边,且战且退。
    朱棣松了一口气。
    这一战虽然输了,但至少也让南军损失惨重。
    下次再战,本王必然能赢!
    就在此时,一阵箭雨袭来。
    朱棣下意识趴下身子在马背上,但马上又醒悟。
    南军根本不敢伤俺,俺怕啥?
    朱棣重新直起身子,猛然瞳孔一缩。
    一支利箭不知从何处而至,准确无误地贯穿了张玉毫无防护的喉咙。
    “不!!!”
    朱棣睚眦欲裂,爆发出一声惊天怒吼。
    张玉的身体从马上倒下,栽落在地。
    朱棣跳下马,一个健步冲上去,抱住张玉。
    “老张,老张!!”
    张玉表情痛苦,双眼死死地瞪着,看向天空。
    死了。
    朱棣只感觉自己的心都要被撕裂了。
    张玉,曾经在元朝为官,后投降大明。
    和朱能两人,被朱棣仪仗为左膀右臂。
    朱棣曾笑言:“老张是俺的张子房,朱能是俺的韩信!”
    从北平起事至今,张玉每战必立下大功。
    可现在,张玉死了。
    为了救朱棣,为了给朱棣断后,死在了东昌!
    但此刻,明军已经如同潮水般追击而来。
    朱棣甚至都来不及悲伤太久,他飞快站起,将张玉的尸体放在自己的马上,一起逃命。
    南军本阵之中,还是那名年轻将军,忍不住再拍大腿。
    “大将军,就让人射箭杀了朱棣吧!就说是战场之上流矢无眼。”
    “这都有一百个机会能杀掉朱棣了!”
    盛庸咬着牙,显然也在强忍诱惑。
    在这场战争中,明军是真的有一百个机会能杀朱棣,一点都不开玩笑。
    谁让朱棣每战必然争先的?
    一轮火枪齐射,了不起再来几轮弓箭。
    朱棣就算穿着再厚的铠甲,坐骑也顶不住!
    坐骑一死,朱棣要么被后面的骑兵踩踏成肉泥,要么明军冲上去收拾掉。
    盛庸手指都掐进了掌心的肉里,但最终还是只能坚决地开口。
    “我再说一次,不可伤燕王分毫。”
    “伤燕王者,族诛,这是来自陛下的圣旨!”
    燕军撤退了。
    明军不断追击。
    但此刻,出现了一个非常诡异的情形。
    明军箭矢火枪不断发射,尽可能地杀伤燕军最后面的那批士兵。
    而哪个地方火枪箭矢最多,朱棣就立刻单人单骑冲过去。
    接着,明军立刻停止射击。
    这种情形,让许多明军气得牙齿都痒了。
    但,诛杀全族的罪名摆在这里,谁敢犯?
    没有人敢。
    就这样,燕军终于完全脱离了战场。
    金幕中,旁白缓缓浮现。
    【东昌之战,朱棣虽对明军造成大量杀伤,然而燕军同样损失惨重,更折损了麾下头号战将张玉。】
    【连续两次的失败,让天平开始急速朝着朱允炆朝廷一方倾斜!】
    大汉世界之中,刘邦目瞪口呆,半晌之后一拍大腿。
    “娘的,这小项羽也太不要脸了吧,这都行?”
    陈平也是看得瞪大双眼,过了好一会才道:
    “臣这些年从事情报工作,自认为也看透了人心。”
    “这朱棣如此肆意胆大,还真是当世罕见。”
    萧何点了点头,沉声道:
    “朱棣在折损头号战将,又打了败仗的情况下,竟然还能以主帅之身断后。”
    “虽说是朱允炆愚蠢的旨意,但朱棣断后的行动必然会让燕军普通将士们感激涕零。”
    曹参摸了摸下巴,笑道:
    “这么一说,朱允炆还真是够愚蠢的了。”
    大唐世界之中,李渊见状不由皱眉。
    “这朱允炆,简直就是莫名其妙!”
    李建成忙道:
    “就是。只要直接杀了朱棣,燕军必败无疑。”
    李元吉也道:
    “那可不?当叛徒的,就是死有余辜!”
    李世民一听这话,顿时非常地不得劲。
    什么意思,点我呢?
    李世民立刻反击道:
    “但很可惜,某些人就算当了皇帝也是蠢蛋一个,就比如这朱允炆。”
    “也难怪会被这金幕神迹之中列为败家子了,这种旨意简直就是昏庸到了极点。”
    “唉,也不知道咱们大唐会不会有人在接下来的盘点之中出现呢?”
    李建成闻言,顿时脸色一变。
    李建成当然能听出李世民的意思。
    如果李建成也被列为败家子,那李世民自然就会成为皇位争夺胜利的一方,就好像这朱棣一样!
    李渊忍无可忍,拍了一下龙椅的扶手。
    “够了,你们都是亲兄弟,难道就不能相亲相爱吗?”
    李建成和李世民看了一眼,哼了一声,同时转过头去。
    相亲相爱?
    天家无亲情!
    东汉世界之中,刘秀忍不住笑了。
    “这朱棣,还真是越看越有意思啊。”
    宰相宋弘笑道:
    “臣也是越看越觉得,朱棣多少有点天命在身的意思了。”
    “朱允炆这个不得伤朱棣分毫的旨意,简直愚蠢到了极致。”
    冯禹点头,感慨道:
    “是啊,若没有这个旨意,朱棣必死无疑。”
    “朱棣一死,这个什么所谓的靖难之役就彻底结束了。”
    耿弇面无表情地开口。
    “这盛庸也是个废物。若我领兵,纵然陛下有旨意,这朱棣也必死无疑。”
    冯禹看了耿弇一眼,笑道:
    “陛下可不会发这种愚蠢的旨意。”
    耿弇点了点头,道:
    “所以陛下能让大汉中兴,而这朱允炆只能成为盘点里的废物败家子。”
    大宋世界之中,赵光义非常激动,跳了起来。
    “皇兄快看,这朱棣又输了。”
    “臣弟明白了,或许夺取皇位的并不是朱棣,也有可能是朱允炆灭了朱棣之后国力大伤,导致大明爆发内乱,最后二世而亡!”
    赵匡胤心中微微一动。
    这个说法,好像也有点道理了。
    赵光义振奋地开口。
    “所以,朱棣这来自燕云十六州的蛮子,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引发大明内乱灭亡的引子。”
    “这个北蛮子,是必然不会获得胜利的!”
    赵普明显有些不以为然,就开口反驳了一句。
    “晋王你这个话,也未免过于想当然了。”
    “在我看来,若是那朱棣当真只不过是一个引子,就不可能得到这神迹长篇大论的介绍。”
    “朱棣,必然是击败朱允炆之人。”
    赵光义闻言,顿时对赵普怒目而视。
    “你这是什么意思,你就是想要让燕云十六州获得胜利?”
    “你就是不看好大宋!”
    听着赵光义的话之后,赵匡胤也开始皱眉了。
    这已经不是赵光义第一次这么说了。
    之前赵匡胤其实也没有太当回事。
    但现在,怎么越听越觉得,赵光义说的话有道理呢?
    一直以来,赵光义主张先北伐,赵普主张先南征。
    莫非赵普这家伙,收了契丹人的好处?
    赵匡胤心中开始怀疑了。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看着朱棣领兵撤退的这一幕,多少有些哭笑不得。
    “老四,你还真干得出来啊。”
    朱棣也是擦了一把汗。
    “父皇,儿臣虽然不知道这金幕之中的事情究竟会不会在未来发生,但儿臣要说的是,如果真发生了,儿臣一定干得出来。”
    在朱棣看来,有优势,那就要充分地发挥。
    既然朱允炆这么傻,给了一张免死金牌给朱棣。
    朱棣必然就要利用到极致!
    朱元璋微微点头,对朱棣的话表示认同。
    朱元璋也是从最底层打拼出来的人,当然非常明白有机会就要抓住的道理。
    朱元璋又转头,看了一眼朱允炆,心中越发失望了。
    “允炆啊,你究竟怎么想的?”
    朱允炆涨红了脸。
    “皇爷爷不是一直都说,希望孙儿要仁慈吗?”
    “孙儿这是在听皇爷爷的话啊。”
    朱元璋闻言,非常之无语。
    “朕当然是要你听朕的话,但你要听,就应该一开始便听,就不该对藩王们动手。”
    “结果你呢?先违背朕的话对藩王们动手,等动手到一半了,又突然听朕的话,仁慈了?”
    “你这简直就是在搞笑!”
    朱元璋当场就训斥了朱允炆。
    一件事情,不管是对也好,错也罢,选择了一个方向,就要努力去坚持。
    这朱允炆倒好,一开始要杀藩王,杀到一半,突然跑出来给朱棣一个免死金身?
    荒谬。
    太荒谬了!
    朱元璋的心中,又一次对朱允炆失望了。
    “允炆啊,朕今天,还是和你说说心里话吧。”
    朱元璋低着头,听着朱元璋严肃的语气,突然有一种非常不妙的预感。
    朱元璋淡淡道:
    “朕当然知道‘儿孙自有儿孙福’的道理,朕给你指出来的路,也未必是正确的。”
    “你想要走别的路,朕也能理解。但你走了别的路,最起码,你得坚持啊!”
    “半途而废,这算什么?”
    朱允炆的脑袋都要垂到地底去了。
    朱棣则眉开眼笑。
    刚刚看到盘点视频之中张玉的死,可以说让朱棣痛到无法呼吸。
    张玉,不但是朱棣的第一谋臣,还是朱棣过命的好兄弟!
    好在,那毕竟只是视频。
    现实之中的张玉,还好端端的活着,还在北平城之中!
    朱棣下定决心,这一次回到北平城之后,一定要跟张玉好好谈谈。
    下次要有这种危险的事情,必须严令张玉不能冒险。
    本王可以冒险,本王的好兄弟不行!
    【东昌之战,朱棣多次濒临险境。但是由于朱允炆有“毋使朕有杀叔父名”旨意,南军将士惧怕战后反攻倒算,既不敢伤害朱棣,又难以活捉,只得放任自由。】
    【但东昌之战毕竟是靖难爆发以来,朱允炆方面在野战第一次打败了朱棣,所以朱允炆也是非常高兴,将之前被李景隆连累免官的齐泰、黄子澄再度官复原职,负责指挥此战的主将盛庸更是加官进爵。】
    【此战过后,明军声势大振,再度收复了大半个河北,直逼北平。】
    【但此刻冬季来临,明军士兵多为南方士卒,对酷寒很不适应,于是盛庸决定暂时休战,等待明春。】
    【朱棣从而获得了两个月的喘息之机,至明年春,朱棣召开会议。】
    画面之中,朱棣表情明显有些疲惫。
    “诸位都来说说,俺是应该继续出兵南下,还是就此固守北平,等待转机?”
    众人面面相觑。
    次子朱高煦第一个站出来,沉声道:
    “父王,必须要打,咱们不打,南军也会过来,不如主动出击!”
    世子朱高炽忧心忡忡,开口道:
    “济南、东昌两次失利,咱们无论是士气、兵甲还是物资,都已经艰难到了极点。”
    “或许我们应该坚守一段时间,再派出使者说服其他藩王一同起事。”
    “只要有别的藩王起兵了,南军就必须分兵,咱们才能找到机会,各个击破。”
    朱棣闻言,也是难以抉择。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突然开口。
    “扶苏,你觉得该不该打?”
    扶苏迟疑片刻,道:
    “儿臣觉得,那世子朱高炽的话似乎有些道理,还是应该固守,等待转机。”
    秦始皇哼了一声,道:
    “愚蠢!朕问你,朱棣都已经和朱允炆打了两年,为何没有其他藩王起兵?”
    扶苏愣了片刻,道:
    “应该都还在观望吧?”
    秦始皇摇头道:
    “你错了。那些藩王若是真想起兵,那么在朱棣起兵的第一时间就该响应。”
    “即便是有观望者,在朱棣接连打败耿炳文和李景隆,兵临济南城下之后,也该起兵了。”
    扶苏猛然醒悟。
    对啊,朱棣包围济南城的时候,声势正盛。
    无论是谁,只要想争夺天下,那时候起兵,必然能给朱允炆沉重一击。
    为何没人起兵?
    难道是……
    扶苏冲口而出。
    “不是那些藩王不想起兵,而是他们已经没办法起兵了!”
    秦始皇脸上露出一丝欣慰表情。
    “看来你还不算太傻。”
    “朕能察觉出来,这个大明用的应该还是法家制度,和大秦相近。”
    “法家制度,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控制力!”
    “朱棣表面上虽然是藩王,但他在起兵之前,是不是被朱允炆派来的官员限制得死死的?”
    扶苏点头。
    秦始皇继续道:
    “只要朱允炆不傻,在得知朱棣占领了北平城之后,就会立刻加大对其他藩王的限制,避免出现第二个朱棣。”
    “而这场靖难之役,打了两年都没有人响应朱棣,只能证明,朱允炆确实牢牢地掌控了其他藩王的兵马,让这些藩王动弹不得!”
    扶苏心服口服,又想到一个问题,便问道:
    “那儿臣还想知道,为何朱允炆不借助这个机会,直接铲除掉那些被控制的藩王呢?”
    无独有偶,在大唐世界之中,李建成也问出了同样的问题。
    在李建成看来,藩王,尤其是像自家老弟李世民这样的藩王,那是必须要除掉的!
    李渊闻言,皱起眉头。
    “建成啊,你这个问题,问得也太傻了。”
    李建成被李渊这个吐槽弄得面红耳赤。
    李元吉见大哥被说,心中有些不服,便道:
    “父皇说这话就没道理了,儿臣也觉得大哥说得对,就应该趁机全部铲除!”
    李渊失望地叹了一口气,正准备给这两个傻儿子解惑,一旁的李世民突然开口。
    “朱棣作乱,天下藩王必然人心浮动。”
    “若是此刻再去杀掉其他藩王,那所有藩王都会被逼到墙角,不造反也只能造反了。”
    “从金幕之中来看,这大明至少还剩下十几个藩王。哪怕这十几个藩王里只有一个造反成功,也等于是让朱棣凭空多了一个帮手!”
    李渊闻言,顿时露出欣慰表情。
    还好,朕的儿子们也不是全部都傻。
    “世民,你继续说下去。”
    李世民得到父皇鼓励,越发振奋,开口道:
    “朱允炆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灭掉朱棣,为了不节外生枝,在消灭朱棣之前以稳住其他藩王为主,让他们不生事即可。”
    “这就好比,汉景帝消灭了七国之乱后,大汉朝廷获得了空前威望。”
    “于是汉景帝的接班人汉武帝,就能顺利推行‘推恩令’。”
    “那些汉武帝时的西汉诸侯王难道不知道推恩令会让他们越来越弱小吗?当然知道。”
    “可是,他们别无选择,因为这些诸侯王已经从七国之乱中深刻的认识到,起兵反抗朝廷就是一个死,接受推恩令起码还能苟活。”
    “而朱允炆灭朱棣,也是一个道理。”
    “灭完朱棣之后,大明朝廷的力量足以碾压所有藩王。”
    “到时,朱允炆是想要搞推恩令也好,还是直接让所有藩王都自杀也罢,那都是一纸诏书的事情。”
    李渊听到这里,忍不住呵呵大笑了起来。
    “世民啊,看不出来,你对这帝王心术,还是很有研究的。”
    李世民忙道:
    “都是父皇教导有方。”
    说完,李世民略带得意,看了一眼李建成和李元吉。
    李建成忍不住狠狠地翻了一个白眼。
    该死的,怎么又让这家伙在父皇面前出了风头!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饶有兴致地开口。
    “这朱棣看来是真的穷途末路了,二弟啊,你觉得他会再度主动出兵吗?”
    赵光义此刻也是胸有成竹,闻言笑道: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朱棣已经连败两阵,要是第三次再主动出击,那就是取死之道了。”
    “臣弟现在无比确定,朱棣只不过是一个引子罢了。”
    “朱允炆确实会把大明搞崩溃,但绝对不可能是朱棣登基这种结果!”
    赵普斜着眼,看着赵光义。
    本想嘲笑几句,但赵普又感觉赵匡胤看过来的眼神不太对,还是算了。
    东汉世界之中,刘秀也是饶有兴致地开口。
    “诸位爱卿,你们怎么看?”
    邓禹和耿弇对视一眼,耿弇示意邓禹开口。
    于是邓禹便笑道:
    “朱棣若选择死守北平,那他就真的死了。”
    “若主动出战,还有一线生机。”
    刘秀眉头一挑,道:
    “此言何解?”
    邓禹道:
    “燕军一败再败,其实已经没了退路。”
    “这种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主动出击,争取死中求活。”
    刘秀摸了摸下巴,道:
    “可连败两阵,主动出击也很困难吧?”
    邓禹笑道:
    “陛下要注意到的是,明军虽然连胜两场,但实力折损同样也是极其严重的。”
    “臣断定,燕军和明军之间的实力差距,并没有被拉开,依然还是燕军四明军六的一个情况。”
    “但明军连胜两场,必然会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这种情况下,燕军若是以哀兵必胜的姿态出击,极有可能会一举逆转局势,获得胜利。”
    刘秀点了点头,笑道:
    “那就看这朱棣究竟是想死,还是想活了。”
    画面中,朱棣将目光投向姚广孝。
    “和尚,你来说说。”
    张玉死后,朱棣身边唯一的谋士就是姚广孝了。
    姚广孝目光平静,淡然道:
    “大王若守北平,必死无疑。若出战,还有唯一活路。”
    朱棣扬眉道:
    “何解?”
    姚广孝道:
    “哀兵必胜!”
    朱棣大笑,直接起身。
    “好一个哀兵必胜,真真是说到俺心里去了。”
    朱棣虎目注视南方,双目之中烈火熊熊。
    “那盛庸,先是在济南暗算俺,又在东昌杀俺兄弟张玉,着实可恨!”
    “这一次,俺定要好好的和他算一算这笔血债。”
    “传令下去,明日起,全军开拔出征!”
    画面一转,燕军浩浩荡荡的开拔,离开北平城。
    朱棣一身戎装,转头看着面前的世子朱高炽,示意朱高炽过来。
    等朱高炽来到后,朱棣附耳道:
    “这一次俺出征,要么赢,要么死。”
    “若俺和你二弟都死在战场上,你得到消息之后立刻带着你娘亲和所有弟弟妹妹出海,去南洋吕宋岛。”
    “俺已经让姚广孝在那里秘密安排了一套宅子,船也给你安排好了。你就住在那里,隐姓埋名,一辈子都不要回来!”
    朱高炽张大了嘴巴,胖脸上满是震惊表情。
    朱棣看着这胖儿子的啥模样,顿时有些气不打一处来。
    “听清楚没有!”
    朱高炽连连点头。
    “儿臣记住了。”
    朱棣哼了一声,拨马转身离开,渐渐在画面中消失。
    字幕缓缓浮现。
    【朱棣此次出征,心中已经抱着必死之志。】
    【那么问题来了,这会是朱棣的最后一战吗?】
    大汉世界之中,刘邦啧了一声。
    “这小项羽,真就到此为止了?”
    “朕……怎么有点不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