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二章 四合院里的老中医(上)
作者:墨落皇朝   四合院里的老中医最新章节     
    第922章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风雪夜之中,早就结束收尾工作的李胜利,也带着一大群人登上了一架崭新的安-124。
    这里面有李胜利、有丁岚、张英等人,也有机组跟地勤维护人员的家人。
    夜色之中,目送李胜利乘坐的飞机升空,张山虎也带人消失在了雪夜之中。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北边的特工暗战再次升级,当北边跟老美焦头烂额调停的时候,李胜利已经在马店集,指挥起了王家老宅的迁移。
    与北边的混乱、无序不同,国内的寒冬已经渐渐接近尾声了,虽说争论还在,但经济的复苏已经开始。
    跟北边的边贸,也换来了大批的尿素,如今虽说还在冬日之中,但来年的丰收,还是一眼看得到的。
    经济发展,城市就要扩张,马店集留与不留市里还在考虑之中,但李胜利这边却无需考虑。
    再不搬走,王家老宅这样的宅子,是需要挂牌保护的。
    将王家老宅这类宅子搬到依山傍水的洼里,连同王家在洼里的避暑别业,那边就是王家传承的根子了。
    正经迁移一座老宅,要简单弄,很简单,三两个月,也就迁走了。
    但要正经来弄,就要旷日持久了,好在,马店集这边的建筑合作社,有一个足够庞大的古建团队。
    李胜利在工地看着,也是要跟王芷一道起出老宅底下的藏金。
    与李胜利想的还有不少不同,地下起出来的藏金、藏银,当年的价值虽说不少,但剩下的多半都是银元。
    之前李胜利起出的那些藏金,已经算是王家老宅的绝大部分财富了。
    这次迁移王家老宅,李胜利也没打算原样藏金,因为以后就有文物法了,藏金不算是自己的财富。
    就跟西北的一则笑话似的,当年风雨之中,一家人整修下水道的时候,起出了大笔的藏银。
    上缴之后,得了一张奖状奖励,如今当年的经手人,村支书一家,已经在城里开起了厂子。
    最初的本钱,就是昧下的部分藏银,这虽说是笑话,但也是现实。
    杜娇阳在海外收割而回的现货黄金,虽说大部分存入了银行,但上面点头之后,还是留下了一部分。
    这次重建王家老宅,李胜利也会建上几个密室,将当年起出的藏金百倍偿还,一同偿还的还有王家的御医传承。
    “胜利,紫苏那边高不成低不就得,你带带她?”
    到了如今,斜襟在城里渐渐地不流行了,王芷也换了一身跟李胜利差不多的高领对襟,在男人身边说出了自己的小心思。
    “说什么瞎话?
    让她出国去学西医吧!
    将来的中医想要走出新路,西医还是要学的。
    给她说,只要不是外国人,她找什么样的都成。
    即便找了外国人,最好也别生人家的孩子,不好!”
    中医,现如今的基础已经算是稳了,不稳之处,就是西医发展所带来的冲击。
    李胜利不想去学西医,但函授学校那边,已经开始派遣留学生出国去学西医了。
    函授学校在留学生的选择上,也是绝对森严的。
    有中医天赋的不会外派,只有基础相对牢靠,岁数相对年轻的学员,才有出国学习西医的机会。
    偶有天赋出众的留学生出去,那也是有根底跟家学的。
    不是名老中医之后,不是关系户的子嗣,想要学懂了中医之后出国,李胜利这边也是有重重障碍的。
    至于老邓这类中医界的顶流,李胜利这边的说法也是明确的,任何情况之下都不允许出国。
    一线中医院那些被派出去交流的中医师,回来之后,想要再进中医基地,也是没那资格的。
    许多事,总要防患于未然的。
    “唉……
    你说的,她一定会听的……”
    对王芷而言,什么女儿、儿子以及传承,都不如眼前的男人重要。
    李胜利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才是王芷的一切。
    “你不要误导她才好……”
    对于王芷,李胜利也不好说重话,仅是这么一句就已经让她瑟瑟发抖了,说重了,又该肝气郁结了。
    回来之后,虽说重又换上了那身老对襟,但李胜利的状态依旧是紧绷的。
    倒不是因为常年治疗辐射病的原因,而是因为北边继承遗产的事儿。
    特工暗战损失几千人,也是李胜利没曾想到的。
    与身处一线相比,他还是更适合在背后出谋划策。
    各方人员在北边的土地上,因为神经紧绷的缘故,一次次的血债累积下来,各国的损失都很惨重。
    在袭杀老美经济专家团之初,他确实没想到这样的结果。
    如今北边秩序全无,特工暗战,也延续到了各类劫掠团身上。
    杜娇阳跟钮璧坚的经济团,也团灭过几次了。
    好在他们在黑海岸边的疗养院有基地,派出的都是执行者,经济技术类的专家损失不多。
    老美、欧美跟华尔街的专家团就很凄惨了,只要是去了莫斯科的,很难全身而退。
    如今战火已经沿着北边烧到了老美跟欧美的腹地,在资本的推动之下,各类报复行动也在各国各地上演。
    无非跟北边一样,在当地雇佣克格勃精锐之后,到了老美或是鬼佬本岛,就是一通嘎嘎乱杀。
    这里面有欧美老牌财阀的报复,也有游荡财阀的反制,还有杜娇阳、李胜利这类在一旁看戏的人推动。
    针对各国经济专家、银行家的暗杀行动,也在国际上愈演愈烈。
    黑海岸边,有托师驻守算是难得的净土,当然国内更是绝对的净土。
    自打米高扬的技术资料回国之后,关口附近的戒备等级,不知涨了多少。
    如今但凡是外国人,都会给他们安排相应的监控人员,一旦做了不该做的事,无论大小,都会被无限期羁押。
    羁押的时间节点,最低也要到北边风停雨歇之后,至于这些人无辜与否,那也不是他们说了算的。
    对外国人如此,对国内参与密事之中的技术人员也是一样。
    二十年内不准出国,这就是铁律了。
    这个铁律,不仅上边在执行,新怡和、杜娇阳跟钮璧坚也是一样。
    出去很简单,能不能落地,就很难说了。
    李胜利想要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但事与愿违。
    王家老宅底下的东西还没起完,轧钢厂的李怀德就来了。
    见到李胜利之后,李怀德也有些发懵,刚刚进马店集村,他可是过了两道卡子。
    而且两道都搜身,即便是老李见的是自家厂子的子弟,卡子那边跟来的人,依旧双手插兜。
    这架势老李也不是不熟悉,正经捕俘的架子,来人揣在大衣兜里的两只手,必然是右手大五四,左手捕俘刀。
    刀子捅不过来,指定要挨上两枪的。
    “我说胜利,你这架势,级别可是不低。
    给我说说救援的事儿呗?”
    为了拉近距离,李怀德也开了句玩笑,如今的小李,也是正经八百的医疗专家。
    “厂长,有些事少打听,知道多了没啥好处。
    你问了,我说了,以后你就要被监视居住了,规矩是我定下的。
    我总不能自己打自己脸吧?”
    李胜利的话,如果王前进在这听到,指定认为是这孙子在瞎瑟。
    但对李怀德而言,李胜利的话,就是正经的衷告了。
    带警卫,还真是李胜利立下的规矩。
    不仅是他,包括造飞机的马老、陈工、吴工在内。
    平时工作的时候,他们的办公室之外,厂区之内,至少有一连的警卫人员。
    单独外出,则是至少三辆车,一个班的警卫。
    李胜利在北边开了暗杀专家,这种不太好的开篇,以后这边的技术人员,就不能跟之前一样轻车简从了。
    这还是李胜利回来之前的提议,只要是有一定成就的专家,行走坐卧,必须有专职警卫员,而且每班必须两人以上。
    一旦出行,必须是一个班的警卫跟随。
    而且,同类型的专家,也不允许出现在相同的交通工具上。
    专家间的交流会,尤其是关于苏式技术的专家交流会,必须在地下掩体之中举办。
    李胜利的这些建议,虽说靡费不少,但上面也不得不同意。
    因为在北边,杜娇阳跟钮璧坚,以及华尔街的流浪财阀,对老美官方经济专家、技术专家的暗杀,也是花样百出的。
    他们在北边甚至用过萨姆6这样的防空导弹,袭杀专家的座机,或是专家所在的别墅区。
    什么诺奖得主,领域权威,在子弹面前,跟普通人没啥两样,也是一枪两孔的货色。
    这也是欧美各国执意要进行特工暗战的原因,因为前期欧美损失的可都是领域内的绝对权威。
    什么科学人才,什么未来,在利益面前一文不值。
    按照李胜利对张山虎的说法,不是咱们家的专家,那就不是专家。
    谁知道这些专家回去之后,会研究出什么新的经济战法,或是新的军事装备?
    李胜利这边指挥杜娇阳、钮璧坚出手的机会也很微妙,正是老美摸底北边技术的时候。
    跟北边的崩塌相比,老美的军事技术专家,虽说只损失了百十号人,不算是太大的损失,但就军事技术领域而言,也足够老美军方,心疼上十几年了。
    因为再培养一批这样的人才,最少是十几年之后的事儿了。
    许多事儿,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些事跟国内扯上关系,无非就是白天鹅归属揭晓的时候。
    虽说离着这个时间节点还有几年,但防备还是要做在前面的。
    现实的例子摆在面前,上面即便心疼耗费,也必须把警卫工作做到位。
    除了贴身的警卫之外,西南、西北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方圆百里的禁区。
    这些可不是挂着牌子的禁区,而是有驻军、有高炮、导弹、坦克,跟完备地下工事的禁区。
    将将废弃没几年的一些厂区,如今又开始活跃了起来,只是戒备等级比之前高了太多。
    “!
    那我就直接说事儿了,说完了我就赶紧走。
    粤海鹅城那边,八九年的时候,来了麦克阿瑟的侄子,说是要投十亿美刀,建一座汽车城,亚洲最大的那种,名字叫做熊猫汽车。
    当年急需这笔投资,但也做过调查,正经的老美企业。
    人当年也投了两亿五千万美刀,开始了厂区建设。
    只是当初说好的所产汽车外销,这厂子建到现在,他们就变了两次卦。
    起初说的是部分汽车内销,后来见我们经济形势不好,他们又提出让我们将整个市场,让给他们三年。
    这话说的轻巧,上面自然不答应。
    这不熊猫汽车也就搁置了,但市场在鹅城的投入不小。
    知道那边的房价涨到多少了吗?
    市区最高价一万一每平米,这价在四九城,也够买间屋子了。
    厂区所在的镇子,人口也由两万一下暴增到二十万。
    这不熊猫汽车那边的妄想被上面驳了,人家就出言威胁。
    上面的意思,是让轧钢厂,在鹅城接下他们的烂摊子,打造汽车城。
    咱们这边调查数次都没问题的厂长金昌源,经杜小姐调查,是南韩来的教团资金。
    究竟是不是,上面也没给个定论,但人家趁个十亿二十亿也是真事儿。
    年产三十万辆汽车的车间,也是实打实的,仅是一个组装车间,就占地二百四十亩呢!”
    李怀德说起熊猫汽车,算是比较客观的,没加自己的想法。
    李胜利听完之后,问道:
    “接不是不能接,但我想问问怎么接?
    这是烂摊子,不管他们的车间是否跟咱们的车间匹配,都是不匹配的,所以不管他是投了两亿还是二十亿,都不可能给他们原价的。
    再有就是,当地不上不下的那些投机资金怎么算?
    咱们现在过去,是不是要接受当地的高房价?
    我的意思,简单!
    跟上面说,按照市场的规矩来,按照所签的合同来。
    他们的钱投了,那是他们的事儿,他们的动机不纯,给我们的投资也造成了损失。
    我看还是给他们所有人一个期限,不成就罚没吧!
    都这么搞,搞一处烂尾一处,也不是个事儿。
    我看以后的地产跟投资合同之中,要签上这么一条,投资成功,皆大欢喜。
    投资不成功,我们也不会任其烂尾,他们又能力自救,就让他们自救,没能力自救,我们就要接管。
    至于前期的债务,那是他们自己的事儿。
    投资不是投机,都这么玩,银行也会被投资拖垮的。
    你跟我来,咱们写一个详细的细则,正好借熊猫汽车的风,扫一扫各地的烂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