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成药推广(上)
作者:墨落皇朝   四合院里的老中医最新章节     
    第718章成药推广
    “李先生,我观法条细则,许多也是跟西医有关的。
    李先生有心了,没曾想我的一句‘经世济民’,真的能引出先生经世济民的手段。
    我们的相识虽说缘于误会,但也是缘分。”
    能坐在会诊室里的,除了李胜利、王前进郎舅之外,不是学霸就是背功能手。
    这也是医学一途,学有所成的基础。
    李胜利的法条,老吴看过医师法跟卫生法之后,也不由的起了感慨。
    说着,老吴带着兄弟小吴,起身又要一躬到底,李胜利受了一躬之后,再受第二次,就过了。
    索性借势从王前进身边站起,跟吴氏兄弟客套了几句,又坐回了会诊室正中的位置上。
    “吴博士、吴老,当然还有蒲老、岳老,法条的事,我目前也在推进试行,具体能不能过,还得两说着。
    到了中医界,史老、蒲老一碰,加上岳老一行,以及山上村的名老中医,就可以决定中医界的走向。
    借着老吴给的机会,李胜利终是生生将话题,扭到了领导病情之上。
    面对具体的病症,李胜利这边中医、西医也是分的清楚,话虽说不好听,但也是事实。
    原因无他,无论是二吴还是老顾,都是做出过贡献的人。
    吴老,这次聚首,我主要还是为了领导病情。
    而且跟蒲老、岳老一起拿出了补益的方案,只是因为过于靡费,没有被办公室采纳而已。
    “这个无需吴医生透露,我在数月之前,就辩证了领导的血淋之症。
    真要说中西医的大局,老顾二吴,加上陆总的老王,虽说份量够了,但人数不够。
    我的意见就是,无论是传承久远的中医,还是得自国外的西医,都要与时俱进、跟实际情况相合的。
    这跟五八年的五老上述差不多,部里、司里的团结中医对中医界不利,老中医们就会直接撇开部里、司里跟位置更高的人说话。
    说句难听点的,仅是蒲老、岳老一行,也有这样的本事。
    不管是中医界还是西医界,其实都是治病救人的医界。
    因为他们占据了中医界硕果仅存的大医家之中的一多半。
    这类带着肾毒性的西药,越用越会加重病情,治疗的效果,还真不如硬挺着呢!
    “李先生……”
    如今西医面对淋巴癌,除了消炎药、止血药之类,也没什么特效药。
    无论是中医西医,如果还有其他补充,都可以归为书面,之后总结一些,挑选合理的来填充法条。
    接了话茬,老吴这边也是谨慎有加,并不会因为李胜利的出发点,多余的透露什么内幕消息。
    中医的血淋症,虽说在范围上不明确,但也有相应的药物应对。
    能不用西药,就不用西药,西药伤肾,我们中医所说的肾是包括膀胱这些泌尿系统的。
    “此事,我家二弟隐晦的提过,但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
    许多事,可以借助四人推动,但四人也没有拍板的权力。
    “吴老,李胜利即可,若是亲近,叫一声‘胜利’更好,预祝咱们的合作,能以胜利收官。”
    我请吴老兄弟过来,就是为了让吴老递话给吴医生,在用药上要慎重一些。
    病症不显跟病症已显,我们中医的用药,还是大不相同的。
    因为谢陈两位老将帅之事,老爷子也明确做了批示,领导的病,不准开刀动手术。
    实话实说,没了手术手段,你们西医对膀胱癌的治疗,远远不如我们中医的治疗手段丰富。
    之前,让蒲老、岳老送去的西洋参,可以加大一些用量,这比用什么西药抑制癌细胞效果都要好的。”
    失了活力跟约束,无论是中医、西医,都很难发展好了。
    之前蒲老、岳老的治疗方案,现在是不能再用的,想要用中药,还需仔细辨证施治。
    西医跟中医不同,各地的高手不少,统合的难度也更大。
    西医这边就不同了,他们要听司里的命令。
    如今领导办公室,掌管调度,领导真的倒下了,许多事可就难办了……”
    这次算是咱们中西医的第一次碰头会,该说的没说,不该说的却说了很多。
    中医重传承资历,不重位置,哪怕是中医司令,在城里医界说话,也不如一个史老好使的。
    如今领导已经确诊了血淋症,也就是西医说的膀胱癌。
    即便清楚,也不能给李先生说的,原则问题!”
    老吴这边再称呼李先生,李胜利这边也是不接的。
    中医界才不管你部里出了什么条款呢,几个老中医一碰头,就敢去给你上眼药的。
    医界要与时俱进,就不能存在一些僵化的法条,更改或是说变化,才是基础,才是重中之重。
    吴家老二真走领导的关系,大概率是要被批评的。
    换成西医,怕是吴家四杰也不敢这样的,而且也没有这样的渠道。
    他一个小年轻,确定各自位置的时候,叫一声先生倒无所谓,平常这么叫,就太过托大了。
    “也好!
    胜利,你这边贬低西医,我这边还是有话要说的。
    我们兄弟学的都是西医,我家二弟,留美时学的是肿瘤一科,针对膀胱癌这类病症,西医还是有特效药的。”
    听着老吴改口之后的质疑,李胜利摇了摇头,癌症的特效药?
    再过一甲子,也是骗子居多的领域。
    跟中医治不了肺痨,但对肺痨初症手拿把攥一样,西医一样也治愈不了癌症。
    许多癌症的康复者,大多也不是治好的,而是靠命硬撑过来的。
    说肿瘤能治,李胜利也信,说癌症能治,那就不叫癌症了。
    将一些良性肿瘤归为癌症,作为治愈案例,这茬不仅西医有,中医也是不老少的。
    市场化,为了圈钱,或是尝到了圈钱的甜头,接下来就该是做局行骗了。
    这茬也是不分中西医的,有些时候,中医做局的更多,西医起码还有消炎药跟放化疗不是?
    “特效药?
    吴老,您怕是小瞧了癌症。
    西药也很难摆脱肾毒性这一关。
    中医所谓的肾,是结合膀胱一起说的,生化皆有。
    肾毒性一节,就是领导病症的关隘。
    不提这一节,我跟蒲老、岳老的用药方案可就多了。
    病症到了膀胱这边,属于下三焦的毛病,解决不了肾毒性,这药物越用病症越重。
    膀胱癌或是血淋症,这就是跟治疗自相矛盾的一种病。
    不治或许真的会更好一点……”
    李胜利说完之后,不仅二吴的脸色变的很差,老顾跟老王那边也是一样。
    至于蒲老等人,更是一脸讪讪,他们这些老汉,对于领导的病情,中医会诊,就有几十次了。
    虽说没有领导在侧,但各种方法,蒲老等人也都论证了一遍。
    结果跟李胜利说的差不多,与其提前用药,不如用兵来将挡、水来土囤的治标之法。
    涉及到了治本,就要用泄下类的药物,用了这类药物,就要增加下三焦运化的压力。
    领导这病,也是在治与不治之间,让一众老汉掐断了胡须。
    “胜利,这……”
    老吴这边还要再说什么,见两人之间的话题,有向中西医之争转变的态势,蒲老这边就开了口。
    “吴博士,胜利起初就是辩证无误的。
    此病,如胜利所言,病症显现的甚急。
    我跟小岳去给领导会诊的时候,领导也说过,他平常不得病,这次怕是要生大病了。
    只是,我们之前的估计过于乐观了。
    谁曾想,办公室那边会因为花费的问题,搁置我们的中医治疗方案?
    领导的下三焦水汽运化,已然失调,别说是有肾毒性的西药了,就是补益类的替代药,我们都不敢随意使用。
    水汽运化,涉及身体的方方面面,吃的、喝的不成,都给肾气运化造成负担。
    你张口就用西药控制,没有毒副作用还好些,有了毒副作用,不啻饮鸩止渴。”
    做过保健医的蒲老,对西药的肾毒性,也是有所了解的。
    跟领导不同,蒲老做保健医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用中医的。
    因为中医也是有实际效果的。
    许多病用了西药之后,身体的亏虚也是很明显的。
    而用中药,一个感冒,解表加上补益,会让人有种越病越强壮的感觉。
    发烧之后尤其如此,要说中西医之间的对比,其实在感冒一项上就有明显的区别。
    中医用药之中,就能加上一些后续的补益,不会让人有种大病初愈的亏虚感。
    人的岁数越大,同样用过中医、西医之后,身边有手艺差不多的中医,多半的选择还是中医。
    如果谈及补益,就非中医莫属了,硬不起来都能让你再硬起来,现在可没这类特效药的。
    “蒲老、史老,现在谈这些没用。
    咱们该谈的是医疗方案,但吴医生不在现场,咱们谈了也是白谈。
    吴老,可否递话给吴医生,我们见一面。
    或者让吴医生找办公室的杜主任说一下也成,那是我丈人。”
    李胜利把杜老爹是他丈人一节说了,也是取信的手段。
    这时候,自然不能说是前丈人的,说这个就适得其反了。
    “那我知道了,今天我就联系一下泰然。”
    老吴这边还真是知道杜老爹,一听李胜利是人家女婿,许多事就好理解了。
    “胜利,你们的事有了眉目,我的事呢?
    脊灰……”
    见狠人老顾开口,李胜利还是没让他把话说完。
    现在这年月,也只能这样糊弄自己了,明明知道是什么事,但李胜利就是不想去听。
    听了就难免意难平,就跟医院要保证城市的需求一样,农村是个不怎么好说的话题。
    “顾博士,还是按刚刚说的,您做份报告。
    这是关于儿童的问题,吴博士、吴教授联名吧?
    我来找人递交上去,有些事总要逼一逼的……
    除此之外,几位还有什么别的成药推荐吗?”
    李胜利把老顾的话逼了回去,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羚羊角、水牛角、甚至于羊角之类,代替解热的药物,也只是一时之需。
    角粉镇静解热,只是治标的法子,下面要的是治病的药物。
    别说是羚羊角了,既是拿着牛黄、犀角下去,也不如一味小儿至宝锭的效果。
    羚羊角、牛黄、犀角那是应急用的药材,小儿至宝锭则是治病的药物。
    病治不好,牛黄、犀角,也只能应一时之需,解决不了问题的。
    赤脚医生手里的药物太过单一,也是个问题的,医疗条件的改善,就得从药物开始。
    对医者而言,什么消毒的器械、药箱之类,那都是外物,真正合手的东西,是药物。
    没有药物,就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一样,仅靠针灸跟推拿、按摩是治不了常见病的。
    工业发展需要钱,下面的农村,医疗环境的改善一样需要钱。
    在李胜利看来,西北那边的东西已经有了,如今的工业不如农村医疗环境的改善重要。
    如果办公室那边不同意,也只是一时的,因为秋收在即,药材的秋收也是一样。
    李胜利递上去的报告如果不通过,新怡和那边,就会跟药材公司谈条件的。
    没有钮璧坚点头,中药材的出口,在港城也是行不通的,这就是坐商跟海盗团的经营之道了。
    现在有些条件虽说确实也不具备,但李胜利也没办法,在一行言一行,工业跟他这个中医师无关。
    “我看小儿至宝锭就够了,再多,费用就很大了!”
    老顾这个狠人,也是会取舍的,之前听到李胜利说了很多中成药。
    想来推的中成药多了,他的糖丸就要受影响,所以忙不迭的就要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