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钟山、孝陵
作者:听风煮雨夜   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最新章节     
    第226章钟山孝陵
    隆隆的马蹄声继续响起,明军的骑兵呼啸着杀来。
    如同虎入羊群般,就这么径直冲杀进了清军的阵列中去。
    明军的骑兵奔驰驱策,马刀翻飞,鲜血飚射。
    马背上的骑士挺起长枪,瞄准正在逃跑的清军的后心,毫不留情的进行捅刺,肆意的收割着生命,扩大着战果。
    清军兵马被掩杀的节节败退!
    相互践踏之下,死伤数字翻着番的往上涨。
    方山的山脚下,很快便躺满了清军的尸骸。
    崇椿带着清军残兵,在一队八旗兵的舍命掩护下,撤出战场,然后返回了方山。
    等他一清点兵额,发现自己手底下的兵马和刚下山时相比,已经只剩下了不到一半。
    也就是说,就是这下山的片刻功夫,方山的清军直接折损过半。
    这样的伤亡速度,实在是太过触目惊心。
    崇椿站在清军大营内,眺望着方山下的明军给战事收尾,打扫战场,处决战俘。
    心脏不由得一阵绞痛。
    因为,现在战场上被杀掉的那些人,可都是他大清的国族啊!
    另一边,牛首山方面的清军也是吃了亏。
    但是,由于察泰的战争经验要比崇椿这个太平将军多很多,再加上他昨日企图发兵增援方山时,已经在明军的骑炮协同之下吃了一次亏。
    是故,察泰这次学聪明了。
    提前命人准备了一批简易车,让人推着战车去增援凤台门。
    关键时刻,战车既能抗炮击,又能防御骑兵,可谓是一举两得。
    也正是因为如此,察泰所部虽然也在明军的阻击下受挫,战败退回了牛首山。
    但却主力不损,依旧拥有着相当的战斗力。
    ……
    另一边,南京城内!
    明军已经成功夺取了凤台门,聚宝门的控制权,开始实际控制南京城防。
    凤台门的守军被明军内外策应,前后夹击,直接便崩溃了。
    随后的聚宝门明军也是没费多少手脚,便成功拿下。
    在控制凤台门和聚宝门之后,大量的明军开始涌入南京内城,向着两江总督府,这个清军的指挥中枢杀去。
    而与此同时,两江总督府方面也是接到了明军入城的消息。
    “舒相,高总督,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了!”
    “江宁城防营副将左国梁投降明贼,带人献城,明贼从凤台门进城了……”
    舒赫德闻言,忍不住眼前一黑,脚下一软,差点直接瘫坐在地上。
    舒赫德现在人挺麻的。
    现在,他这里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方山不用增援了,因为大明暂时结束了对方山的攻势。
    坏消息是大明已经打进江宁城,江宁要完了!
    真特么完犊子啊!
    “逆贼!逆贼!左国梁这个逆贼,老子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诛其九族,啊啊啊……”
    “左国梁所部的那些旗人呢?为什么没有向本督示警,为什么没有制止左国梁那贼子背叛?他们都死光了吗?还是说他们也都背叛了大清?!”
    “该死,都该死啊!”
    高晋在得知消息之后,愤怒的大吼。
    他十分痛恨左国梁的背叛,觉得若非是左国梁背叛,江宁的战局断不至于发展到如今这种地步。
    当然了,高晋更加痛恨,且不愿意相信的,则是左国梁部下的那些旗人也背叛了大清,背叛了祖宗。
    只是,高晋即使再不愿意相信,也只能接受现实。
    因为,他心里清楚,若非左国梁所部的旗人也都背叛了大清,左国梁此贼子断然是做不到献城的。
    最起码,也是有一部分旗人背叛了大清……
    舒赫德脸上的表情满是呆滞,看着自己面前的舆图,他张了张嘴,却是什么话都没能说出来。
    倒是一旁的高晋很快从暴怒中恢复了镇定,开口喝问道。
    “现在明贼打到哪里了?”
    那名传令兵闻言,苦着脸说道。
    “明贼自凤台门入城,又攻打聚宝门,现在聚宝门同样易手,明贼大兵已经打进内城来了!”
    “根据探报,明贼大兵正在向两江总督府杀来,情况危急啊!”
    闻言,高晋和一旁的舒赫德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神中的凝重。
    思索一阵,高晋咬牙道。
    “传令下去,我等尽快撤离两江总督府。”
    舒赫德闻言,开口询问道。
    “撤往哪里?”
    高晋深吸一口气,将目光向着钟山的方向看去,然后开口说道。
    “钟山,明孝陵!”
    说罢,高晋开口解释道。
    “明贼之所以战无不胜,其火炮犀利便是最主要的原因。”
    “本督倒要看看,我军撤到孝陵去,那明贼太子敢不敢对着孝陵开炮!”
    高晋实在是被明军的火炮给打麻了,是故,准备要拿老朱同志的坟头当护身符。
    他不信明贼太子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孝陵开炮!
    只要明贼的火炮无法发威,那高晋就有信心依托孝陵做最后的抵抗,尽可能的给明军造成杀伤。
    舒赫德闻言,用力点头道。
    “如此也好,如此也好!”
    “明贼想要取我大清的江宁城,我等便要磕掉他的满嘴大牙!”
    ……
    朱靖骑马通过凤台门进入南京外城。
    他才刚进城,左国梁第一时间便前来拜见。
    左国梁,格勒浑,瑞宁等降将齐刷刷的跪在朱靖马前,齐声叩首道。
    “罪将等拜见太子殿下!”
    在朱靖面前,几人的身体都是在肉眼可见的颤抖。
    但是颤抖的原因却是各有不同。
    左国梁是因为兴奋和激动,他在满清这边本来就是副将,再加上这次的开门投诚之功,他觉得自己在大明这边,混个总兵应该问题不大。
    而格勒浑和瑞宁等人就是因为忐忑和害怕了。
    虽说朱靖事前已经答应了,会对他们这些献城有功的旗人网开一面。
    但现如今南京城的城门已经对明军大开,朱靖会不会卸磨杀驴,翻脸不认人,他们心中也没底。
    朱靖见此,翻身下马,伸手将左国梁搀扶了起来,开口说道。
    “左副将献城有功,何来罪过?快快请起!”
    “待孤向陛下替左副将表奏功劳,相信朝廷定然不吝重赏,官职,爵位,金银,田亩,应有尽有,我大明绝不亏待任何一位功臣。”
    左国梁见此,再次跪地叩首道。
    “罪将谢殿下大恩!”
    “大明万岁!”
    朱靖微微颔首,然后开口说道。
    “左副将不必多礼,随孤一起入城吧!”
    语罢,朱靖便翻身上马,让左国梁在他身边与他并辔而行,往内城的方向而去。
    在朱靖离开之后,格勒浑和瑞宁等人依旧跪在地上,不敢起身。
    在几人心中忐忑越来越盛的时候,他们的面前出现了一双皮靴。
    抬头,他们便看到了一张满是温和笑意的脸。
    张进脸上浮现出一个温煦的笑容,开口说道。
    “太子殿下说了,念在你们献城有功的份上,过往种种,既往不咎。”
    “从今日起,你们这些旗人可以以普通百姓的身份,生活在大明治下,不会有任何人去刻意欺压或是针对你等。”
    “这是太子殿下金口玉言做出的承诺!”
    “尔等还不领命谢恩?”
    格勒浑和瑞宁等人闻言,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
    几人对视一眼,开始砰砰的磕头。
    “草民谢太子殿下恩典,太子殿下洪福齐天,福寿万年!”
    “草民谢太子殿下恩典……”
    张进清清嗓子说道。
    “几位暂且随我来吧,南京之战虽大势已定,但城内城外还有不少清军在负隅顽抗,接下来们就暂且跟在我身边的,以免被误伤。”
    “稍后我会命人随你们去将家眷接来……”
    ……
    朱靖和左国梁并辔而行,一行人还未抵达聚宝门,便见远处奔来一名明军哨骑。
    哨骑来到朱靖面前,开口说道。
    “启禀太子殿下,我军前锋已经夺取两江总督府,鞑子残兵向钟山方向逃窜!”
    此言一出,朱靖脸上的表情陡然变换。
    意识到了不妙。
    鞑子为什么要往钟山跑?
    钟山有什么?
    朱元璋的坟头啊!
    坏了,鞑子是奔着老朱的坟头去的。
    朱靖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脸上的表情不免有些着急,当机立断的开口说道。
    “传令给我军前锋,让他们给孤咬住清军残兵,不可让鞑子惊扰了太祖爷的陵寝……”
    话说到一半,理智回到高地,朱靖知道这不现实,是故接着说道。
    “罢了,钟山那边的战事暂且以围困为主,莫要贸然东边,不可惊扰太祖陵寝。”
    “再传令给我军各部,尽快肃清南京城内的残敌,控制南京城的秩序,然后调集兵力,先给孤拔掉城东的汤山上的闵浙清军。”
    “然后再去打下方山和牛首山!”
    打仗嘛,柿子当然要捡软的捏。
    既然牛首山和方山上的清军棘手,那明军便先解决掉汤山的清军。
    然后再集中兵力,去啃下方山!
    最后再打最难啃的牛首山!
    而逃往钟山的清军残部??
    呵呵,那不必着急。
    追得上就追,追不上拉倒。
    等大明控制住南京的城防,逃去钟山的清军残部,大明围也能围死他们!
    至于说老朱的坟头怎么办?
    朱靖觉得问题不大,老朱的坟头都沦陷胡虏之手一百多年了。
    康麻子甚至还在他老人家面前贴脸开大,立了块治隆唐宋碑。
    既然如此,那也不在乎再多个一天两天的。
    清军残部逃亡钟山,最差的结果,无非也就是老朱坟头的地面建筑受损而已。
    大不了将来他拆清东陵和清西陵的木料来给老朱重修就是了!
    相信老朱应该也不会有意见的……吧?
    “阿嚏!”
    一阵深秋的寒风吹来,朱靖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哈欠,缩了缩脖子,感觉背后有点发冷。
    忍不住开口催促道。
    “快去传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