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 皇家海军可伸出援手,炮击舟山吴军!
作者:忧郁笑笑生   大清话事人最新章节     
    第328章皇家海军可伸出援手,炮击舟山吴军!
    舟山群岛,东面海域。
    一支庞大的船队北上,其中包括12艘撒克逊船只和2艘广东水师的外洋战船。
    旗舰“朴茨茅斯”号甲板上,
    广州将军富敏,脸色凝重的望着西侧岛屿上腾起的黑烟。
    这是清廷在舟山群岛的一处据点,朱家尖镇!
    如今吴军终于腾出手,从宁波府陆上调来了2个营的步兵开始扫荡舟山群岛,步骤是先削枝叶,再砍断树干。
    逐步清理掉舟山群岛周围的多处清军汛兵,然后才围攻定海县城以及周围的晓峰岭炮台。
    ……
    马嘎尔尼拉开千里镜,仔细望。
    他见到了震撼的一幕,叛军身穿酷似欧式军服,三五成群的追逐。
    “阁下,皇家海军可以炮击西侧岛屿叛军。”
    马嘎尔尼听了洪任辉的翻译,默默的弯腰行礼后离开了。
    不时有人单膝跪地射击。
    富敏对于船速颇感惊讶,但是出于一种莫名的天朝心态,他未曾开口打听其中奥秘。
    经常和广州方面打交道的东印度公司商人都知道,清帝国十分傲慢,把除了藩属国之外的一切国度,都统称为“蛮夷”――野蛮的夷国。
    他虽略有心惊,却也没有因此就高看一眼。
    “不可,绝对不可。我大清的内务无需夷人插手。区区江南逆匪,朝廷尽起大兵围剿,胜利只在旦夕之间。”
    岸上,
    撒克逊水手们高超的控帆技术,“之”字型走位,让船队的航行速度远远超过富敏的预期。
    一旁的师爷附和道:
    “东翁说的是,就和上门来打秋风的穷亲戚一回事。”
    知州笑道:
    船队在江苏海州港停泊,补充给养。
    撒克逊王国也会拒绝这种“友好、敏感”的军事援助。
    如果他主动打听的话,撒克逊水手一定会详细的解释的。
    马嘎尔尼自然也有所耳闻,对此感觉莫名的悲愤。
    大清帝国幅员辽阔,皇帝一时间顾不过来。倘若假以时日,一定能消灭这些叛军。
    若是没有李郁起兵搞事的话,原本是应该在宁波港或者崇明岛补给!
    那大清帝国的精锐国防军,该是何等的威武雄壮。
    根据情报,大清帝国军事的精华在北方!拥有数量极其庞大的骑兵集群,重步兵集群,还有火器军。他们的防御重点在北方,在西北!
    除了征缅之战,清国皇帝曾短暂的将精锐调至南方,其余时间都驻守在帝国的西北边境。
    ……
    船队继续逆风航行。
    他忽略了被叛军追杀的嗷嗷叫的那些手持大刀片的家伙,本能的认为这些是大清帝国的鱼腩部队。
    撒克逊水手们都热烈的冲到船舷,挥舞着一切可以顺手够得着的帽子衣物,表达狂喜。
    富敏神色大变,好似见了鬼一般,厉声拒绝:
    隔着好几海里,几乎听不见枪声,但是从射击的节奏来看,他可以判断是燧发枪。
    “汝之比喻,甚妙。”
    因为,使团上下都有一种心态。
    同等境遇,
    以他三一学院、加殖民地事务的经历来看,这位傲慢的八旗将军是对的。
    望见陆地和码头上的人群时,
    撒克逊王国一向傲慢的称呼那些殖民地土著为“类人生物”,如今这份傲慢遇上敌手了~
    气,抖,冷!
    ……
    初春季节,依旧是减弱后的偏北风。
    他带着翻译洪任辉走到广州将军富敏身边,低声问道:
    海州知州小声嘀咕了一句:
    “蛮夷真是不稳重。”
    迫不及待的展示自己的科技实力,渴望得到大清帝国的认可和尊重,摆脱蛮夷的印象。
    多走了1000里,船上的淡水和食物已经所剩无已。
    活不下去的蛮夷才航海,满世界的做生意。我大清富有四海,自给自足,不需要出海。
    不知不觉当中,马嘎尔尼也成了清吹。
    按照事先安排,
    而且士兵的素质不错!
    一支地方叛军竟有如此实力。
    ……
    鄙视归鄙视,欢迎还是要隆重的。
    这不是给蛮夷面子,而是表达对皇上的忠诚。
    马嘎尔尼以及使团高级成员,正在一脸震惊的听洪任辉报那封长长的礼单。
    他突然脱口而出:
    “太多了,食物吃不掉也会腐烂的。”
    海州知州,终于找到了秀优越的机会,笑道:
    “贵使不必推辞,我大清物产丰富,这算啥?不过是九牛一毛上的毛尖尖。”
    此话一出,富敏颔首表示赞许。
    洪任辉淡定的翻译过来,以他对清廷的了解,这都是日常操作。
    理论上讲,
    他是撒克逊王国几百万国民当中,最了解清廷的那个人,没有之一。
    次日,
    船队正常起航,望着岸边乌泱泱绵延数里,伸长了脖子的人群。
    马嘎尔尼忍不住问道:
    “他们在看什么?”
    使团的物资总管,斯当东感慨道:
    “这让我想起了伦敦动物园,人们在好奇的围观猴子。”
    马嘎尔尼张了张嘴,终究是一句话也没说出来。
    ……
    一路无言,10天抵达大沽口外海面。
    津门总兵调动了30余艘大小战船,以及全部陆上兵丁严阵以待,既是欢迎,也是戒备。
    这是遵照乾隆的指示。
    不得不说,弘历这老小子确实看问题挺透彻,装哔归装哔,可丝毫不影响他认清欧洲殖民者的本质。
    遇弱国则枪炮杀戮,作威作福。
    遇天朝则小心翼翼,妄图通过商业赚取利润,更有狂妄之传教想法。
    一艘小船,载着津门知府和总兵。
    在绳缆的帮助下,攀上了旗舰“朴茨茅斯号”。
    “皇上有口谕,撒克逊使团不畏海波,万里朝贡。朕深感欣慰,着船队在大沽口停泊,使团暂许3人登岸。其余人若无通知,暂不得下船。”
    洪任辉翻译完毕,
    马嘎尔尼和斯当东目瞪口呆,深感意外。
    “朝贡?不不,清撒两国是平等的,友好的,我们不是大清的藩国,何来的朝贡?”
    津门知府不悦,当即驳斥道:
    “若不是朝贡,你们带这么多礼物干嘛?”
    一番辩论,眼看气氛有些紧张。
    洪任辉作为翻译,赶紧打圆场:
    “汉语和英语的语境理解不同,这只是一点小小的误会。可以先搁置争议,后面慢慢谈。”
    津门知府这才欣慰的点点头,觉得这个蛮夷颇为顺眼。
    ……
    使团船队,分两处停泊。
    有心人都注意到了,4艘战舰的泊位恰好处于炮台之下。
    而另外8艘商船则是停泊在几里外的民用码头。
    撒克逊水手并无不满,因为这些异国人实在是给的太多了。
    牛20头,羊120只,猪200头,鸡鸭鹅200只,水果100筐,蔬菜100筐,酒水300坛~
    甚至连干净的衣物,木炭都考虑到了。
    另外,所有水手皆赐银20两,绸2匹。
    水手们天天在甲板上狂欢,吃的满嘴流油,喝的醉醺醺。甚至,还有划着小船来揽客的女支女。
    作为一群最底层的粗人,随时可能死亡的航海人,当然是及时行乐。
    至于说,使团的老爷们能谈出什么结果。
    那不是水手们该考虑的事。
    ……
    津门府城,
    驿馆内,马嘎尔尼、斯当东、翻译洪任辉三人心急如焚。
    住在宽敞豪华的驿馆内,吃着不重样的精致食物,喝着美酒,却迟迟等不到皇帝的召见。
    又到了午餐时刻,
    十几名丫鬟小厮,端着酒菜布置桌子。
    之后,照例是那名只会三五句英文的半吊子理藩院笔帖式,进来环视一圈:
    “pleaseeat。”
    马嘎尔尼面无表情,勉强挤出笑容:
    “thankyou。”
    第一天,听到这个留着辫子的家伙说英文的时候,他狂喜。
    然后就发现这家伙翻来覆去就会那么几句话。
    斯当东在屋内烦躁的走来走去,抱怨道:
    “我不明白,大清的皇室为什么这样对待我们?我们可是代表着强大的撒克逊王国,不远万里来开拓两国美好前景的。”
    洪任辉沉默不语,以他在清廷坐牢数年的经历来看,很合理。
    马嘎尔尼则更为冷静,坐到桌旁:
    “先生们,让我们尝尝今天的美食又有什么惊喜?我想或许这是一场考验。”
    ……
    驿馆外,
    由手持长矛的绿营兵里三层外三层把守。附近30丈内,都不许任何人接近。
    所以,斯当东一边喝酒一边抱怨:
    “我们好像是囚犯。”
    洪任辉笑了:
    “那全世界会有数不清的人,哭着喊着加入这大监狱。大清朝有句古话,叫既来之则安之。不如安心享受清帝国亲王的待遇吧?我们在这里每天的花销不低于100英镑,待遇甚至超过了唐宁街的首相。”
    马嘎尔尼认真的撕扯着荷叶糯米鸡:
    “我赞成。”
    ……
    理藩院的正红旗人,那三爷。
    因为据说会几句洋文,被拉来津门负责接待。
    临行前,
    上司严厉的警告他,少说多听。
    皇上的宠臣和大人有令,先冷落一下这些撒克逊使团,之后再召进京城会比较好沟通。
    此时,
    他正在挖空心思的拟写给上司的“夷情汇报”。
    内容全是瞎编的。
    乾隆四十二年,3月初一,午时。撒克逊使团老马说:荷叶糯米鸡十分美味,如果再有个会唱戏的小脚女人就更好了。
    乾隆四十二年,3月初二,卯时。会汉语的洪姓夷人说:他热爱大清,希望能参观圆明园。
    乾隆四十二年,3月初二,申时。使团讨论:欲和大清做更多的生意,没有茶叶的日子,他们生不如死。
    ~
    这些瞎编的夷情汇报,居然引起了高度重视。
    军机处众人都认为撒克逊人想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解禁更多的限制,很可能是真的。
    ……
    养心殿内,
    乾隆看了一眼这夷情汇报,很不屑的笑了。
    “断无改变一口通商的道理。不过其他要求还是可以满足的。理藩院有人才啊。”
    皇上一句话,那三爷的鸿运就来了。
    理藩院特意成立了一个南洋馆,他任监督。人的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而和出于广东十三行私自解禁暴露的顾虑,召见了安道尔使团、尼德兰使团。
    为了保密,
    未曾用理藩院的官方通译,而是用上了十三行的一名子弟。
    “你们这段时间过的可好?”
    众人心虚,点头如捣蒜,全是溢美之词。甚至有一人主动下跪,磕了三个响头。
    和皱眉,不知为何,总觉得这些小国夷使膝盖骨太软,毫无气节。
    “你们此次来我大清,除了朝贡之外,可有其他要事?”
    众人又是一阵摇头。
    那份重金购买的致富册子里,特别强调了一点,沉默是金!
    关于这个成语的注释是这样写的:
    绅士们,当你踏上了大清朝的土地,尽量保持沉默,微笑,就能得到更多的金子。
    ……
    和有些尴尬,很不自在的望向潘姓通译:
    “你问问他们,撒克逊使团已经登岸了。谁能给我讲讲欧洲的关系?撒克逊和法兰克比较,孰强孰弱?”
    十三行潘家的子弟,连忙一通叽里呱啦。
    心虚的“假冒使节们”顿时紧张无比,脸都白了,李鬼遇上李逵了。
    那本致富册子里,特意再三强调:
    任何人绝不可假冒撒克逊、法兰克两国,一定会暴露。
    当听到这个年轻的清帝国通译说,撒克逊使团来了10几条船,领头的还是个贵族时,所有人都心慌的不行。
    一名口齿最为伶俐的“使节”赶紧圆谎:
    “尊敬的大臣先生,撒克逊王国是欧洲的海上霸主,法兰克王国则是陆地霸主。我等小国,不敢与其并列。”
    和又赶紧问道:
    “那你们是约好了一起来我大清的吗?”
    “不,不。只是巧合而已。”
    “撒克逊希望和我大清开展更多的商业来往。你们难道就没有类似的想法吗?”
    “没有,没有。我们只希望大皇帝多赏赐一些金子。”
    ……
    和满意的点点头,觉得这些猥琐的家伙竟有些眉清目秀。
    又追问道:
    “你们和撒克逊人的关系好吗?”
    “很不好,很恶劣。我们讨厌他们,我们不希望看到他们。”
    众人的应激反应很大,表情不似作伪。
    和心中,对于撒克逊王国大致有了了解,这是一个军事实力强大的地区强国,对周围发动过很多次战争,以至于这些小国使节十分厌恶畏惧。
    如此说来,必要时可以夷使对夷使。
    和满意的起身:
    “诸位且安心居住,生活上但有需要可直接提出。我天朝物华天宝,对待尔等诚心使节,断无吝啬之可能。再过些日子,或可陛见。”
    ……
    次日,
    总管太监秦驷来了。
    “宫里有赏,黄金2000两,银20000两,绸缎1000匹,珍宝玉石1箱。另侍女10人。”
    下人们抬着箱子进来了。
    30名夷使一见那金灿灿明晃晃,扑通跪下了。
    不顾地板坚硬,咚咚的就磕头。
    其实诚、憨厚态度,就连秦驷都吓了一跳,连声感慨:“颇有数年前,赛里斯红毛使节之淳朴~”
    只可惜,如今大清国库空虚。
    再无法像当时赏赐赛里斯使团那般动则几十上百万。
    栽面儿!
    一时间,秦驷居然有些羞赧。
    觉得对不住这些虽然很穷,但是“诚心仰慕大清”的蛮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