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 假如清醒也改变不了现实,不如糊涂的狂欢,至少不会把自己提前吓死
作者:忧郁笑笑生   大清话事人最新章节     
    第287章假如清醒也改变不了现实,不如糊涂的狂欢,至少不会把自己提前吓死
    胡雪余听说后,第一时间就劝阻:
    “王爷,此举后患无穷。商贾一旦崛起,或会尾大不掉。”
    李郁则是笑笑:
    “炮是我卖的,火药是我供的。数量有上限,他们翻不起浪花。”
    “商人一旦拥有私人武装那就好似野兽长出了獠牙。他们不会满足的,一旦在海外坐大~”
    “无妨。他们的根还在陆地,若有不臣,本王随时可铲平他们的根。”
    胡雪余一时语塞,
    犹豫了一会,问道:
    “王爷可是有其他打算?”
    “不愧是绍兴府的头一等师爷!你说对了,航线税银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李郁轻轻吐出2个字,“水手。”
    ……
    到时候自己轻飘飘一纸招募令,这些商船水手们定然蜂拥而来。
    只要拿的出决心,掏的出足够多的银山金山,堆出一支舰队也不是不可能!
    尼德兰和伊比利亚在南洋的势力一年不如一年,抓住时机,给出一个慷慨的无法拒绝的价钱,他们的风帆战列舰也不是不能买到手。
    在这片土地上,没有人能够抵挡一顶轻飘飘的乌纱帽的诱惑。
    只要一上船,拿的是2两水兵月薪,扛的是九品官身。
    白米?黑豆?还是糠?
    总之都有可能。
    撒克逊帝国皇家海军横行五大洋的法宝之一,就是商船水手。
    ……
    只要一方穷的荡气回肠,另外一方开价又高的丧心病狂。一级战列舰也不是不能卖!
    可是,
    作为一既了解乾隆心思,又了解大清国情的重臣,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找士绅商贾捐献!
    虽然水兵薪水低,但是可以当官呀。
    支持海贸,鼓励航海。
    至此,大海军计划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山东学政数次登门拜访,才勉强要来了这1万石捐粮。而且鸡贼的孔府没有明说这1万石粮到底是什么粮?
    军机处牵头,户部主办,各地衙署协办。
    商船,是他们的第二海军。
    否则曲阜孔氏早就连根拔起了。
    虽然海战风险大,但是可以当官呀。
    商船水手,是海军水兵的优秀兵源。
    所有人都觉得李郁未来也会这样对待孔府。
    什么军国重器绝不外售都是扯淡。
    顺便响应清廷的号召,捐了1万石粮食。
    尤其是最后一句:
    “您是自己人,不必瞒你。”
    水师高配一级,这也怪符合国际惯例的。配发大檐帽,认定等同于陆师的副队长,秩同九品。
    和执掌户部,他对于当前紧张的财政状况十分担忧。
    李郁不会告诉他。
    每一次改朝换代,开国君王们哪个不是捏着鼻子收下那张恶心的降表。瞧不上,但是又觉得这玩意挺好用。
    李郁的工具箱里面啥都有。
    劝捐对象主要是三方:晋商、江西士绅、还有广东十三行。
    唯独水手是无解的。
    当然,
    而明清海上力量孱弱的技术层面的关键因素,就是没有足够的合格的远洋水手!
    毕竟木材可以买,图纸可以仿,甚至技术工匠都可以挖墙脚。
    而孔府的1万石粮,主要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效果。
    孔府这会肯定是看不上李郁的,只会轻蔑的称呼为“江东鼠辈”。
    胡雪余听的目瞪口呆,既为李郁的长远算计所震撼。也因为这种坦诚而感觉到了一丝羞愧。
    ……
    百年海军的真正含义,不是战舰,不是码头,而是无法速成的航海人。
    刀子锤子不稀奇,尺子钉子也不稀奇,还有各种四不像的工具,不正经的工具,随便拿出一样都能降服一群人。
    李郁最擅拿捏。以两国东印度公司贪婪的商人性子,好捏的很。
    ……
    甭管商船的待遇多高,谁还没点上进心?和能当官比起来,其他的都是鸡肋。
    依照孔府一贯的德行,捐发霉粗粮的可能性高于7成。
    山东官府只能捏着鼻子收下,然后向朝廷汇报。之后军机处捏着鼻子昭告天下,将各种溢美之词扣在孔府头上。
    孔府都捐了,江西的读书人没理由不捐吧?
    这是大义!
    阿桂第一时间就严令江西巡抚吴志诚引用此例,向全省士绅募捐:为朝廷分忧,为本省助剿。
    ……
    江西省绕州府,浮梁县。
    此县似不知名,可若提及此县下辖的景德镇,那就人尽皆知了。
    知县牵头,
    几位士绅举人坐在上首,十几个商人坐在下首,皆愁眉苦脸。
    “诸位,伪吴王虎视眈眈,即将窜袭本省。饶州、九江两府首当其冲。捐输军饷既是报效朝廷,也是为乡梓尽一份力。”
    “咳咳,诸位还是表个态吧?”
    本县的王乡绅,竖起三根手指:
    “我捐3000石稻米。”
    王家乃是本县第一望族,他的表态就是给后面人打了个标杆。于是,陆续的“2000石”,“1000石”,“700石”~
    捐粮食,不捐银子。
    这是明显不信任本官嘛。
    知县虽然有些不悦,可还是笑着夸道:
    “诸位实乃本县栋梁,危机时刻力挽狂澜,好,好。本官定然向大将军奏报,阐明诸位的赤诚之心。”
    ……
    王乡绅,祖父辈出过知县,父辈叔伯出过知府。
    他本人也是做过一任京城7品小官的,后因不明原因致仕,但交往广泛,时常和京城有书信来往。
    儿子辈资质平平,没有读书天分。
    但有一孙子,极为聪慧,乃是本县公认的未来20年科举第一潜力股。
    王家在景德镇还拥有3座山头,瓷窑5座,工匠数百人。
    坊间戏称:
    陶土进去,银子出来!
    就像是变魔术,烈火那么一烧,身价百倍。
    一句话:王家有钱,也有势。
    全县的大户都以王家为尊。区区七品知县流官未必拿捏的了王家!
    ……
    “县尊,可否向我们通报一下剿贼最新进展?”
    知县皮笑肉不笑,清了清嗓子:
    “皇上圣明,抚远大将军英明,抚台大人清明,绿营兵们个个用命。现如今的战线大约是在东流县一带。”
    “哦?还在安徽境内。”
    众士绅欣慰,纷纷面露笑意。安徽打的惨一些没关系,只要战火别烧到咱大江西。
    王乡绅却是冷不丁来了一句:
    “县尊容禀,在下虽不才,可也在兵部礼部做过几年微末小官。目前对咱们浮梁县威胁最大的恐怕不是窜袭东流县的贼军,而是驻扎在徽州府的贼军。”
    众人愣了,以他们贫乏的军事常识。
    听不懂!
    知县实际上也不懂,他这辈子对于经典之外的一切书籍都嗤之以鼻。
    时常讥讽那些除了考不上功名,其他啥都懂的杂学派:
    “拎不清,尽做无用功。”
    ……
    “王前辈,给本官还有诸位乡亲讲讲这里面的学问?”知县有意让他出丑。
    谁料王乡绅居然不是装懂,而是真的懂。
    他站起身,拱手一圈:
    “诸位可知,大军出行路线必定选成熟道路。从徽州歙县出发有9条驿道。民间戏称九龙出海?”
    众人茫然,也有少数走过的人点头。
    “从徽州歙县到咱们浮梁县,就有一条现成的驿道,唤作徽浮古道,全程石条铺设。纵然是骑兵,亦可小心勒马,或牵或骑缓行通过。”
    知县皱眉:
    “你却如何知晓?”
    王乡绅听出了这话里的阴森,却是丝毫不惧:
    “诸位,要说这浮梁县谁最忠诚于朝廷,必定是我王某人。家族三代为官,全赖朝廷重视科举。我不忠于大清?还忠于谁?”
    众人点头称是。
    就连县衙的一些属官也默默点头,觉得逻辑清楚,无需怀疑。
    知县的脸皮有些微微发紧,心中恼怒。
    ……
    “老夫想说的是,徽州府贼军一旦走徽浮古道,浮梁县怕是一片战火,乃至饶州府都不得安宁!”
    众人哗然,议论纷纷。
    要知道哪怕是李郁那个时代。地理盲的比例也远高于其余科目的盲。
    何况是没有卫星测绘,没有比例地图的时代,。
    绝大多数人对于本县之外一概不知。
    最了解地理的反而是商队和军队,因为一代代人用脚步和鲜血丈量过。
    王乡绅能够对徽浮古道的战略意义有如此深的了解,除了兵部的经历之外,还因为生意。
    烧瓷,最佳的原料不在景德镇。
    而在数百里外的徽州府祁门县,那里的白土烧制出来的瓷器堪称艺术品。
    大概几十年后,祁门县太和坑白土烧出的瓷器就因为品质过于优秀,而成为了皇室御用贡品。
    这会的名声尚不显。
    这也是王乡绅家瓷窑产品长期压同行一头的缘故。
    ……
    知县盯着他:
    “你所言或有几分道理,本官会禀告抚台大人的。军机大事我等做不了主。”
    “那还请县尊尽快出面,调来精锐绿营驻扎本县东北方向抵挡贼军。”
    一场劝捐,不欢而散。
    知县觉得自己的面子被拂了,很是恼火。
    王乡绅如此出头,不是不知道会得罪人,而是事关自家产业,不得不得罪。
    他的家产大部分是搬不走的,现银不多,但宅子多、田亩多,山头多、瓷窑多。
    一旦浮梁县沦陷,
    他纵使跑出去了,也几乎成了穷光蛋!
    回到家里,
    他一咬牙,干脆提笔给抚远大将军阿桂写信,分析当前战况,并诚恳邀请派一支绿营兵来驻扎,所需费用本地士绅可承担。
    ……
    实际上浮梁县的大部分人并不紧张。
    战争的阴云,只要没烧到自己眼前就都是和平。
    或许这也是一种幸福!
    因为清醒也改变不了现实,不如糊涂的狂欢,至少不会把自己提前吓死。
    而县衙二堂,
    浮梁知县越想越气,召来了师爷:
    “本官想治一治那个老王八,你看看从哪方面入手?”
    师爷一听,就知道骂的是王乡绅。
    略一思索,还是劝慰道:
    “要治王家,在下起码有10种办法。可为了东翁的仕途,还是不要得罪此人为好。”
    “他家现在有什么硬关系吗?”
    “亲眷内倒是没有现任官,可隔着一两年,京城就会有年轻人来拜访王家。”
    “什么来头?”
    “倒是不知。每次都是拎着京城的一些土特产,执的是子侄礼。”
    “未知,那还怕个什么?”
    “哎,东翁此言差矣。未知的东西才可怕。”
    知县停下了喝茶的动作,不解。
    ……
    师爷于是解释道:
    “已知的东西,一清二楚,反而不担心。未知就难说了,也许就是个普通京城旧友,也许是个隐匿身份的大佬呢。”
    “东翁你在浮梁县,乃至饶州府都是大人物。可在京城里,那什么都算不上。随便哪个衙门的狗屁书吏怀恨在心,关键时刻都能捏咱们一把。”
    “您是正途官,行的是正途事。不了解这世上的蝇营狗苟,即使是一个京衙的书办在合法范围内刁难您,都能让您狼狈不堪。”
    知县沉默,脸色变幻。
    半晌,才恨恨问道:
    “本官信你,这么多年了。你办事从未出过差池。”
    “就是,这口气咽不下去。”
    ……
    师爷矜持一笑,捋了捋老鼠胡须:
    “东翁,每年1000两的幕酬,您从不拖欠,信任有加。在下都记在心里。”
    “在下虽没有卧龙凤雏之才,可也是绍兴师爷当中的翘楚。有一计可为您解气,如何?”
    “请讲!”
    “办寿。”师爷好似说相声,“3天后,您过生日。5天后,您的爱妾过生日。7天后,您的儿子过生日。就这么车轱辘办下去~”
    知县一时没反应过来:
    “好像生辰不对吧?”
    “东翁,办寿就得收份子。那些人是不是就得来孝敬您?届时,在下安排个混角色做礼部尚书,当场唱出礼单。谁要是少了50两银子,就给他拦在门口一顿羞辱,不让他进来。任谁都挑不出理来。”
    知县大笑,笑的眼泪都出来了。
    半天才指着师爷笑骂:
    “们这些绍兴师爷是真缺德。娘的,这鬼主意还真不错,他们有苦说不出,只能乖乖的来赴宴。”
    “东翁没有意见的话,在下这就派人去发请帖。”
    知县收敛笑容,抹去眼泪:
    “你办事,我放心。”
    “这帮吝啬的士绅不捐银子捐粮食。哼,当本官不知道他们存的什么心思吗?”
    “办,狠狠的收礼!”
    ……
    九江府湖口县,
    这里的士绅商贾们,就没这么轻松了。
    城中的大兵数量不断在增加。城外也开始挖陷马坑,放置拒马,挖掘壕沟。
    就连稀罕的八旗大兵也开始出现了。
    种种迹象都指向了一件事:伪吴王的大军真的要来了。
    清廷不是白痴。
    他们的细作潜入江南并不难,而且他们发现了一些规律,从而可以辅佐判断吴军的动向。
    水运!
    吴军的每次大型调动必定伴随着大批的船只集结。
    所以这次他们提前2天就送出了情报,而且基本无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