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孙策再行江都对
作者:单走一张三   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最新章节     
    官渡这边战争人在持续。
    江东孙策,以一块玉玺换得孙氏旧部,开启其王图霸业。
    195年。
    袁术对孙策盖章放人,孙策终于回到了两年前就应该走的那个线路,但是,时局和两年前已经大不相同了。
    河北已经被刘寒完全整合,兖州曹操也打赢了魔鬼内乱,徐州的刘备此时被陶谦托付徐州,别看刘备混的一直不咋地,但人家也混到徐州牧了。
    环顾四周,只有孙策无立足之地。
    孙策带着旧部先去帮助舅舅吴景,他被刘繇赶回江北,现屯驻历阳,一边走,一边不断招兵,到吴景的驻地时已经招了五六千人了。
    途中遇见一支兵马,孙策一眼就认出来人,喜不自胜:“来者莫非是周郎乎?”
    周瑜拍马赶来,“伯符兄!”
    “哈!果然是周郎。”
    “伯符兄!”
    “周郎!”
    “伯符兄!”
    “公瑾!”
    “伯符兄!”
    孙策和周瑜跳下马来,两人高兴地拥抱在一起,人生三大喜,他乡遇故知,岂能不高兴?
    周瑜的从父周尚,此时为刘繇的丹阳太守,自从袁术和刘繇隔江对峙后,就去丹阳投奔了周尚。
    与孙家泥腿子出生不同,周家可谓是大汉顶级高门士族。
    但是!
    在小年轻周瑜的指挥下,叛变了汉室宗亲的刘繇。
    周瑜带领着从父周尚的部曲、粮草以及过江大船,来迎孙策。刘繇长江防线就这样被内部攻破了!
    晚上,在军营的大帐内,孙策和周瑜边饮着酒边畅谈着。
    “弟前往丹阳看望叔父,不想路遇兄长,真乃天意呀!呵呵……”
    “我刚离开袁术,便遇到公瑾,这才是天意呀!呵呵……”
    “呵呵……兄长在袁术帐下,能攻善战之事,弟早有耳闻。不知此次出征,又是受何使命啊?”
    “嗯!此番出征,非受袁术之命,乃受生父亡灵之愿。来!”
    孙策给周瑜斟着酒,在他眼中,他与周瑜乃是骨肉之情。
    “我欲先到曲阿,征讨刘繇,以报父仇。”
    “袁术待人一向疑心重重。此番,将兵马与兄,看来袁术待兄长不薄啊!”
    周瑜自然了解袁术为人,但他很好奇孙策究竟用什么办法从袁术那得到孙氏兵马。
    “呵呵……这兵马不是白送的,是我向他借的。”
    “借的?”
    孙策也没有继续和周瑜打哑谜:“袁术借我兵马,是以先父留下的传国玉玺为质。”
    “玉玺?”
    周瑜倒吸一口凉气,这可是玉玺啊!
    “莫非火烧洛阳皇宫时,尊父从井中打捞上来的传国之宝?”
    要是被北边那位知道,啧啧啧……想想就头皮发麻。
    孙策肯定道:“正是!”
    周瑜忙道:“哎呀!不妥呀!”
    孙策不解:“不妥?何处不妥?”
    周瑜说出自己的猜想:“只怕是日后退了他兵马,那袁术也不肯将玉玺归还哪!”
    为了这点兵马,把镇国神器借给一个不会归还的人,怎能如此?
    “不会?”
    周瑜肯定道:“断然不会!”
    “如果不是他不还我玉玺,而是我不还他兵马呢?”
    “哎呀!兄长切勿戏言,为些许兵马怎能与那个传国玉玺相比呢?”
    “哼!”
    孙策用诡异的眼光看着周瑜,周瑜看着孙策,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兄借兵马,莫非是要……”
    “嗯!当今,诸侯相争,天下大乱。那玉玺在袁术这种人手中,不过是想做几年皇帝梦。兵马在我手中,就可以开疆扩土。哼!总有一天,我要尽得江东六郡八十州,完成先父未尽的大业。”
    听到孙策说出他的的鸿图霸业,周瑜也是一腔热血:“兄长有此大志,小弟愿效犬马之劳。”
    “哎呀!公瑾!我得公瑾大事成矣啊!哈哈……”
    孙策很开心,打天下又多了份助力!
    “哈哈……”
    “来!”
    孙策和周瑜高兴地将爵中酒一饮而尽。
    “啊!好酒!好酒!”
    “兄长有如此大志,只是这些兵马远远不够,当尽揽江东人才。哎!兄长可知江东二张?”
    “二张?莫非……”
    “嗯!一人乃彭城的张昭,字子布;另一人乃广陵张,字子纲。此二人皆经天纬地之才,因避乱隐居于此。吾兄何不聘之啊?”
    “张至江东了?”
    “正是,因笮融在徐州作乱,张被破至江东避难。”
    “好!愚兄将亲自登门聘请。”
    “好!哈哈!”
    孙策和周瑜又喝一口酒,吃了一些东西。
    周瑜提醒道:“兄长!此番攻打曲阿,千万留神啊!”
    “留神?”
    “曲阿城中有一勇猛小将,乃龙且后裔,名为龙封”
    周瑜的话倒是引起孙策兴趣:“哦?勇猛小将?比我如何?”
    “比你?呵呵!其勇猛与兄长不相上下。”
    “果真如此?我倒要会他一会。”
    “看来兄长求人心切呀!哈哈……”
    “哈哈……”
    在众人的帮助下,孙策班底初成,不仅重新整合掌控孙氏,还得到张等一众名士的帮助。
    广陵太守赵昱被笮融杀害,笮融目前就屯驻在丹阳郡秣陵县南,张想为恩主报仇,这次主动带人加入孙策阵营。
    如今,孙策班底初成。
    文臣:张、秦松、陈端。
    武将:黄盖、陈武。
    亲族:孙河、孙贲、吴景、徐琨。
    心腹:周瑜、朱治、吕范。
    尤其是周瑜,文武双全。
    从孙策的角度来讲,这叫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但从别的角度看周瑜,他成功被北方某人打入黑名单。
    你家是扬州士族高门,老家舒县离丹阳隔江而望。
    刘繇此时仅仅丹阳一块地盘,赶跑了孙家后任命你周家为丹阳太守,这是莫大信任与知遇之恩。
    以一个士族高门来讲,极大概率是不会干背叛恩主的这种事的。
    因为你们是一个阶级,你们同为汉臣,而非袁氏走狗。
    因为你周家是庐江人,陆康是同州的吴郡人,还是你周家的父母官,袁术孙策逼死了陆家,这是大仇。
    但周瑜却为了自己的兄弟选择了背叛。
    吃着人家却反人家,那叫不义!
    周家出了个比曹操还败家的孩子,曹操虽年少虽闯了不少祸,但都是为底层百姓,都是与权贵斗争。而周瑜,周家百年的声望都让他败光了!
    很不好听,很可能掉粉,但事实就这样。
    若是周瑜在老家舒县招兵买马帮兄弟正面打过了长江,那也叫你的本事,刘繇也捏鼻子认了,顶多就是交友不慎,毕竟人家没占你便宜,人家凭本事打下来的!
    但是,你吃着士族的红利,利用士族信任,然后反手一刀卖掉祖宗百年声望。
    这就是周瑜的选择,也是周尚的选择,更是庐江周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