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陛下,臣弟想出海!
作者:树上木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最新章节     
    “胡说!”
    朱高燧自是不承认,满脸愤然。
    “二哥,你摸着良心,我什么时候撺掇你前去将军山试验田祸害那些玉米与番薯了?”
    朱高煦更是大怒,瞪大眼睛,“老三,我喊你去喝酒,让你讲海外之事,结果你讲着讲着,就讲到了玉米与番薯,还从定国公府扯到城外试验田上……
    我就说,一直觉得有些不对劲,原来是你这小子故意给我下套!”
    朱高燧急忙道:“爹,二哥冤枉我,我绝对没有打城外玉米与番薯的意图!”
    朱高煦也连忙拱手行礼,“爹,孩儿没有说谎,真是老三这混小子……”
    “行了!”
    朱棣怒吼一声,直接抄起面前的一本奏折,朝着下方的朱高燧砸了过去,“你这两个逆子,尤其是老三,你以为你从定国公府出来之后,咱不知道你这混账想做什么?”
    “没想到,你这混账东西从海外回来一趟,居然知道撺掇别人给你趟路了……”
    朱高燧瞳孔一缩,紧紧低下头。
    至于朱高煦,则是满脸喜色,“爹圣明,老三这混……”
    “你也闭嘴!”
    朱棣再次拿起一本奏章,便朝着朱高煦砸了过去。
    “你这逆子,也没安什么好心,咱不信你没有看出老三的坏心思……你想将计就计,甚至还想硬闯玻璃大棚,想要糟塌咱的玉米与番薯……”
    这下,朱高煦便脸色大变,还缩了缩脖子。
    而一旁朱高燧,则立即满脸喜色。
    “哼!”
    越骂,朱棣越是气恼。
    “你们这两个孽障,咱就怕有人去糟践咱辛苦培育的玉米与番薯,还专门派遣两个百户禁卫,还有宫内宦官前去守着。
    没想到,别人去了,都老老实实的回来了。
    结果,就你这两个孽障,仗着是咱大明的亲王,还想要硬闯?”
    朱高燧犹豫了下,抬头小心翼翼的说道:“爹,孩儿没有前去……”
    “你闭嘴!”
    朱棣没有给朱高燧说话的机会,直接一并骂道,“你们两个,是不是觉得你们都结婚生子,还各自就藩,成为了大明亲王,咱就不能揍你们了?”
    听此,朱高煦与朱高燧两人,都是一颤,脸色微变。
    “还请爹息怒,是孩儿错了!”
    “正是,还请爹息怒,是孩儿错了!”
    一旁,朱高炽也连忙劝道,“爹,老二老三并没有什么坏心思,两人自幼便是这般,一块打打闹闹长大……”
    朱棣也下意识想起什么来,神色稍缓。
    “你两个也都就藩这么久了,也当知道,咱大明那些官员与士绅,对你们这些藩王是有多警惕。
    而咱这一脉,除了老大,就剩下你俩个亲兄弟了,你俩不说互相合作,结果还是这般,一直打打闹闹,互相谋划对方,若是有身边混下不轨之徒,蛊惑你们,互相残杀,到那之时,你们是否会狠下心……”
    朱高燧急忙说道:“爹,你尽管放心,孩儿绝对做出那种恶事!”
    朱高煦眼神深处,也不由闪过一丝异光,满脸坚定道,“爹,您也放心,孩儿绝对不会做出这等恶事来!”
    “甚好!”
    朱棣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便再次紧紧盯着朱高煦与朱高燧两兄弟。
    “自今日起,没有咱的旨意,你二人绝不能前去将军山试验田一步!”
    “孩儿遵旨!”
    “孩儿遵旨!”
    ……
    在京师。
    什么事,都瞒不住。
    因此。
    不到两日,朱高煦试图硬闯将军山试验田之事,便传遍京师所有该知道的人耳中。
    自然。
    朱高燧与朱高煦两人的府上,便开始人满为患。
    来客,全是大明的亲王,基本上还都是两人的王叔,朱高煦与朱高燧两人,还不得不接见。
    于是,试验田里面的玉米与番薯之事,也就瞒不住了。
    如此福瑞之粮,还马上就要成熟了。
    一众藩王,自然神情兴奋至极。
    一个个互相商议了一日,便直接齐聚皇宫。
    宫内,朱棣满脸漆黑。
    而在京师一众权贵与官员,则全部都是坐在各自家中,伸长着脖子,满脸看戏的神态。
    只有定国公郭安,满脸痛苦。
    “坏事了,坏大事了,希望陛下可以顶得住啊!”
    郭昂也是一脸担忧,“老爷,可是因为试验田那些玉米与番薯之事?”
    “是啊!”
    郭安微微点头,“陛下可是同意了,等到那玉米与番薯成熟后,会分我定国公府一些,让我们自己培育!
    到到了明年夏天,我定国公府上便可玉米番薯自由。
    而现在,我大明所有藩王都入宫去了,若是陛下扛不住,那些藩王一人拿上一些,陛下也就剩不下多少,也就不会有咱定国公府什么事了!”
    郭昂脸色一惊,急忙道:“老爷,那不知有什么办法?”
    “没有!”
    郭安直接摇头。
    “现如今,那些藩王齐刷刷堵在陛下大殿之中,我等这些外臣,也都没有任何理由插手,只有靠陛下一人了,希望陛下此次,可以霸道强硬一点!”
    郭昂满脸虔诚,“陛下保佑!”
    郭安:“……”
    而这会。
    在皇宫,奉天殿内。
    乌泱泱的一群藩王,一个个满脸激动,甚至还满是急切的看着上面的朱棣。
    “陛下,听说那玉米与番薯都培育成熟了!”
    “陛下,不知那玉米与番薯长啥模样啊?”
    “陛下,可否让臣弟看上一看?”
    “陛下,如此福瑞之粮,真有流传的那般夸张?”
    “陛下,臣弟藩地贫瘠不堪,百姓生活困苦,可否给臣弟匀上一点玉米与番薯良种,臣弟回去叫人……”
    “陛下……”
    “砰!”
    朱棣直接狠狠的拍了一下桌案。
    巨响下,整个大殿内,顿时清静了下来。
    一众藩王,都紧紧盯着朱棣,两眼瞪的老大,还有些惊疑。
    “你们是来讨要玉米番薯来的?还是来逼宫来了?”
    朱棣满脸阴沉,语气冰冷。
    “陛下明鉴,我等听闻玉米与番薯消息,心神激荡难耐,一时没注意,冲撞了陛下……”
    “哼!”
    朱棣冷哼一声,没有继续怪罪这些藩王,而是冷声道:“咱问你们,玉米与番薯这般重要,就算给了你们良种,你们可否会培育?”
    一众藩王俱是一滞!
    朱棣又道:“若是培育不出来,糟蹋了,你们能给咱再找回来这么多的种子?”
    这下,一众藩王都不由满脸讪笑。
    朱棣继续问道:“还有,尔等如何让咱相信,你们将这些玉米与番薯带回去之后,会不会自个吃食了日后,再给咱一些理由来糊弄咱?”
    这下,一众藩王都不由心中一突。
    他们还真有这种想法。
    不过,想让他们这般退去,也没那么容易。
    “陛下,那不知可否让我等去看看那玉米与番薯长啥模样?”
    “正是,陛下,我大明出现此种福瑞之粮,我等一直听闻,但却是从未见过,一直心痒痒的,日思夜想……”
    “陛下……”
    “尔等要看?”
    朱棣有些意动。
    而且,借此机会,他也还有些想法!
    “正是!”
    一众藩王连连点头。
    朱棣道:“尔等若是可以等到玉米与番薯成熟之时,咱便允许你们前去看上看!”
    “成熟?”
    一众藩王,顿时若有所思。
    随即,一个个都是连连点头。
    “行了,没事便散去吧!”
    朱棣摆了摆手,“等到成熟之时,咱自会去派人告知尔等!”
    “多谢陛下!”
    一众藩王便纷纷散去。
    不过,殿内,却还是留下几个藩王。
    朱棣眼中闪过一声惊疑,不过还是出声问道。
    “老六、老七、老十一、老十四,老十六、老十七……你们还有何事?”
    楚王朱桢上前,朝着朱棣微微拱手,随即满脸恭恭敬敬道。
    “回禀陛下,臣弟等人是因出海一事,想要征得陛下同意!”
    “嗯?”
    朱棣神情微眯,坐直了身子。
    “你们想要出海?”
    “正是!”
    朱桢与朱椿等人,顿时连连点头。
    朱棣问道:“你们想自己带兵出去,还是派遣家中老大出去?”
    朱桢回道:“回禀陛下,我等小时候,皇考便早早让我等带兵出去征战。
    现在,是给那些小子们自己打藩国,也当让他们亲自去试试,带兵打仗的不易!
    也顺带着,练练他们……”
    齐王朱榑与蜀王朱椿等藩王,都跟着连连点头。
    “让尔等各家的老大啊?”
    朱棣顿了下,便再次说道:“尔等也当知,出海征讨,要有战船,有准备各种物资,所耗巨大!
    而且,出海征讨,也非常危险……”
    “回陛下,我等都知晓!”
    朱桢与朱榑等人,再次点头应道。
    朱棣想起什么,又看向一旁的朱权,“老十七,我记得你家朱盘烒,今年才十岁了吧!”
    宁王朱权点头应道,“陛下说的没错,我家那大小子今年十岁了!”
    朱棣皱眉道:“那小子这么小,你就敢让他带兵出征?”
    朱权回道:“回陛下,为了给他占个好藩国,让他受点苦,也是可以的!
    不过,有臣弟身边那几个护卫照看,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而且,等到一切都准备好之后,至少要等到明年春耕之后了……”
    “你们几个明白这些就行!”
    朱棣缓缓点头,没有继续多问。
    反正,宁王朱权的麾下,兵强马壮,这些事,轮不到他操心。
    随后,朱棣便又看向齐王朱榑,“老七,经常有人弹劾你,在青州十分凶暴,多行不法,甚至还豢养刺客和江湖方术之士……”
    朱榑大惊,“陛下明鉴,臣弟一向兢兢业业,遵从皇考之法,从不敢做这些不法之事……”
    “行了!”
    朱棣瞥了一眼,直接摆了摆手,“咱不是听你狡辩的,这些事,你自个也知道是真是假。”
    朱榑直接闭嘴。
    朱棣又道:“尔等出海可以,但不准以出海征讨藩国为由,强制征兵,抢夺百姓商贾财物,祸害百姓……若不然,咱定然削了尔等之王爵!”
    朱桢与朱榑等藩王连忙满脸肃然的保证道,“还请陛下放心,臣弟等人,谨遵旨意!”
    朱棣这次满意的点头,“如此,那便由尔等行事!”
    “陛下圣明!”
    一众藩王行礼后,这才缓缓告退。
    出了皇宫,便直接朝着赵王府而去。
    而在另一旁的燕王别院里面,虽然没有藩王前来,却是有几个江南士绅进入。
    对于这些,京师一众朝臣,只是关注了一眼,并没有再过多看。
    都是一众藩王,只要不惹是生非,不到处欺压,行不法之事,就是皇室内部的事,他们才没有必要去掺和。
    郭安也是这种想法。
    朱棣与朱高炽父子两人,都没有来找他,那就说明,城外的玉米与番薯保住了!
    ……
    沈庄恭恭敬敬的向郭安请示道:“公爷,从交趾又送来十万石的粮食,不知这些粮食是运往北方,还是留在京师?”
    “先放在京师!”
    郭安想都没想,直接说道:“这一阵子,北方有了王真抄出来的那些粮食,足够顶上一阵子了。
    现如今,得先保障铺建水泥道路的那三万青壮的粮食!”
    “是,公爷!”
    沈庄应道。
    郭安缓缓点头,又再次问道:“土豆、番茄可有什么消息?”
    沈庄神色一暗,“回公爷,小人已经发动所有海商去找了,还是没有找到!”
    “没有就没有吧!”
    郭安轻轻叹了一声,“老天爷这是不想一次性满足我的口腹之欲,那就拖着吧,只要有海商在,那些东西,迟早都能找到!”
    “公爷所言极是!”
    沈庄心中一松。
    如此,又是几日后。
    郭秉雍便突然登上定国公府门。
    郭安有些好奇的问道:“四兄怎么突然来了?”
    郭秉雍回道:“回禀定国公,试验田的玉米,最多再有十天,应该就可以收获了!”
    “十天?”
    郭安一愣,随即便盯着郭秉雍问道:“是不是已经有宦官,向陛下禀报了?”
    郭秉雍大惊,“定国公,可是有何不妥?”
    “那些藩王……”
    说着,郭安便缓缓摇头,“没事!”
    “番薯还有多久成熟?”
    郭秉雍想了想,便说道:“回定国公,番薯的根茎下,也已经长出不少番薯。
    但是,我感觉番薯的茎叶还有些嫩绿,还可以再长上一段时间!”
    郭安微微点头,“那便等收玉米之时,再看看吧!”
    “是!”
    ……
    郭秉雍出去之后,郭安便直接起身,往后花园走去。
    来到后花园,果然看到,自家后花园里剩下的那上百个玉米,也都已经变的干黄。
    显然,已经成熟了!
    “徐勇,速速带人,将这些玉米都给掰下来,至于玉米杆子,也都连根刨出来,送去喂马喂牛!”
    “是,公爷!”
    徐勇连忙招呼几个燕山卫与仆人,开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