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新采矿模式
作者:切割磁感线   星辰大远航最新章节     
    第518章新采矿模式
    没发现,那就补给,补给完毕继续航行,星际航行涉及到的所有流程人类大舰队都已十分娴熟。
    小灰被制造出来之后,大舰队的补给速度明显比之前快了很多,就算现在大舰队多了五千万艘赤焰文明飞船集群,补给的总速度仍旧比当年快。
    正如在这颗恒星系统的补给行动,人类在抵达并且对其中岩质星球进行探测之后,就直接给小灰发布了挖矿指令。
    一亿八千万艘舰船成功停泊在星球轨道上,与此同时,得到命令的小灰自主控制数百艘舰船缓缓脱离大舰队,降低轨道。
    小灰的本体意识在最初的那群纳米机器人上,用一艘舰船承载着,而其他舰船则都是小灰身体的延伸,同样装载在飞船上。
    海级飞船很大,但一颗星球更大,仅凭小灰本体那点纳米机器人去挖矿,其实很难做到高效率挖矿,因此人类给她做了拓展连接,为她制造了海量纳米机器人供她驱使。
    因为算力的限制,小灰控制的纳米机器人没法做到无限多,虽如此,但以她现在的算力所控制的纳米机器人,覆盖一颗地球大小的星球也勉强能做到。
    数百艘飞船来到星球地轨道之后,就见飞船上的舱门打开,接着无数灰色纳米机器人如同蝗虫一般蜂拥而出,接着降下就向目标星球涌去。
    这样的场面就算以舰队视角从太空望去,都有一种遮天蔽日的感觉,当小灰进入星球内部的这一刻,原本没有大气的星球上仿佛出现了云层,瞬间遮蔽了整片天空,使得星球面向太阳的一面都暗了下来。
    仅仅过去数天时间,指定地点便出现了一抹抹金属光泽,全程观察挖矿过程的工程师们知道,这是出矿了。
    紧接着就见灰色云层涌动并像地面席卷而下,无数纳米机器人组成一道道灰色龙卷风,一端在天上一端接连地面。
    海量纳米机器人在星球上天空之上形成云海,这样的全球覆盖让这颗星球的亮度瞬间提升了几个档次,那是远处恒星照射在纳米机器人上的反射光芒,如此情形仿佛给星球披上一层灰亮色的外衣。
    小灰的第一次真正挖矿作业就此开始。
    星球内矿藏分布的探测在小灰出动挖矿之前就已经完成,所以小灰在抵达星球表面之后,并不需要再次去探测资源点,她直接控制着一群群纳米机器人群,如同蝗灾一般不断向目标点汇集。
    天瞬间就黑了。
    不多时,原本如同云朵一样的纳米机器人就全数抵达地面,为整个星球镀上了一层灰蒙蒙的外壳。
    组成她身体的部分在她的主意识操控下,开始在星球表面开凿矿洞,然后将位于表面或者深埋地下的各种金属物质分解,并一点点将它们运送到指定地点。
    小灰如同当年人类遇到的银雾那样,将星球上以化合物存在的矿藏都挖了出来,并将其分类归堆到星球表面,相信不久之后,人们便可以看到一座座金山、银山、铜山、铁山.
    “没想到这样的挖矿方式真的被我们实现了!”
    看着渐渐出现的各种金属山,一位工程师感慨道,当年他还是一个工程设计专业的初学者,现在已经是工程方面举足轻重的人物。
    “是啊!当初我们还想着,什么时候有能力了就回去罗斯154-4行星上的那些金属搬走呢!”一位矿藏资源方面的专家也深有感触,“当年想都不敢想的技术,真被我们实现了,想想仿佛是在做梦。”
    “要是当时我们有这技术,也不至于被银雾搞得那么狼狈,那些战士和人员也不至于牺牲,说到底,当初我们人类文明还是太年轻了,把这个宇宙想得太好了。”
    听着矿藏资源方面的专家的感慨,其他看着小灰采矿行动的人也是心中默然。
    其实看到小灰采矿的画面,经历过银雾事件的大部分人都被勾起了那段恐怖的回忆,那种遮天蔽日的压迫感,那种茫然无助的感觉至今还记忆犹新。
    指挥中心里,见众人似乎都陷入了银雾的回忆,一位工程师随口道:“就不知道现在银雾怎样了,是否还在那片星域。”
    “怎么,你还想找它报仇?”一位新生代看了他一眼。
    “那当然,我最好的朋友就是在那里牺牲的,可惜现在我们有了报仇能力,却不敢返回那片星域寻找。”
    “有机会的。”
    “嗯!”
    在众人对话间,已经挖了几座小山矿物的小灰发来信息:“啊!家人们,资源都堆积如山了,别光看着了,快来些运输舰配合一下运走运走啦。”
    她的声音在各工程舰中响起,同时她的形象也以投影的方式出现,看起来是一二次元姑娘的模样,挺可爱的样子。
    “在动了在动了!”工程部人员回答道。
    如话中所说的那样,在小灰发回通讯的时候,资源管理部门的运输船就已向那一座座金属山飞去。它们抵达金属山附近后,随即就有工程机器人、各种工程设备鱼贯而出,将物资装船,运往太空电梯处,送上太空。
    这些资源将会被运往舰队的各类相关生产车间,被加工成各种各样的产品,给大舰队各方各面提供补给。
    人类大舰队不止人类自己,还有数量最多的赤焰文明之人,而且由于现在大家寿命都得到了极大提升,因此在星际航行过程中,大部分人都不怎么冬眠,故而资源消耗要比之前大得多。
    基本上从一颗恒星航行到下一个恒星,就得进行一次补给,如果想要在停下来探测恒星系的同时连续跨越两个恒星,那就得启动大冬眠。
    舰队十分庞大,光是人类人口总数就已经超过地球时代,跟不用说还有其他几个种族的生命了,故而人类的挖矿效率虽然提升数十倍,但完成补给仍然用了差不多半年时间。
    完成补给之后,人类大舰队再次启航了,这一次的目标是21.7光年外的恒星系统,是单恒星系统。以此为航行目标,主要是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单恒星系统的环境更容易出现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