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留学生、定地址、炒地皮
作者:人狼预言家   1928:巨商崛起最新章节     
    民国十九年3月5日。
    首批考取叶氏北大助学基金的留学生即将在上海滩的十六铺码头登船。
    前一批登船的是留欧学生,他们占了总人数的四分之三,大部分都是去法国和英国勤工助学,叶洛的助学基金会给他们提供了前往名校进修的机会,但不会包揽他们在读期间的各种开销。
    后一批登船的是留美学生,人数虽少,但个个意气风发,颇有种指点江山,天下尽在我手的气势。
    叶洛能理解他们的这种心态,毕竟是从几十万考生里杀出重围的最优秀一批人,考上北大等名校绰绰有余,又从各大高校里从一干好手里厮杀出来,最终得到这寥寥十几人的名额,公费留学美国知名学府,确实是光宗耀祖,值得吹嘘的事情。
    这种重要场合都是白秀珠陪同叶洛出席,这让渐渐对妹妹地位感到担忧的白雄起稍微安心了些。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叶洛当然不能说再过几年就要开打二战,你让去敌对国留学的军校生怎么办?灰溜溜回国,还是待在那里被特务抓捕?
    这个理由没法说出口,叶洛只得以自己和英美的关系更好为由,强行将留学的学校给改了。
    因为现在华德关系很好,校长他们都希望这批军中骨干能去德国军校留学,但叶洛坚持要去英美的军校,让校长百思不得其解。
    那又不是御林军,你安置在人家眼皮底下,谁不害怕?
    “嘉兴地界不错,既毗邻上海滩,距离金陵也不远,且没有重兵驻守,却有几个颇为重要的兵工厂。”张群觉得叶洛的提议很合理,点头附和道,“而且税警总团管辖的是盐税,盐厂,盐署这些,嘉兴确实很合适。”
    就这件事,宋子文和校长硬是和叶洛扯皮了好几天,最后见说服不了叶洛,干脆取消了原定的国党党部拨款,让这些军校生自生自灭。
    军校生们忐忑不安,但心里底气还是有的,因为他们的“老板”最不差钱。
    张群是校长之心腹,来上海滩基本就扎根了,他一辈子都很难越过张群成为一把手,想在仕途上更进一步,显然去金陵直辖部门更好。
    冯玉祥、阎锡山等人叛变,一大堆实缺职位空出来,叶洛一句话说不定就搞定了,可他就是不说!
    三波人马立即站好,分列三队,嬉嬉笑笑的神情也没了,全部肃立,似乎在等待长官的检阅一般。
    当初叶家遭难,他第一个站出来想取消两人的婚礼,若不是白秀珠死也要白给,他肯定会阻止两人结婚。
    因此他非常注重学生的质量以及选举制度的公平性,这两批学生全是经过多次筛选,最后还由他逐一面试通过后才能站在这里,虽说也有个别依靠家里强大关系挤上船的二代,但比例不超过5%,已经远超叶洛的预期。
    这些留学生中,年龄最小的只有十八岁,年龄最大的足足有三十五岁,各种妆束都有,提的行李箱也是五花八门,明显来自社会各个阶层。
    叶氏投资是真正的香饽饽啊,能解决大量就业问题,缴税高,名气大,口碑好,而且能威慑到各种洋行,简直就是官员梦寐以求添加政绩的好帮手!
    “就怕买不到地皮哦。”叶洛揶揄了一句。
    三万余人的部队,放在上海滩或者金陵都不合适。
    一一一.二五三.二零九.八六
    “哈哈,二少爷担心什么?他们要是不乐意,你就往嘉兴弄些工厂,店铺,叶氏投资稍微漏点底过去,他们什么都会同意的!”张群哈哈大笑。
    校长很生气,留下一句“你自己弄吧”,拂袖离开,再也不管这个项目的死活。
    白雄起心里郁闷,甚至觉得是妹妹开始失宠了――
    “那就这么说定了,过几日我打电话给温团长,让他好好操练一番士兵,然后全团往嘉兴驻地进发。”叶洛笑道,“只要有张市长的首肯,我就不担心和当地官员起摩擦了。”
    因此白雄起始终觉得叶洛在心里对自己是有芥蒂的,不然为何他现在与校长等人如此亲密,却始终不提把自己调到金陵高层去任职呢?
    金陵国民政府不是没有英美方面的关系,可现在正和德国处于蜜月期,对方又是提供军事顾问,又是提供各类武器装备和战术指导,要是去德国,肯定比在英美的收获多。
    叶洛设立北大助学基金的初衷是解决北大的财政问题,之后便是尽量让优秀的人才能出国留学,回来再报效国家,让战争早点结束。
    留学生队列旁还有一个威武的队伍,虽然只有寥寥十人,但一个个身姿挺拔,穿着统一的军装制服,佩戴统一的行李箱,脸上肃杀威严的气息让人心惊胆寒。
    因为大上海计划开发问题,上海滩和周边城市的地价疯涨。
    突然,一个留学生高喊:“叶先生和叶太太来了!”
    他们能站在这里,能得到如此支持,全靠这位上海滩第一大亨,说是再造之恩都不为过。
    被白秀珠挽着的叶洛满脸笑容,正和一起走来的张群、白雄起等人说说笑笑。
    这是从黄埔军校、叶氏安保、叶氏体育等地选拔而出的顶尖军人,他们将以军校生的身份入学英美各大知名军校,乃真正的天之骄子。
    其她几个女人都生了孩子,就白秀珠什么动静都没!
    这边白雄起在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叶洛却是在和张群讨论税警总团的后续安置问题。
    校长制定的这个计划还没怎么实施,倒是让那些富豪炒房子疯赚了一笔。
    这就是糜烂到骨子里的民国,1%的人掌握着99%的财富,有的人身家轻松超过百万大洋,有的人一个月还赚不到10块大洋,贫富差距简直犹如天堑。
    “咳咳咳,码头到了,二少爷给学生们讲几句话吧。”炒地皮炒房问题涉及面太广,水太深,张群也不敢乱议论,连忙扯开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