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6章 合金换钢铁
作者:八零阿涛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最新章节     
    想到接下来要进行的半自动机床的研究,杨小涛就有些头疼。
    盖因这其中许多部件需要的材料,他自己都不清楚。
    或者说,即便在国内找到,无法做到自产自足,将来想要大规模生产也是难题。
    就如同最初的启明星那样,刚开始找点钨合金都是千难万难,后来解决了钨合金的冶炼问题,现在启明星也开始慢慢推广开。
    甚至因为铝合金、钨合金的出现,让国内机床数量大幅提升,如此,才让国内机械行业迎来一次发展高潮。
    所以,材料的好坏,对于机床的研究至关重要。
    杨小涛看过研发科做出的机床设计图,可以说,这种设计只是沿用了半自动车床、铣床的模式,根本就没想过,这种母床的半自动化,根本就是完全不同的一条路。
    杨小涛也曾提醒过陈斌几人,但现在看来,几人还是在这条道上继续撞南墙。
    除了设计思路错误外,更重要的是用的材料不规范。
    钢铁厂提供的材料,什么铝合金甚至钨铜合金都是最好的。
    结果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还需要其他特性的材料。
    以至于重要的地方都用钨铜合金,铝合金,结果就是做出来的机床缺乏足够的韧性,精度要求自然难以达到。
    现在,杨小涛手上有从阿尔法特那里弄来的机床全套图纸,设计出来不成问题。
    但需要的材料,却是杨小涛没法解决的。
    “杨总?杨总?”
    杨小涛还在想着材料的事,一旁娄晓娥见他出神,等了好一会仍不见反应,这才忍不住的开口。
    “啊,怎么了?”
    “那个!”
    娄晓娥突然笑着,“我今天下午有点事!”
    “请假?”
    “嗯嗯!”
    “好吧,就下午啊!”
    “耶!”
    娄晓娥高兴的差点跳起来,随后回到桌前,继续整理文件。
    杨小涛却是拿出一张纸,然后从空间里将抄录好的解析数据写出来。
    看着纸上的三组数据,应该代表三种合金。
    这些合金杨小涛并不清楚国内有没有做出来的,但以国内连铝合金都没搞清楚的状况,这三款合金估计很难。
    除了这三种合金,杨小涛身上还有从系统那里换来的马口铁的生产技艺。
    这种合金对国内来说同样重要,未来用处也不小。
    也就是说,现在有三种合金需要研究配比,若是国内有最好,可要是没有,那就得进行工艺研究了,自己生产。
    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至于马口铁,这个可以交给老道,让研究所去研究。
    毕竟这段时间研究所的合金研究陷入了瓶颈,将这个交给老道,也能让这群人有点事干。
    除此之外,研究出来后,对各行各业的帮助也不小。
    就是,这种生产太占钢铁厂的资源了。
    生产的合金多了,那生产钢铁的量就会减少。
    他可是没少听杨佑宁说起机械厂钢铁有点不够用。
    “得想个办法!”
    杨小涛手上铅笔不断转着,脑海中思索片刻,便有了主意。
    ……
    两天后。
    杨小涛来到钢铁厂,查看情况。
    这也是杨小涛出国回来后,第一次亲自来钢铁厂。
    以前有事都是娄晓娥打电话询问情况,以至于听说杨小涛这次过来,立马精神起来,不仅本人在大门口迎接,还有许多钢铁厂和研究所的人都来了。
    杨小涛来到钢铁厂看到这种状况也没多说,只是在管志勇的带领下参观了钢铁厂,了解最近的生产状况。
    会议室里。
    杨小涛坐在上首,管志勇和安仲生分别带领钢铁厂和研究所的领导班子分列左右。
    “杨总,现在钢铁厂除了特殊用途的平炉,其他的大型锅炉全部改成转炉。”
    “产量比去年提高了三倍!”
    管志勇将最近钢铁厂的发展情况说完,脸上并没有太多喜悦。
    因为他了解杨小涛,取得的成绩哪怕他们不说,杨总也会记住,一点不会少的。
    就如同先前,他们钢铁厂亏损的时候,他们依旧享受着机械厂的福利。
    现在更是成为钢铁行业中的翘楚。
    尤其是合金研究出来后,生产合金的钢铁厂,全国都没几个。
    要不是他们钢铁厂只是机械厂的一个分厂,早就跟那些重点炼钢厂相提并论了。
    可这事要是转过来想,一个分厂都能比得上有名的大厂,那机械厂得多强啊。
    正是这种想法存在,让钢铁厂的工人多了一份自豪。
    杨小涛点头,然后接过身后娄晓娥递过来的文件,郑重开口。
    “你们提交的这份资料我看到了。”
    管志勇几人都是面色紧张,没别的这里面详细说明了,若是以现在机械厂的使用量,用不了俩月,钢铁厂就满足不了需求了,将会成为制约机械厂发展的绊脚石。
    几人看向杨小涛,只见杨小涛脸色平静。
    “安工,你们那里合金生产情况如何?”
    安仲生听到问话,立马开口。
    “杨总,根据现在的投入,钢铁厂的钨铜合金和铝合金,将会以每月提升百分之五的产量增加。”
    “不过因为各行各业的需求不断增加,这段时间对合金生产的任务还在增多。”
    “生产还是很紧张。”
    安仲生说完,然后又想到什么,“杨总,这其中咱们机械厂内部的消耗是最多的。”
    杨小涛点头表示了解,毕竟机械厂生产的空调可是如日俱增,现在国内重要企事业单位已经安装上了空调。
    纺织厂那里更是财大气粗,给每个车间都配上空调,取代先前的柴油发动机—风扇,让整个四九城可是羡慕的很。
    杨佑宁听说了都吧唧嘴,不愧是四九城的女人最多的地方,这该花的钱是一点不含糊。
    更重要的是,上面的领导还不敢不批,不然晚上就等着吧。
    杨小涛收回思绪,然后将问题提出来。
    “既然大家都清楚,那我这次来就是为这事来的。”
    “我可以跟大家交个底,未来机械厂的钢铁需求量,将是现在的数倍,并不是我夸大,而是在未来,我们需要做的事很多。”
    “计划上马的项目,每个都是机械厂的重点,各个也都是吃钢铁的巨兽。”
    “如果钢铁厂不能满足需求,我们将会错失很多。”
    杨小涛说完,管志勇等人互相看着,眼神中既有压力又有冲劲。
    机械厂越来越好了,他们也能跟着水涨船高啊。
    至于能不能办成,他们就没考虑过。
    杨总都说了,那肯定没错。
    “杨总,我们也商量过了。”
    “想要提升产量,有两个途径。”
    管志勇明显也做过功课,而实际上,在杨小涛的手下干活,要是不聪明点,提前做好准备,很容易降低在杨小涛那的印象分。
    “说下!”
    杨小涛端起搪瓷缸子喝着茶水,管志勇点头,也不怯场,从以上文件夹里拿出准备好的计划书。
    “杨总,第一个是扩大规模。我们计划在今年到明年的时间里,建立两座100吨的转炉,如此产量将至少会增加一倍!”
    见杨小涛听了点头,管志勇心里一松,毕竟这是最直接的提升产能方法。
    只是一点扩展规模可不是简单说两句话就行,不仅需要跟上级报备,由上级审批同意后才能动工。
    此外,工厂的占地,人力资源,工程建设等等,都是麻烦事。
    不过只要杨小涛同意了,机械厂就算是过了,上面的事也就容易了。
    “第二条就是缩短加工流程。”
    杨小涛抬头来了兴趣,“具体说说。”
    “是!”
    管志勇随后将钢铁厂商量好的办法说出来。
    杨小涛恍然,所谓缩短加工流程,其实就是将炼钢的前期铁矿石熔炼的过程交给其他炼钢厂。
    当然,这些都是地方的小厂,让他们进行代加工,提炼出粗胚后再运送到炼钢厂,该加工的加工,该做合金的做合金。
    “这样下来,我都的整体效率可以提高百分之二十左右。”
    安仲生也在一旁补充着,这种方案是他们经过商量后的结果。
    “杨总,我们已经跟其他几个地方的钢铁厂进行了联系,他们对此没有异议。”
    管志勇看着杨小涛,认真说着。
    杨小涛却是喝着搪瓷缸子的茶水,没有急于表态。
    涉及到地方的事,可不是简单说说就行。
    “你们以什么方式来合作?”
    管志勇听了看看安仲生,这合作还要分什么方式?
    不就是给他们些任务,他们送过来就行了?
    两人都是这么想的,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杨小涛放下杯子,“首先,地方的钢铁厂并不是咱们的下属,跟咱们合作是情分,不是本分。”
    “现在能跟咱们合作,遇到事情后,就可以拒绝合作。”
    两人对视一眼,没往这方面想。
    “还有,我们可以让上级给他们下发任务,但任务的完成是有弹性的,地方钢铁厂本身还要承担地方的建设任务,这点需要跟地方协商好。”
    管志勇有些坐立不安,这些问题并没当回事,但现在想来,他们更多的是在跟钢铁厂联系,却忘了地方的事情。
    “这件事本质上是可行的,但个中问题一定要多想些,方方面面都要想到。”
    管志勇听了点头。
    杨小涛见此没再这问题上纠结,“你们的两个解决办法我是同意的。”
    众人听了脸上露出笑容。
    “不过,我这里还有一个想法。”
    众人再次看向杨小涛。
    “我看了合金和钢铁的生产情况。”
    “合金生产的多了,就占了钢铁的份额,两者之间存在互相作用关系。”
    “所以,从今天开始,合金生产可是适当加大些。”
    管志勇与安仲生对视一眼,有些没搞明白。
    接着杨小涛再次解释起来,“多余生产出来的合金不参与分派的份额,是我们钢铁厂的内部资源。”
    “这些合金,将会用来兑换钢铁。”
    “合金换钢铁?”
    管志勇立马喊出来,杨小涛轻轻点头。
    安仲生目光一亮,这合金的生产可不容易,产量也比钢铁难多了。
    可以说,生产一锅炉的钨铜合金所耗费的时间、物力,完全可以生产三倍的钢铁,甚至操作好了可以生产四倍,五倍!
    在场的人都想到什么,看向杨小涛的目光多了一份崇拜。
    这种事情,也就杨小涛敢说吧,不然他们提出来,分分钟三机部七机部的几个大佬都会杀来。
    就是一机部的大佬也会有意见吧。
    不过这是杨总提出来的嘛,那就不同了!
    “杨总,我觉得可以。”
    “我们可以按照现在的钢铁产量需求,计算出合金的生产状况,然后标出兑换的标准,以此来满足缺额…”
    安仲生开始在心里计算着如何定价了,管志勇也是同样表情。
    “这件事你们自己拿主意,但有一点,今天之前给各个部门的合金份额不能少。”
    “而且兑换钢铁的,可以优先考虑他们。”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