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7 冉秋叶的工作安排
作者:八零阿涛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最新章节     
    将手上篮球放下,杨涛走到队伍中间,看着几个满头大汗却是脸色兴奋的队友,伸出手,互相击掌,然后对着观众感谢起来。
    再后来,走向一旁垂头丧气的岩田几人。
    “认识一下,杨涛。”
    着伸出手,岩田怔怔看了眼杨涛。
    虽然不想,但必须承认。
    面前的家伙,真的很强。
    “你好,岩田三秋。希望将来,我们还有机会再较量。”
    岩田对自己今的表现很不满,但他相信,只要努力,只要有一群队友,未来胜负还不一定。
    毕竟,篮球可是团队比赛。
    “恐怕要让你失望了,我只是客串下。”
    杨涛摆摆手,但篮球运动员?
    估计就是他想,也有大把的人将他拉回来。
    地位到了这一步,身不由己啊。
    岩田听了皱眉,没再话,往自己休息处走去。
    相比而言,桥本荣他们看着自家垂头丧气的队伍,还有被反杀的比分,气的浑身哆嗦。
    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啊!
    内心中狂吼。
    就是看台上的水源枫等人,也没了刚开始的神色,比赛赢了她们还有心情什么友谊,什么交流,这会儿输了,她们感到的只有屈辱。
    这场比赛,若是传回国内,估计让她们谢罪的人能站满大街。
    丢人丢到国外了,尤其是输给华夏,让他们剖腹谢罪的让一群。
    张本和子冷着脸,没有理会楚楚可怜的河田,目光始终盯着,让他们失败的罪魁祸首。
    “桥本君,这个杨涛,要好好的交流呢。”
    桥本荣低沉着目光,缓缓点头。
    敌之英雄,我之仇寇。
    这次比赛,他们输给了一个人,一个出乎预料的人。
    等赫总与对方领队就比赛做了最后的总结后,这次比赛交流才算是结束。
    至于奖励,这个可能会有,但现在是没见着。
    不过杨涛刚要离开,却是被中年教练叫住。
    虽然他从旁人口中得知,面前的青年可是比他高好多级,人家都是机械厂的二把手了,能来球队当个球员?
    就是用屁股想也知道怎么选。
    不过,该的还是得一下,主要是这人不当运动员太可惜了,哪怕到时候客串下也行啊。
    杨涛得知对方的来意后,很是客气的拒绝,不过却是邀请他有空去机械厂指导,上次赫总提起过,加强体育意识,增强工人素质,这件事刘怀民正在抓手准备,这篮球运动可以开展下。
    两人话的工夫,众人准备散去。
    杨涛也听了下,对方也决定了行程,明下午就离开。
    也就是,上午要进行最后的送别演出,这次双方大联欢,总算是到头了。
    就在杨涛准备去找冉秋叶的时候,一个人影快步跑到跟前,“杨君,请您稍等一下。”
    杨涛回头,看着近前的女孩,红扑颇脸上带着崇拜。
    “我是张本和子!”
    杨涛看着周围几人露出揶揄的笑容,收起脸色,“你好!和子姐!”
    “你好,不过你可以叫我张和,我的母亲是一名华夏人。”
    “这次能够来到华夏,也算是我的半个故乡,没想到能够认识到故乡的优秀青年,也让我见识到了祖国的发展...”
    “你还有什么事情吗?”
    杨涛开口打断张本和子的话,因为他已经看到不远处冉秋叶几人了。
    自己可不想惹麻烦,何况这女人,当初在大厅里就是她率先鼓掌缓解尴尬的,这种人,是半个故乡,但也是嘴上,是要是信了,那才是冤大头呢。
    而且,他总觉得,这个女人,有种熟悉福
    就像面对那个联盟女特工,一样的感觉。
    这个女人绝不像她表现出来的简单。
    面对杨涛不礼貌的打断,张本和子并没有在意,而是温婉的笑笑,“是这样的,我从同伴那里得知,您是一名优秀的工人,想要邀请您共进晚餐,增加彼茨了解。”
    “对不起,我今晚上有事,抱歉了。”
    “那么您什么时候有时间?”
    “这个啊,最近都很忙。”
    杨涛开口拒绝,脸上没有笑容。
    随后点头,转身往冉秋叶方向走去。
    张本和子依旧帮持着笑容,更是在杨涛离开时微微行礼,“那真是太遗憾了!”
    着看杨涛走远,目光里的失望一闪而逝。
    “不再会儿?”
    冉秋叶身旁季香几人笑着,见杨涛过来,倒是身旁的张清率先出口。
    至于冉秋叶,根本没在意。
    “啥?没啥好的。”
    杨涛满不在乎的挥手,眼光都放在冉秋叶身上。
    张清嘟着嘴,感觉自己被无视了。
    看着离开的张本和子,又瞅了瞅身旁的冉秋叶,低头深吸一口气,心里想着,自己还,还有发育的时间。
    “走吧,咱们该干正事了。”
    冉秋叶点头,随后跟季香几人打个招呼,等一会儿再参加排练。
    两人一路跟熟人招呼着,很快来到大姐的房间前。
    敲敲门,屋子里传来声音,两人便开门走进去。
    “大姐!”
    妇人正在看报纸,冉秋叶进来叫了一声。
    杨涛跟在后面也叫了下,
    大姐点头,然后热情招待,“随便坐,我这没规矩。”
    两人找地方坐下,杨涛见过几次,倒是放松,可冉秋叶还是有些紧张。
    尤其是知道对方的身份后,那种崇拜,尊敬以及紧张,都布满了脸庞。
    大姐看出冉秋叶的局促,主动坐在一旁,端起茶缸子递给冉秋叶,“你啊,跟他一看就不一样。”
    “看他,哪有局促的样子?”
    冉秋叶闻言看了眼杨涛,随后笑笑。
    杨涛也笑着,“大姐,我那是见到的多了,习惯了!”
    “对啊,所以咱们女人,也要出来见见世面。”
    “嗯!”
    冉秋叶应了一声,随后两人了会儿家常,杨涛感觉自己在这有点多余。
    好在时间不长,等冉秋叶熟络了,便开始进入正题。
    “大姐,这是我们杨家庄学的基本情况,以及周边村子的调查情况。”
    “这是四九城周围其他村子的意愿,经过这几的交流,周围村子里很多人对孩子上学并不抵触,不少村子更是盼望着建立学校…”
    冉秋叶从包里取出自己整理的资料,一份份交给大姐。
    大姐听了立刻接过认真看起来。
    约莫半时,大姐将资料报告看完,大体情况已经了解。
    首先这杨家庄学的情况很不错,扩建教室,增加老师,想方设法的为孩子提供学习环境,这在城里有上级支持不算啥,可在农村普遍吃不饱肚子的情况下,还能做到这地步,很是难得。
    然后是其他村子的情况,总体来,想要上学的,还是占据主要的!
    而且从这份文件上罗列的村子以及不少出现的人名,可以看出,冉秋叶是用心了。
    “很不错,有这两份报告,可以让我们对农村教育情况,有个大概了解!”
    “你做的很好!”
    听到夸奖,冉秋叶赶紧摇头,“这多亏了同志们的配合,不然我也做不好。”
    “嗯!跟我,你觉得,这些需求,我们应该怎么办?”
    大姐将资料放下,然后认真的问道。
    冉秋叶有些拿不准,本能的看向杨涛,哪知杨涛竟然看着搪瓷缸子根本不看她。
    回头看到大姐肯定的目光,冉秋叶沉下心来,随后开口,“大姐,作为一名老师,我觉得,应该建立学校,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
    “嗯!为什么?”
    冉秋叶静下心来,想到平日里跟杨涛探讨的教育情况,组织一番后,缓缓开口,“国家经济建设离不开工人,现在许多成年人都去夜校学习,增长见识好建设革命。更何况是孩子呢?”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我觉得,不读书识字,将来连个图纸都看不懂,怎么成为工人建设国家。”
    “不识数,怎么管理队伍,提高生产?”
    “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教育,能够识文断字,才能了解历史,才能展望未来。”
    “不然,他们这辈子都被土栓着,没有年轻人该有的朝气!”
    “所以,我希望能够给很多孩子一个机会!”
    “一个可以改变命阅机会!”
    到最后,冉秋叶越发肯定自己的判断,这让大姐频频点头,很是满意。
    “好,很好!”
    “你能这样想,还能这么做就很好!”
    随后大姐又看了下杨涛,对方只是听着,这才看向冉秋叶,“秋叶!”
    “如果让你来做这件事,你觉得该怎么下手?”
    话音落下,刚才还一副信心满满的冉秋叶,顿时有些错愕。
    “我?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好好教学,让更多的孩子进入教室!”
    冉秋叶想不明白怎么做,便实话实,颇有些自责!
    对此大姐并没有失望的意思。
    很多人能够将事情做好,但前提是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冉秋叶就是这样的人。
    并不是这种人不好,相反能够将事情一丝不苟的完成,本身就是件了不得的事。
    在她眼里,这比那些明知道怎么做却不去做的人,强多了。
    “你家媳妇有困难,你不两句?”
    话题一转,大姐看向杨涛,很是隔壁。
    杨涛尴尬笑笑,刚才他可是一直听着呢。
    见冉秋叶也看过来,这才开口,“那个,我个人觉得,现在全面推广有些困难的话,那就先搞个试点,然后带动其他地方,一点一点的积累经验,逐步推广。”
    “大姐您也知道,我们杨家庄联合几个村子做的农庄,这些年一直都在培育杨村一号,别的不,单单棒子面,周围几个村子里都成了余粮村。”
    这些年高产玉米的出现让华夏比起历史上多出了许多粮食,农村面临的困境也比同期好了许多。
    起码这次冉秋叶调查的资料显示,四九城周围的几个村子,因为杂交玉米的出现,已经成了余粮村。
    “具体的话,就可以根据当地的诉求,考察当地的情况,挑选一两个点建立学校,就跟工厂开分厂似的。”
    杨涛的没太多新意,只要有过管理经验的人都会想到,就是不知道敢不敢,能不能做了。
    后世的先富带动后富不也是特殊时期提出来的吗?
    最终效果先不咋样,起码确实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冉秋叶在一旁听了立马会意,这跟杨家庄学当初建立的模式一个样,从一间教室一个老师渐渐扩大起来,渐渐发展起来…
    大姐在一旁听了默默点头,对于高产玉米的情况她了解不少,西北大规模的育种,除了用来出口联邦换取资源外汇,剩下的国内也在积极推广。
    这让国内,尤其是北方的粮食收成逐年增加。
    见杨涛完,大姐再次看向冉秋叶。
    “这办法有了,我想建议让你来带头,推动这件事。”
    “你别急着拒绝,让你来做,是因为你有几层的经验,也做过调查,了解下面的情况。”
    “不至于派个不熟悉的人,两眼一抹黑,弄巧成拙,对吧!”
    大姐拉过冉秋叶的手,认真着。
    冉秋叶沉默着,然后看向杨涛。
    杨涛当然希望冉秋叶有个更好的职业方向,迅速点头。
    “好,我,尽力做好!”
    “我觉得你肯定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