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屠龙少年终成恶龙!【求订阅啊】
作者:王蜀蜀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最新章节     
    “公子息怒!”
    顿弱见赵昊手持利剑,准备将嬴成蟜碎尸万段,连忙上前拦住他,低喝道:“私刑杀人,纵使您贵为王爵,也不能触犯大秦的律法!”
    赵昊心头大怒,愤声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嬴成蟜本就是帝国罪人,叛国在先,害人再后,死不足惜!”
    “公子大谬也!私刑杀人,岂能与依法行刑相提并论?”
    “我不管!我今日非杀他不可!”
    “公子!”
    顿弱有些生气了:“您难道忘了自己的使命吗?嬴成蟜他们交给老夫,老夫绝不会让他们逃走,您现在应该去甘泉宫大殿,接受陛下封赏!”
    “哼!”
    嬴政突然封他为秦王的事,让赵昊本就不爽,现在又杀不了嬴成蟜,更是让他恼火,于是冷哼一声,怒视着顿弱不说话了。
    然而,就在这时,身后忽地传来一阵马蹄声,紧接着一声高喊:“昊弟——”
    随着喊声,三个人踉踉跄跄的跑了过来。
    赵昊扭头看去,发现是公子良三兄弟,不禁眉头一皱:“你们怎么来了?”
    “昊弟,三兄回来了,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是啊昊弟,三兄在甘泉宫大殿等着你呢,快跟我们走吧!”
    “这”
    赵昊语塞,片刻,忽地眼睛一转,沉声道:“师兄,带上他们,跟我走!”
    “好!”
    无涯简单的应了一声,当即命人将嬴子阳和嬴成蟜绑了。
    顿弱见状,无奈的摇了摇头。
    只要赵昊不公然乱法,对于嬴成蟜和嬴子阳的死活,他毫不在意。
    却听赵昊又道:“那名中军司马为保护我而死,要好好安葬,他的家人,也要厚待,如果有男丁,最好安排在我身边!”
    “诺!”
    顿弱应诺一声,对赵昊的要求无不满足。
    毕竟嬴政给赵昊挖的这个坑,着实有些大。
    他真怕赵昊撂挑子不干,甚至不接受嬴政的封赏。
    好在赵昊没有继续折腾,安排完那名中军司马后,便跟着公子良三兄弟,一起去了甘泉宫大殿。
    另一边。
    胡亥所在的梁山宫。
    “岂有此理!弄垮了一个蒙家,还有一个王家,那王翦是存心跟我做对吗?总有一日,我连你王家也弄垮了!你们能奈我何!想造我胡亥的反!我先杀光你们!”
    胡亥在自己寝宫里歇斯底里的咆哮。
    当他得知登基大典要延迟的时候,整个人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带着赵高,到处拜访甘泉山的三公九卿。
    毕竟当太子和当皇帝的权力,是不一样的。
    如今的大秦,也不像嬴政在时的那样了。
    因为内阁已经正式成立了,以李斯为首的内阁,掌握了大秦绝大多数的权力,除了皇帝,基本没人能制衡他们,就算是太子,也不行。
    所以,赵高迫切希望胡亥早日登基。
    很明显,他们又在王翦那里吃了闭门羹。
    关于推迟登基大典的事,王翦有理有据,没有丝毫退让。
    这令他和赵高,非常难堪。
    眼见胡亥发泄得差不多了,赵高才面无表情的走上前,冷冷道:“太子对蒙家还是太仁慈了,虽然蒙恬已经下了死罪狱,但蒙毅至今还在联络诸位大臣,阻止太子登基!”
    “该死!该死的蒙家!他们都该死!”
    “太子息怒!”
    “老师,您快帮胡亥想想办法啊,胡亥想当皇帝,不想当什么太子!”
    胡亥几乎带着哭腔朝赵高求助。
    赵高笑着看了他一眼,安慰道:
    “太子别急,您想想,王翦为何要阻止您登位,无非是不认可您这位储君。但王翦在军中声望颇高,您又不能轻易得罪他,再加上王离新掌军权,您只能痛打蒙家,敲山震虎!”
    “老师的意思是,把蒙毅也处理了?”
    “蒙毅对政事无比熟悉,王翦却不熟悉,若非蒙毅在暗中谋画,王翦怎么可能想出那些托词。所以,处理蒙毅很有必要!”
    “那依老师之见,该如何处理蒙毅?”胡亥追问道。
    赵高阴阳怪气地道:“李斯跟我们原本是同一条战线的,结果最近这段时间,除了朝会商议的时候,反对过王翦的建议;
    之后全是我们在走动三公九卿.”
    “是啊!”
    胡亥也有些郁闷的道:“早知道这样,我就不提议他当丞相了,现在想想,这李斯真是可恶!”
    “呵!”
    赵高呵了一声,又道:“咱们不能让他把好处得了,什么都不管!”
    “没错,我这就去找他!”
    胡亥说走就走,径直朝门外冲去。
    赵高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嘴角挂起一抹奸计得逞的笑容,转瞬即逝,然后连忙跟了上去:“太子等等老夫,等一下!”
    洁白如雪的梨花,艳若云霞的桃花,流金吐芳的油菜花,在渭河两岸铺开锦簇的天地。
    这是赏花踏青的好日子。
    刚刚升任右丞相的李斯,却没有志得意满的赏春兴趣,宁愿待在甘泉山,编纂他的新政纲目,也不愿走出去看看。
    很快,胡亥就怒气冲冲的来到了李斯寝阁。
    此时的李斯,还在幻想做摄政周公。
    以前有嬴政在他背后盯着,他做什么事都小心翼翼,现在没有了嬴政的束缚,他做什么都觉得轻松,大有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开始燃烧起来了。
    但是,当李斯落笔书写新政纲目的时候,笔尖却没有了那种酣畅淋漓的顺畅感,就连胸中那滔滔不绝的方略都没有了。
    骤然之间,李斯发现自己离开了始皇帝,好像不会做事了。
    而若仅仅只是如此,他还可以通过长时间的调整,来改变自己的状态。
    可胡亥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储君,他没有时间去调整自己的状态,只能硬着头皮冥思苦想,为胡亥主张自己的新政。
    当然,他这样做的目的,也并非全是为了胡亥,而是为他自己进一步掌控这个国家,打好坚实的基础。
    毕竟他的目标是摄政大秦。
    只有大秦按照他定好的条条框框去运行,才算彻底的掌控了这个国家。
    “丞相!丞相!”
    就在李斯刚刚有点眉目,正写得顺手的时候,门外忽地传来一道呼喊声,他眉头大皱,不由厉声低喝:“老夫不是说了吗?任何人都别来打扰老夫,滚出去!”
    “可是丞相.”
    “滚!”
    “哟!李丞相好大的威风,这是不将本太子放在眼里了啊!”
    还没等那名禀报之人离开,一道熟悉且陌生的声音,忽地传入了李斯耳中。
    李斯微微蹙眉,旋即停下手中的笔,抬头看去。
    只见胡亥一反常态的冲进李斯书房,劈头盖脸地问道:“李丞相是要抛弃胡亥了吗?!”
    “嗯?”
    李斯脸色一沉,下意识看向胡亥身后的赵高,冷冷道:“发生了何事,太子为何如此大的火气?”
    “这”
    赵高有些尴尬的看了胡亥一眼,又满脸委屈的拱手:“这还不是被老将军气的吗?”
    “老将军?”
    李斯愣了一下,瞬间反应过来道:“太子是为推迟登基的事发火?”
    “不然呢!”
    胡亥没好气的道:“老将军什么意思,国不可一日无君的道理,他不懂?为何偏偏在这事上冥顽不灵?难道本太子以前得罪过他?”
    “太子慎言!”
    李斯有些不悦的板起了脸,沉声道:“老将军一心为国,岂会因为私怨而报复太子?”
    说实话,要不是他没有多少选择,他真不想扶持胡亥这个憨包。
    但事已至此,他只能强忍住心头的不满,面无表情的教育胡亥:“太子要做先帝一般的圣君,就要面对任何困难,当初先帝继位的时候,也经历过不少磨难,结果如何?先帝统一了六国,将大秦带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
    “这”
    胡亥一听李斯将他跟嬴政比,火气顿时消了大半,毕竟嬴政在他心中,一直非常伟岸。
    眼见胡亥被自己的话震住,李斯心头一动,当即捧起自己书写的新政方略,继续忽悠胡亥。
    “为了让太子登基之后,能像先帝一样,治理好大秦,老夫肝脑涂地,为太子定下了十六字方针!”
    “哦?说来听听!”
    胡亥顿时来了兴趣,火气也随之消散。
    赵高心里恨得牙痒痒,却不敢跟李斯正面硬刚。
    毕竟蒙家的事,还需要李斯主张。
    只见李斯双手捧着一卷文书,来到胡亥面前,亲自介绍道:“这十六字方针是:尊崇皇帝,秉持秦法,肃整朝局,示强天下!”
    胡亥听得云里雾里,忙道:“可否具体一点?”
    “呵呵。”
    李斯淡淡一笑,点头道:“这十六个字,老臣在书中化成了十二件具体大事!”
    “愿闻其详!”
    胡亥罕见的露出一副乖乖受教的神色。
    李斯非常欣慰,又道:“这十二件具体大事,分别是:
    一,尊崇皇帝,当扩大骊山帝陵的修建,以彰显大秦统一天下的万世之功。
    二,集天下刑徒七十万余,修建骊山帝陵,杜绝各地刑徒复辟势力隐患。
    三,独尊始皇帝寝庙为祖庙,大秦皇帝时代祭奉。
    四,关中未修建完毕的宫殿,立刻召集傜役,全部修建,以阿房宫为例,需修得富丽堂皇,以彰显我大秦的富强。
    五,外抚四夷,尽征臣服大秦之蛮夷材士,组成五万蛮夷兵团,屯守咸阳,王翦重回南海。
    六,改蒙恬以北方牧民屯卫长城之策,征发中原民力,屯卫渔阳等边郡。
    七,申明法令,以尊法懂法之官吏,监法执法,查纠不法之徒,如赵高,可担任监法之臣。
    八,肃清朝政不良之风,罢黜冯劫御史大夫,以皇族大臣嬴子阳为御史大夫,行驶监政之权。
    九,增加丞相府属官,缩减内阁大臣名额,许丞相有否决一切内阁提议的权力。
    十,二世皇帝当秉承先帝遗志,巡守天下,以示天下之土莫非王土,天下之臣莫非王臣,镇服海内之威。
    十一,需设立”
    “等一下!”
    当李斯念到第十一件大事的时候,胡亥终于忍不住打断了李斯,蹙眉道;“怎么没有对蒙家的处置方略?”
    “嗯?”
    李斯微微一愣,不由道:“这关蒙家什么事?”
    “李丞相莫非忘了?”
    还没等胡亥开口,赵高也忍不住冷笑出声;“蒙恬还没有死,蒙毅还在郎中令的位置上,您这些大事件,听起来虽然不错,但想要具体实施,真的能绕过蒙家?”
    “这”
    李斯语塞,面露迟疑之色。
    他这些大事件,其实是揣摩赵高之后决定的,因为赵高不将胡亥掌握在自己手中,一个小小中车府令,根本没资格跟他叫板?
    反之,当年他要是有心结交扶苏,或是赵昊,又岂能沦落到只能跟赵高合作,一力扶持胡亥的地步?
    如今,赵高与胡亥的关系,他算是看得非常明白,就那个监法之权,也是他看在胡亥的面子上,强行给赵高的。
    而他之所以看在胡亥的面子上,也是想拉拢胡亥,不让他跟自己疏远。
    只要胡亥按照他的方略治理大秦,他相信胡亥会看到他的能力,从而疏远赵高。
    对于自己的能力,李斯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那依赵府令之见,该如何处理蒙家?”
    李斯反应了一瞬,面无表情的追问赵高。
    赵高知道李斯看不起自己,也不恼怒,躬身道:“所谓斩草要除根,不彻底解决蒙家,王家岂能乖乖听命?要知道,王贲还在陇西对阵羌族,老将军本欲告老还乡,李丞相将他遣返回南海,王贲能愿意?”
    “要是王贲父子联合,李廷尉又该如何应对?他们可不是蒙家兄弟!”
    “这”
    李斯再次语塞,隐隐觉得赵高说得有理,自己确实忽略了王贲父子。
    “那就罢黜蒙毅郎中令之职,改任代地郡守?”
    “理由呢?”
    “屡次质疑先帝遗诏,对先帝不忠,对太子不满,其兄长蒙恬乃罪臣,他也难辞其咎!”李斯沉吟道。
    “妙哉!”
    赵高抚掌一笑:“李廷尉不愧先帝谋臣!”
    “不是,咱们都罢黜他郎中令之职了,怎么还改任代地郡守,就不能让他做个小官?”胡亥有些不满的嘟囔道。
    很明显,他对蒙家的怨气已经上升到了厌恶的地步,连最后一步都不想缓和。
    只见李斯和赵高对视一眼,后者笑吟吟地道:“太子无需介怀,所谓的代地郡守,不过是虚职。而且,代地苦寒,又远离朝政。届时,您坐上皇位,想怎么弄死他,就怎么弄死他!”
    “这”
    胡亥思索了一阵,觉得赵高说得有理,当即展演一笑:“那就听老师的!”
    李斯:“.”
    赵高果然是自己的心腹大敌啊!
    看来,得想办法弄死他!
    就在李斯对赵高暗忖杀心的下一刻,胡亥又突然开口:“既然蒙毅的郎中令被罢黜了,那郎中令是不是空缺了?要不老师你来当郎中令如何?”
    “啊?”
    赵高吃了一惊,心脏不由砰砰直跳。
    李斯为了示好胡亥,给了他监法的权力,如果再升任郎中令,他的权力将进一步扩大。
    虽然不能与李斯媲美,但在朝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可是,李斯会让自己升任郎中令之职吗?
    “怎么,李丞相觉得我老师不能胜任郎中令之职?”
    眼见李斯沉默不语,胡亥当即露出不悦的神色。
    气氛瞬间沉默。
    李斯心思急转
    现在这种情况,他是不能跟胡亥闹翻的,毕竟他提出的新政方略,还需要胡亥去执行。
    可赵高升任郎中令,又让他隐隐感觉有些危险。
    如果胡亥和赵高每日都能相见,那自己岂不是更容易被疏远?
    如果自己不答应胡亥,那就同时得罪了胡亥和赵高,这对之后的摄政,肯定会有影响。
    心思急转之下,李斯最终还是妥协了,先以自己的新政方略为主,后收拾赵高。
    “呵呵呵”
    李斯轻笑一阵,打破了短暂的沉默,笑道:“赵府令在先帝身边伺候多年,熟悉各种政事,又精通秦法,本就是郎中令的不二人选!”
    “好!”
    胡亥兴奋一笑:“这样胡亥就能每天见到老师了!”
    “呵呵。”
    赵高闻言也笑了,当即朝胡亥和李斯拱手道:“承蒙太子器重,李丞相赏识,高,不胜感激!”
    “好了,此事就这么定了,老夫这就去草拟太子诏书.”
    李斯皮笑肉不笑的摆了摆手,准备回到书案。
    就在这时,门外再次传来一道禀报声:“启禀丞相,南海大捷,公子高手持先帝遗诏归国,老将军与诸位大臣,正在甘泉宫大殿,等您主持朝会!”
    “???”
    李斯三人满脸问号,心说什么情况这是?怎么还有先帝的诏书?
    难不成,始皇帝还留有一手?
    想到这个可能,三人脸色同时煞白。
    “说!到底发生了何事?!”
    李斯第一个反应过来,沉声追问。
    却听那名禀报之人颤声道:“具具体事项小人也不清楚,就是.”
    “就是什么!?”
    “就是听山下有人在传什么公子昊秦王”
    轰隆!
    三人如遭雷击。
    颇有种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感觉。
    求月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