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在我剑下鸣
作者:情何以甚   赤心巡天最新章节     
    太玄日晷静立在虚空,时间缓缓地拨动针影。
    “已经等了两刻钟。”剧匮轻咳一声:“看来今天就只有咱们三个了。”
    真是岂有此理,姜真君第一次召开太虚会议,其他人就这么的不给面子。本真君难道会口口声声说真君,非要你们这些不是真君的真人,礼敬我这个新晋的真君吗?
    姜望挑起仙人之余光,瞥了一眼钟玄胤的会议纪要,只见上面写着――
    “余者事不至。”
    “钟先生。”姜望慢条斯理地问道:“不知余者……都有什么事呢?”
    “个个语焉不详。”钟玄胤将刀笔一搁,没好气地道:“要不然姜真君亲自去问问?”
    姜望又被噎了一下。
    都说绝巅与天齐,这也没感觉到地位的提升啊。
    说是真君乃真人之君,奈何同僚尽反骨!
    当下抬手画圆,轻轻一推――
    流光飞转,顷成一镜。天道之力,荡漾其中。
    漾光之后,是一尊灿烂的身影,正在镜中纵横。刀光所过,魔颅滚滚,黑雾弥天。
    “斗阁员!”姜望热情地问道:“你在忙什么?”
    已经不眠不休许多天的斗昭,斜眼一瞥空中的天法镜圆,只觉镜中姜真君的大脸十分碍眼,随手将天骁从魔物的躯壳里拔出来,只道了声:“放。”
    姜望不以为忤,探头往斗昭身后看了看:“咦,重玄阁员呢,怎不见他?”
    “你该去问他。”斗昭不耐烦地道。
    “联系不上啊,他的太虚勾玉也关闭了。”姜望忧心忡忡:“不会出什么事了吧?”
    “也许是怕被闲杂人等骚扰吧!”斗昭随手抹掉刀身的魔秽,淡淡地道:“你还有别的事情吗?没事断了。”
    “斗兄为何如此冷漠啊?”姜望叹息:“想不到我千辛万苦晋为真君,换来的却是疏远――”
    哗啦!
    天法镜圆被斩碎了。
    姜望回过头来,钟玄胤似老僧坐禅,剧匮如石雕崖刻。
    “哈。”姜真君不动声色地道:“看来大家确实是很忙。”
    剧匮这样的人,就算听到再好笑的笑话也不会笑,此时也只是硬邦邦地道:“那么,姜阁员今天要求召开会议,到底所为何事,可以开始了吗?”
    九椅环立,中间一柱天光。
    姜望置身于此,两侧都无人。孤影孑然,如在天井中。
    玩笑归玩笑,真到议事的时候,他却很严肃。
    定定地坐在那里,静了片刻,他才慢慢开口:“感谢两位阁员与会,令我不至于有独断之名,专行之憾。”
    开口第一句,他就表达了誓为此事的决心――
    哪怕剧匮和钟玄胤今日也如其他人般不来,哪怕整个太虚阁只有他一个人坐在这里,他也要推动今天的提案。不惜背上独断专行的名声!
    剧匮和钟玄胤都肃然。
    姜望道:“今日姜某坐在这里,心中委实有感――我曾寿蟪蛄,而今春秋度。我曾如井中蛙,已见天之大。”…。。
    曾经那个在屋顶上牵着妹妹仰望星空,壮志豪言也不过是带着妹妹到处飞行的少年,如今拿月摘星也不在话下。
    他坐在那里,五官在天光外,但并不晦隐。就像他一路走来的轨迹,那么深刻而清晰。
    “姜望五岁知世有超凡,从此春秋练剑,寒暑不辍。十四岁考进庄国枫林城城道院外门,历生死而累道勋,十七岁方才吞丹入道――这一路走来,颇多坎坷,不必言尽。唯知求道艰难,人生漫漫,夜长不知天尽处,路远不知竟何年!”
    环阁而立的九张大椅,并没有主次之分,但他此刻坐在那里,俨然是绝对的中心。而他这样说道:“世有高门,公侯累代。世有大宗,显赫绵延。世有贫家子,代代躬身为牛,耕种二亩薄田,血汗相滴,不能岁丰。”
    钟玄胤本来在书简上随手刻划,顺着姜望十七岁入道的言语:“……十九岁黄河摘魁,二十岁神临,二十三洞真,二十有九,已证绝巅。大道如青天,抬头即见。”
    但听到姜望这段话说完,又默默地将这些话抹掉了。
    十二年入道,十二年成道。
    这便是坐在这里的姜真君。
    历尽生死劫,穷极所有燃一秋。
    这也是坐在这里的姜真君。
    怎能轻佻地说……抬头即见呢?
    今日坐在这里的姜望,是昔日种种经历的交汇。
    他说高门,说大宗,说贫家,语气里并没有怨愤。
    他得到过父母毫无保留的爱,这一生已算得上幸运。
    他只是平静描述他的所听所见。他所看到的,正照映着他所拥有的,他所感受的,也折射着他所追求的。
    那个偏远小镇里走出来的少年,现在坐在太虚阁里,慢慢地说道:“我曾见平庸之少子,复仇无路,自壮无门,不得已委于人魔,满手血腥;我曾见理想之青年,碰壁于现实,把过往的执拗,作血泪咽吞;我曾见真相之火,扑灭于长夜;我曾见正义之光,撞碎于铁壁;多少人杀死过去的自己,以此宣告长成!我也曾,几次彷徨,几次动摇,但凡有一步行差踏错,今日已葬在深渊……漫漫绝巅路,求道不易!”
    千言万语,最后只是“求道不易”这四字。
    剧匮像个铁铸的模子,定在那里,眼里却有波动。
    世人只知他剧匮是规天宫出身的真人,是如今太虚阁里列座的九人,是监察太虚幻境的法家代表,执掌天下瞩目的五刑塔。却不知他当年是怎样挪动着血淋淋的双脚,跋涉千山万水,一步步走上天刑崖。
    世人现在都知他学问深厚,博知古今法条。不知他甘为苦役,免费为书吏誊卷,方得片语经典,能于寒窗苦读。
    这世道就是这样不公平的。有人锦衣玉食不知贵,经典充栋懒一顾。有人寒窗苦读,有人苦役而后能苦读!…。。
    曾经有多少次,他也想要放弃,想着就这样吧,就这样下陷在泥淖。
    污泥绵又软,富贵在其中。
    败絮填金玉,如此能好眠。
    他是走了很远的路,才成为今天的剧真人。他见惯了不公,所以如铁一般刚正。
    总是严格地对待一切,并不是真的没有情绪,而是明白,愈亲愈隐,愈纵愈孽――铁面是他最大的温情。
    求道不易!
    知者略同。
    钟玄胤移动刀笔,刻下姜望所说的每一个字,不再有一句省笔。
    姜望只是端正地坐在那里,继续说道:“我这一路走来,虽风雨泥泞,却也常得荫庇。虽道路曲折,而有星月照明。漫漫长旅,幸得良师益友,每每点拨于穷时。得百家之助,有诸方之教,蒙贤达不弃,长者不吝,遂有今日之道成。”
    他双手扶膝,其声甚恳:“吾辈志于万里,天下襄行,今登绝顶,也愿益于天下!”
    剧匮和钟玄胤都看着他。
    而他说道:“我欲在太虚幻境里,建一座专于修行之天宫,定名‘朝闻道’。天下有志于求道者,皆可入此修行。我一路至此全部自有之修行,全部无偿开放于此宫。需者自取,用者自用。”
    当世第一天骄,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真君,无偿向世人开放他所有的修行!
    这会是什么样的吸引力?
    只怕是最抗拒太虚幻境的那些人,都要蜂拥而至了。再怎么顽固守旧,姜望这一面人道旗帜就高扬在那里,谁能看不见?
    那是清晰可见的传奇长旅,从超凡伊始一直走到绝巅。但凡有些追求的,谁不心向往之?
    就连剧匮和钟玄胤自己,都必须要承认自己的意动!
    钟玄胤更是意识到,从公开星路之法,到《太虚玄章》,再到今天的“朝闻道天宫”,姜望在入阁之后的行事,分明有其一以贯之的脉络,随着实力的提升、地位的拔高、影响力的扩大,而一步步坚实地往前。
    《太虚玄章》尚只开放到外楼之章,已经动摇了固有的阶层鸿沟,叫许多贵族高呼“世风不正”。名为“姜望”的这个人的成道之路,一旦放开,势必叫六合皆惊!
    且姜望的成道路,并非专益于贫家子,而是广益于天下人。
    放眼整个现世,能说完全不需要“姜望”这个人的修行经验的,已是寥寥无几了。他毕竟“道与天齐”!
    现世又有几个绝巅之家呢?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是没有先贤愿意公开自己的所学,一视同仁,广播于天下。但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局限于一隅。百家争鸣,当然繁荣了人族,但其最核心的部分,最后也只是成就了百家大宗。
    非诸圣不愿,时运难能耳。
    在当初那个时代,只有理想中的“大成至圣”,才能够做到那等事情。
    而时光荏苒,洪流涌动,历史的车轮,滚到了如今。…。。
    历史上从来不曾出现有太虚幻境这般影响力的“讲台”,更没有【太虚道主】这般绝对无私、绝对公正的超脱力量护持,而今天要站到“讲台”上去的姜望,已经影响力空前!
    如“朝闻道天宫”这样的地方,岂是一般人可建?
    譬如齐国之稷下学宫,牧国之厄耳德弥,秦国之阿房宫,是霸国重器!一代代人才,自此而出。
    是天下强国有异于其他的关键之一。
    今天李一、斗昭、重玄遵、黄舍利、苍瞑、秦至臻,统统不来参会,当然不是真的故意不给姜望面子,或者怕姜望炫耀威凌……而是一种态度的彰明。
    他们不会在明面上支持,也不会在明面上反对。
    他们不代表他们自己,在这种时候,只代表各自国家的意志。
    钟玄胤有理由相信,在今天之前,姜望已经与六大霸国有过沟通――用古往今来最年轻的人族真君之名义。
    今日的姜望身无所系,又是天道深海独游者,在登临绝巅的那一刻,剑压诸天万界,不许异族成道,实在是显尽了人族的威风――若能如此延续到神霄战争开启,他什么都不必再做,已是神霄第一功,人族第一功臣!
    他完全有资格来做这样的沟通。
    而诸霸国,也罕见地缄默了!
    纵观道历四千年,几曾见得诸霸国在切身利益前缄声?
    太虚幻境的铺开、《太虚玄章》的铺垫,只是其一。所谓天下大势,神霄在即,人道洪流,滚滚向前,亦只是其一。能够促成此事,“姜望”这个名字,才是当下的关键。
    在以力证道被斩断之后,又燃尽一秋,完成“诸相成我,万界归真”的壮举,很多人都已经相信,绝巅并不是他的终点。超脱已经是他能够眺望的风景!
    站在现世的绝顶高处,姜望可以放声!
    “你放开你一路走到绝巅的修行路,一任天下琢磨,就不怕……”钟玄胤忍不住问道:“不怕被人超越,现世第一天骄的名头不保么?”
    “卜廉为人皇师,指天而引前路,毋汉公是万世师,开万法之源流,先贤累代,万世革新。《史刀凿海》叫我知史明智,《五刑通论》叫我明法见威,《石门兵略》叫我知将胆,《有邪》令我见刑名,百家经典,大开民智。萧恕若不开星路,我难后来居其上;李一若不斩破洞真局限,我未见得二十三岁能得真。”
    姜望认真地道:“姜望走到今天,一路创造修行历史,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若先贤都做如此想,怕人超越,敝帚自珍,则人族不必有新天,今日何能成今日?”
    当初刚刚拿到太虚幻境,他就为杜野虎推演功法。第一次论道得功,他就分给艰难求存的三山城。
    敝帚自珍不是他的习惯,过河拆桥不是他的道路。站在高处踹落后来者,更不是他的风格。…。。
    他愿意千帆竞渡、百舸争流,愿意灿烂在群星闪耀时,哪怕他自己并不是那颗明月。
    皓月之辉,绝不在晦隐群星。
    萧恕相信他有改变世界的勇气,他却只能予彼时的萧恕以沉默,他却只能走得如此缓慢。
    因为他已经见过太多所谓“正义”而导致的灾祸。
    因为已经有太多的萧恕倒下了!
    左光烈的【焰花】,将作为火行道术的基础,在朝闻道天宫里被人记住。
    萧恕的【星路】,更是在这之前,就已经被人们记住。
    因为姜望会在这里,一再地强调。
    “此即先贤之志也,姜阁员能为此言,近道矣!”钟玄胤感慨过了,又道:“但我想,大约姜阁员也是本心骄傲,自负骄名。根本不惧怕任何对手,不在乎任何竞争者,不觉得自己有被超越的可能。而你确确实实,如今是没有争议的现世第一天骄。”
    姜望反问道:“世上有天生的第一,有命中注定的无敌吗?姜望这个人有什么了不起的,他有什么必不可被超越的理由吗?”
    他看着这位较真的史学大家,笑了起来:“没有永恒的碑刻,没有不可战胜的存在。记录是用来打破的,历史是用来超越的。三十岁算得上年轻,但也能生出朽老味。若有一天我也固步不前,我也应该归于历史的陈迹!”
    他虽然在笑,但言语实在是昂扬,眼神实在是认真:“若有新人换旧人,若真的出现有机会超越我、并且以我为目标的人,我愿尽我所能去帮助他。因为我也想知道,更强的存在是什么样子,我也想看看,自己到底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我向所有人学习,向我的朋友,向我的敌人。我竭尽全力走出的每一步,正是为了超越过往的自己。如果有人能来帮我,我乐见其成!”
    这就是洞真境举世无敌、古今都无敌的姜望!
    这就是一秋成道的姜望!
    一直到今天这样的时刻,看到眼前这样的姜望,先前其人在绝巅路上所创造的传奇,才有了真切的实感。
    若非是这样的人,怎做得到那样的事?
    钟玄胤一时不能言,只在心中长叹一声――可称宗师矣!
    能够亲眼目睹一位宗师的成长,实在是史家之幸。
    仅仅是见证姜望所牵动的历史,就已经是多么丰厚的史学资粮。
    太虚阁里的这一柱天光,仿佛将时空贯穿了。
    阁内坐着的三个人,各有各的姿态。
    剧匮定坐于彼,仿佛已经伫立了很多年,仍将这样伫立下去。他缓缓开口:“姜阁员,不知这座‘朝闻道天宫’,是谁来坐镇?”
    对于剧匮这样的人来说,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如果朝闻道天宫最后变成姜望的道场,成为其人笼结势力的地方,那么太虚幻境能不能提供这样一个“讲台”,仍需商榷。而他剧匮将会毫不犹豫地投出反对票。…。。
    姜望看着这位剧真人的眼睛,坦然地坐在那里,呈现一种开放的姿态。
    他认真地陈述道:“朝闻道天宫依托太虚幻境而存在,自然受太虚阁监管,由太虚道主监察。我也将常驻法相在其中,为天下有志者释疑解惑。但有求道之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钟玄胤在旁边几乎要抚掌而赞,忍不住道:“姜阁员还有这等准备,老夫都想入宫求道了!”
    修行路上,达者为师。如今屹立在超凡绝巅的姜望,绝对有资格阐述他的道。仅仅是站上绝巅这件事,就已经证明了他所行之路的正确,遑论他是以那样辉煌的姿态登顶呢?
    而他也绝对有实力,指点绝巅之下的任何人。
    有一尊绝巅存在指点修行,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而不得的事情?
    就连钟玄胤这般出身名门的儒道真人,有时候回勤苦书院求知,也不是总能见到院长他们。
    姜望只是微微一笑:“大家坐而论道,有何不可?”
    剧匮沉吟半晌,最后道:“我相信姜阁员特地提前召开太虚会议,做出这样的提案,是已经想好了所有因果牵系,并且一刻也不愿再等待。但是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姜望对他致意:“剧阁员请问。”
    剧匮将手上卷宗都齐整地收拢,放进膝上的书箱里,一丝不苟地做完这些。才抬起眼睛,看着姜望道:“这座朝闻道天宫,有什么准入条件呢?我知道姜阁员福泽天下的心意,但你正要放开的,是一柄旷古神锋。在你之前,还从来没有人能在三十岁之前证道绝巅。所有人都想知道你是怎么做到的,所有人都想成为你,乃至超越你。而我要说的是――使天下人皆持神锋,未见得是件好事。为祸者愈能以此为祸,行恶者而能行恶愈重。甚至可以说,天下大乱,只在旦夕之间!”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普通人行恶,最多血溅五步。神临强者为恶,动辄灭国。洞真修士为恶,已经翻掌夷平一方小世界!
    如果朝闻道天宫教出一堆人魔来,于天下自是有害而无益。
    姜望当然也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看着剧匮道:“这正是我有求于您的地方。我希望您能帮忙制定朝闻道天宫的规章制度、准入门槛,以法家之精神,持绝对公正之条例,做万中取一之选择。这选择绝不涉及家世,也不在于任何人情。其人之过往,即是天宫之考卷。”
    “我们不可能杜绝所有的坏人来求道,或者说,今日之求道者,未见得他日仍能持善念。无论道儒释、兵法墨,何能例外?”
    “我只是希望,至少在进入朝闻道天宫的那一刻,那是一个尽量清白、尽可能不伤害这个世界的人。这世道虽然泥沙俱下,有劳您以法为筛,淘沙见金。”
    钟玄胤刻刀不止,静而无声。
    姜望把朝闻道天宫的一应法规条例,全部开放出来,让剧匮来制定,这几乎是完全放弃他对于朝闻道天宫的权利。
    只授业,不拥有。
    只传道,不营结。
    这完全证明了姜望在这件事情上的公心,这在事实上也更利于朝闻道天宫的推行。
    剧匮定定地看了姜望一眼,板正地道:“我没有别的问题了。我将全力支持这件事情的完成。”
    以剧匮惯来的性情,话说到这里,本该已经结束,他向来是不会多说一句的。但他看着此刻的姜望,终是有些复杂的情绪,又忍不住道:“姜真君,当初余先生走上天刑崖的时候,我不曾想过,咱们会有今天的交集。惊闻你证道绝巅时,我亦不曾想到,这就是你在证道绝巅后,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姜望定坐在那里,深深地呼吸一次,仿佛吐出一口抑了很久的浊气:“这是我最想做的事情。只是今天才能这样做。”
    几乎是在他话音落下的同时,悬在他腰间的长相思,铿然而响!
    他轻轻仰头,迎接天光,自信而又灿烂地笑了:“我的道理,在我剑下鸣。”
    本章6k,其中2k,为大盟“七里香live”加,
    39314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