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逛瓷器街
作者:夜雨听荷   穿书不可怕,凭自己改掉炮灰命最新章节     
    尽管事情不少,但好在都是熟悉的,刘大娘稍微放松了一些,也更理解了老头子的难处。
    这个机会难得,刘大娘想了想,痛快应下,“东家,我会好好干的。”
    酱菜人人都会做,她只需要把人手安排好,每个步骤把好关,倒也不是太困难的差事。一把年纪了还能出来挣钱,而且直接就是管事,东家要求多,那也没说的。
    “开业的日子,刘伯想过没?”
    “我一并看了的,二十一就是个好日子,再有几天肯定能收拾出来了。”
    对于没吩咐的事情,都能做到前头,这是翁晓晓很满意刘远的地方,说明这人对庄子的事情上心。
    “我明天就让张大娘跟小空过来。以后让他们自己开火做饭便是,要长期住这儿,不能总麻烦你们。”
    刘远笑笑,“添两双碗筷的事儿,算不上麻烦。”
    该客气的时候也只是客气一下,东家让他们自己做饭,大家都便宜。
    翁晓晓走了几步,看向众人,“作坊好,我赚钱,你们就有工钱拿,大家都好。以后作坊就仰仗各位了,大家一定要同心同德才好。”
    “是。”
    “知道了,东家。”
    几人毕恭毕敬地应下。
    “大家散了吧,什么时候上工,听刘大娘的招呼。”
    众人行礼告辞,只是小花儿临出门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见翁晓晓早回了主屋,才失望地走了。
    “小花姐,别看了。都是姑娘家,我懂你的心思。可东家太好,不是我们能高攀的。”姑娘说完就走了。
    小花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呢,只是心里放不下罢了,她从没见过像东家这样的人,长得好、又能干,还正派。
    ......
    翁晓晓可没工夫管别人怎么想,进屋跟刘远交待了几句,就带着凤姑回城了。
    聂风念她辛苦,给她多放了十天假,今天本该去钱庄销假的,但是送商队出发这样的大事,她不去不行。
    钱庄那边只好多请了一天假,何掌柜自然不会为难什么,翁晓晓的价值,他清楚的很。
    “凤姑,你直接去牙行吧,家里没人做饭可不行,也可以再选几个资质好的孩子。还要找铺子,一并托给经纪吧。”
    凤姑挠挠头,这姑娘一天天折腾个没完,真累人!
    不过,忙点也总比闲着没事儿做的好。
    “你不说我也要过去的,我想买个北方厨娘,这边饭菜虽好,可吃多了,嘴巴里淡的没味,不爽快。”
    “您看着办就是。我去趟瓷器街,得定下酱菜坛子。”
    二人在岔路口分开,各忙各的。
    ......
    瓷器街,顾名思义,一条街都是卖瓷器的店铺,多是日用瓷,批发零售的都有。而且,几乎每家铺子都有自己的主打产品,卖酒具的、卖碗碟的、卖坛子的、卖摆件的,各不相干。
    南来的,北往的,你所知道的瓷器,这里应有尽有。
    这放到后世那可都是古董宝贝啊,看得翁晓晓手直痒痒。
    越看越喜欢,一眼相中个白瓷“美人瓶”,翁晓晓痛快地掏钱买了下来,就当送自己的小礼物。
    美人瓶,又称“宝塔瓶”,其造型犹如丰腴多姿的美女,仅仅摆在那里就是一景。夏日里一只莲蓬一片荷叶放进去,都美不胜收。若在冬日,换上一枝红梅,更显妖娆。
    这个漂亮,那个更美,逛着逛着,翁晓晓彻底看花了眼。
    好在,翁晓晓理智尚存,直接进了卖坛子的店铺,再不敢闲逛下去。
    只要你提出准确的需求,伙计很快就拿出了几个符合要求的样品来。一番讨价还价后,翁晓晓定下了一百个单价两百文的坛子,三十个单价五百文的。
    一般的上等货就用两百文的细瓷坛,适合普通有钱人家消费。给特别贵宾的,就用五百文的坛子。
    包装的艺术,在买椟还珠一词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翁晓晓就算不会做生意,也懂这个道理。
    这样的一坛酱菜卖上个几两银子不成问题。
    交了定金,留下送货地址,翁晓晓就回了家。
    等喝过一盏茶,休息够了,翁晓晓才喊来了张大娘和小空。
    把对他们的安排说了一遍,也怕他们不乐意去庄子上,安抚道,“我也是手头实在缺人手,才不得不把你们安排过去。张大娘,配方的事情就交给您了,这是咱们作坊的关键,您的月钱我会涨一涨的。”
    “难得东家看重,我一定好好做。我一个孤老婆子要那么多钱做什么!要不是当初遇到你们,我坟上草都半腰高了。”
    翁晓晓笑笑,世上总是好人多,她帮了别人,也得到了很多的回报。
    “东家,做事我愿意的,只怕过去了就没法跟着您学习了。”
    翁晓晓赞赏地看了小空一眼,“学完千字文,也算够用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早跟你们讲过,这些道理就是为人处世的底线。能力是锻炼出来的,只能一步步来,多做事、多总结、多反思。再说了,只要愿意学,哪里都有可学的东西。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一样的重要。”
    小空眨眨眼,又使劲点了点头,“小空受教了,谢东家栽培。”
    “也不要给自己压力太大,上头还有刘管事,还有我呢。”
    每次交待了什么,小空都完成的很好,翁晓晓是想好好培养他的。
    “东家,我跟春霞那孩子很投缘,我想跟她认个干亲,可以吗?”张大娘见这边说完了,才敢说出来,本也不着急,但是她去了庄子,以后见面就少了,又不知道得拖多久。
    翁晓晓笑笑,“春霞愿意就成,我没意见的。”
    猜着东家不会有意见,真听到他这么说了,张大娘脸上笑出了一把褶子,“我问过,那孩子愿意的。”
    “你们都愿意就好,那我出钱叫桌席面,今晚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哪能要东家破费,自该我请大家伙。”
    “那我就等着了。”家里和和气气,翁晓晓自然乐见其成。
    得了准信儿,张大娘便欢天喜地去张罗酒席了。
    翁晓晓自然不会白白去吃人家的酒席,回屋就包了两个大红包放进了袖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