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康熙德妃(完)
作者:杨晓菲   穿成大清后妃系统帮我养孩子最新章节     
    胤禛看着手中册立皇太子的诏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他以为这辈子最好的结果,是皇上在临终前召集宗亲大臣,宣布传位于他。
    没想到,在这一年,他名正言顺的当上了皇太子。
    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
    他当上了皇太子!从康熙十七年出生至今,四十三年了,他终于当上了皇太子。
    虽然他知道,他只能当一年多的皇太子,但于他而言,真的是太太太心满意足了啊!
    “爷?太子爷?”乌拉那拉氏看他发了好一会儿呆,轻轻唤了几声。
    胤禛回过神来,问她:“你刚才叫我什么?”
    乌拉那拉氏疑惑的问:“太子爷啊,怎么了?不该这么叫吗?”
    胤禛勾了勾唇畔,道:“嗯,就这么叫吧!”后面还加了一句,“太子妃。”
    乌拉那拉氏的眼睛都瞪圆了,慢慢平静下来,夫妇俩相视一笑。
    胤禛每日身穿太子朝服,跟随在康熙身后,毕恭毕敬的侍奉着。
    而朝臣们则发现新任太子的耳朵好像不太灵光,你叫他一声,他跟没听见似的问:“嗯?你刚才叫我什么?”
    “皇太子啊!太子爷,您怎么了?”
    “嗯——没什么,接着议事。”
    朝臣:“???”
    叫声皇太子,命都给大清。
    “你也四十多岁的人了,注意着身子。朕听说你每日伏案至子时,寅正就起,只睡两个时辰,你的身体还要不要了?”康熙听闻皇太子每日如此,十分心疼。
    康熙还能好好跟胤禛说话,换了沈绛就直接开骂:“你当自己年轻啊!每晚爆肝是吧?你还懂不懂惜福的道理了?这辈子还想早死是吧?行!你就肝吧,我管不了你了!”
    回头跟康熙抱怨:“你怎么就想到封他做皇太子呢?从前那谁在的时候,不知道受了多少攻讦。换了胤禛,必定有小人作祟,他怕被人说闲话,才这么努力,连身体都不顾了!”
    康熙为了巩固皇太子的地位,也为了不再出现从前那位的阴影,面对朝臣时义正言辞的说道:“皇太子是朕亲自选定的继承人,是大清的国本!朕不许任何小人质疑皇太子,挑唆朕与皇太子的父子关系!”
    朝臣们纷纷跪拜山呼皇上万岁,皇太子千岁。
    胤禛挺直了脊背,俯视群臣,听见没有,孤可是汗阿玛亲自认证的皇太子哦!
    每天听别人给他请安:“恭请皇太子殿下安。”再听亿百遍“太子爷”,他只觉通体舒泰,仿佛注入了强心剂,每日睡两个时辰也精神奕奕,还能再肝个几十年。
    就这么爽了快两年,康熙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康熙自己也感觉到了大限将至,把宗亲大臣们召进宫来,让他们好好辅佐新帝。
    八阿哥跪在下面,浑身冰凉。
    自从去年老四被封了皇太子,他就心灰意冷了,加上九阿哥也没有以前那么为他打算,身边只剩个智商有限的十阿哥,他只觉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
    原来还想联合群臣利用舆论像对付前面那位一样对付胤禛,可汗阿玛一发话,朝臣们都闭嘴了。
    因为在朝臣们的眼里,这位皇四子确实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况且外有十三、十四,内有皇六子,把一众朝臣治的服服帖帖的。
    八阿哥深知大势已去。
    胤禛继位后,沈绛就成了皇太后。
    住进宁寿宫,沈绛惬意的舒展四肢。
    从她穿到这个位面开始,她就期盼这一天的到来,如今总算盼到了。
    她问系统:“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记得原主在胤禛登基之后没多久就死了,我怎么还不死?”
    系统:“什么啊,哪有人盼着自己死的?”
    原主上辈子之所以死那么快,是因为康熙离世,她和胤禛的母子情分少得可怜,所以一心求死。
    这辈子不一样,沈绛一点儿没为康熙的死而难过,和胤禛又母子情深,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找不到一个可以死的理由啊!
    “可是宁寿宫住着不舒服啊!”沈绛抱怨。宁寿宫的光线不太好,而且新帝每天凌晨四点给她请安,还让不让人睡了!
    “这样下去我肯定会早死的。”沈绛冷漠的说。
    系统笑得不行。
    沈绛表示了好几次抗议之后,雍正帝终于不那么早来了,毕竟自己确实一把年纪了,被额涅揪着耳朵骂实在不太像话。
    这辈子的乌拉那拉氏还是皇后,她给雍正帝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帝后两人的关系很好。
    贵妃之位还是给了年氏,但这辈子的年氏却一直无所出。
    说实话,雍正还是很喜欢年氏的,但是他真怕再看到孩子夭折。
    为了养大皇后的孩子,雍正已经麻烦了沈绛好几次,但他没脸把妾室的孩子也交给沈绛。
    所以,明知生下的孩子会夭折,他干脆就不让妾室们生了。
    上辈子生育最多的李氏和年氏这辈子都无所出。
    年氏封了贵妃,李氏还是齐妃,她们没有孩子,对皇后愈发恭敬。
    皇后所生的几个孩子中,弘晖为嫡长,被雍正帝立为皇太子。
    下面的几个儿子,雍正没有像康熙那样既重用又打压,他非常明确的告诉他们,弘晖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子,谁都越不过去。
    上辈子他当皇帝只当了十三年,这辈子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多活几年。
    他未雨绸缪把弘晖带在身边悉心教导,希望自己哪天大限将至时,弘晖能接过他身上的重担。
    至于两个女儿,他没有送去蒙古和亲,不光如此,他还把嫁在蒙古的七公主给接了回来。
    沈绛得知这个消息,一早就站在宁寿宫门口等候。
    五公主和六公主也进宫陪她,陪她一块儿等她们的七妹。
    当七公主的步撵到了宁寿宫外,沈绛快走几步,在宫女们簇拥下上前抱住了七公主。
    “额涅……”七公主大哭起来。
    母女分别近二十年了,二十年内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如今终于再度团圆。
    “不去了,不许你再去蒙古了!把孩子们都带来,额驸愿意来就来,不愿意来就留在蒙古。但是你,我的孩子,我不许你走了。”沈绛哭着说道。
    七公主道:“是,我都听额涅的,我再也不去蒙古了!”
    哪怕在蒙古过了十多年,她的丈夫和孩子都在蒙古,但有机会回来,她还是更愿意留在京城。
    五公主和六公主纷纷说:“额涅,七妹,进去说话吧!”
    母女四人进了宁寿宫,又是一番契阔。
    不一会儿,皇后来了,等雍正下朝之后,也来了这里。
    “明儿让老六和老六媳妇、十三媳妇、十四媳妇都叫进来,为你七妹接风洗尘。”沈绛对雍正说道。
    雍正点点头:“是。”
    把七公主接回来就是一个信号,大清从此不再派公主去和亲了!不服气?来打呀!
    就算国库空虚,该打的仗还是要打!
    沈绛也知道康熙在位的时候国库穷的一批,为了支持儿子的大业,她跟皇后商量了,缩减后宫用度。
    首先就是放宫人还家,把原本宫女三十岁出宫的惯例改成了二十五岁。
    雍正后宫不丰,他也不需要太多女人,有些还是在康熙朝就指给他,但是他并没有临幸过的女子,内务府出了一批嫁妆,放她们出宫嫁人去了。
    还有康熙时期的太妃太嫔们,有子的就去儿子府上颐养天年,没有儿子的仍住在宫里。
    老九兴冲冲的找到老五,问他:“皇上要放太妃出来,是不是真的?”
    老五憨厚的点点头:“是真的,三哥那边儿已经在跟皇上请旨了,我也准备请旨呢!”
    老九搓搓手,带点儿讨好的意思说:“五哥,我的好五哥,你可是我的亲五哥!额涅出宫这事儿,要不就交给弟弟我吧?”
    老五用一种看傻子的目光看着他,嫌弃的“啧”了一声,说:“九弟,你从前看着挺机灵一人儿,怎么越大越糊涂了?”
    老九呆呆地看着他,他说:“我是额涅的长子,当然由我来奉养她老人家了。”
    “啊?这……这……”老九急得抓耳挠腮,但事实如此,不管是民间还是宫里,都讲究长子抚养父母。
    可是,他也想奉养老母啊!
    没法子,他只好厚着脸皮去求皇上。
    幸亏当年听了老六的话,没跟皇上撕破脸,要不然可能得让额涅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雍正听说九王求见,他冷哼一声,道:“不见。”
    他知道这条被拔了牙的毒蛇来是干满的,想求自己把宜太妃给他奉养,哼,就冷着他,让他着急!
    老九急得要命,还记得汗阿玛停灵那会儿,额涅伤心过度,忘了礼数,竟走在了太后前面。
    当时皇上虽然没说什么,但谁知这位小心眼的四哥会不会秋后算账?
    再加上自己从前站队八哥,皇上对自己的不喜就是明面上的。
    老九正着急呢,他府里的格格笑话他:“爷这番着急好没道理,怎么不去求一求六王爷呢?”
    老九一拍大腿,带了点儿礼物就去找老六。
    老六正提着鸟笼教说话,忽听有人谄媚的叫:“六哥,六哥!”
    老六乐了,指着鹦鹉说:“你这个畜生,该叫六爷,叫什么六哥啊!”
    “……六爷,六爷!”
    老六哈哈大笑,刚一转身,就看到了老九那张大脸,他唬了一跳,骂道:“干嘛呢你?想吓死我呀!”
    “嘿嘿嘿,六爷吉祥!”
    老六啐道:“原来是你,我还以为我的鹦鹉会说话了呢!来找我什么事儿啊?”
    老九说了来意,老六知道了,推脱说:“五哥递了折子,我看皇上应该是准了,你呀,说晚了。”
    老九对着他就是一顿告饶哀求,眼泪鼻涕流了一脸,老六看了恶心,只想把他打发走,就说:“皇上也为难,为十三弟那儿的军需。唉,朝臣们也是混账,当年借了先帝的钱,不想还了!哎老九,我怎么记得你也借了不少呢?”
    老九人精一般的人物,哪里不懂这话里的意思,强笑道:“是……是借了一点。不过六哥放心,我回去就还了。”
    老六拍拍他的肩,弥勒佛似的笑:“哎呀这么多兄弟里,就你最有生意头脑,只要你别跟老百姓争那点儿针头线脑的,皇上还是用得上你的。”
    老九擦了擦脑门上的汗,有点儿回味过来了。
    他回去之后算了一笔账,第二天就在朝堂上把欠的银子还了,完了还捐了一大笔军饷给十三爷,说是这几年的“利息”。
    雍正嘴角上扬,没错,他只是天生微笑唇罢了。
    上辈子他恨死老八老九了,至死都不曾原谅。
    但奇怪的是,这辈子他却没有那么恨他们。
    或许是自己的修为进益了,也或许是,这辈子他在一个有爱的环境下长大,他被爱被包容,也学会了包容别人。
    当然,有些人是不值得包容的,比如老八。
    当老八知道亲王可以接宫里的太妃太嫔出宫之后,漫天的悔意如潮水般将他席卷,他想起那年良妃的死。如果良妃没有一心求死,如今他是不是也可以像别的兄弟那样,把额涅接出来共享天伦了?
    可惜,没有如果。
    他请旨想接惠太妃出宫,折子留中不发。
    胤褆被圈禁,而惠太妃养育过老八,理应由老八奉养惠太妃。
    但雍正就是不肯,最后把惠太妃送去了十五的府上,因为惠太妃也养育过十五。
    而十五的亲额涅密太妃则去了十六府上。
    这让老九看到了希望,十六是密太妃的次子,次子也有资格能奉养老母哎!
    他又厚着脸皮去求皇上,刚好,皇上在读十四的信。
    “格老子的老九,给了十三哥军饷,怎么没给我?难道我们西南这边儿的战士就是吃土的啊!”雍正黑着脸把信上的内容读出来,还有最后一句,“四哥,我这句四川话学得像吧!”
    雍正以手扶额,道:“你都听见了吧?不想十四回来打到你门上,你就去想办法。”
    老九哭丧着脸:“是,臣遵旨。”
    他想办法搂钱去了,又不能与民争利,那咋整呢?
    老六又给他出主意了,对哦,还有那么多朝臣欠钱呢!
    这下可好,老九成了雍正御用催债的了。
    别说,还真让他催回来不少。
    坏人都让老九做了,好处都让雍正得了。
    这辈子的雍正帝名声好了不是一点半点啊!
    朝臣欠钱的问题解决了,军饷也有着落了,雍正帝终于腾出手来推行“摊丁入亩”,大力发展农耕,使得农民的负担减轻,人口增长迅速。
    宜太妃出宫那日,特地来向沈绛辞行。
    “皇帝仁慈,许我在老五和老九府上轮着住。我先在老五府上住半年,住腻了我就去老九府上。玛琭妹子,这些年可多亏了你啊!”
    沈绛听得出她是真心的感谢,笑了笑说:“没什么,都过去了。哎呀我可真羡慕你,其实我有时候也想去老六府上住一阵子,皇帝不肯。”
    宜太妃笑道:“皇帝仁孝,将来青史留名,不输圣祖爷。”
    看着宜太妃高高兴兴的出宫,沈绛十分哀怨:“什么时候轮到我啊!”
    系统:“宿主,我告诉你一件事,你别生气。”
    沈绛:“什么事?”
    系统:“你在这个位面违规的事被主神知道了……哎我发誓,真不是我告状的!不过,你这波动有点儿大,胤礽没有富立,胤禛还被立了皇太子,差距这么大,主神能不知道嘛!”
    沈绛:“那怎么办!”
    系统:“大概会扣你的绩效,上面的处罚还没下来,所以你暂时死不了。”
    沈绛:“也就是说处罚不下来,我还不能死?那得等到什么时候啊?难不成等到我先把胤禛送走?”
    系统:“呵呵,那倒也不至于。”
    沈绛:“所以我就很烦做历史位面的任务啊!特么的搞不好就历史虚无主义,很难的好不好?还是架空的爽,想怎么发挥就怎么发挥。”
    她碎碎念了一大堆,任务进度条就是拉不到最后。
    没法子,继续过一天是一天吧!
    在她以为不知道要等多久的时候,这一天却突然而至。
    系统:“处罚下来了,念你是老员工,就口头警告一次。如果再有下次,你就得写检讨了。”
    沈绛翻了个白眼:“再下次是不是留局查看和开除啊!”
    总算能走了,她开始慢慢的生病。
    雍正把十三和十四都叫了回来,儿女子孙都跪在宁寿宫哭。
    沈绛躺在床上,看着雍正,说:“这辈子,额涅不算偏心吧?”
    雍正大恸,哭着说:“额涅从来都没有偏心。”
    “有你这句话,我也算功德圆满了。”
    沈绛闭上眼,意识渐渐被抽离。
    宁寿宫中哭声一片,雍正帝几次哭到昏厥,在太后葬礼时又再度恸哭,所见之人无不动容。
    虽然太后已经下葬,但宁寿宫依然空置着,雍正帝时不时就会来这里坐一坐。
    一年, 梅雨季节过后,宁寿宫里的东西都搬出来晾晒。
    雍正帝信步走到此处,他也不做什么,就坐在椅子上,看宫人晒东西。
    这些东西,似乎都是眼熟的。
    他慢慢的看过去,看到了一个木箱子。
    “是什么?打开。”
    太监打开箱子,里面竟是一辆扭扭车。
    死去很久的记忆忽然开始攻击他。
    宁寿宫一个从小服侍太后的老太监忽然说道:“这是皇上您当年过周岁生辰时,太后给您做的生辰礼啊!”
    雍正的脑海里涌现出许多画面,明明不该记得的,可他却记得清清楚楚。
    他伸出手,摸了摸扭扭车的把手。
    原来额涅准备的礼物是这个,但是造办处的东西首先呈给了胤礽,所以额涅就把这辆车收了起来。
    他慢慢弯下腰,有些吃力的坐在狭小的扭扭车上。
    他的肩膀在颤动,泪水无声的落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