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神舟何物?乃祸乱之源!
作者:活出第二世   大明:被剧透的老朱,一统全球!最新章节     
    于是,他强压怒火,解释道:“神舟乃亡国之器!徽宗造它只是为了享乐。”
    “两艘神舟没几年便沉没了,元朝蒙古人也曾搜寻,我家因此几乎灭族。”
    “父亲传我技艺,却严令我不可再续造,以免祸及社稷。”
    “君王好大喜功,受苦的却是黎民百姓。”
    “神舟耗资巨大,一旦复现,又不知有多少家庭因此破裂。”
    李雄的话语里饱含悲痛,说到动情处,眼眶泛红。
    他的话语,深深触动了关于祖辈的记忆,神舟之祸,对他们家族而言,实为一场灾难!李家本以为此技是无上珍宝,
    却未料竟成了屠戮的工具,不仅伤及天下苍生,更断送了家族命运。
    李雄怎能不畏惧?
    如今大明初定,百姓生活虽艰难,但只要没有战乱,勤劳便可度日。
    然而官府一旦重启神舟计划,必将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可能加重赋税。
    归根结底,这些困苦又将转嫁给无辜的百姓。
    李家曾深受其害,自然不愿再蹈覆辙!李雄自以为说辞感人且合情合理,
    但苏铭听着,心中却暗自冷笑,说得再好听,不过是标榜自己为国为民,是个好人罢了!
    苏铭撇嘴道:“祖先的手艺难道是用来闲置的?那手艺还有什么价值。”
    “我大明怎能与元朝或宋朝相提并论。”
    “你充其量是个监工罢了。”
    “还想探讨国家大事。”
    “这是你该考虑的问题吗。”
    “乖乖给我卖力就是,哪来那么多理论。”
    “怎么,这些年你的手艺没长进,反而想当书呆子。”
    “我看你别的不行,模仿主子的口吻倒挺像模像样。”
    “好技术就得传承下去,多收几个徒弟才对。”
    “你一个样,我大明还怎么进步?手艺如何延续。”
    李雄一听要收徒,立刻瞪大了眼!
    他断然拒绝:“家传的手艺岂能外传。”
    “若真如此,不如一死了之。”
    苏铭冷笑道:“是吗?连女儿也不要了。”
    “那是她的命,我认了。”
    对李雄来说,家族技艺比生命还要珍贵,那是祖祖辈辈用血汗铸就的。
    苏铭一开口就要他传授,自己死后如何向祖先交代?岂非成了李家的千古罪人?苏铭对此感到无言以对。
    大明并非没有先进的科技,但这些世代相传的技艺被视为秘而不宣的手艺,从不外传。
    要让李雄收徒,等于让他做出背叛先人的决定。
    苏铭只好用利益诱惑。
    他沉吟道:“如果你听我的,我可以让你成为朝廷认可的五品大匠。”
    “你现在不过是个平民百姓。”
    “转眼就能成为官员,甚至可以换上新的门面。”
    “这叫晋升,明白吗。”
    苏铭认为,这样的诱惑应该足够打动他。
    然而,李雄却淡然道:“我家祖上曾是宋朝皇家的将作监大匠,官至四品。”
    这下子,苏铭的火气蹭蹭上涨!
    “见鬼,元朝的官位怎能跟我大明相比。”
    “你还想拿宋朝的官阶贬低我大明。”
    苏铭抓起一根油条扔了过去。
    “不知好歹的东西。”
    “我说的五品官,就是实打实的五品。”
    “每月一千两银子的俸禄还不够。”
    “不够就翻倍,再不答应继续翻。”
    “我有这个魄力给你,你敢不敢要。”
    李雄一脸茫然地看着狂热的苏铭。
    苏老爷边咬着油条,边啜饮豆浆,轻描淡写道:“你这无知的小民,哪能理解本老爷的高瞻远瞩。”
    “好好学习吧。”
    面对神舟耐用性的问题,李雄思索后回应:“或许可以用龙骨。”
    龙骨?
    苏铭眼神一亮,他们竟不谋而合!难道是他先想到的主意?李雄接着问:“老爷,您尝过鱼吗。”
    苏铭微微颔首,李元阐述道:“宴席后,剩下的鱼骨你知道吗。”
    “大人是否明白,那些骨刺相连,其中最大的一根就是龙骨的关键。”
    “鱼骨的结构,你觉得能否应用在船舶设计上。”
    “这样就能造出非凡的大船。”
    “只是外观需要彻底革新,不再是我们熟知的模样!设想一下深海探索的专属船只。”
    苏铭对此了然于心。
    他深知,虽然未亲尝,但道理如同耳熟能详的谚语:“未见牛跑,先知其力。”
    梭形设计更适合长途航行,船体深度也需相应提升。
    “你从鱼身上领悟到了这样的设计。”
    苏铭饶有兴趣地询问。
    李元赞同地点点头:“没错,但我从未付诸实践。”
    “这只是理论上的构想,但或许能弥补神舟的某些不足。”
    然而,他紧接着补充道,“代价则是天文数字的银子。”
    李元直言不讳,以防苏铭不知轻重。
    造一艘神舟,绝非手艺那么简单,而是实实在在的银子消耗。
    “如果我给你一百万两白银……”苏铭试探道。
    “你需要多长时间来建造一艘。”
    李元慎重地伸出三根手指,“三年。”
    苏铭却摇摇头:“能否缩短至一年。”
    李元仰望苍穹,一时无言,表情显得有些凝重。
    他沉默片刻,然后说:“大人,不如让我现在自裁吧,一年内完成神舟,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建造如此巨舰,木材的筹备就需要数载。”
    “大人莫非认为随便找些木头就能造船吗。”
    苏铭反问道,眼中闪过一丝调侃。
    “龙江船厂里堆积着许多优质木材,都是元朝遗留的瑰宝,有些已有百年历史,足够满足你的需求了吧。”
    李元满心欢喜,但随即又陷入纠结,“可是……那可是官办的船厂啊……”
    苏铭笑容满面:“谁告诉你那是官家产业?那已经是我的了。”
    “皇帝已经赐予我,如果没有足够的把握,我又怎么会找你。”
    李元闻言,惊讶得倒吸一口冷气,诧异地望向苏铭。他在这里土生土长,自然清楚龙江船厂的威望,那里曾是朝廷供应战舰的地方,如今竟成了苏铭的私人财产,让他无话可说。
    龙江船厂内的木材丰富无比,积累无数年份。
    李元想到这里,心中不禁雀跃,但他最担忧的事情并未消除。
    “你帮我造船,我并不算是匠户身份,依旧是良民。”
    苏铭的话让李元如释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