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死完了,但是……
作者:宅小书   金句制造机,我一手打造最强电台最新章节     
    在法官的建议下,剩余的五人都接受了搜身和随身物品的搜查。
    就连女教师也不例外,换上了泳衣,也被搜查了房间。
    最终,所有人的物品都被存放在了厨房的小柜子里,又把小柜子锁在了一个大碗厨里面。
    小柜子的钥匙交由上校保管,而大碗厨的钥匙则交给了伪装者。
    这两人身材魁梧,力气大,任何人想要暴力从他们手上抢夺钥匙,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何况,一把钥匙还不足以取出物品杀人,必须要两把钥匙一起,才能完成操作。
    这样一来,剩余五人的安全系数,可谓是大大提高。
    罗坚也不由得开始怀疑起自己刚才的思路,是不是走偏。
    毕竟如果说剩余五人之中,谁作为凶手,是最需要道具配合的,毫无疑问就是年迈的老法官了。
    因为没了道具,单凭肉身力量,他能否敌得过年轻的女教师都尚存疑惑。
    更别提其他几个壮年的男子。
    而且物品的保管也十分合理,两个最强壮的男人分开掌管两把钥匙,想要取出柜子里的物品,缺一不可。
    也很好地分摊了把“警长徽章”交到“狼人”手上的概率。
    从哪个角度你好像都不能质疑老法官就是隐藏在幕后的真凶。
    不过,也并不能就此完全排除老法官的嫌疑。
    毕竟还有一件最危险的武器,遗落在外,那就是上校的手枪。
    昨晚上校在睡觉前将它放在了抽屉里,起床后却发现手枪不翼而飞。
    如果是落在凶手的手上,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剩下的五个人也学精明了,决定不再分散单独行动。
    他们商议后决定,五个人都齐聚在客厅之中,而有什么非做不可的事,则安排一个人单独去做,剩余四人互相监督。
    如此一来,假如是凶手单独行动,他\/她绝无机会同时杀死抱团的四人。
    而假若凶手就在四人之中,在被严密监视状态下,也不可能再找到行凶的机会!
    罗坚看到这里,脑壳都快烧掉了。
    和一些粗制滥造的推理电视剧不同,这本书里的角色,都是有头脑的!
    至今还没见出现过哪个Nc,比如明知危险,还不听从指挥,执意要一个人去送死,然后求锤得锤。
    死去的人越多,剩下的人也就越精明。
    在老法官主导的一番安排下来,罗坚已经完全想不到,身为凶手,这个局面要如何破解了。
    这个局面,几乎无解!
    只要没有人出现那种突然不听指挥,留下可乘之机的降智剧情,罗坚实在找不到破局的方法。
    敢把书里的角色写成这种高智商懂团队配合的水平,确实厉害。
    罗坚对这个叫阿加莎的女人,是彻底服了。
    他现在完全一头雾水,找不到破解谜团的关键,之前所做的笔记,也都成了无用功。
    搞清楚凶手如何在这种局面下,还能按照童谣的顺序,来进行谋杀,成为了推动他继续往下阅读的最大动力。
    下一刻,他突然被吓了一跳。
    剧情推进到女教师独自返回卧室洗脸,四个男人留在客厅内互相监视的进展。
    然后,
    一只冰凉湿冷的手扼住了她的喉咙!
    屋里竟然有人!!
    罗坚看到这里,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还真有未知的神秘凶手藏在别墅里面啊?
    也太特么恐怖了!
    但很快,伴随着女教师的求救声,客厅内的男人们冲进了房间。
    却发现是虚惊一场,所谓扼住了咽喉的“手”,不过是一根悬在天花板上的大水草罢了。
    只是不知道是谁把这根水草悄无声息地系在了女教师的卧室之中。
    但无论如何,想必那个人很清楚女教师曾经做过的歹毒往事,她,曾经故意害死了一名孩子!
    放任对方在海水里溺亡!
    所以海草的腥臭味,能够唤醒女教师内心最为深藏的恐惧,让她产生幻觉,从而以为凶手浮现,大声呼叫。
    只是,
    意义在哪里呢?
    凶手这么一番布置,好像除了让女教师受到惊吓外,别无他用。
    但罗坚很快就发现自己错了,这番布置并非毫无意义。
    由于女教师的呼救声太过惊恐,让人误以为情况危急,所以几个男人都以最快的速度,冲进了卧室之中。
    过程里自然也就落下了年纪最大的老法官,他毕竟老了,无法在腿脚上和年轻人比。
    但既然凶手已经出现,想必老人慢点就慢点吧,也没有关系。
    然而,
    老法官却迟迟没有进入到卧室。
    于是书里的众人和书外的读者,都齐齐心里一个咯噔。
    暗道“坏了”,肯定出事了!
    果不其然,等众人返回客厅时,
    只见老法官坐在高靠背椅上,身体两侧都各摆着一根燃烧的蜡烛,头上还戴着开庭时才会穿戴的假发和红色长袍……
    他死了!
    脑袋被射穿,当场死亡。
    配上上死亡时身上的装扮和四周的情景,颇有一种接受审判的仪式感。
    “五个小士兵,同去做律师;皇庭判了死,五个只剩四。”
    罗坚头皮发麻!
    他的思绪已经完全凌乱了。
    老法官也死了!
    还死得有这么仪式感。
    关键是他的死引出了一个巨大的矛盾。
    那就是凶手到底是不是存在于十个人之中?
    如果是,刚才根本没人有作案的时间,不仅一枪打死老法官,还给他戴上假发,裹上红袍,从容地布置了一番现场。
    而如果不是,为什么地毯式的搜查,却又找不到半点第十一人存在过的痕迹?
    而且,还是那句话,出现一个未登场过的角色,作为最后真凶,对于一本推理小说而言,是天大的败笔。
    即使身为作家的阿加莎不懂这个道理,顾知书也肯定懂得。
    别忘了,前面更新的“推理大师的噩梦”系列互动视频里,就明确地提出过相关观点。
    所以这本书前面花了那么多的篇幅去描写十个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如果出现结局真凶是第十一人。
    只能用烂尾来形容。
    如此一来,顾知书也不可能给予这本《无人生还》那么高的评价,甚至都不会拿出来发行。
    综上,逻辑上告诉罗坚,凶手肯定在十人之中,但理性又告诉他,剩下的那四个人,根本就不存在作案的时间!
    小脑都要萎缩了!!
    罗坚的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心里如一团麻球,怎一个乱字了得。
    幸好,经历过前面几次互动视频的折磨,他学会了一个技能——
    放手!
    换个时髦点的词语,两个字——开摆!
    摩挲了一下剩下的页数,罗坚估计,大概还剩下20-30%的内容。
    既然如此,就一口气看完大结局吧!
    罗坚好好冷静了一下,然后继续翻开书页。
    一个疑惑在剩余四人脑海中挥之不去,为什么凶手在开枪时,没有任何一个人听见枪声?
    当然,由于此时小岛处于被暴风雪包围的恶劣天气,风声呼啸,而女教师的呐喊声又很大,忽略了枪声的可能性并非没有。
    剩下的四人惊魂未定,但饱受折磨的精神状态,已经不允许他们继续疑神疑鬼了。
    于是决定一起返回房间内先好好睡一觉。
    四人同时开门,又几乎是同时上锁,如此才能勉强安心下来。
    唯独上校,回到房间之内,却意外地发现,杀死了法官那把手枪,竟然不知不觉间,又被放回到了自己的抽屉里面。
    读者看到这里,一个个背脊发凉。
    太诡异了!
    到底是谁,能在别墅内神出鬼没,像鬼魅一样来无影去无踪?
    既可以潜入女教师的卧室,在天花板上缠上水草,又可以在杀完法官后,潜入上校房间内,“归还”手枪。
    如果不是明知这是一本犯罪推理小说,估计很多人都把这书当灵异志怪类小说来看了。
    无数如罗坚这样的推理爱好者,更是一个个把头皮挠破。
    你要说以前的推理小说吧,无非就是在众多嫌疑人之中,在无数复杂线索里面,找到最有力的那一条,指证真凶。
    但在阿加莎这本《无人生还》里面,反而是作者主动把嫌疑人范围,越缩越小。
    以至于到了快结尾的阶段,你不仅没有能够在众多似是而非的可能性里面,找出可能性最大的一个答案。
    而是你根本就没有头绪!
    嫌疑人?
    不知道!
    反正就剩下这四个人了,说了也是盲猜。
    作案动机?
    不知道!
    每个受害者都不干净,但互相之间,又好像没有任何仇杀的可能。
    作案手法?
    不知道!
    凶手跟鬼一样,到处乱闯,明明干了这么多事情,愣是一次都没被抓住马脚。
    你别说书里的几个人慌得一匹,就算是开了天眼的读者,也是懵逼得不要不要的。
    第一次读到都快结尾了,还完全没有头绪的推理小说。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都只有两种可能——
    要么是不入流的小说,作者设置了一个自以为高明,实则奇烂无比的所谓“反转”结局,最后强行圆回来,让人“意想不到”。
    要么就是真正的神作,有巨大的惊喜在后面等着我们。
    出于对顾知书深夜宇宙系列的信任,绝大部分读者都还是耐下心来,最后一口气读完。
    在房间之中,伪装者万分确信他听见有人在客厅和走廊上走动的声音。
    他依仗身手敏捷,立即出门,看见了一道黑影消失在了屋外。
    是真的有人!
    伪装者正准备追出去,却突然停顿了脚步。
    不,不需要去追!
    现在他首先要做的,是立即返回楼上众人居住的房间之中,把三个人都叫出来。
    由于刚才他百分百确定,自己一定不会看错,是有人在走动。
    所以这个时候,在楼上的房间之中,必然有一个人的房间,是空的!
    而那个人,就是隐藏在幕后的凶手!
    上校和女教师先后被伪装者从房间里叫醒,打开了房门。
    唯独是医生,房间内迟迟不见动静,并且已经从外面反锁了房门。
    三人基本确认,医生就是那个离开的黑影。
    但奇怪的是,带枪的上校和伪装者一起外出搜寻,却再次一无所获。
    医生就像是突然之间,就从人间蒸发了一样。
    或者正是如那首童谣所说——
    “四个小士兵,结伴去海边;青鱼吞下腹,四个只剩三。”
    被海边的鱼给吞了?
    不,不能相信这种鬼话!
    也许这首童谣存在的意义,就是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这一刻进行布局,让人相信医生的失踪是一场无厘头的死亡。
    以此掩饰他还在自由行动,到处逞凶的真相。
    没人知道真相到底如何。
    随后,再次有受害者出现。
    是伪装者!
    他的头被一块从天而降的白色大理石,砸得粉碎,趴在石阶上面。
    而大理石的座钟,是放在女教师房间壁炉上的……
    一只熊!
    一只石头熊!
    恐惧感在书里书外都疯狂蔓延。
    现在,十个人已经确定有七个人死亡,一个人失踪。
    凶手显然还在肆无忌惮地按照“剧本”上演审判式的犯罪。
    如果凶手不是失踪的医生,那就一定是剩余两人之中的其中一个!
    女教师此刻的精神濒临崩溃。
    上校也是精神高度紧张。
    最后两人商议决定,不再留守在别墅内,而是找到一个露天的开阔场地,不睡觉等到天亮。
    就当两人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去到海边之际。
    一件更为恐怖的事情发生了——
    失踪的医生终于现身,不过,现身的是他漂浮在海上的尸体!
    所有读到这里的读者,几乎都要感到窒息。
    毛骨悚然!
    如此一来,岂不就说明,在上校和女教师之中,必然存在着一名真正的凶手?
    两人都心中有所觉悟,知道这是最后的最后了。
    上校本以为自己身强力壮,又有枪在手,占据绝对的上风。
    却没想到枪却被女教师偷走,然后,击穿了心脏……
    就这?
    罗坚往后翻了翻书页,没错啊,只剩下不多的页数了。
    也就是说,故事即将走向大结局。
    但,至少读到目前为止,他一点要接近真相,打开结局大门的感觉都没有。
    甚至他觉得,最后上校的死,和一开始富哥的死,给人的感觉上,没有太大差异。
    九个人的死亡,在身为读者的他眼里,就像是走了一次流水账一样。
    你说惊讶吧,有点。
    恐怖吧,有点。
    惊悚也有点。
    悬疑也有点。
    但所有的感觉都不够强烈,或者说,所有的铺垫,还始终缺乏一个引爆点,将所有人的情绪,彻底点燃。
    甚至乎,当最后幸存的女教师,也选择以自杀结束这一切时,
    面对这种全员死亡的结局,
    身为读者的罗坚,依然是处于一种发懵的状态。
    嗯,
    死完了?
    好吧,我早就猜到会是这样。
    但……
    你丫的都死完了,我好像还是不知道凶手是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