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太乙山上》
作者:藜照吾   御虚英豪传最新章节     
    前仰后合,童声破楼宇。
    “也对,也不对!”
    长老一句话引得他们兴致大增。
    “那是什么呢?”
    长老笑了笑,说道:“来的早的同学,都知道每年的清明时节,所有御虚门人都得去后山祭奠历代祖师,可他们是如何创立和奠定本门事业的,大家都知晓吗?”
    “不知晓!”
    “既然不知晓,那就认真听,不然,童长老,我就不让他来了。”
    “不要……”
    执勤长铃铛一响,大家赶快坐好,都不愿站起来亮相。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啊。”
    “有多久啊?”
    还是那个新来的同学问了句,问得大家哈哈大笑,可执勤长看不下去了,他直接走过去把他拉到了一边站着听课。
    “挺久的,呵呵,话说啊忽然有那么一日,天上的金星,吐露了它的精华,变成一块巨石,呼啦啦坠向了南赡部洲,在它的中央群山地带,纵横起一座白石美玉的高山,御虚门就跟这高山有天大的关系。”
    “哇!这么神奇,一定是神仙派来的!”
    “难不成就是我们这座山?好神奇啊!”
    众人又惊奇了一番。
    说到这,一直笑眯眯的长老,忽的严肃起来,“说到我们御虚门创立的故事,还必须得讲一讲我们华夏之祖伏羲氏创立的绝学。只有明白了它创立的绝学,才能明白历朝历代是怎么回事,才能知道咱们的祖先是怎么一步一步过来的,好!我们继续上课。”
    说罢,那身后两丈高的巨石板上,就被一年轻人画出了八卦图。
    “话说那伏羲氏为保人族万代昌隆,他就创立一门绝学,叫‘易学’,也是我们御虚门弟子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大学问。这个‘易学’,可谓是备极了十方万有的大道理,宗括了古往今来所有事物变化规律,只有学好它,才能成为我御虚门真正合格的弟子。”
    “哇……这么厉害!”
    大家张大嘴巴激动起来,有的夸张地都可以咬到耳朵了。
    长老听了继续问道:“大家都知道昆仑墟的厉害,很多人是不是想去昆仑墟学艺呢?”
    “想!”
    “大家知道昆仑墟之所以厉害,是因为什么吗?”
    “不会是因为‘易学’吧?”
    一个小朋友定睛说罢,长老便点点头,“没错!正是!昆仑墟是天下万水千山之源,有源就会有脉,大源必有大脉,那高山大川之脉叫什么呢?”
    “血脉!”
    “不对!”
    长老摇摇头。
    “长脉!”
    “不对。”
    “御虚脉,哈哈哈……”
    “更不对!”
    长老又摇摇头。
    “龙脉。”
    两个声音一起响起,一个清灵,一个活泼。
    “藏书阁阁主说得对!那个新来的,你也说得对!”
    可那藏书阁阁主却也不抬头,继续写着手里的笔记,新来的却露出两颗门牙哈哈一乐。
    “我华夏龙脉之多,以后会专门抽一节课来讲!今天我还是讲讲我御虚门的开创故事。这天地有变乎大道,人世有变乎易理。到了轩辕黄帝,我们南赡部洲才开始成为一泱泱大国,历代子孙兢兢业业,奋斗不息,大禹治水,九州分立。周公辅政,成乎王道霸业!八百年后,秦始皇帝统一了华夏。”
    “我知道大禹治水!”
    “我知道秦始皇统一六国!”
    “安静!”
    执勤长又敲起了铃铛,却听外头有人来报,赶忙跑到长老身前,“师叔祖,师公要您老过去。”
    长老不耐烦了,“多大事啊?还能叫我把课上完嘛?”
    耳语片刻,那长老便登即变了脸色,“快走!”
    执勤长指着众人道:“七星阁阁主,带着大家静坐两个时辰,反省!”
    一片哀嚎,却无人敢动,只好忍受静坐的苦恼。
    却说那钱塘英自从听说儿子还活着,如同万丈光明重新照进了自己的世界,然而造化弄人,生离之痛几乎让她整夜整夜地难以入眠,便一病倒下了。
    此事即交给门主全权处理,然而门主却也彻夜难安,竟是御虚门出了大事。
    “秋日凝翠岭,
    凉吹肃离宫。
    荷疏一盖缺,
    树冷半帷空。
    侧阵移鸿影,
    圆花钉菊丛。
    摅怀俗尘外,
    高眺白云中。”
    吟完一首唐人律诗,门主对着目下两千多米高,方圆数百里的连绵叠翠区域,悠悠思虑了一会。
    “门主,降温了。”
    一位约摸十六七岁的少女,递过来一件狐裘风衣,因为年纪和个头,没等她把大衣打开,跟前的门主已转身接过了。
    “此诗,简达高华,忧伤,又旷达,门主心里,真让人猜不透。”
    说着,那少女也朝远处极目望去。
    “你高看我啦……”
    那门主皓齿微启,淡淡地笑了一下:“这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诗。”
    “哦?”
    少女紧了紧衣领,笑道:“我说怎么有一股王者之气呢,而且,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是郁郁寡欢,老态龙钟之貌毕现。”
    她正是御虚门七星阁之上三阁藏书阁阁主风灵,七星阁风字辈经筵班首席大弟子,拥有本门五行堂十五馆中十馆通行证,当今御虚门风字辈第一人。
    “那你说来听听。”
    门主两手轻轻握在了青石栏上,目中好似看到了一代帝王吟诗赏景的状貌。
    “手下献丑了。”
    风灵做了个揖,借着山上秋风略评道:
    “一个‘凝’字,一个‘凉’字,便将高处登临的眼界,括全了这高峰峻岭,华殿皇宫。让宫楼也如小屋一般,都被肃杀的秋气掩盖了,气量如此,非帝王便没有此等语气。然而虽他极力想冲开这冷秋的侵袭,却只是‘摅怀’而已,幽思之重,只能高眺云中,聊以自慰罢了。”
    说完,她便凝了眉头,“我可是解错了?哦,手下献丑了。”
    没等她再作揖,门主长舒了一口气,“太宗皇帝听完此论,也许会无奈地苦笑吧。”
    说罢,他便回忆道:“唐高祖曾经敕命营造过一个太和宫,后来被太宗皇帝废弃了,可多年后他又重新营造了太和宫,并改名翠微宫。贞观二十三年五月辛酉日,大唐一代名将李靖薨,七日后,太宗崩于翠微宫含风殿,这首诗便是太宗当年登临眺望所得。”
    “哦,原来如此。”
    风景也没在意,耳边却到:“那一片,就是当年翠微宫的遗址。”
    “啊?”
    童声的一声惊讶,听得门主眉间一蹙。
    风灵知道自己声大了,满脸陡然绯红,早上起来额头上就多了一个小红点,也好似生气一般鼓了起来,本来白净的额头,此刻显得更加洁白亮堂起来。
    “我说今日门主为何久久望着那个方向呢。可是那边只有弘法寺院啊……”
    说罢她又抬脚朝远处瞅了瞅,却只是层叠的山岚雾气。
    “此地原有大唐玄奘大师讲学传法,废殿宇变佛寺,后来竟成密宗圣地,然唐室衰微以后,数百年来,战乱无休止,宫殿变废墟,虽有修整,已不复当年的辉煌,二十年前吧,当今圣上重修了弘法院,才有今天的样子。”
    “几百年,弹指一挥间啊,唐太宗要知道今日这般模样,不知该作何感想。”
    感慨一会,她又问道:“门主今天怎么有空来藏书阁呢?还说起了这前朝旧事。”
    门主回过身,好似有话要说,却只微笑地抬起右手食指,在她鼻子上刮了一下笑道:“走,带我去珍宝馆看几本书,一会你就知道了。”
    刚说完,忽的一声“哎呀”,一个道士打扮,背着小书包的青衣小童,因为着急,就腾空飞过栏台来,他根本不知道今个门主竟然在此停留,所以当他从半山腰一千米的距离飞身上来时,两眼刚瞥见门主的面容时,一时不知是激动还是惊吓,身下一抖,一个极速“钻天纵”就如旋风一般弹出三丈多高落下来。那门子一瞬之间,意达身到,幻影一样将那小童接住稳稳地放在了跟前。
    “门,门主,对,对不起……”
    当即他那脸色煞白,继而红扑扑地一动不动。
    “大耳朵,你没事吧?怎么从这边上来了?你慌什么?”
    风灵担心地埋怨了句,气他惊扰到了门主。
    “门主对不起,我实在不知道您,您在这里啊,您怎么有空来这里的?”
    那小童脸色红一阵白一阵,可看着门主稍稍弯腰问他怎么从这边上来时,他登时就笑了,“我跟……哦,秉门主,我们刚从学堂回来,陆长老今天特别开心,让我们从四面八方做腾身比赛,我跟八音阁的风鸣、风乐、风和,影画阁的风染、风墨,养心阁的风清、风怡,博物阁的风瓷、风锦,还有……”
    没等他把名字数落完,呼呼呼……身后又有两位绿衣少女,都使出“玄空翻”欲要跳进看台来。可当他们以为悄悄跟在大耳朵的身后,可以吓唬他搏一时乐趣时,没想到门主就在跟前。于是,两人变翻为踏,齐齐使个“轻灵驾”才落在门主跟前,赶忙作揖道歉。
    “玩得挺开心啊?呵呵,陆长老童心纯粹,你们可别欺负他哦。”
    他们一笑,急忙回到,“都是他欺负我们,我们的宝贝天天输给他呢。”
    门主也没在意,挥挥手就叫他们各做各的去,可手未落下,身后又来了三个,全是白衣小童,他们本来约好大耳朵在此见面,可大耳朵先出发了。
    就在门主朝他们一挥之际,只见他身影子一闪,三个小童还未看清是谁,就已经摸着胸口喘气了。
    “对不起,门主。”
    众人连同风灵都俯身作揖道起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