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条件
作者:一天一万   无限人生:被困在了一生的时间里最新章节     
    第二次谈判持续的时间要比第一次谈判时长许多。
    双方围绕着克尔纳青年所提出的条件,来回博弈,进入了一个漫长的拉扯阶段。
    也本蒙方愿意接受谈判,接受克尔纳青年的意见,
    本身就是为了让克尔纳青年的主力从也本蒙撤出,化解掉克尔纳青年的主力停在也本蒙东北侧海岸带来的威胁。
    对于也本蒙方来说,最好将通过也本蒙逼近欧罗巴洲,以对他们造成威胁的路径完全堵住。
    被克尔纳青年威胁一次就够了。
    自然不可能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反而让这个威胁一直持续下去。
    而对于旁观见证的艾斯巴尼,毛熊国等相对中立方来说,
    克尔纳青年的话其实也相当有道理。
    本来就你强我弱,这次也是你主动打的我。
    能够有现在的局面。
    完全是我捏住了你的痛点,将刀架到脖子上。
    我对你能够造成的唯一威胁就在这儿,
    结果你让我把刀放下去,甚至把刀扔了。
    这种情况下,你就是许诺再多,说放下刀有什么好处,都没有用。
    于是,就在这种情况下,
    双方不断的拉扯大致以这种方式进行着。
    克尔纳青年说全部主力撤出也本蒙过后不放心,
    也本蒙方就说双方可以签停战协议。
    克尔纳青年就说,要是协议有用,也本蒙方就不会绕开国家联合会,直接进攻克尔纳。
    也本蒙方再说,接受克尔纳青年在也本蒙东北侧海岸保留兵力是完全不可能接受的事情,难道克尔纳青年想要控制也本蒙?
    克尔纳青年就再说,那就让之前在克尔纳推行的一系列举措,在也本蒙内推行。
    让也本蒙不受外部力量的影响。
    也本蒙又说,可以缩减也本蒙的兵力,以保证克尔纳不敢受到威胁。
    克尔纳青年对此的回应,就是有个屁用,也本蒙方的主要战斗力量来自也本蒙吗?
    就在这反复中,
    事实上双方的谈判陷入了一种僵持状态。
    这可以说是双方这次谈判最核心的矛盾所在。
    最终,没有任何意外。
    第二轮谈判依旧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推进。
    ……
    “谈判进行的很艰难,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在一些最关键的问题上,也本蒙方与克尔纳青年始终无法达成共识。”
    在见证了持续了数天时间的第二轮谈判过后,艾斯巴尼的首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事实上,我们参与其中的,许多中立方,为双方的谈判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真得很艰难。我理解双方的顾虑,但有些问题,我们目前的确是无法解决。”
    “很遗憾,不过我还是对也本蒙方和克尔纳能够达成和平,有着足够的信心。”
    其他参与的多方,也做出了类似的回应。
    所有人都知道,双方最终只能达成共识,但这显然需要时间。
    ……
    整个十一月的上旬到中旬。
    克尔纳青年与也本蒙方的谈判进行了多轮,
    始终在关键问题上僵持。
    不过,最终,还是如同各方预料的那样,开始有一些变化。
    十一月中旬的最后一天。
    双方第五轮谈判,出现了一些转机。
    也本蒙方,更换了领头的那位白旗国的人员,换上了另一位职位更高的白旗国的代表。
    在第五轮谈判开始入场前,这位白旗国的代表,与莫道,帕尔斯分别握手,
    然后,似乎诚恳地说道,
    “莫,帕尔斯。我对于你们对克尔纳带来的改变,由衷表示感叹和敬佩。即便我们作为敌人。”
    “所以,关于此次谈判,有一点,我需要很诚实地告诉你们。”
    “你们之前所提出的,在也本蒙东北侧海岸保留驻军的条件,我们是不可能同意的。克尔纳青年之前所说,你们别无选择。事实上,如果克尔纳青年依旧坚持这份条件,我们也会变得别无选择。”
    “而且,就我个人而言,克尔纳青年所给出的这个条件,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我想,当我们再想对克尔纳做些什么的时候,也不会在意那里是否有一支克尔纳青年的队伍。”
    这个白旗国的代表,所说的最后一句话完全是屁话,
    要真得没有意义,白旗国也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和克尔纳青年反复拉扯这么长时间。
    不过,对于也本蒙方根本不可能同意克尔纳青年这个条件,双方倒是都很清楚。
    莫道看了眼这白旗国的代表,没有对这番话发表什么意见。
    “……另外,我以为,我们双方应该都能够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在这场战争之后,我们双方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再进行这种规模,这种程度,这种形式的战争。”
    莫道再看了眼这位也本蒙方的,白旗国的代表,
    停顿了下过后,只是说了句,
    “我们要一个也本蒙的港口,用于商业贸易。”
    莫道还算平静地话语出口过后,
    这位白旗国的代表,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最后,长吐了口气,说道,
    “这个问题,可以商量。”
    在克尔纳青年抛出新的条件过后,这次谈判,开始有了关键性的进展。
    克尔纳青年实际上,
    并没有考虑过通过这一场战争,就一劳永逸。
    克尔纳想要维持长久的和平,只能是自己强大。
    克尔纳青年这次能对也本蒙方达成威胁的更本质的原因,
    不是也本蒙的位置,
    而是,向克尔纳青年妥协的成本,比和克尔纳青年鱼死网破的成本低。
    当有一天,克尔纳青年对也本蒙方来说,威胁比鱼死网破更大时,
    战争就不会像此刻一样结束了。
    对于克尔纳青年来说,这次谈判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尽可能获得最多的利益,
    用以壮大克尔纳。
    克尔纳是一个完全的内陆国家。
    任何通过海运抵达阿菲卡洲的物资,在进入到克尔纳前,就必须经过克尔纳的邻近国家。
    这种情况下,再拥有一个港口,对克尔纳来说,就很有价值。
    ……
    终于,
    在第五轮谈判过后,第六轮谈判,双方终于就这次谈判达成了共识,
    签订了一份协议。
    而其中,最核心的两条就是,
    双方立即停战,双方在对方境内的主力,立刻撤出。
    南部战线,利特方从双方交界处,完全退回利特范围内。
    北部战线,克尔纳青年主力,立刻从也本蒙东北侧海岸以及腹地撤回到克尔纳范围内。
    此外,
    第二条就是,为了对此次战争中,对克尔纳在隆伦角范围内的,正常商业贸易路线造成的损坏,
    也本蒙同意将东北侧海岸的一个港口,租用给克尔纳,用以满足进入克尔纳的海运物资的接收。租用的费用由白旗国等多方出于支持盟友的名义承担。
    而除了这两条最重要的,
    双方还分别列了林林总总多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