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上道观当心理咨询师
作者:狐狸爱葡萄   岁千秋最新章节     
    “既还没到开张的时候,怎么就开始拉客人了?”
    这又是在点前几日她在燕府的行事,慕念白没想明白,他怎么就对自己的事情这么了如指掌。
    “做生意嘛,总要未雨绸缪,谁还会嫌客人多。”
    晏之初哑然失笑,她分明知道他在说什么,却偏偏对自己在京城贵眷中传得沸沸扬扬之事绝口不提,“听说今年的花灯节会有个大鳌山,你想去看么?”
    哪年的花灯会都有大鳌山好么!
    “想,但我恐怕没时间。”毕竟答应了师父,正月十五要上道观一趟,去那儿当一天的情感咨询师。
    “那可真是——贵人事忙啊。”
    这话说得阴阳怪气,慕念白立即辩解:“并非是个燕小公爷相约。”
    他又道:“那就是还有旁人。”
    慕念白:“……”
    话赶话说得就有些暧昧,一个像是很在意,另一个则拼命解释。
    到最后两人都没了言语。
    慕念白总觉得小殿下对自己有那么点儿意思,但又觉得这事儿很没道理。
    譬如每次不管顺不顺路,他都会送她回家。
    譬如他对她的事情格外关注。
    还有许许多多的小细节。
    可他也说了,她像是他在街上捡来的小猫小狗,多关照些也是应当。
    胤月朝不比前朝,于感情一事上毕竟开放许多,若真是喜欢,他也没必要藏着掖着呀。
    车内她暗自失神,却又猛然想起师父说让她带君子台的柿霜软糖,“停车!”
    晏之初撩开窗帘往外探了一眼,发现还没到地方,“怎么了?”
    “我突然想起来,还要去君子台买点儿东西。”
    晏之初对外吩咐:“去君子台。”
    “您不是还有事要办么?”
    “无妨,先送你。”
    从前慕念白还疑惑过,明明是卖甜食的地方,喜爱甜食的也大多是女子,为何这地方要叫“君子台”。
    今日到了地方,她才明白缘由:原来这里排队的,都是来为心仪之人买甜食的男子。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为了博心上人一笑,人人争当君子来此处开销。
    不得不说,这个店家很有生意头脑。
    这种风气极容易传导,名声也容易打出去。
    唯一的问题就是,对于她这样想自己来买甜食的姑娘不太友好,毕竟站在人群中,还是太显眼。
    “想买什么,我替你去。”
    “这不太好吧……”她抬抬眼,示意他去看人群,站在那里的分明都是热恋中的情人。
    然而他还是坚持问:“要买什么?”
    大冷天的,有人上赶着代劳再客气就是傻子。
    于是乎,给师父买柿霜软糖的任务就转交给晏小殿下了,
    慕念白隔着车窗,看他站立在人群中,相似的年纪,他却比旁人看起来要沉稳睿智得多。
    她想着,如果不是身份悬殊,能跟这样的人谈谈恋爱应当也还不错。
    晏小殿下回来时抱了满怀的甜食,像是怀揣个宝贝,不过即便是这样的动作,也没能损了他半分英姿。
    “您怎么买了这样多?”
    “我看他们都买了,就想着也每样都给你买买。”
    她原本并不爱吃甜食,但还是剥了颗软糖塞进嘴里,那滋味儿在舌尖绽放,可她却觉得,这糖甜一直甜进了心里。
    正月十五一大早,慕念白就拿着给师傅买的柿霜软糖上了山。
    过年时京郊亦是十分热闹,尤其是十五这日,上山礼佛之人不计其数。
    看着官道上人来人往,她料想今日道观怎么也不会太萧索。
    虽然往常大家都更喜欢去佛寺,但十五这日佛寺还不一定挤得进去,总该会有人往道观去。
    上了半山腰,道观门口赫然立着一个牌子,上头写着:
    “本观有得道仙姑莅临,可免费为善士解答困惑,诸位在咨询过后,也可酌情给些香火钱。”
    既说免费,又提香火钱,师父这司马昭之心也太明显了些。
    还“得道仙姑”,慕念白十分佩服师父这胡诌的能力。
    “师父,您在外头立这么个牌子不怕祖师爷怪罪么?”
    “祖师爷的香火都快断了,哪里还顾得上怪罪我这个。”本灵仙姑接过她手中的糖,“乖徒儿,你快去看看为师给你布置的房舍。”
    所谓房舍,就是她的工作室,不过也就是摆了套桌椅,拿红布隔成两个小间,好一边坐善士,一边儿坐仙姑。
    师父甚至还贴心的给她备了个面具。
    “这是什么,为了增加神秘感?”她指着那个面具问师父。
    “咱们到底是第一次,没经验,若是说得不对不好,有可能会被人打,你戴着这个面具,也好威慑威慑人家,叫他们不敢动手。”
    怎么还有被打的可能……慕念白深觉自己是上了师父的贼船,此刻想下也下不来。
    见她一脸的不乐意,师父立即道:“乖徒儿,你也可以换个方式想问题嘛。你想啊,要是被旁人看到你年纪这么轻,未免不信你说出来的话可信度低。”
    慕念白大为疑惑,“所以戴了面具,说出来的话可信度就变高了?”
    师父只是道:“试试嘛……试试嘛。”
    赶鸭子上架地,她迎来了第一个上门咨询的人。
    来者是位五六十岁的大婶,“仙姑在上,烦请您帮我出出主意。”
    大婶上来就哭,“我家里那个老不死的东西,我伺候了他一辈子,临了他说我一辈子啥事都没干成,是儿孙辈的笑话。”
    “他倒是当大爷当得清闲,我每日洗衣做饭洒扫,还要带五个孙子,也不见他来帮忙。”
    “他只是看到村里有个和我年纪相当的妇人,去城里帮人浆洗衣物赚了几个琐碎银子,便来责骂我不会赚钱。”
    “我没有一日歇息不说,还要整日听他的闲话,有时候真觉得活着没意思。”
    “有时候又真恨不得一走了之,可五个孙子还小,看着他们我也下不去这个决心。”
    “原以为‘少年夫妻老来伴’,没想到,老来也没得个安生。”
    “求仙姑大人帮我看看,我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