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多铎用兵,战局有变
作者:山风木鱼   明朝:我的巨舰大炮最新章节     
    二月上旬,在皮岛的将军府中,王昊收到了此次战役的第一封捷报:
    “崇祯十六年二月五日,吾第一军拦截建奴谭泰于平壤东南四十里处,激战正酣时,贺老六率第二军骑兵袭其后。谭泰令扬古莽率三千骑回身迎击,大败。贺老六阵斩扬古莽。
    尔后两军合击,建奴大溃,遗尸数千具而逃,谭泰溃退逃回汉城,其部剩余骑兵不足五千。
    东江第一军统领,副总兵韦何敬呈。”
    ……
    王昊见信大喜。
    对宋献策道:“谭泰败回汉城,平壤贼军胆丧,应该用不了多久,便可以将平壤攻破了。”
    不过,自古以来,大喜之后必有大忧。
    王昊这才刚刚高兴了三十秒,就有让他忧心的事传来了。
    唐汉匆匆推门而入。
    对王昊施了一礼道:“有玄狼司来报,清军豫清王多铎,率骑兵三万,已渡过鸭绿江,进入平安道境内!”
    “多铎?三万骑兵?”
    王昊的笑容僵在脸上,过了许久,才开口说道:“看来多尔衮没有上当啊。”
    “是的。”
    唐汉说道:“多尔衮没有往镇江增兵,却让多铎率军渡过鸭绿江进入平安道。说明多尔衮已经看出了咱们的目标并非镇江。”
    王昊点了点头,再也笑不起来。
    脸色变得有些严肃起来。似乎刚才还是阳光灿烂,现在已是阴雨连绵。
    这是一个很大的变数。
    清军骑兵极其强悍,三万铁骑的实力不容小觑。若是野战,二十万明军也未必是这三万铁骑的对手。
    之前的松锦之战,清军出动的骑兵,也才三万多骑,其它的都是些汉八旗的步兵。
    这么一支强大的骑兵进入平安道,必然会对当前的战局产生极大的影响。
    “形势确实变得很严峻。”
    一旁的宋献策也开口说道:咱们最初的计划,是将清军主力拖在镇江的。而现在,清军三万骑兵进入平安道,咱们对镇江的虚兵佯攻,也就失去了意义。
    不仅如此,连曹变蛟负责的“侧翼掩护”也可能失去了意义。因为,曹变蛟手上只有两万人马,正在攻打有一万清军驻守的铁山城。
    如果多铎的三万骑兵进入铁山半岛,在铁山城外无险可守的曹变蛟所部,将面临城内城外优势兵力的夹攻。在数万清军骑兵的冲击下,曹变蛟必败无疑!”
    但随即,宋献策又摇了摇头。
    对王昊道:“多铎……现在大有可能不会再去铁山城,而是直接去平壤。
    按属下猜想,在多尔衮原本的计划中,是想让多铎去铁山郡,配合铁山城的守军击败攻打铁山城的曹变蛟。而谭泰的骑兵会击败攻打平壤的韦何。
    但是,现在形势有变。
    咱们用围点打援之计,打败了谭泰。
    这样就使得平壤随时都有被咱们攻破的风险。那么,多铎很可能会改变目标,改道直接前往平壤。”
    这个想法,与王昊的想法相同。
    骑兵的行军速度极快,机动能力很强。若是多铎想要奔袭平壤,在辎重带得很少的情况下,只要三天三夜的时间就可赶到。如果是一人双马,甚至两天两夜就可以赶到。
    而对于现在的王昊来说,要想夺取平安道,必须得先打败多铎。
    “咱们还有多少军队可用?”王昊问宋献策道。
    “皮岛还有一万守军。”
    宋献策道:“除此之外,郭绍振的水师还有三千人。”
    王昊想了一下,说道:“留下两千人守皮岛,其余人马,全部随同本将,搭乘郭绍振的水师战船,连夜出发,前往平壤!”
    说罢,便毫不迟疑,大步向外走去。
    ……
    情况确如王昊和宋献策所预料一样。
    此时,在铁山郡北部,通往平壤的大道上,一支数量庞大的骑兵,正在急速地奔驰着。
    灰尘漫天,蹄声如雷。
    似乎整个大地都在铁蹄下颤抖。
    这支骑兵,便是多铎带领的满清铁骑。多铎带着三万骑兵,连夜渡过鸭绿江,进入平安道的新义州。按照原先的计划是要去铁山郡的,但是,在距离铁山城约一百五十多里时,多铎接到了谭泰战败的消息。
    于是,便毫不迟疑地改变方向,下令大军直奔平壤。
    “王爷,你说,那平壤城的守军,能不能坚持到咱们赶到?”
    副将鳌拜一边纵马奔驰,一边大声问道。
    “难说。”
    多铎也是一边纵马,一边说道:“按理说,平壤城是朝鲜三都之一,城墙高大坚固,城内守城物资极多,又有一万三千人防守,若是寻常明军前去攻打,就算十万明军也休想攻得破。但是,王昊的军队却不一样!
    咱们大清与王昊多次交战,从来就没有占到过任何便宜,几乎是屡战屡败。皮岛一战,更是动摇了咱们大清的国本根基。这样的对手,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说到这里,多铎突然一勒战马停了下来。
    身后的骑兵见状,也纷纷勒马停步,动作整齐,丝毫不乱。
    清军骑兵训练有素,由此可见一斑。
    “就地休整两个时辰!”
    多铎脸上神色数变,然后,又对鳌拜道:“一万五千人下马为步兵,将战马让给另外一万五千人,然后,一人双马,急奔平壤!”
    “喳!”
    鳌拜应了一声,又问道:“剩下的一万五千步兵如何安排?”
    “隐介藏形!”
    多铎道:“潜行去铁山城,择机夜袭曹变蛟!”
    “王爷英明!”
    鳌拜恭维了一句,又道:“王爷最近身体有恙,昼夜奔袭太过辛苦,末将请命,领骑兵主力一人双马,前往平壤。”
    “很好!”
    多铎点了点头,又道:“东江军战力强悍,而平壤守军又以是韩军为主。谭泰败回汉城的消息传入平壤之后,韩军必会心旌动摇,能守多久犹未可知。
    你此次前往平壤,须得见机行事,若平壤尚在吾军手中,宜急袭之。若城已陷,则不可恋战,当急速回师铁山。”
    “喳!”鳌拜再次抱拳应了一声。
    ……
    两个时辰之后,便已到了晚上掌灯时分。
    星光朦胧,四处黑洞洞的,可视距离不到五尺。
    清军再次出发。
    先是鳌拜带着一万五千骑兵,一人双马,打起火把向平壤方向急行。
    然后,剩下的一万五千步兵,没打火把。
    却并没有掉头去铁山城方向!
    而是依旧步行向平壤方向,在大路上向前走了大约五里左右,才又拐进一条小路,然后,就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不知所踪。
    兵行诡道,欲南而先北。
    多铎有勇有谋,极善用兵。
    他用这种方式,成功地骗过了东江军的斥候,将这一万五千人马隐在了暗处,这就是他刚才对鳌拜所说的……隐介藏形!
    ……
    ……